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勤求古訓

    金雞獨立是一個很好的解決上熱下寒的養生功法,堅持一定會有用。

    我有一些朋友經常會問我他們身上的一些問題該怎麼辦?然後我跟他說了之後,他又說這不行那不行的,其實什麼不行?就是懶,不想動!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很多,關鍵看你是否堅持,能堅持一件事情真的不容易,要有足夠的毅力和耐心,但不要想著走捷徑,因為真的沒有!

  • 2 # qianyuming12345

    看看一下出了這麼多說法,這正是中醫理論的不易掌握的原故。中醫的陰陽五行,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都是相通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治療疾病的方法也就多種多樣,但診病正確,一招治癒的卻是極少數。就說上熱下寒,其中焦不通也,補腎對有些人是很危險的,中焦有肺氣,心力,肝勇,脾辨,腎水共同作用才能通滯,不可妄補。

  • 3 # 醫者健康

    上熱下寒,在中醫上也叫做真寒假熱,具體哪些是屬於上熱下寒的表現呢

    有以下幾方面症狀的人,多考慮上熱下寒症:

    上火,無緣無故的總是出現口角、口腔潰瘍,臉上冒痘痘,還很容易出現咽喉腫痛,關鍵是也沒有受涼,也沒有吃一些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但是莫名其妙的就會出現上火的表現。腰腹部冰涼,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摸摸肚子和腰,總是感覺涼涼的。並且還手腳冰涼,喜歡喝熱飲,稍微喝一些涼茶之類的飲料就會感覺胃不舒服。腹部胖,脂肪基本上都長到了這裡。還消化不好,吃少了感覺餓,稍微多吃一點好半天都感覺撐脹得厲害,不容易消化。

    臉上冒痘的青年女性

    以上這三類特點就是上熱下寒、裡寒外熱的特點,大眼一看容易上火,好像是熱證,其實是寒症。

    有些人或許會認為這好像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不需要很關心在意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這個上熱下寒症,如果一直置之不理的話,就很容易發展成為腎虛,腎陽虛。為什麼呢,因為陽氣一直在上下不來,腎臟得不到溫補,久之自然就會腎陽不足,出現腎虛的表現。

    腎虛都有哪些表現呢?頭髮失去原有的光澤,不在烏黑髮亮,而是變得發黃,並且還有白頭髮,容易斷裂,容易脫落;腰背痠困、乏力,白天犯困,晚上睡一覺早晨起來還是渾身沉沉的,腰困腰部僵硬感明顯;睡眠差,雖然夜裡睡的時間不短,但是夢境頻繁,質量差;怕冷,夏天不敢吹空調、不敢喝冷飲,甚至是不敢穿短袖,稍微受點涼就感覺渾身不舒服;下肢涼,總是感覺腰部以下發涼,摸摸膝蓋也是冰冰的,一直熱不起來,還總是感覺下肢沒力氣;經常性的頭暈,耳鳴,有些人還會反覆的牙齦紅腫,甚至是牙齒鬆動;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剛放的東西轉眼間可能就忘記了,別人交代的事情,總是記不住;不愛動,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不願意活動;小便無力、尿不盡感;性功能差,房事興趣低;女患者會出現月經不規律,顏面部晦暗,黑眼圈、眼袋重。

    ↑↑↑↑ ↑↑↑↑↑ ↑↑ ↑↑↑↑↑ ↑↑↑↑ ↑↑↑↑

    以上這些都是腎陽虛的表現。

    那麼腎虛症該如何糾正呢?

    很多人其實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問題的,多少懂一些中醫知識的人也是能夠意識到自己是腎虛,會進行有意識的食物或是藥物進補,但是呢,結果卻是差強人意,甚至是反而補出了虛火。為什麼呢?因為這時候的身體陽氣不足,溼寒順勢而起,脾胃受到溼寒影響,消化能力差,反而消化不了滋補品,過多的進補容易導致積滯造成實火。

    對於腎陽不足所致的上熱下寒症,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給下焦和腎補充陽氣,並且讓頭面部的火往下走,這種做法叫做引火歸元。

    具體怎麼做才能夠引火歸元的目的呢?

    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兩個簡單的方法:

    金雞獨立——保持站立,雙手自然下垂,輕閉雙目,一隻腳抬起,保持身體平衡,站立3-5分鐘後換另一隻腳抬起,空閒時間隨時都可以做。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保持金雞獨立的姿勢,可以促使注意力往腳底部引,同時人體的能量也就會往下移,心火自然也就往下引,心腎相交也就達到了引火歸元的目的。(注意,站立的時候周圍最好是不要有堅硬的障礙物,地面要保持平整。)

    金雞獨立鍛鍊

    2.踮著腳尖走路——其實不單單是走路的時候,站立的時候也可以踮著腳尖,這樣的話,整個小腿後側的肌肉一直是處於緊張的狀態,可以很好的按摩三陰經,能夠馭氣上行,透過足少陰腎經來溫補腎臟。同時由於小腿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可以起到瘦小腿的目的。

    踮著腳尖站立的狀態

    注意一下,在練習金雞獨立法的初期可能會站立困難,但是堅持下來,慢慢的就會發現站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慢慢的會發現三五分鐘根本就不在話下。還有一點,就是要閉著眼睛站哦!

    堅持半個月你就會驚人地發現——手腳也熱了,腿也有勁了,暗瘡、痘痘不知不覺間也沒有了。

  • 4 # 二少媽澳洲生活vlog

    我本人就是上熱下寒的體質,每年秋天建議去中醫院經過醫生的診脈後喝點中藥調理,並切記一定少生氣,避免涼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

  • 5 # 中醫實戰經驗分享

    1,法腎氣丸,陰中求陽,注意地黃和附子或者肉桂的比例,8:1,也就是地黃24克,肉桂3克的樣子,一是引火歸元,二是少火生氣,三是陰中求陽。三瀉茯苓洩脾經水溼,澤瀉入厥陰肝經洩浮餘相火,丹皮入血分清瀉血分瘀熱。可隨證加減,氣分有熱加大青葉類,少陽用黃芩。

    2,土能蓋火,用補腎藥同時加大炙甘草劑量,15-20克,甘草相當於皮質激素,短期用沒有問題,注意藥物的搭配,細辛配黃芩,地黃配桂枝,打通三焦通路,基本上不會出現補腎上火的情況。

  • 6 # 金匱真言

    人體是一團氣,在無病的情況下,這團氣既不會表現出寒,也不會表現出熱,而這團氣出現了問題,人就會出現寒、熱,但是更多的是灰色地帶——寒熱錯雜。寒熱錯雜不是單純的寒,也不是單純的熱,也不是寒熱過於強盛出現另一種的假象,而是人體既有寒,又有熱。

    熱的性質是向上的,寒性是向下的,中國古人早已有論述,曰“火性炎上”、“水性潤下”,如果氣出現了失常,寒性就會趨向於下,熱性就會趨向於上。口腔潰瘍,紅腫疼痛;眼乾眼澀,紅血色;口乾舌燥等這些都是上熱的表現,而下寒會出現足膝冷痛,腰部冰冷,小便色白,腹瀉臭味不明顯等。

    如果單純用溫養散寒的方式治療,上熱的情況一定會加重,而如果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就會加重下部的寒邪,單獨治療一種邪氣,另外一種邪氣就會加重,因此不能單獨使用溫藥或寒藥,而是要調和陰陽,寒藥和熱藥都要使用。

    如果想學習這種用藥方法,一定要學習《傷寒論》,《傷寒論》中介紹了許多調和寒熱的方劑,只有學習了張仲景老師的方法,才知道如何調和寒熱。像半夏瀉心湯、烏梅丸、人參乾薑黃芩黃連湯、柴胡桂枝幹薑湯等方劑,都是治療上熱下寒的,但是它們同中有異。方子同中有異,是因為症狀表現不一,因此如何用藥,還需要根據病人具體表現選用,而不是道聽途說。

  • 7 # 上洋中醫

    上熱下寒這種情況在臨床中也挺多見的,主要病機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因為中焦的不通,脾胃的虛、寒、熱、痰、飲、水、溼的阻滯導致中焦運化不足,不通調,使心腎不相交,心火不下不能抑制腎水,出現上熱現象,腎水不上抑制不了心火,出現下寒現象,這個時候病位在中焦脾胃,要通調中焦脾胃,不用補腎,這個時候可以用張仲景先生瀉心湯類的方子隨證選用。

    第二是因為腎真陽衰弱,陰寒之氣逼迫虛弱的陽氣上浮至頭面、口腔部位,出現上熱的症狀,這是假熱的情況,本質上是腎陽衰弱,腎陽太過衰弱,腎陰也會受損,因為陰陽互根互用,這個時候不光要補腎陽,還要兼顧滋陰潛陽,引火下行,如肉桂來引火下行,龜板來滋陰潛陽,這個時候可用鄭欽安先生的潛陽丹和封髓丹一起用。

    上熱下寒在飲食上過熱過寒涼的食物都要遠離,辛辣燥熱的助上火,寒涼的致中下焦寒,清淡飲食配合治療為好。

  • 8 # 中醫腫瘤專家張建偉

    進入冬天,大家都會想著滋補身體,這樣可以抗寒,會選擇一些滋補效果好、營養成分高的食物吃,但是進補要看每個人的體質,並非適合所有人,特別是上熱下寒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視。

    上熱下寒,怎樣補腎不上火?

    上熱下寒這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大家從名字上應該也能看出來就是上身熱,下身寒冷,特別是女性,出現的機率大一些,一般是面部上火、下面寒,常常伴有胃寒、宮寒、腳涼等現象。

    有些人還會出現腎陰不足,口乾舌燥、耳鳴等情況,女性的話生理期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月經不調、宮寒、經量減少等等,有些還會出現失眠,臉上長痘等症狀,一定不能大意,一定要注意做好調理,以免危害健康。

    如果你有上熱下寒的現象,在進補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最好先滋陰,然後再進行滋補,睡眠差的女性朋友可以適當吃一些蓮子銀耳羹,還可以吃黑芝麻、板栗等食物。

  • 9 # 太醫養生課

    所謂上熱下寒,就是同一個人身上,出現了上焦發熱、而中下焦虛寒的情況。比如有些人,容易口舌生瘡、口乾口渴、咽痛、煩躁愛發脾氣等等,而身體下面,就是從肚子開始就出現肚子涼、腰涼、腿寒、關節疼痛、腳底冰涼、怕冷怕風等等。

    上熱下寒在過去並不是一個常見病,所以很少被記錄被觀察到。

    而近年來說,許多人由於不注意生活作息、 飲食習慣 才逐漸增多。

    尤其是年輕人,飲食上只注重口味,不注意搭配,吃火鍋燒烤搭配冷凍啤酒,剛剛吃完了火重的牛羊肉馬上又是加冰冷飲冰淇淋;穿著上也特別隨心所欲,為了風度不要溫度,不是夏天也喜歡穿短袖短褲、破洞牛仔。

    調理

    在生活中可以從中草藥、日常飲食、生活起居、運動等方面來改善。

    驅寒氣,疏肝解鬱排三濁,健脾補腎培補氣血,然後引氣血下行,並配合十指梳頭法和熱水泡腳,讓氣血形成大迴圈。臨床上對這種體質的患者應根據病情的具體情況,調病的同時會兼顧把體質也調過來,先把虛火引到下焦以斂上越的陽氣,也就是通常的上焦虛火。而不能用單純的寒冷藥物瀉火,否則會傷害身體的元陽。

    要以平性食品為主,如麵食類:大米飯、饅頭;大米粥、南瓜粥、銀耳粥、八寶粥。蔬菜類:白菜、茄子、豆角、西紅柿等,少吃羊肉、辣椒、韭菜,以免上火。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勿過飽而傷害脾胃之氣。少食煎炸、燒烤食物,可改為水煮、清蒸等烹調方式。無論冬夏都應少食啤酒冷飲、生冷硬食物。

    調理上可以選擇交通上下陽氣,疏通氣機,協調上下之寒熱的方藥,如黃連湯,方中黃連清上,乾薑、甘草溫下;半夏配黃連,黃連清胃熱,半夏降胃氣之逆,乾薑甘草相配,散脾寒,腹痛,以溫下;人參、大棗、甘草相配,補中焦之虛,用桂枝調暢中焦氣機的不暢。全方配伍交通上下之陽氣,協調上下之寒熱,以達到清上溫下,和胃降逆的功效。其次,三個瀉心湯,也可治上熱下寒的症狀。

    穴位輔助

    追其根本,是因為我們身體三焦經堵住了,特別是中焦的位置淤賭了,導致身體上下氣血不通暢造成的。

    所以,只要把中焦打通了,上中下三焦就貫通起來了,氣血能順利迴流,身體的上熱下寒症狀也會消失。

    疏通中焦,可以拍打手臂上的三焦經。

    三焦經的從無名指開始,順著手背、胳膊、肩背部上到頭。每天晚上睡覺前,左手空心掌從右邊的肩膀開始拍打,一直拍打到手腕處……拍打速度均勻,稍微用力拍,以達到震動經絡的作用,每次拍打5到10分鐘。

    左右交替,

    在拍打時,如果遇到特別痛的地方,它就是三焦經的痛點,淤賭處,就多拍幾下。

    好,一般需要拍打2-3個月能才把三焦經疏通,那些上熱下寒的症狀會慢慢沒了

    好,祝大家身體健康。

  • 10 # 男科王傳航教授

    上熱下寒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證型,患者常常處於冰火兩重天的境地,很難受。對於醫生來說,治療也很麻煩,給予瀉法會加重下寒,給予溫補法會加重上熱。上熱下寒不是單純地熱,也不是單純的寒,到底是什麼導致上熱下寒?日常生活中又應該怎麼調護呢?

    上熱下寒歸於“氣不暢”

    現在很多人的病證表現再也不是單純地“熱”或者單純地“寒”,很多情況下是寒熱錯雜,虛實夾雜。這是由於當今美食的潮流,諸如冷飲、火鍋、燒烤等,是極熱、極冷、極辣,容易損傷中焦。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上焦有熱,下焦有寒,中焦氣機不暢,無法交通寒熱,寒熱互阻,就會導致上熱下寒的產生。但總以下焦虛寒為本,上焦燥熱為標。因此在調補上熱下寒的時候本在於溫補下焦、引火歸元,標在於瀉熱,關鍵在於梳理氣機。

    上熱下寒的調理

    烏梅丸為治療寒熱錯雜,陰陽失調、上熱下寒的厥陰病主方。原方烏梅配伍人參、當歸酸甘化陰,可增加養陰柔肝之力,以發揮肝疏洩氣機的功能。附子,辛甘大熱,入脾、腎經,能補命門衰敗之火,助陽散寒。細辛,歸肺、腎經,能溫腎,同時可“辛溫暢肝”。蜀椒,辛溫而下行,暖水土而溫中下。乾薑能溫中回陽。桂枝,溫經通陽。黃連,歸心、肝、胃、大腸經,清心退熱、瀉火除煩。黃柏,入肝、脾經,可清熱瀉火解毒。烏梅配伍黃連、黃柏酸苦合而洩熱,以免過用辛溫而化火傷陰。烏梅丸既溫中下焦之陽,還瀉上焦之熱,同時還條暢氣機,是治療上熱下寒的首選。

    上熱下寒的治法應以“和”法為主,可以用烏梅丸進行調理。但上熱下寒在不同的病上又有不同的表現,對於醫生來說都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證型,若是自行調理不見好,建議前往醫院比較好。

    李鈺昕/王傳航

  • 11 # 脾胃範兒

    上熱下寒,怎麼補腎不上火?

    上熱下寒體質,其實本質就是我們的心火過於旺盛,但是腎水不足,導致心腎不交分離的局面。題目問到我們應該怎麼補腎不上火呢?上熱下寒體質,並不是說透過一味地補腎來緩解症狀,而是應該引火下行。那麼具體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調理上熱下寒體質呢?

    (1)【薄荷枇杷水】

    薄荷用10g,生的枇杷葉10g,少許紅糖。因為薄荷本身具有疏肝理氣,醒脾,促進肝氣升發的功能,肝氣調達了,腎水就能借此上濟心火,心火得濟,人就不會感到煩躁不安。而枇杷葉可以降肺胃之氣,胃氣下行,肺氣斂降,心氣自然就能下交於腎,腎水得心火溫陽,自然就不會過寒。

    (2)疏通三陰交穴。

    像一些人平時臉上總是經常冒痘痘,不好入睡,多夢的人,就可以按照圖示位置,在雙腳內腳踝上四指的這個區域,幅度範圍可以再加大一些,左右兩側各自按揉100下,長久堅持可以有效地改善上熱下寒體質,緩解痘痘,睡眠也會有所好轉。

  • 12 # 自然就是天醫

    按照西醫和現代醫學的科學理論,治療上熱下寒,只要找一個上寒下熱的異性,相互擁抱一段時間,相互抵消寒熱,各取所需,即可快速解決。夠科學了吧?

  • 13 # 正德中醫課堂

    對於上熱下寒體質的調理,首先要注重全身氣機的調理。要看引起上熱下寒證的主要病機,如果是因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脾寒氣滯導致中焦宣通氣機的功能失調,使人體上下陽氣不能交通形成的上熱下寒證。調理上可以選擇交通上下陽氣,疏通氣機,協調上下之寒熱的方藥,如黃連湯,方中黃連清上,乾薑、甘草溫下;半夏配黃連,黃連清胃熱,半夏降胃氣之逆,乾薑甘草相配,散脾寒,腹痛,以溫下;人參、大棗、甘草相配,補中焦之虛,用桂枝調暢中焦氣機的不暢。全方配伍交通上下之陽氣,協調上下之寒熱,以達到清上溫下,和胃降逆的功效。其次,三個瀉心湯,也可治上熱下寒的症狀,具體的應該在專業醫生的辯證下明確病機選擇方案。

  • 14 # 控糖人

    上熱下寒,即中醫所說的上焦熱下焦寒,又稱為上焦火下焦寒,中醫認為這是比較多見的較為複雜的一種病症。

    那麼,上熱下寒,怎樣補腎不上火?當人體處於這種“冰火兩重天”的狀況時,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補腎,需要調理好內火旺盛的情況,疏通上焦熱下焦寒,補腎才會事半功倍。

    瞭解上焦、中焦和下焦

    中醫從人體解剖的角度,將人體分為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

    上焦:人體上半部分,主要指胸腔,包括心和肺,將人體水谷精微佈散於全身;中焦:脾胃所聯絡的消化系統,脾主運化,胃主降濁,主要負責飲食物的代謝過程;下焦:指的肝腎、膀胱,肝藏血、腎藏精,主要特性是向下排洩。

    我們的身體如果是處於健康的狀態,應該是上焦、中焦、下焦是疏通的,但如果其中的某一個部位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全身。

    打個比方,我們的身體就好比一根水管,當我們將水龍頭開啟,水會順著水管往下留,這就好比我們吃下食物以後,會經過食管、腸胃,經過消化吸收後,將營養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

    水流經過水管,最終會從水龍頭中流出,但是,如果水管中間的某一節被東西堵住了,水被堵住流不出來,久而久之,水管肯定會被撐爆。這就好比我們的上焦、中焦、下焦,只要其中某一部分的功能出現了問題,身體自然會出現多種症狀,繼而引發疾病。

    而上焦火、下焦寒就是中醫所說的一種疾病證候,說到了這兩種症狀,就不得不提到“中焦不通”的情況,因為這三者基本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關係。

    何謂上焦火、中焦不通、下焦寒?

    一、上焦火

    上焦火,主要是心肺的火旺,臨床表現多為頭面和心肺的一些熱症。

    症狀:咽痛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唇乾唇裂、頭暈心慌、咳嗽,夜間睡眠差情緒不佳、煩躁不安、心煩易怒等

    調理原則:清熱瀉火、清心瀉火

    調理方法:常用板藍根沖劑、金銀花顆粒、藍芩口服液、黃連上清片、連花清瘟、維C銀翹片等清理上焦,或用蒲公英、菊花、紫花地丁、金銀花等泡水飲用。

    二、中焦不通

    中焦不通,主要是指脾胃虛弱,脾主升胃主降,但脾胃功能不佳者,脾氣不升胃體不降,

    症狀:頭重、倦怠、胸悶、胃脘滿悶、腹脹、噯氣、食慾減退、口黏渴、喜熱飲、小便短赤,大便糖稀、舌苔是厚白或厚膩

    調理原則:健脾利溼

    調理方法:中醫艾灸胃經和脾經的穴位,如陰陵泉穴、三陰交穴、三里穴、梁丘穴等,在中醫的辯證下,服用中藥二陳丸、黃連清胃丸、藿香清胃丸、牛黃解毒丸等進行調理。

    三、下焦寒

    下焦寒,肝腎等下焦部位出現寒性症狀表現,

    症狀:下腹冷痛、腳部發涼、腹瀉、大便溏瀉、肢體沉重、脘腹脹滿等

    調理原則:祛溼散寒

    調理方法:在中醫辯證下服用中藥湯劑,以祛溼散寒為主,如羌活勝溼湯、溫經湯、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烏梅丸、交泰丸等治療,同時可以配合腹部及腰部的艾灸療法,日常可以用對症的中藥泡腳。

    上焦火下焦寒,多是由於久病未治、飲食不當或者是治療不當等引起,它代表人體上半部分是“熱性”症狀,而下半部分卻相反的出現“寒性”症狀表現,此時人體心火亢盛,不能夠下汲腎陰,陰陽失調,這時候,需要溫陽補腎,引火歸元,疏通中焦,調理脾胃。

    上焦熱下焦寒如何疏通?

    上焦熱下焦寒,治療上需要寒性藥物和熱性藥物共同使用,溫補腎陽,調理脾胃,除燥熱。

    建議找專業中醫科進行辨證用藥調理,以下調理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具體措施還需對症應用:

    生活方式方面,平時要注意休息,規律生活,規律飲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藥物方面,需要補虛瀉實,寒熱並用,建議在醫生的辨證下合理使用藥物,如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中成藥,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等中藥湯劑。理療的方式,比較多見的是針灸、拔罐、按摩、刮痧等方式進行調整,比如可以透過刮痧的方式疏通中焦,如中脘穴、章門穴、肝腧穴、膽腧穴等,包括泡腳也是有利於改善上焦熱下焦寒的症狀。

    小結:在中醫上,上焦熱下焦寒是比較複雜病症,意味著上焦熱盛、下焦虛寒,寒熱失調,腎陰不足,脾胃不和,需要在醫生辯證下並用寒熱藥物進行調理,所以並不是單單的補腎這麼簡單,需要根據舌象脈象辨證用藥,才能改善上火的症狀,恢復身體健康。

  • 15 # 蘇妮說健康

    大家好,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執業醫師,工作之餘一直在做中醫健康知識的普及,我在門診上經常能夠遇到這類人群,自述自己感覺身體裡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的,吃清熱的東西又覺得寒涼,吃溫補的東西又覺得上火,覺得自己身體虛弱去吃一些補品結果很容易上火,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種情況就是寒熱錯雜,不是單純的熱,也不是單純的寒,是上下不交不通的情況。也是中焦不通暢,中焦運化出了問題。需要疏通中焦脾胃,疏通氣機運化才行。所以想要補腎的話一定要溝通上下,讓上面的熱下來,下面的寒上去。臨床很多心腎不交的情況這個時候只要交通心腎,火下來了,水上去了就能達到補腎的效果了。

    什麼是上熱下寒

    上熱下寒,顧名思義就是人體處於一個兩極分化的狀態,處於冰火兩重天的狀態,人體會感覺頭面部比較熱,然而腰和腰以下的部位,感覺特別的寒涼,我們中醫對這種現象,叫做上焦熱下焦寒。比較典型的症狀有:牙齦腫痛,頭面部容易上火,口腔潰瘍容易反覆發作,失眠,頭痛,頭脹痛等情況,下肢往往都是寒涼的,有種踩在冰上的感覺,即使在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下肢冷感現象也比較重。

    造成上熱下寒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上熱下寒的原因有很多,有脾胃的問題,也有心腎不交的情況

    整體來說人體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中焦有脾胃,脾胃為人體的交通樞紐主宰人體的氣機和運化,當脾胃功能出現問題,就會出現上下不交的情況。心肺屬上焦,腎屬下焦。所以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關鍵在於中焦脾胃。

    很多人喜歡吃宵夜,吃冷飲,吃甜食,吃肥甘厚味的食物,暴飲暴食,三餐不規律,這些情況都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吸收,造成中焦的瘀滯,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的話,就會出現上下不通,需要調整飲食,疏通中焦,溝通上下。

    心腎不交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水火不濟,心火在上腎水在下,它是中醫的一個證候,是指心與腎的陰液虧虛,虛火內擾,產生一系列以心煩、失眠、腰痠、頭暈耳鳴等為代表的虛熱證候。需要交通心腎。

    上熱下寒該怎麼辦

    1:健運脾胃~溫膽湯泡腳

    首先我們要調整飲食,改善中焦脾胃的運化,少吃寒涼生冷、不易消化、甜膩、油膩的食物,要養成規律的三餐飲食,在注意飲食的情況下,同時我們可以選擇用溫膽湯來泡腳,幫助運化中焦。溫膽湯主要是化痰與理氣,氣順了以後痰就能消除,這樣就能清上焦的熱,可以運化中焦,理中焦的氣機。其主要的組成就是生薑,半夏,橘皮,竹茹,枳實,甘草,茯苓。

    2:交通心腎~選擇交泰丸

    交泰丸就是可以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它的主要組成就兩味中藥,一味是黃連,一味是肉桂。交濟水火,藥方取黃連苦寒,入少陰心經,降心火,不使其炎上;取肉桂辛熱,入少陰腎經,暖水髒,不使其潤下;寒熱並用,如此可得水火既濟。

    總結

    上熱下寒也是現代很多人的通病,如果確診,請及時的治療,建議大家在遇到情況特殊的時候,最好諮詢相關中醫師,進行適當的調理,去改善這個問題,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

  • 16 # 中愚粉

    《巫醫騙子與愚粉傻子》

    人類歷史三萬年,從不缺少騙子和傻子。古人使用的石器,陶器,弓箭,巫術等現在還適用嗎? 牛馬車有數千年曆史,汽車火車飛機歷史不過百年,可否認為現代交通工具不如牛馬車呢? 電視機(冰箱,空調,電腦,手機)使用不過百年曆史難道今不如古嗎? X光(B超,CT,核磁,鐳射)使用不到百年難道不比古人的"望聞問切"先進嗎? 抗生素(疫苗,激素,靶向藥,基因藥)發明使用仍不到百年,難道不如幾千年歷史的毒蟲草藥有效嗎???以中醫五千年曆史來否定百年曆史的現代醫學不可笑嗎?中醫以低智商靠故弄玄虛玩弄巫術生存(指鹿為馬,打壓認和,綁架道德),以原始為驕傲,以落後為榮耀,洗腦弱智人群,恨不得把中醫粉都推向猿猴時代,吃毒蟲草藥治病。中醫拒絕科學驗證,拒絕質疑,拒絕挑戰,充分暴露其騙子本質。

  • 17 # 家客同城

    這個是中醫的引火歸源的一個治療方法。中醫認為心為火。腎為水。當心火不能下降來溫腎。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就會造成上熱下寒的一個現象,也叫水火不濟,這時就可以透過把心火引到腎經。把腎水引到心經,就可以達到水火既濟的一個狀態,而在補腎時主經是滋補腎水。叫壯水之主以治Sunny。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一個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

    補腎分為補腎陰,腎陽,腎氣,腎精。陰陽並補,氣陰雙補,這些滋補的方式,上火主要是補氣,補陽,時產生的。就是在補腎陽時,必然會引起上火的現象,這時就可以透過在大量補陽藥中加一些補腎陰的藥叫佐藥,就可以起到一定的陰陽平衡的效果。

    同時可以透過引心陽到腎中達到溫腎的效果,就可以用一些引經藥,達到引火歸源的一個效果,這樣就可以心火下降來溫腎。腎水上行去濟心。就可以達到水火既濟的一個健康的狀態了。就不用專門用補腎陽的藥而是引心火入腎,這時就用到像牛膝這個藥,因為有引火歸源的一個效果。

  • 18 # 中保炫火木教育諮詢

    就是在平時可以選擇藥物和食物進行補充,這樣能夠降低上火的可能性,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補充,在飲食方面可以多補充一些維生素高的食物或者多吃一些溫性的食物,儘量多注意促進自己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在這段時間儘量戒菸戒酒

  • 19 # 中醫王博士

    所謂的上熱下寒,一是熱在上焦心肺,寒在中焦脾胃。上熱表現口乾口渴,口腔潰瘍,面生痤瘡,口苦咽痛等症狀。脾胃虛寒則表現為腹脹腹痛,欲寒涼容易腹瀉等。治療的話當與諸瀉心湯類治療,如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黃連湯等。

    另外一種寒熱錯雜是熱在上焦,寒在下焦。上焦熱的症狀與之前相同,下焦寒主要是腎陽虛,表現為怕冷,手腳冰涼,大便溏洩,小便頻數等症狀。這種需要用烏梅丸來治療。

    治療上熱下寒,關鍵在於調理寒熱的平衡,這樣即便補腎也是不會上火的。即便上火了,寒藥的量加大一點就可以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偉達CEO怒懟英特爾稱“摩爾定律已經失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