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水趣談

    人們只要一提到古墓,就會聯想到很多畫面,都有著神秘的色彩,古墓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佔地面積非常廣,秦始皇陵這座古墓是我國目前發現最大的陵墓,造型設計都很奇特、有很大考古價值的古墓。

    這座古墓也充分展現出中國遠古時期人民的藝術才能。今天要說的是日本最大的古墓。

    日本從古代就喜歡中國的文化,所以日本一直學習我們,自然也包括古墓的設計,目前日本發現最大的古墓是“仁德天皇陵”。

    修建陵墓的竟然還有中國人

    據考證就是《宋書·倭國傳》中向東晉安帝“萬里修貢”(安帝義熙九年,413年)的“倭王贊”。有學者認為,倭王贊(或彌)就是仁德天皇。在位期間,重視農業,曾疏通難波的堀江,築茨田堤,開和珥池,同時他所在的時代也被稱為大和時代,這也是後世日本人自稱大和民族的一個原因。

    由此可見中日交通由來以久。而中國大陸長期戰亂時(南北朝對立時期)流入日本的中國人也不在少數,此外還有大量為逃避戰爭災難而移居日本的朝鮮人,他們中的許多人也都在高大的仁德陵中灑下過苦辛的血汗。

    這座古墓也是日本迄今為止儲存最完好,歷史最悠久的天皇墓。陵墓佔地面積四十八萬平方米僅次於秦始皇陵。但卻一直沒有考古人員挖掘和研究,到底是什麼原因沒人挖掘?

    日本人有日本人的信仰,這座陵墓被日本人稱作是天皇墓,日本人當然沒有人敢自掘老祖宗的墳墓,有損日本人的顏面,還有就是這座古墓儲存非常的完好,挖掘中出現誤差,或者萬一中間出現什麼意外讓文物受損,那真是讓人追悔莫及啊。

    日本做出了不讓考古這一決策,日本的考古人員不許再本國考古。究竟為何不讓考古呢?和一位考古專家有關。

    他挖掘到歷史悠久的古代遺蹟,還被日本編入書本當中,被稱作為日本的起源,後來被人們卻發現是造假,使日本考古被耽誤,礙於顏面,便不讓考古人員在本國考古。

    這也是日本至今不敢考古挖掘仁德天皇陵的主要原因,還有就是因為裡面真沒什麼值得挖的。

  • 2 # 澹奕

    原本,日本人一直將仁德天皇陵當做皇陵進行保護,如今日本皇室尚存,自然不好挖掘,但在2018年,為弄清仁德天皇陵的主人,日本開始了發掘考古工作。

    仁德天皇陵不僅是日本最大皇陵,也是全球最大皇陵之一。

    仁德天皇陵,全名“百舌鳥耳原中陵”,因地處大阪府堺市的大仙町,也被稱作“大仙古墳”,這座古墳規模極其巨大,陵墓主體比起金字塔與秦始皇陵,實際上也不遑多讓。

    整個仁德天皇陵前方全長486米,後圓部直徑249米,高35米,前方寬305米,高33米。整個陵墓佔地面積達到了48萬平方米。

    按照後世的估算,要建造如此巨大的前方後圓墳冢,光是運送土石,以載重量五噸的卡車為準的話,就需要562300輛,按照每天動員2000人算,一個月動工25天,一年60萬人次人工,這至少就要15年零8個月,這還是用現代機械,若在古代難以想象。

    仁德天皇陵的墓主到底是誰,日本人自己也不知道。

    長久以來,日本人都將此古墳稱作“仁德天皇陵”,也一直將此墳主人比附為仁德天皇,可實際上這只是個傳說。

    事實上,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家,直到第十代崇神天皇開始在考古學界找到蛛絲馬跡,到第十五代應神天皇,可信度才有所顯著提高。

    從初代神武天皇開始,前十四代天皇,史料中根本找不到明確的存在根據,據說是第十六代天皇的仁德天皇,他的真實身份也至今不明。

    說白了,仁德天皇的存在時代、具體事蹟等全都不明,更別說仁德天皇陵之主是不是他了。

    如今皇室還在,挖掘號稱仁德天皇的陵墓也的確不合適。

    古代帝王的陵寢,內藏極其豐富,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發掘皇家陵寢,對於考古發展都是有重要意義的,但對古代王陵進行發掘的,基本都是現在已無君主的國家。

    日本不一樣,直到如今,日本依舊保留著天皇制度,無論是傳說中的神武天皇,還是歷史上確切第一個使用天皇稱號的日本人聖德太子,天皇家在日本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戰後,隨著麥克阿瑟做主的《人間宣言》的發表,被日本人當成神上千年的天皇被拉下神壇,可直到如今,失去實權的天皇,依舊影響不小。

    雖說仁德天皇陵的主人到底是誰尚未可在,但日本人一直都把其當做仁德天皇的陵墓進行供奉與保護,就算是名義上,也是日本皇室的祖宗安息之地,當然不能隨便挖。

    造假事件對於日本考古界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雖然日本以往自稱“神國”,可按照目前的考古來看,日本列島出現古人類文明的時間不會超過四萬年,再向前就是一片空白。

    然而上世紀中後期,日本接連不斷髮現古人類的文明遺蹟,隨著各種石器的發現,日本的“可考人類文明史”不斷被前推,1999年,日本稱發現了70萬年前的石器。

    日本的這一系列“文明成果”,都出自一名叫做“藤村新一”的業餘考古愛好者,不過他帶領著日本考古事業突飛猛進的時候,意外翻車:藤村造假被發現了。

    原來,所有發現的古代石器,全都是藤村提前埋起來的,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在考古現場每次只有藤村能挖到東西,其他人怎麼找都找不到了。

    藤村的行為,不僅使得日本淪為國際笑柄,也導致日本考古界大幅倒退。

    幾十年時間內,藤村新一都代表著日本考古挖掘的最高水平,可隨著真相的大白天下,日本考古界聲名狼藉,之前被當做“成績”的日本考古學說,全都變成了笑話,需要重寫。

    也因為這個原因,日本的考古事業陷入了長期的停滯之中,日本全國各地的考古發掘專案紛紛被暫停,重新進行更加嚴格的稽核評定。

    原本在近代,日本就有很多人對於仁德天皇陵提出過質疑,要求發掘,但因為技術不行而暫時放棄,現代好不容易技術進步了,偏偏又出了藤村事件,因此再次擱置。

    終究,日本人還是擋不住好奇心,正式開始發掘仁德天皇陵。

    明治維新時期,明治天皇的老師就曾對於仁德天皇陵的主人身份提出過質疑,不過因為日本皇室對於皇家祖先的陵寢均實行嚴格封禁,外界根本無從瞭解真相。

    戰後,雖然天皇成了花瓶,可宮內廳還是嚴令禁止外人進入皇家陵寢,即便仁德天皇陵的真實性沒有得到確認,但名義上,這裡畢竟還是日本皇家老祖宗的安息地。

    直到2018年,日本宮內廳終於鬆口,同一對於包括仁德天皇陵在內的一系列“皇陵”古墳進行區域性的發掘,這既是迴應外界的呼聲,也是為申遺做準備。

  • 3 # 這個歷史很正

    並沒有一直禁止發掘,在2018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就宣佈對“仁德天皇陵”進行發掘活動。

    日本政府允許對天皇陵進行發掘的目的主要就是弄清楚墓地的主人是誰?

    因為日本這個國家,直到現在為止都還是有皇室存在的,而且日本皇室還是世界歷史上歷時最久的,截止到現任的德仁天皇,已經傳至126代,並且在二戰時期的裕仁天皇把“皇室萬世一系”這一條規則寫入憲法。

    雖然日本官方記載了日本天皇曆經了126代,但是實際上日本的前15代天皇其是否存在都還存在懷疑,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日本前15代天皇的身份在歷史典籍中也並沒有記載。

    而這位仁德天皇則恰好是日本的第16代天皇,他的存在也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

    因此,對於所謂的仁德天皇陵墓“是否是真的天皇陵墓,日本政府也不知道,然而正是因為不知道,所以才更需要發掘陵墓,藉以搞清楚這座墓地的主人到底是誰。

    因為這座皇陵確實是非常的驚人,仁德天皇陵佔地面積為47萬平方米,全長486米,後圓部的直徑達249米,高約35米,前方部分寬305米,高33米,四周有三道壕溝,如此龐大的規模,比之我國秦始皇的陵墓都絲毫不遜色。

    然而在仁德天皇的生活的時期(大致是我國的晉朝),以當時日本那薄弱的國力,到底是如何建造的一座如此規模的墓地,這一點十分的令人費解。

    我國古代能夠建造出如此規模的墓地,這是因為我國曆史上就幅員遼闊,並且人口眾多,國力強大能夠經得起消耗,可是日本當時還是一個個的小部落,幾乎就不可能完成這樣的工程。

    所以,這一疑問在現代將會得到解決,相信在未來幾年,隨著日本的發掘工作的深入,這座墓地也終將重見天日。

  • 4 # 小小新之助

    第一:技術還達不到發掘帝王級的墓穴,因為一旦發掘,原本墓穴內的氣壓和氣流等一些物質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會破會整個墓穴內陪葬品和一些古代的重要文獻。這樣就是為什麼中國對帝王級墓穴不發掘的原因,除非特殊情況下的搶救性發掘。所以我們國家主張“只保護不發掘”,看一下萬曆皇帝就知道,他的墓穴就是因為太早開啟,大量的絲織品迅速腐化。

    第二:日本這個國家的古代史比較的尷尬,因為大多都是吸收的中國文化,而且當時隸屬於中國的潘國。

    第三:要發掘這麼打一座帝王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為他建設大型博物館,文物陳列館,對於日本這樣小的國家,大規模的徵用土地的話會導致失業人口增加,該地區房屋居住緊張,以及各種交通線路的規劃。

  • 5 # 司馬長史

    日本天皇制度是世界上歷史最長的君主制度,沒有向中國古代那樣經常改朝換代,始終是皇室一系,明治天皇將“萬世一系”寫入憲法,但是日本古代天皇的真實性很難斷定,尤其是十五代天皇之前的天皇,可信度很低,十代之前的天皇考古學都還沒有確定其實際存在與否。

    仁德天皇陵日本官方將其認定為仁德天皇的陵墓,仁德天皇是日本第16代天皇,名叫大鷦鷯尊,在位期間是中國的晉朝時期,是日本大和朝廷鼎盛的時期,他的前一代天皇引入了漢字和儒家,仁德天皇壽命很長,活了140多歲,《宋書.倭國傳》中的倭王贊被認為是他,這個超級大墓雖然被比附給仁德天皇,但是墓主人的實際身份至今不清楚。

    仁德天皇陵的全名是百舌鳥耳原中陵,日本人通常將其稱為“大仙古墳”,因為這個墳位於堺市大仙町。

    仁德天皇陵非常大,是日本皇陵,乃至日本古墳中最大,整個區域比秦始皇陵核心區域還大,被一些人說成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將其與中國的秦始皇陵和埃及的金字塔相比。

    仁德天皇陵佔地面積為47萬平方米,全長486米,後圓部的直徑達249米,高約35米,前方部分寬305米,高33米,四周有三道壕溝。

    日本的土木專家使用現代技術推算得出:仁德天皇陵使用的土方有近1405866立方米,以上千人來搬運這些土方要花費4年多,而且僅是從兩百米外搬運來,如果用載重五噸的卡車來運輸,需要562300輛,每天動用兩千人來修陵墓,一年便要花費六十多萬人工,這樣需要十六年才能修好。國內國外,帝王興,百姓便苦啊!

    (仁德天皇陵)

    這麼一座墳墓,很有可能被盜掘,仁德天皇陵卻一直儲存到現在,不得不算是一種奇蹟,仁德天皇陵沒有被盜掘的原因除了本身修得雄偉,一般盜墓賊難以挖掘以外,就是因為日本的天皇制度,日本古代一直沒有改朝換代,後代天皇都是仁德天皇的子孫,他們只會嚴加保護自己祖上的墳墓,不會讓你盜掘的。

    不光是仁德天皇陵之前一直不允許挖掘,其他的皇陵也不允許挖掘,日本天皇在日本之前一直被認為是神,日本將皇陵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日本人不敢去動神,日本的宮內廳將日本的皇陵都列為禁地,因為這些皇陵裡面除了天皇的遺骸以外,還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神物,這些皇陵中很有可能有日本皇室的來源。

    日本宮內廳

    一些外國學者認為日本不允許挖掘仁德天皇陵是怕陵墓中埋葬著不為人知的歷史,這些文物有可能證明日本皇室來自中國或者北韓半島。尤其是南韓人經常這樣認為,他們說日本的祖先是從北韓半島走過去的,天皇也可能是古北韓人。還有就在墓中的文物有可能會否定日本天皇神的地位(二戰後,裕仁就已經公開宣佈天皇也是普通人了,一些日本人仍然相信天皇是神)。

    上述說法已經被日本打破了,201810月15日,日本宮內廳宣佈,將與堺市政府一同挖掘和調查仁德天皇陵,但是不會輕易進入主墓室,以不打擾天皇。

    至於為何允許挖掘仁德天皇陵,可能是看中它的大和不確定性吧,不知道仁德天皇陵挖掘後會不會震驚日本考古界?

  • 6 # 陳大舍

    仁德天皇陵正式的名稱應該是百舌鳥耳原中陵——就好比明太祖陵應該稱明孝陵,帝王陵寢都有陵號。考古學者和旅遊工作者一般情況下都以“大仙陵古墳”、“大山古墳”。當地的百姓普遍地稱之為“仁德”、“御陵”。

    大約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曆三世紀至七世紀,也就是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整整四百多年間,倭國的大王及豪族去世後,都普遍使用土和石料建造起高大的陵墓。這些陵墓統一的被稱為古墳,據說目前在日本全國共有二十萬座以上。 而位於大阪府堺市偏北方向、分佈在東西南北約四公里範圍內的百舌鳥古墳群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墳群,據說最多時曾經有百餘座古墳,而現在也有四十四座得以保留下來,而仁德天皇陵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事實上,這座建造於中國晉宋之際的古墳不僅僅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古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寢。這座前方後圓的墳墓,呈“鑰匙孔”形狀的古墳南北長480m,後部圓形部分直徑250m,前部長方形部分寬307m,陵高34m左右,外部環繞三圈護陵河;陵區佔地東西660m,南北850m。沿著陵外的道路走一圈要2.8km,仁德天皇陵也是日本最大的古墳。做個對比,秦始皇帝的驪山陵東西長345m,南北寬350m,高76m;漢高祖的長陵封土東西寬153m,南北長135m,高33m。甚至從體積上講,即使是上古時代建造的胡夫金字塔也沒有大山古墳的體積龐大。

    大阪府堺市的百舌鳥古墳群遺址。體積最大的那座大山古墳的便是傳說為“百舌鳥耳原中陵”的仁德天皇陵寢。

    大山古墳陪葬墓中出土的鐵甲、陶馬。

    在去年10月15日以前,掌管著九百多座帝陵、宗室墳墓的日本宮內廳從法律和技術的角度上一直嚴格禁止外部人員打大山古墳的主意。但現在“為了實施妥善的保全管理,需要當地政府(大阪府堺市政府)的見解和協作”,將首次允許外部專家參與挖掘調查。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因為大山古墳有可能屬於皇陵,所以出於道德和法律上的原因“需要安靜與尊嚴”,故宮內廳長時期內在原則上禁止對外開放大山古墳。但另一方面,由於日本正在進行包括大山古墳在內的百舌鳥古墳群的申遺,所以要求公開陵墓也是必然之舉。此次挖掘的目的是收集包圍墳丘的溝渠護岸工程的資料,所以將對最內側堤壩進行三處挖掘,調查是否存在著陶俑等文物。調查時間為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 挖掘費用將有宮內廳負擔,而堺市則將派出一名官員參與挖掘和報告編寫工作。但出於安全考慮,不允許普通民眾到挖掘現場參觀,但可以就考古和歷史問題舉行演講會或進行討論。

    至於現在很多中國網民們認為“不挖掘皇陵是怕洩露天皇祖先是華人的秘密”云云,就純屬沒根據的猜測了。因為在歷史上,天皇家中起源於大陸的說法就不絕於史。比如日本就在中世紀曾被稱為“海東姬氏國”;而天皇家為吳太伯之苗裔的傳說,也在江戶霸朝時期被堂而皇之的寫進官方的文獻之中。而今上天皇也曾經談及過日本的皇室與古百濟王族有親緣關係。可以說以日本皇室一方的立場來看,皇祖皇宗是否來自於中國大陸或韓半島,都只是學術上的問題,與皇室的利害關係沒有必然的聯絡。至於說古墳中出土的文物中會不會有證實古代大和國曾經向其它國家比如說南朝宋甚至是百濟臣服的歷史,那就更不用多想了。因為日本的歷史學界除了白鳥庫吉這一派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之外,其餘的學派都很可觀的承認過古代大和朝廷或另外的政權曾經臣屬大陸和半島的王朝,比如“七支刀”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七支刀及復原。七支刀是在南北朝時期臣服於南朝的東北亞邦國所喜歡的儀仗用品,在日本、南韓都有發現。而日本的七支刀則是由百濟贈予,上面銘刻著對於雙方共同的宗主國——“聖晉”,也就是東晉朝廷的祝福和歌頌。而這一文物存在的歷史要遭遇《古事記》、《日本書記》中記載的仁德天皇時期。

    而且,歷朝歷代學者就對大山古墳是不是仁德天皇的陵寢就有著爭議。比如一代鴻儒、明治帝師元田東野先生就對大山古墳是仁德天皇的陵寢表示過質疑。因為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仁德天皇有一次登上山頂,發現即使是京城作為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也是炊煙稀少,於是體諒到人民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累的辛苦,下旨免除了三年的賦稅,而宮中府中則一起減少花費,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在這期間,即使皇宮失修,破舊漏雨也不修繕。直到三年後,再次登上山頂的仁德天皇看到了炊煙開始瀰漫,知道國民變得富足了,才恢復了國稅。這也許只是一個傳說,然而最重要的資訊是,“仁德”這一諡號是如何提現了一位君王對待人民的仁愛之心。而這座氣勢恢宏的古墳即使是當時的大國如晉、宋、北魏、高句麗、波斯、羅馬都難以負擔。對於作為偏於一隅的小小倭國,又將是何等艱難的任務?對於一個推行國家主義之上的君王,以民本思想為根本的儒家學者又怎麼可能將其稱之為“仁德”?

    《隋書》卷八一《倭國傳》“人頗恬靜,罕爭訟,少盜賊……性質直,有雅風。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悅者即為婚。婦人不淫妒。死者斂以棺郭,親賓就屍歌舞,貴人三年殯於外,庶人卜日而瘞。及葬,置屍船上,陸地牽之。”婚嫁不取同姓的風俗完全和大和國上層的“族內婚”不一樣,但少盜賊、女人不妒之風在日本似乎依舊如此。船柩在2006年奈良縣巢山古墳中也有發現 。

  • 7 # 九鬥十條

    挖你家祖墳,你能同意!不。萬一弟恩A,都不同。你叫日本國王咋解釋。德川血統!織田家的血統!還是義經家的!說不明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戰機緊貼美國航母反覆偵察,絲毫不顧及後果,美軍為何不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