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知識及時說
-
2 # 科學餵養趙醫生
有一種愛,叫麻麻覺得你餓...... 哎,做個寶寶真不容易呀。而且,老人們常說:“能吃是福。”因此,他們給寶寶餵飯的時候總會說“再吃一口,最後一口啦。”殊不知,寶寶吃多了可能會造成“積食”。
寶寶積食主要有厭食、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煩躁易哭、舌苔厚且白,鼻翼兩側發青等症狀,長期積食會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那麼寶寶積食了家長該給寶寶吃點什麼呢?
1、山楂:山楂具有清肺、消食的功能。將山楂去核,入鍋加水炒化。,可適當放點白糖或者冰糖。或者可以給寶寶煎服山楂湯。將新鮮的山楂洗淨、去核、切片,放入鍋中小火燉3-4小時,用乾淨紗布過濾雜質,根據寶寶口味,稀釋加糖,讓寶寶當水喝。
2、蘋果
蘋果果膠能吸收自身體積2.5倍的水分,使糞便柔軟易排出,能消除便秘的煩惱。大便腹瀉時,蘋果中的果膠又能吸收糞便中的水分,使稀便增厚,從而起到止瀉的作用。這種蘋果的“雙向調節”效果非常溫和,特別適合寶寶。
3、白蘿蔔:白蘿蔔具有開胸順氣、健脾開胃的功能。將白蘿蔔洗淨、去皮、切丁放入白粥中煮,煮至米蘭湯稠,加少量紅糖,煮沸即可使食用。
4、山藥:山藥具有調補脾胃、滋陰養液的功能。將山藥洗淨、切丁、碾碎與大米一起煮,煮至沸騰即可。
5、益生菌:益生菌具有調理腸胃的作用。建議給寶寶隨餐或者水裡加入一些益生菌服用。
以上是趙醫生總結的5種食物可以助寶寶消化,不過這裡要提醒的是,寶寶吃飯還是要定量,防止寶寶積食。
關注趙醫生,關注更多餵養知識!
-
3 # 健康科普學堂
7歲男童積食不長個,停止發育,醫生:這比肥肉還難消化,謹記
最近在帶孩子到小區樓下玩耍的時候,經常聽到其他寶媽的抱怨,說孩子經常生病,太難帶了。隔壁有個鄰居婷婷說她的兒子7歲,身高好像久久不見長了,同齡的孩子逐漸超過他了。這讓婷婷很是苦惱,生怕看孩子一直長不高,所以前些日子帶著孩子去醫院看了,醫生說孩子積食嚴重,脾胃運化能力很弱,所以孩子無法吸收營養,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孩子的身體正處於快速發育的關鍵期,各方面都沒有發育完全,尤其是脾胃運化較弱,容易受到天氣、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尤其是飲食方面,父母通常有一些不合理的餵養習慣,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身體積食。
一、孩子積食的“罪魁禍首”發現了,這3樣東西少給娃吃
1.重口味食物
很多口味重的家長在做菜的時候喜歡放很多調料,覺得這樣吃才好吃,但是對於身體嬌嫩的孩子來說,會對脾胃造成太大的壓力,不能很好的消化食物,造成積食。
2.油膩食物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就經常給孩子煮大肉,大補湯,大魚大肉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但是這些食物太油膩,非常難消化,可能是兒童脾胃消化不了的。
3.高糖分食物
二、孩子有積食,身體4個地方會有異常,要注意觀察
1.舌苔
舌苔代表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如果孩子舌苔厚而白,說明孩子有輕微的積食,舌苔厚而黃,說明孩子積食時間較長。這時候家長要檢討餵養方式是否有錯。
2.大便
大便不成形結塊,或者大便中有食物殘渣。有的孩子便秘,有的孩子拉肚子,但大便通常有酸味,很刺鼻。
3.睡眠
孩子的睡眠狀態很不好,半夜容易驚醒,睡眠姿勢經常變化。喜歡趴著睡,睡覺時候磨牙,出虛汗等等。
4.食慾
孩子不愛吃飯是常事,可能很多家長會忽略這一點,如果發現孩子突然食慾下降,出現挑食、厭食,那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是有積食的問題。
三、孩子積食的“清潔工”找到了,每天喝它,清除積食,強健脾胃
兒童長期積食,未消化的食物留在胃裡,會影響脾胃的健康。而且脾胃負責運化食物,其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兒童攝入的食物,然後將營養物質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如果脾胃的健康受到影響,不僅會影響兒童的食慾,還會導致營養不良和發育不良。
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調理脾胃,父母可以為常備一些金 棘 酸棗 鋅,孩子飯前吃點,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刺激食慾,幫助消化,提高兒童食慾。裡面的山楂、山藥、沙棘、雞內金、金銀花等食材可以保護脾胃,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讓孩子擺脫積食。
四、想要孩子長高長肉少生病,日常做好2件事,養好脾胃
1.調整飲食
注意孩子平時的飲食,不要讓孩子吃太多,讓孩子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清淡食物和易消化食物為主,既要達到營養均衡,又要注意營養豐富,晚上不要讓孩子吃太多,否則容易積累食物,家長要注意。
2.多運動
不運動的孩子往往體質都就比較差,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還能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帶孩子散散步,有助於食物的消化。
-
4 # 寶寶輔食達人原創
春節這期間,寶寶們餐桌上的美食,頓頓都會豐富至極。大人孩子們狂歡的同時,飲食作息都會失去規律, 寶寶很容易形成積食。
首先媽媽要明確,什麼是積食?積食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小兒乳食過量,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
食物是什麼?食物就是能量、熱量。寶寶吃得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過了脾胃消化吸收的最大限度,食物不能及時消化吸收,就會損傷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積食。
積食的原因小兒脾胃功能較差,又不知飢飽,餵食過多是積食的主要原因。
另外過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活動過少、食後很快入睡也可能導致積食。所以,積食一般多發生於嬰幼兒。
寶寶積食的症狀1.孩子厭食,胃口一直不好,吃幾下就不願意再吃了。再按一下孩子的肚子,也鼓鼓的,而且也發現孩子有段時間沒有拉便便了,那麼這就可以確定孩子確定出現積食的現象了。
2.孩子睡覺不老實,經常不停地翻動,而且還會咬緊牙關,就好象要去打架似的。
3.孩子消化功能不好,肚子總是鼓鼓脹脹的。
4.孩子的鼻子兩側會發青,而且伸出舌頭後也會發現舌苔又厚又白;當你鼻子湊近孩子的嘴巴的時候,會聞到從孩子的嘴巴里撥出來的帶有酸腐味的氣體。
5.孩子的精神遠沒有前幾天的好了,而且常常會伴有例如噁心,嘔吐和手足發燒的症狀。
食療推薦那麼如何幫助初期有積食症狀的寶寶恢復健康呢?首選就是食療了,做一碗消食湯最適合啦!
1.白蘿蔔山楂湯食材準備:白蘿蔔、幹山楂片(或新鮮山楂)、冰糖2-3塊。
適宜月齡:7-8個月以上,積食和消化不良的寶寶。
步驟:
1.乾的山楂片提前洗淨浸泡20-30分鐘。可以買到新鮮山楂更好。
2.白蘿蔔去皮刨絲備用。
3.鍋內準備500-800ml涼水,放入浸泡後的幹山楂和白蘿蔔絲、冰糖。
4.先用大火燒開,轉小火開始燉,燉30-40分鐘。
5.熬好的水放到保溫壺裡,大人孩子都可以喝,分數次喝完。
食用方法:可以給孩子放到奶瓶/水杯,飯後半小時喝一些,每天2-3次,覺得酸可以加少許溫開水稀釋一下,或者加一點蘋果汁口感更佳!症狀消失即可停止。
白蘿蔔、山楂都是非常好的食療食材,能很好的消食順氣,促進胃腸蠕動,適合消化不良腹脹積食的寶寶。
2. 山楂蘋果羹蘋果的膳食纖維對消肉食積滯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富含維生素C和有機酸,能夠促進鐵的吸收。
我加一顆小金桔還能生津止渴,對咳嗽多痰等病症有非常好的效果。參考月齡:10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食材準備:蘋果150克,山楂45克,大棗20克,金桔35克,冰糖13克(食材量是製作量,可根據寶寶需求調整食用量)
步驟:
1. 山楂,大棗,金桔放入大碗中,加入清水洗淨。
2. 金桔表面用刀劃上十字口。
3. 山楂,用筷子去除果核。給小一點的寶寶吃,可以再將山楂切得小塊兒一點。
4.大棗切小口,去除棗核。
5. 蘋果洗淨削皮,去核,根據寶寶月齡和咀嚼能力,決定蘋果塊的大小。
6. 所有準備好的食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
7. 蓋上鍋蓋,水煮沸騰後,轉成中小火煮10分鐘左右,加入冰糖,攪拌均勻。
8. 盛出後,稍許冷卻,山楂蘋果羹就做好啦! 這碗湯羹煮過之後,所有水果都會變得比較軟,非常適合小寶寶們來咀嚼喲。
小月齡的寶寶咀嚼能力尚弱,可用料理機打成糊狀再食用。
因為添加了山楂,在做給寶寶吃的時候,一定注意要少量、適量,避免攝入過多造成寶寶的腸胃不適哦。
山楂蘋果羹味道酸甜,寶寶會很愛喝,但是喝過後要及時漱口哦!
3.寶寶山楂糕適宜月齡:8個月以上
原料準備:山楂1000克、砂糖250克、麥芽糖1瓶
步驟:
1.在市場買的新鮮當季山楂,用鹽水泡洗乾淨,去掉果核。
2.去核後的山楂上鍋蒸,大概20分鐘蒸到熟透軟化狀態。
3.蒸熟後放入料理機/破壁機/輔食機中,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非常細膩的山楂糊。
4.先把山楂糊倒入鍋內,然後再開火,分次灑入白砂糖,開始攪拌熬煮。
5.因為咱們是自己做不用放任何新增劑和增稠劑例,可以用麥芽糖的粘稠和糖粉來幫助山楂糕成型。
6.慢慢熬煮,中小火啊,這個狀態妞兒們真的要耐心等待,而且要不停攪拌,防止糊鍋啊!
7.熬製山楂糕沒有失敗這一說,如果熬的時間不夠,水分蒸發不夠,那麼最後做出來的就是山楂醬,可以用勺挖著吃,沾著吃。
8.將煮好的山楂醬盛入保鮮盒內,自然晾涼後放的冰箱裡冷藏至定型。
9.最好選擇淺底模具,模具先鋪一層保鮮膜,再放入山楂糕,方便脫模!
10.冷藏3小時左右,把山楂糕切塊就可以吃啦,或者用不同的模具給寶寶凹個造型,美美噠!
4.山楂罐頭山楂消食健脾是最最好的,山楂含有多種維生素C,不僅能夠敗火,還能開胃健脾,促進消化用於食積、胃脹、消化不良的治療。
今天用它做了碗罐頭甜湯,可以幫助孩子調理脾胃,在寶寶有積食的情況下,飯後喝上一碗,有非常好的效果!有了它過年期間吃積食的寶寶不用怕啦。參考月齡:8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食材準備:山楂5粒,冰糖5-6塊
步驟:
1.山楂洗淨對半切開,把山楂核掏出。
2.鍋裡水燒開,放入山楂。
3.放入冰糖,一歲以內的寶寶我們建議要控糖,麻麻們記得減量哈!
4.大火煮沸,轉中小火燜煮30分鐘,要多攪拌幾次哦。
5.煮到山楂肉軟爛的時候就可以啦,這個時候罐頭湯也變成了紅色,一鍋的誘惑 啊!
5.寶寶烏梅湯食材準備:烏梅50g、山楂30g、甘草5g、陳皮11g、冰糖適量、桂花適量
參考月齡:8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
步驟:
1.梅、山楂、甘草、陳皮在瀝籃中,用清水衝去灰塵,放進清水中泡10分鐘。
2.陳皮泡軟後取出,用刀颳去裡面的橘絡,也就是陳皮裡面白色的衣,切成絲。
3.把泡好的烏梅、山楂、甘草倒出來,瀝乾水分,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烏梅、山楂、甘草、陳皮,蓋上鍋蓋,繼續泡浸20分鐘。
4.開大火,煮開,轉中小火煮40-50分鐘。
5.加入適量冰糖,繼續小火煮10分鐘。
6.將煮好的烏梅湯倒入瓶內儲存。晾涼即可飲用。
如果有的寶寶覺得酸,可以用溫水稍微稀釋一下,每日飯後喝30-50ml。
小提示:一年四季、老少皆宜!尤其對於寶寶積食上火、消化不良、脾胃不和效果特別好!
1、烏梅有內斂的作用,對於正在發高燒的寶寶這個就不太適合,因為會容易造成高燒不退。
2、冰糖的分量可以根據口味調整。
3、熬製酸梅湯之前將材料浸泡片刻會更出味。
如何預防積食,君君再給媽媽幾點小建議供媽媽們參考:首先要儘量不要因為過年過節,打破寶寶平常的飲食規律。要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孩子少吃零食。不要因為擔心孩子錯過正餐餓肚子而為他準備很多雜七雜八的小零食,有百害而無一利。
還有一件事一定要提醒各位媽媽,吃飯是一件自由的事,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的時候,媽媽不要強制餵食,以免進食過多影響消化或者抗拒食物。
媽媽可以要帶寶寶飯後出去散散步,玩耍,這樣能幫助寶寶更好地消化食物,可能避免積食的情況發生。
Hi,我是輔食達人君君,平時喜歡給孩子做好吃的、營養的!
-
5 # 營養海賊團
寶寶積食可是非常容易出現的問題。
快來看看我教你的簡單幾招,輕鬆看看寶寶是否積食了,積食了怎麼辦。
寶寶為什麼積食
1、寶寶積食與季節有相關,尤其是添加了輔食或者可以正常吃飯的寶寶,這時候寶寶的胃腸很較弱,然而秋冬媽媽們很願意給寶寶進補,比如一些非常好的肉食、一些海鮮類的食物。但是但是這樣很容易一下子吃多了,導致了寶寶積食。
2、寶寶本身身體嬌弱,有些寶寶早產或者有些寶寶本身胃腸就比較嬌弱,這時候如果媽媽們一下子進補過頭也非常容易引起寶寶們胃腸不適而引起寶寶的積食。
3、積食大多數的症狀是寶寶哭鬧、便秘或者腹瀉。或者不願意吃東西,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因為積食而引起的。
寶寶積食怎麼辦?
1、控制食慾,積食大多數因為是吃多了,那麼當寶寶不愛吃飯的時候就不要讓寶寶必須吃飯,可以讓寶寶自己控制,就是做好了飯如果寶寶不想吃就先放一放,當寶寶想吃的時候再給。因為寶寶很有可能這時候胃腸消化功能不錯,當食物消化完了之後自然會想吃。
2、按摩,可以在寶寶不愛吃飯的時候給寶寶揉揉小肚子,觀察,或者捏脊,這種方法很有效,寶寶非常喜歡,簡單的方法大家可以從網路上學會,媽媽們可以嘗試。
3、食療方,食療法很簡單給寶寶做些容易被消化的食物比如山楂糕、橘子汁、橙子汁,就是用鮮果榨汁。非常有效,山楂對於寶寶消化肉食非常有幫助。還有稍微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吃茯苓餅。
-
6 # 時雨煙
寶寶積食應該吃什麼呢?
1、首先不要再吃海鮮肉類等不容易消化的葷菜了。一般寶寶積食食慾都會不振,所以可以喝些粥之類。吃點雞內金,或者山楂健胃。
2.其次積食的寶寶如果有便秘的情況,可以吃些香蕉,一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吃一點蜂蜜幫助腸道蠕動。
怎樣判斷寶寶積食呢?
首先寶寶喜歡撅著屁股睡覺,晚上睡不安穩,一會就醒。其次積食的寶寶可能還會發燒,腹瀉或者便秘。食慾不振精神不好。
-
7 # 教書匠盧輝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積食!
關於小兒積食有兩種型別,一種叫有型積,一種叫無型積。
有型積還分兩種:
一種為吃多了積,我們叫胃積。
胃積:
就是食物積在胃腸道上,這樣的孩子一般表現在舌苔厚、黃、肚子脹、有口氣、大便乾結、腹部脹滿,孩子只要拉了,積食狀況就好了。
脾積:
孩子平常吃得並不多,但因為孩子的脾胃功能差,我們透過食物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不能透過脾傳輸到肺,運達到我們的五臟,包括我們的面板和毛髮,而是全部積蓄在中焦,形成了痰溼體質,這樣的孩子也會出現厚苔,一般是白苔多,而且齒痕舌多,這樣的孩子我們一般採取健脾助運的方法。
脾積的孩子平時多揉腹,透過山藥,大米粥等來進行食補!
那麼積食有哪些症狀?
1、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
2、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3、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脹,肚子疼。
4、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撥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5.觀察孩子大便或者放屁會特別臭!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皮色發黃、精神萎靡、大便乾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腳心發熱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引起孩子發燒,咳嗽等,長期積食會誘發孩子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積食發燒的症狀:
1.先看臉:典型的積食→鼻樑和上眼皮處有青筋,眼白髮黃很渾濁,嘴唇發紅,嘔吐,皮膚髮紅或者有痘痘。
2.再看舌苔:發黃很厚,或者帶有紅點的草莓舌。
3.聞味道:口臭,大便硬又酸臭。
4.摸:肚子硬,身體手腳全身都很熱,耳後根燙。
平時注意,多觀察,掌握幾種積食處理方法,平時就用起來,不一定非要等到孩子生病再去處理!這樣也就達到了中醫講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孩子平時的身體養護非常重要!等病了才來找方法需要的方法就非常複雜!所以。積食導致的疾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難消化:
奶類產品、水果
2、太寒涼:糖(重口味) 冰凍類
3、太硬:糖果、堅果
4、量太多:零食(指東西,而非量,三餐可以正常多吃)
5、非食時間
魚,肉,海鮮,牛奶,堅果,硬,冰凍,油炸食物。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
睡覺前兩個小時應停止進食,
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
當寶寶出現圖中趴睡,或者滿床翻滾的情況,
就在說寶寶脾胃不和,已經有積食了!
請及時給寶寶調理
溫馨提示:
第一、斷源頭——餓
實在要吃就大米粥,清淡的飯,積食發燒的孩子,牛奶,肉,蛋,不易消化的高蛋白,零食,生冷寒的堅決斷掉!!!
第二、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推拿按摩手法
揉腹,手掌搓熱,順時針揉腹,積食嚴重的孩子,肚子不會讓我們動,所以我們要先給他肚子減壓
先揉腳踝——脾經胃經經過的地方,揉起來
然後揉合谷穴
拍後背
這些做完肚子就沒那麼脹了,再揉腹
-
8 # 葉子
春節期間,家裡堆滿了各種好吃的,大人也放鬆了管制,孩子這一口那一口的,就很容易出現積食。
那寶寶積食了該如何解決呢?首先,這幾天的飲食要以清淡為主,不要食用太多難以消化的肉類,多吃蔬菜、水果、粗纖維食物,會有助於寶寶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另外,家長做一些輔助推拿對孩子積食會更有幫助。
清大腸經(3分鐘)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多用於治療便秘、食積等症。
-
9 # 鄭姐育兒經
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積食了,看以下幾條,如果符合兩條以上就能斷定是積食了。
一看舌苔,舌苔中部厚,就是積食的表現之一
二聞口氣,有口氣也是積食的表現之一
三要回憶,糖果、肉、難消化的零食,容易積食
四看大便,大便酸臭,便秘、有時候是腹瀉,都有可能是傷食
五看食慾,積食的寶寶突然就不愛吃飯了
六看肚子,寶寶肚子脹、肚子熱,有積食
七看睡眠,睡覺翻騰,可能積食了
八看小動作,挖鼻孔、啃指甲,可能積食了
另外,寶寶沒有感冒症狀的發燒,也是積食了
如果確定寶寶是積食了,一定給寶寶忌口寒涼水果牛奶肉蛋海鮮,粥類青菜為主。可以用焦三仙熬水喝,也可以把焦三仙弄成粉末,用陳醋調成糊狀,塞在肚臍裡用創可貼固定;也可以給寶寶順時針按摩肚子,推七節骨,然後熱敷肚子和後背。
-
10 # 楊柳青青養生
積食,相當於西醫的消化不良,嬰幼兒正處於生長髮育期,身體嬌嫩,腸胃功能不健全,特別是從斷奶到進食的過渡階段,常常出現厭食、消化不良、食積、腹脹等症狀,導致小兒煩燥哭鬧,面黃肌瘦,免疫力下降,嚴重影響嬰幼兒的生長髮育。
積食又稱“積滯”,是指小兒乳食生過量,損傷脾胃,使乳食停滯於中焦所形成的胃腸疾患。積食一證多發於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部脹滿,大便乾燥或酸臭,肚腹脹熱。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不良,影響生長髮育。
嬰兒積食方法:
雞內金(雞肫皮、雞黃衣、雞胗)1-2個 ,茯苓 5g
晃雞內金(雞肫皮、雞黃衣、雞胗)就是雞腎裡面的那層黃衣。用曬乾的雞內金、茯苓浸泡半小時,然後放入碗里加幾調羹水 燉30-40分鐘即可,放溫給寶寶喝。
小兒積食方法:
淮山茯苓芡實豬肚湯
淮山,茯苓,芡實各13g 豬肚子一副
茯苓、淮山藥、芡實清水洗淨後,浸泡半小時;豬肚子用滾水焯一下,切片或條。茯苓、淮山藥、芡實、豬肚放進砂鍋慢慢燉爛,加入食鹽即可。
-
11 # 營養師路國強
寶寶積食無非就是兩點,一是過度餵養。二是先天胃腸蠕動能力不好。
如果是因為過度餵養導致的寶寶積食,那就先調整飲食,控制飲食的質量。比如說可以用一些小米南瓜粥,小米山藥粥。山楂蘿蔔水等這些食療的方法。再配合小兒推拿。
如果是先天胃腸蠕動能力不好,那麼這樣的孩子,即使正常餵養,也容易經常及時,這種情況下那就需要促進胃腸蠕動能力,恢復胃平滑肌的彈性,這種情況下,需要多吃一點優質蛋白,或者是膠原蛋白肽啊,來促進胃腸蠕動。
-
12 # 樂咪學廚記
寶寶積食主要是每次量吃得太多,次數一天可能太頻繁,另外油比較厚,孩子小小的腸胃還未發育好,所以最開始不要急於加大暈大油的食物,輔食上從米粥開始,餵過母乳的寶寶,口味比較清淡,可以在米粥中加入少許的山藥末,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喂牛奶的寶寶,口味可能偏甜,可以將南瓜末煮在米粥裡,供孩子吸收營養,根據孩子的情況,適時加量!另外用山楂煮水也可以幫孩子消食!
-
13 # 崑山牆哥78年Baby
小兒積食吃乳酸菌粉,像普通超市買的益生菌類產品不好,因為到達腸裡時,被胃酸破壞了,所以花錢買了沒效果。腸胃不好,拉肚子我家吃這個益生菌,大人有大人的,小孩有小孩的。150億益生菌能被人體有效吸收,因為有專利包衣技術,口服或衝在溫水中服用,半個月就能有效改善腸胃,。如果感冒了也是喝這個再輔助愛維特。
-
14 # 貴州小會
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家的兩個孩子從小脾胃就不好,經常性積食,一積食就會不定時的發實燒,白天可以請別人推拿,半夜三更發燒就老火了,我記得有一次,就我和孩子奶奶在家,孩子爸爸出門辦事了,那天晚上12點過後吧,孩子就又拉又吐,枕頭、被子、床單都弄髒了,孩子接連幾次都是這樣,我一晚上都沒有睡,自己也不會推拿,還好當時有那個推拿奶奶的電話,就立馬揹著孩子去請奶奶幫忙了,中途買了一提牛奶過去。
回覆列表
俗話說:禍從口入,這句話不止是形容行為舉止上,其實很多的疾病都是從口中傳入的,如果日常飲食不健康,那麼很容易就會加重脾胃負擔,疾病也會隨之而來。
中醫上認為,孩子積食百病生,孩子脾胃是非常脆弱的,如果不注重孩子的日常飲食,很可能就會損害脾胃,造成積食的現象。
很多家長都有這個疑問,小孩積食是怎麼形成的?
積食說得簡單點,就是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物積累現象。不消化的食物吃多了,像油炸食品、冰涼食物等,脾胃的負擔加重,食物無法得到吸收和消化,從而產生積食。
當孩子出現積食後,身體會發生很多明顯的變化,在積食初期,孩子會出現腹脹,消化不良以及食慾不振等現象,若不管不顧,身體就會出現咳嗽、發燒等病症,嚴重時還會造成便秘或腹瀉,影響孩子的睡眠,甚至還會產生肺炎等情況,對孩子的成長髮育是十分不利的。
一、孩子脾虛積食,身體會發出3個“求救訊號”,家長要留心,別不在意!
1、食慾不振,犯惡心
積食會讓孩子出現食慾不振、沒胃口的現象,還會造成呼吸道阻礙,引發嘔吐或腹瀉的情況出現,如果孩子突然間對喜愛的食物不感興趣,並且時不時出現腹瀉的情況,多半是積食引起的。
2、脾氣煩躁
孩子突然間變得很叛逆,愛哭鬧,不聽講,這樣的原因可能是積食引起的身體不舒服,情緒也會變得暴躁。
當孩子出現愛哭鬧,沒胃口的現象時,極有可能是積食了,家長要多注意,別漠視。
3、睡眠不穩
一般來說,孩子的睡眠質量會比成年人更好,睡眠時間也會比成年人更久一些,通常要睡到10小時以上,如果孩子出現脾虛積食,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腹部不舒服,睡覺時喜歡翻來翻去,出現盜汗、磨牙等情況。
二、孩子脾虛積食,多吃“2黃”,少吃“2白”脾胃越來越健康
1、多吃“2黃”
①小米
小米有著“健脾胃高手”之稱,成分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不僅能補充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對腸道的消化也是有益處的,在古醫書《脾胃論》中就有記載,小米對脾虛積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②猴菇蛋白鋅
在生活中,孩子若遇到消化不良的情況,可以給孩子備些消食片,可以試試猴菇蛋白鋅;這個是由檸檬、山藥、猴頭菇、生物蛋白鋅組成,可以促進孩子的消化吸收,加快腸胃蠕動,起到開胃益胃,健脾消食的作用,還能補充營養鋅元素,讓孩子消化好,消積食,脾胃一天比一天好。
2、少吃“2白”
①奶油
奶油屬於高糖食物,也是孩子較為喜愛的甜食類,對於奶油點心來說,沒有哪個孩子是能拒絕的,並且現在市場上很多零食都會新增奶油,讓口感味道更美味,但奶油雖然好吃,卻是一種熱量非常高的食物,孩子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導致脾胃消化不良,從而出現積食。
②肥肉
肥肉雖然本質上不算是美味食物,但如果經過調製加工,用於燒烤油炸的話,口感會變得細膩易咀嚼,再加上聞著很香,還是非常受孩子的喜愛的,市面上較為歡迎的肥肉以五花肉為主,不止是孩子,很多大人也比較喜歡吃,但肥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孩子吃了不易消化,不止容易出現積食,還會造成孩子過度肥胖的現象。
結語:
孩子的飲食健康對於成長來說特別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要管理好孩子的飲食健康,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些刺激脾胃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若孩子脾虛了,應該及時調理,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