-
1 # 龍的傳世人
-
2 # 最美大地
1、亞瑟士/ASICS(日本)
亞瑟士1949年創立,雖然在四大跑鞋中是最年輕的,但是名頭確實最響亮的,被譽為“跑鞋之王”。它的核心技 術就是名震江湖的GEL材料,它的旗艦產品GEL-KAYANO已經連續出品26代,每一代都能在跑鞋界掀起血雨腥 風;它的次旗艦產品GT-2000,是價效比的完美化身,銷量非常好。它的Asic旗艦產品,根據實際使用場景做了 細分款式,含科技量最高的價格也不過千元出頭,可謂物超所值。
亞瑟士 GEL-CONTEND 4
緩震系(正常足/高足弓可選) 入門款跑鞋
此款為入門級的基礎跑鞋,在第四代中有很好的名聲。鞋身設計有明顯的運動感,配色有著十分復古的味道。 鞋身採用大面積透氣網眼材料,關鍵部位用合成革加強支撐,透氣性和貼合性可圈可定。 後跟搭配GEL緩震膠,中底採用AMPLIFOAM技術,有卓越的緩震性和舒適靈活的腳感。
亞瑟士 GEL-NIMBUS 21
緩震系(正常足/高足弓可選) 頂級款跑鞋
GEL-Nimbus系列,是屬於亞瑟士緩震系的頂級跑鞋,腳感很舒適,很適合適合慢跑。 鞋面採用雙層提花透氣網面,更輕更透氣,並且強化塗層讓鞋面有很好的支撐性,配色也很鮮明個性; 中底為三層結構,最上層為FlyteFoam Propel,回彈力和緩震性好;最下層為FlyteFoam Lyte,可以為跑友提 供更好的穩定性;中間是GEL膠,前腳掌和腳後跟都有分佈,能有效降低地面對腳的衝擊力。 大底採用AHAR+橡膠,非常耐磨,是普通橡膠的3倍。
2、克/NIKE(美國)
耐克最初以代理亞瑟士起家,1972年正式更名為NIKE。至今,耐克已經追趕上前輩的步伐,而且不斷研發跑鞋 新科技,充滿了革新的活力。耐克跑鞋種類很多,外觀配色也很新潮炫酷,總體而言,耐克高階跑鞋科技含量很 高,值得推薦。但是中低端產品做工一般,實用性不強,不適合大體重和長距離跑步使用。
耐克 AIR ZOOM PEGASUS
緩震系
該款跑鞋強調緩震、輕量、回彈,人稱“飛馬37”。
鞋身採用密緻的透氣網布,隱約可見內部的網路結構,顯得很精緻;
加厚ZOOM氣墊設計,配上REACT材料,回彈性高,腳感柔軟;
大底採用了同色系的漸變色,整體動感時尚;華夫底設計,可以持續續航,同時讓跑鞋更加輕量;
上翹後跟設計,可以更好保護跑者的跟腱,減少腳掌發力的阻礙
3、阿迪達斯/ADIDAS
阿迪達斯成立於1949年,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體育用品公司。自從阿迪達斯BOOST緩震科技問世後,風光了馬拉 松圈好幾年,後來才被nike比下去。在跑鞋領域,2019年阿迪達斯和Carbon科技公司研發了4D鞋底科技,可以 滿足緩震、穩定、控制、舒適等需求,值得擁有。
阿迪達斯 CLIMACOOL vent
緩震系
該款使用工藝式單絲網布高透氣的鞋面,有著輕量高韌性的腳感。
鞋底有10TPU透氣孔,可以給腳帶來透氣涼爽的感覺,雙足360°都能感受到氣流的流動;
採用Bounce Lite輕量中底,雖然重量輕,但是任然有Bounce的緩震效果,還增加了跑者的靈活度。
4、New Balance
New Balance成立於1906年,在中國是四大跑鞋裡名氣最大的。國內消費者接觸更多的是它的復古潮鞋,但跑 鞋才是New Balance的強項。其名為ABZORB吸震材料,可以吸收99%的地面衝擊力,避免跑步時嵴椎、膝蓋、 腳踝受傷,同時還可以將反作用力轉化為推動力,幫助人節省體力。
New Balance 1080 v10
緩震系(高足弓適用)
頂級款跑鞋
New Balance的1080系列跑鞋,具有很強大的緩震功能,是一雙頂級的緩震跑鞋,相比以前的版本,v10更加柔 軟輕便,舒適感令人驚訝。
鞋面:採用了Hypoknit,有很好的彈性和透氣性,同時還可以給腳的中間部分提供更好的包裹感;
大底:透過調整Fresh Foam,設計師們找到了更好的緩震材料——Fresh Foam X,它有更好的減震作用;
大底:耐磨橡膠大底,穩定性好,耐磨性強,外觀炫酷個性。
-
3 # 沃瑟布魯茨老爺
牌子的話,你既然提到了安踏也歐克, 那就是說中國產也能接受唄, 那我就推薦兩個中國產品牌的幾個慢跑鞋產品 (得符合既能長距離走路,有可以慢跑的,顏值還不錯的)。
來,第一個必邁 中國產裡算是比較專業的跑步鞋了。
BMAI/必邁 Mile 21K Lite(女款)(男款) 底部耐磨橡膠,緩震大底,透氣針織面料。慢跑和長距離走都很合適。
第二個 李寧 (跑步代表作——李寧雲系列。 其他系列沒嘗試過,就不推薦了)
2018新款李寧雲 (一體織工藝面料,貌似現在很多都是這樣。雲大底, 後跟tpu支撐,減少側翻。)顏值嘛。。。感覺一般
-
4 # 潮鞋測評
要適合長距離走路和跑步,那麼對鞋子的效能要求就比較高了,要兼具舒適、柔軟、耐久、緩震、穩定、回彈等各種效能。混跡莆田鞋子行業這麼多年,對鞋子瞭解也不少,那麼就推薦幾款百搭又適合跑步的跑鞋。
Nike Epic React Flyknit
react泡棉緩震中底,柔軟輕盈,一體式flyknit鞋面,高度貼合雙腳,是一雙兼具柔軟、回彈、耐久和輕盈的跑鞋。
Nike Air Footscape Woven
醒目梭織鞋面和深切彎曲凹槽設計,舒適的腳感,充滿時尚氣息的外觀設計無論是運動還是日常都合適。
Nike Air Max 270
採用了270度的外露式Air氣墊,大空氣容量的後鞋跟氣墊,提供更好的緩震功能與舒適度。
Adidas ultra boost
鞋面採用一體式Primeknit,完美包裹雙腳。boost中底提供強大的緩震效果,具有很強的回彈感。
Adidas ultra boost laceless
無鞋帶設計,襪套式設計確保更舒適、輕便的穿著體驗,boost中底帶來舒適腳感。
Adidas Yeezy Boost 700
鞋面採用大量網布材質,十分透氣,內嵌全掌boost緩震科技,EVA中底設計,上腳回彈感強。
Nike和Adidas在鞋子的黑科技上的運用可以說是非常優秀的,每一款搭載新科技的鞋出來價格都 非常高。在這個時候莆田鞋就充分發揮出它的優勢了,不僅設計上和正品無異,搭載的科技也能完美copy,而且價格還不高,用事實說話,來看一組真假對比。
-
5 # 張白話NIKE FREE RN FLYKNIT 2017
FREE在上市之初直到今日,主打赤足這一概念。赤足表面看是力圖讓穿著人能夠有沒穿鞋一樣的腳感,但是其實沒穿鞋大家都試過,真的不能算舒服。所以我感覺其實更貼切的是,充分的貼合感。因為FREE技術的運動,使得整雙鞋能夠貼合足底,並且整雙鞋可以發生較一般鞋更大程度上的形變,配合上free一般使用的織類面料的鞋面,看上去這就是雙舒服腳的鞋啊。
New Balance 998提到慢跑這樣的運動,“總統慢跑鞋”NB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其由美國總統們組成的超強帶貨團隊,我們先按下不表。單論鞋的舒適程度,在業內算是頂尖水平,其中美產的998是很多NB擁躉推薦他人最先購買的鞋款。
Adidas UltraBOOST 3.0隨著最近年隨著UltraBOOST的橫空出世。Adidas在減震技術上,至少是在使用者的反饋中,開始成為了業界的標杆。Adidas Ultra Boost 特有的舒適踩屎感,配合Primeknit 的織物鞋面,一方面時尚前衛的外觀絕對會使您在跑步時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另一方面boost帶來的緩震也將充分保護您的關節。
-
6 # 沙沙雕雕
跑步,走路是最基本需求,但也有不同。從自身經驗來講,跑步尤其長跑,支撐很重要,主要是大家的腳型很難是完美的。曾經穿著斯凱奇GO4RUN 4跑了不到20km,鞋底壓偏,有出現跑步趾。走路很舒適。
所以還是區別對待吧。當然,如果運動量不超過5km,基本都沒什麼問題,找雙輕便的舒適就行。中國產也不錯。頂級的鞋子往往保護周到,但份量偏重。
適合業餘選手的鞋子一般考慮到保護會多些,不會像競速鞋那樣為了減重犧牲保護(專業選手)對保護要求沒那麼高。
-
7 # ALT潮男匯
先給一個建議,就是大家在跑步或是做其他運動的時候最好穿運動專用的鞋子,跑步就穿跑步鞋、打球就穿籃球鞋,因為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們在達到健身目的的時候保證腳踝以及膝蓋的健康。
有了這種意識之後,我們就來開始挑選跑步鞋。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跑步鞋分為四種:慢跑鞋、普通跑鞋、競速跑鞋、馬拉松跑鞋。
競速跑鞋
競速跑鞋一般用於短跑比賽中,為了保證發揮運動員的全部動能,競速跑鞋一般都比較薄、比較硬,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不洩力。當然對我們業餘跑者來說,競速跑鞋平常幾乎用不到。
Asics的競速跑鞋
馬拉松跑鞋
馬拉松跑鞋,一般都是穩定系,這種跑鞋緩震跟支撐效能各佔50%,為了保證跑者的膝蓋所以這種跑鞋相比競速跑鞋會加入緩震模組,但是過軟的緩震會讓我們洩力,所以這種跑鞋的緩震效能一般都不會設計的很強。
在馬拉松比賽中出鏡率很高的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除了這兩種離我們比較遠的跑鞋之外,剩下的就是普通跑步鞋跟慢跑鞋了,首先,他們兩者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慢跑鞋
慢跑鞋較為追求顏值,對於跑步時的支撐跟緩震都不會很強,比較適合用來散步或者日常穿搭。慢跑鞋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新百倫的574以及996、997。日常穿很舒服,但跑起步來緩震還是差點意思。
New balance997.5
普通跑鞋
那麼普通跑鞋就是著重的講的內容了。(劃重點!)
我將會從緩震、實際體驗、價效比幾個方面分別給大家做介紹。
首先,我們要清楚自己屬於什麼型別的跑者,大體重長距離,還是小體重短距離,總體的原則是這樣:對於大體重跑者來說,一般會推薦穩定系的跑鞋(例如Asics的GT系列、kayano系列),因為穩定系跑鞋的緩震只有體重較大才踩得動,而緩震系跑鞋會讓大體重跑者在跑步時洩很多力;
Asics K23
對於小體重跑者來說,選擇緩震系就OK(Adidas ultra boost、Asics的Nimbus系列)。
Adidas ultra boost
距離方面,長距離儘量選擇支撐性穩定性好的跑鞋(同大體重跑者跑鞋推薦)短距離可以選擇緩震較好的跑鞋(同小體重跑者跑鞋推薦)。
結論給出之後跟大家聊聊我的幾雙跑鞋,順便介紹下主流廠商目前的所用的科技。
這雙李寧,是高中時陪我時間最長的一雙跑鞋,價格實惠,緩震一般,顏值線上,日常穿跟跑步穿都不會有違和感。
烈駿目前已經出到第三代,其中還跟小米有過一次合作,配了一顆運動感測器,可以記錄你的跑步資料。烈駿是李寧的穩定系跑鞋,目前價格大概是在200-300元左右,價效比很高。
李寧主打的“雲”緩震主要是採用李寧自己研發的EVA材料做中底,現在已經出到第四代雙密度EVA材料。李寧跑鞋總體來說緩震表現較為一般,比較適合較大體重或者長距離跑者,價效比極高。
耐克的赤足(FREE)系列,顧名思義,赤足意思就是沒穿鞋,事實上,赤足系列的跑鞋得益於耐克的flyknit技術,穿著起來非常舒服,不過,由於沒用採用耐克的緩震技術,所以這雙鞋穿起來基本沒有緩震,適合小體重或短距離的跑者。FREE系列主要有3.0和5.0兩個系列,3和5是所謂的赤足係數,數字越小越接近赤足,目前赤足系列價格大概在300-500元左右。
耐克最新的緩震技術是一種react材料,我自己有一雙搭載react的籃球鞋(hyperdunk 2017),穿起來體驗很爽,給人一種緩震很好但又不至於太軟,非常有彈性的感覺,而氣墊系列(air)由於沒有體驗過,在這就不給大家做推薦,不過,按照經驗來說,氣墊系列對於小體重跑者來說可能會踩不動。登月(lunar)系列沒有體驗過所以沒法給大家建議了。
從這個公里數上你們應該能看出來我也有多喜歡這雙鞋了,這雙1080V5上市時的定位是高階緩震系跑鞋,得益於新百倫N2 氮氣緩震技術的加持,這雙鞋跑起步來非常爽!!!日常穿也感覺到到緩震(我體重60kg),如果不在乎價格,可以考慮下,目前1080 V5的價格大概是在500-600左右(作為當年新百倫的緩震旗艦,這個價格價效比很高)最新一代的1080跑鞋大概是1100-1300左右。
這雙鞋是我帶來大學的唯一一雙跑鞋,作為亞瑟士的穩定系旗艦跑鞋,這雙鞋採用的是亞瑟士最出名的GEL緩震膠技術,這個技術當時有一個實驗是一顆雞蛋從18米高處掉落在GEL膠上完好無損,可見,GEL 的緩震效能非常出色,實際穿下來的感覺,它不像boost那樣“傻軟”,它的軟比較有彈性,在你正常走路時感覺不到,但等你跑起步來,它能夠給你足夠的緩震。亞瑟士的旗艦緩震系列nimbus和kinsei(金星)系列沒有體驗過,但是據說非常的軟。這裡可以跟大家講的一個技巧就是,如何分辨一雙亞瑟士的跑鞋是否是頂級跑鞋,只要看見鞋身上由IGS三個字母,就代表這雙鞋搭載了目前亞瑟士最出色的的科技和設計理念。
這雙K21目前售價大概在600-700左右,K22大概在700-800左右,K23大概在600左右。
一般IGS標識都在圖中這個位置
阿迪達斯的旗艦跑鞋ultra boost,這雙鞋在上市時可以說是重新定義了跑鞋,而且也正是這雙鞋為阿迪達斯開創了boost時代的輝煌。非常不錯的顏值外加boost技術的加持,讓這雙鞋成了一雙出街、跑步的全能型跑鞋,除了boost有點軟(不推薦長距離跑者使用),一代的鞋底不耐磨之外(之後的ub換了更為耐磨的馬牌大底),其他就是買買買了。不過,作為阿迪達斯的期間跑鞋,這雙鞋價效比就沒那麼高了,ub2.0的價格大概在600-900元左右(差價主要是配色原因),而3.0價格差不多在900元左右,最新的4.0就要1100左右了。由於這雙鞋還有一定的時尚屬性,所以價格受配色影響挺大,同價位推薦還有ub的襪套款(uncaged),價格差不多不過穿著起來感覺很爽。
如果覺得ub價效比沒那麼高,其實也可以考慮一下pure boost系列,次旗艦,boost也沒有那麼軟,適合大體重跑者。
這雙鞋是當時海淘比較盛行的時候,在美亞買的一雙,因為沒帶來學校,所以記錄為零,亞瑟士的GT系列屬於支撐系,並不推薦,作為支撐系的次旗艦GT-1000,這雙鞋一點都不好穿,我在高中甚至把它當籃球鞋穿(因為當時覺得跑步鞋比較耐磨),所以並不推薦大家購買GT1000,不過據說GT2000還挺不錯的,由於沒有穿過,所以在此不做推薦。這雙GT1000海淘價格差不多400元左右。
回覆列表
Adidas Ultra Boost 3.0 UB真爆米花跑鞋系列“雪花灰色”
Nike Air Icarus Extra QS 伊卡洛斯復古慢跑鞋系列“黑白”8820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