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者未央

    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兩個維度的PK:第一維度是飛行員的自身素養;第二個維度是戰鬥機的效能。比較任何事物都需要再統一的引數下,才會有比較合理的結果。 王牌飛行員指的是比一般的飛行員其各方面的綜合素養更強。王牌的飛行員在同檔次的戰鬥機中往往能將戰鬥機的效能發揮到最佳,但是其很難跨越戰鬥機的代數差,比如一個隱形戰鬥機和非硬性戰鬥機,不管王牌飛行員的綜合實力多強,都面臨一個現實:很難發現對方戰機而自己卻暴露在對方面前的一個窘境。 對於我國當下的環境而言:應該大力發展戰鬥機,繼續對其進行升級換代,同時加強飛行員的培訓,讓我們擁有更加優秀的飛行員隊伍。

    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作者說明對國防非常關注,讓我們一起期待祖國擁有更強大的戰鬥機群和更加優秀的飛行員團隊。

  • 2 # 軍武資料庫

    跨越是肯定跨越不了的。

    因為武器代差是有效能上的鴻溝的。

    就拿題主問的戰鬥機來說吧。美國把戰鬥機分成四代,俄羅斯把戰鬥機分成五代,這個其實是有一點爭議性的東西,因為有的國家以美國為準,有的以俄羅斯為準。

    在對標的時候現在是預設美國標準的四代對標俄羅斯的五代。

    文章裡面為了方便就直接用美國標準來說了。

    在美國四代機概念提出來的是時候,就已經提出來四個相應的指標,這個指標是三代戰鬥機達不到的指標,因為能達到就叫四代戰鬥機了。

    這四個標準是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超級資訊優勢,超級隱身能力。

    現在的四代機最多隻能做到超音速飛一段時間,但是超音速巡航指的是能夠長時間以超音速飛行。在大部分情況下三代戰鬥機是飛不過四代戰鬥機。

    超級資訊優勢和超級隱身能力一起說,倆放在一塊總結就是八個字,先敵發現,先敵打擊。

    超機動能力就是能夠以一般三代機做不到的各種匪夷所思的角度和姿態進行飛行,比如F-22就能以離地幾十米的距離上垂直爬升。不過現在有一些三代戰鬥機也能做到超機動,但受制於加速能力,所以做得明顯不如四代機。

    在1V1的情況下,三代機發現不了四代機就已經被擊落了,除非是飛行員開了超能力。

    一架在敘利亞的俄羅斯su-35戰鬥機,被F-22抵近公開頻道喊話,在F-22進入視距之前都沒發現F-22,而且在自身告警裝置顯示被敵方鎖定的時候,依然沒法用雷達發現F-22。

  • 3 # 快樂的老貓貓

    人才是決定戰爭成敗的主要原因。在空戰中,只要飛機代差不是很大,劣勢一方的王牌飛行員還是可以跨越的。

    1945年4月24日,兩架蘇軍戰鬥機在奧德河上空巡邏時,發現了一架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Me262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噴氣式戰鬥機,並且Me262型噴氣式戰鬥機是一型劃時代的戰鬥機,相較於蘇聯當時的螺旋槳式戰鬥機擁有全面的技術優勢

    面對強敵,蘇軍飛行員不畏不懼,在德軍飛機還沒有察覺的時候,憑藉高超的駕駛技巧迂迴到了德機的背後,隨即猛烈開火,把當時最先進噴氣式戰機打成了一團熾熱的火球……這位英勇的飛行員就是蘇聯空軍王牌飛行員伊凡·尼·闊日杜布。

    伊凡·尼·闊日杜布在二戰中出動330次,空戰120次,擊落敵機62架的紀錄位居全蘇聯和整個反法西斯盟軍首席王牌飛行員,他還是蘇軍中唯一曾擊落德國Me262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員。

  • 4 # 下雨啦16

    作為飛行技術頂級的飛行員,王牌飛行員在作戰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方面10名超一流“王牌飛行員”共擊落敵機2568架;美國第8航空隊,佔飛行員總數5.2%的“王牌飛行員”擊落敵機數佔全隊總戰績的40%;一般認為佔飛行員總數4%的“王牌飛行員”能取得擊落飛機的40%戰果。

    當然,王牌飛行員代表了技術高超。曾出現多次螺旋槳飛機擊落噴氣式飛機的戰例,也出現二代機擊落一代機戰例,但三代機從沒有出現過擊落四代機的戰例,這在美國及我國組織的多次空中對抗中有明顯體現。世界唯一一次二代機擊落三代機是在海灣戰爭期間。一架伊拉克米格25不透過靈活的戰術和美軍得麻痺,欺騙了美偵查預警系統。用R40導彈,直接命中了一架FA18大黃蜂戰鬥機,造成機毀人亡。可見,在戰機效能得到充分發展,作戰樣式以體系對抗為特點的現代空戰中,飛機的代差差距幾乎不能以飛行員技術的先進來彌補,這是客觀事實。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在特定時機。比如美軍一位老飛行教官駕駛著T-38教練機,在連續和激烈的空中對抗演習中,和F—22對決打出12:0的交換比。前提是在亞音速飛行效能和短距空中格鬥的情況下單打獨鬥。

    只有不斷提高對科學技術的認識,發展先進武器,並使武器和操作人員最佳結合,在現代體系作戰中,才能更好發揮效能。

  • 5 # 須彌芥子2020

    簡單的說,電腦更新換代,是因為老電腦效能已經無法和新電腦相比,所以才換掉的。所以,舊不如新,在戰爭領域是百試百靈的。平露鎮大波波騎兵橫行天下,一看見坦克就...,所以現在波蘭人還希望中國能滅他國一次呢。

  • 6 # 森林狼6

    完全沒有問題,近身格鬥,是王牌飛行員(圖1、圖2、圖3)可以跨越戰機代數差距,首先要明白什麼是王牌飛行員?答案是一個國家擁有二代至五代戰機,他們都會駕駛,而且平時在地面也會了解各國的戰機效能,在空域邊境執飛時,碰見鄰國先進戰機在哪裡耀武揚威,經過短時間的近身狗鬥,就知道對方先進戰機的弱點在哪裡,下一回或者現時就讓對手好看。

    從一戰以來,世界各國的王牌飛行都有驕人的成績,1.王牌飛行員可以憑藉一人擊落數百架戰機,這只是同代戰機的事例。2. 王牌飛行員能駕駛三、四、五代戰機,只要是戰機,經過了解,他都可以駕駛,這種瞭解能力超強過人,咱們軍中不缺乏這種人才。

    3. 米國有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駕駛t-38教練機擊落了12架f22,大家都知道,f22是隱身五代戰機,而t-38教練機是上個世紀50年代末才首飛,兩者相差懸殊,但t-38本來不配備雷達的情況下,把f22和f16幹到滿地找牙,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相信王牌飛行員可以跨越戰機代數差距。

    在某些電影裡和網傳,一些飛行員被對方戰機的超視距發射導彈,但被飛行員利用地形,巧妙避開了導彈的攻擊,這些素材是根據現實的事例,卻把它們搬上了銀幕。

    王牌飛行員並不是浪得虛名,他們可以跨越戰機代數差距,有事例為證明,解放以來,美帝軍機闖入咱們領空,咱們戰機和他們戰機有代數差距,一樣能把他們幹下來。

  • 7 # kivenhappy

    術業有專攻,飛行員專門研究哪款機型,專門針哪幾款機型駕輕就熟。所以對於不同代屬的機型得需要一切從頭開始,從零開始學。

  • 8 # 名字又又又被佔用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代差的差距。但是那也利用其他優勢才能彌補差距。總結來說,代差越往後越科技越先進,指標越高越不可跨越。

  • 9 # 要做最好的自己哦

    個人感覺在代數差距的不大的情況下,還是有可能的!當然如果用二戰的飛機對戰現在的美軍現役飛機什麼樣的飛行員都是難以彌補這種代溝的!

    飛機的效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空戰的勝負,在差距特別大甚至出現“代溝”的情況下,更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飛機的換代升級不僅僅是效能的升級,同時還有武器裝備的升級,二戰的飛機用的還是機關槍,現在的飛機早就拋棄了機槍,都是超視距打擊,在看不見的地方就已經決定了勝負。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但是如果用美軍的三代機對戰美軍的四代機,或者用蘇-27對戰蘇30等等,個人認為王牌飛行員還是有可能逆轉局勢的,飛機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存在著一定的瓶頸。就像現在的手機在效能上不斷的提升,但是你會發現好像都差不太多了。

    蘋果的12跟蘋果的11其實差距是不明顯的,拿蘋果的11和蘋果的12打王者榮耀,真正誰贏誰輸還真不一定。

  • 10 # 大伊萬遊戲

    那是肯定不可能的,簡單點說,別說是同一代的戰機,就是同一代戰機,不同國家生產的戰機型號都有著巨大的使用差異,無論是電傳飛控系統還是介面指令鍵的設定,哪怕是簡單的啟動過程,都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

    F22猛禽戰鬥機座艙

    即使戰機是在地面靜止時,哪怕一個指令輸入不對,都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每一架飛機都有自己獨特的飛行使用手冊,即使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要學習一款本國製造的全新戰機飛行操作理論,都至少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

    飛行員進行戰機電子模擬飛行訓練

    總之戰鬥機作為現代航空製造業的集大成先進武器裝備,由大大小小數以百萬計的精密電子儀器以及零部件組成,無論是製造還是使用都有著極其嚴格的流程和準則,即使是王牌的飛行員,沒接觸培訓就完全自己駕駛一款全新的戰機,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工程師對戰機飛控系統進行模擬測試

  • 11 # 晏翔麟

    二戰的活塞發動機固定翼戰機是可以和亞音速的噴射機作戰的,歷史上有這樣的記錄的。

    但是,今天固定翼戰機已經進步很大了,也許殲-8,殲-7 可以試試看和真正的四代機打打看! 但是沒有人可以保證一定能夠贏,光是在視距外就有可能被打掉了!之後的近身肉搏戰才有可能成功。可能而已。

  • 12 # 風雪懸崖百丈冰

    正常情況下這個很難跨越。

    畢竟再厲害的飛行員,如果看不見對方的話,就根本無從下手,也談不上技術上的發揮!

    除非極個別情況,比如5代機停在停機坪上沒有動靜,這個時候你拿個榔頭過去也能搞定它。否則就別浪費生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一輛機車,預算2萬城市通勤用,喜歡大排量,250或者300都可以,有哪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