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射科那點事兒

    很多朋友去醫院的放射科進行檢查後都會拿回或多或少的影像膠片及檢查報告,如果檢查的部位較多,多者膠片可能是十多張。關於列印膠片是不是在浪費患者的時間和金錢這個問題,我想是這樣的。

    目前來看,全面推廣無膠片化難度較大

    由於各地醫療條件參差不齊,醫療設施投入也大不相同,這為醫學影像資料的數字化傳輸及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壁壘,全面推廣無膠片化難度很大。比如,在醫療條件設施較好的地方採取無膠片化有優勢,這些地方一般患者流量較大,這樣可節省患者時間及金錢,影像資料的共享設施也比較齊全,這樣為不同醫院之間的影像資料互用提供可方便,但在經濟欠發達的三四線城市,無膠片化是不現實的,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無膠片化是未來趨勢

    影像資料的遠端共享及無膠片化必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樣帶來的好處不言而喻,患者看病將會變得越來越方便省時,資料在各個醫院間共享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重複檢查,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 2 # 放射科楊大夫

    所謂的底片,其實早期出現在傳統的使用底片的相機上的,有了底片,可以洗幾張相片都可以。

    早期的放射科使用普通X線進行成像,那是一錘子買賣,是沒有底片一說的。病人拍出一張片子,大夫拿著這個片子寫報告,寫完報告,病人拿著報告去看病,需要的時候,假如臨床醫生要看片子,得寫借條,來借,用完了要還給放射科的。

    現在的放射科都是數字化的了,可能提問者認為數字化的那些影象就是底片吧。我們可以暫時這麼定義。

    有了數字化的影象,可以任意列印需要的影象,列印的載體是膠片。

    那為什麼需要打印出來拿著膠片呢?

    是因為現實的需要。放射科的報告,不同於檢驗科的化驗報告,病人不能只拿著報告到處去看病的,一定要同時帶著片子。而現實情況是,假如你要帶著片子去外院看病,這個片子還是打印出來,大夫看著方便;而如果是在本院看病,本院的HIS又足夠先進,能夠看到電子影象的話,當然就不需要看膠片了。

    其實電子影象(或電子膠片)有很多的好處:1、電子影象包含的資訊更全,比如做一個肺部的薄層CT,可能有幾百張圖,而打印出來的,可能只有其中一部分,不可避免的會漏掉一些資訊;2、電子影象可以調節,比如窗寬窗位,比如測量一些尺寸、角度之類的;3、電子影象都是DICOM格式的,可以用於術前的影象處理,比如肝臟腫瘤能否切除等的CAD診斷;4、電子影象可用於AI等二次資料處理和利用;5、電子影象便於儲存,攜帶,傳輸方便。而膠片很嬌貴,高溫,高熱都有可能損害,而且攜帶不便。

    那既然這麼牛,為何還要都列印膠片?

    答案很簡單,我們沒有足夠強大的,能夠將絕大多數醫院聯網的網路。目前很多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推出了不同版本的電子膠片,但離實際使用還有一定距離,比如使用者體驗,比如是否配備了專業屏。可以腦補下,門診看病的醫生要急著看片子,病人急忙拿出手機,花了5,6分鐘,大家等著影象傳到手機上,大夫戴上眼鏡,準備看,一個放大鍵都找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了,又得在有小又暗的螢幕上找其他操作間,其他病人早就不耐煩了。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總之,目前還必須這樣,列印膠片,病人帶走,這是硬需求,不是浪費不浪費的問題。

  • 3 # 求醫這點事

    影像檢查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認可不容懷疑,影像資料是疾病診斷,用藥,手術治療不可缺或的支撐條件。至於X光、CT、核磁共振檢查後要不要出片子,應該分別從醫生、患者及影像檢查的目的來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很多醫院都已經實現影像數字化,醫生們可以比較方便地調閱在本院做了X光、CT或核磁檢查的患者的影像資料,這時候膠片就沒有必要了。當然也有好多臨床醫生還是習慣看膠片,因為對他們來說比較方便。對患者來說,可能還需要膠片,一是交了錢拿個東西比較放心,二是可以作為醫療證據(呵呵)。需要知道的是,膠片上的影像資料資料往往不能全面顯示實際情況,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影像檢查往往是數百上千的影象,膠片上只有幾十幅,不可避免會遺漏,要看全面的影像只有看原始的影像資料,只不過這需要專門的瀏覽工具。

    其次,如果需要拿到檢查醫院以外的地方去找醫生,往往會需要膠片,因為即使你拿了原始的影像資料到別的醫院,醫生是打不開的。(除非醫生有自己的瀏覽工具或者匯入醫院系統)

    建議還是要膠片,此外能夠拿到影像的原始資料儘量拿,畢竟這才是真正的患者資料。可以燒錄光碟或存貯到隨身碟中。

    影像資料共享是未來的一件大工程,只不過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掃描方法,引數標準,資訊保安等。真能實現共享,膠片就不再需要了。

  • 4 # 蘿蔔的坑啊

    實習醫生路過。臨床老師告訴我,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一味的相信報告,是會出事的。我在實習過程中就遇到過好幾次,片子有問題,報告沒有講。而一旦出問題了,患者只會去找臨床醫生,而不是放射科。我們拍一次核磁,實際上片子有幾十張,精度越高,片子越多。洗出來的只是其中的十幾張,所以有時候還得從電腦上完整得看。其次,當你去複診或者轉院的話,上級醫院同樣是不會直接採用報告的,要看過才行。有聯網的甚至可以呼叫完整的片子。我個人覺得,在全國影像系統沒有完全聯網的情況下,底片還是有必要的(很難聯網,有巨大的利益關係)

  • 5 # 無相虛空

    原則上講是需要底片的!因為底片可以保證最低條件下的診斷需要,也就是最大保障!因為觀察底片需要的條件非常小。而如果沒有底片,那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裝置去顯示影像!那樣的成本會非常高!即使數字化裝置現在很普及,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使用!比如說老年人。

    作為放射科來講,真的是恨不得消滅底片!因為這玩意有成本呀!哈哈哈

  • 6 # 腫瘤二三事

    底片還是必要的。畢竟各個地區條件不同。留有底片,方便在病情變化的時候做對照。如果轉院,也方便醫生了解以前的病情。至於網路傳輸,現在想全國所有地區都實現還太遙遠吧。

  • 7 # batton164776033

    三級以上醫院都有自己的院內系統,放射科做完檢查,臨床醫生同時就可以看影象了。膠片主要還是用於院外會診,臨床隨診。膠片打出來的影象比放射科醫生看到的要少的多。一些特殊檢查原始影象是不會打在膠片上的。如果需要會診膠片還是應該打的。如果在院內治療膠片的意義不大。

  • 8 # 醫學影像人

    你好,我是一名放射科的醫務工作者,從事拍片、CT、MRI等工作。

    出的底片,不會浪費患者的時間和金錢。

    為什麼要出底片?

    底片是記錄的一種形式,記錄了就診當時做檢查的情況。

    按題主的問題,首先說時間。

    題主說的浪費時間應該是指做完檢查等結果的時間吧?其實,這個過程等的不是片子,而是診斷報告。相信大多數人拿到結果,包括醫生都會先看下診斷報告,然後看片子。片子出來一般只要幾分鐘,來就診的主要是要結果。所以說,時間是用在等診斷報告,而不是等底片。

    再說了,現在醫院都會有PACS系統,拍完的片子都會上傳到醫生電腦上,如果臨床醫生會看的話,可以直接找醫生看。但是,多數情況還是放射科的醫生看得更好(哈哈,術業有專攻)。

    再說金錢方面,檢查收費的細則裡面確實會有X光片子錢,就是拿結果時的片子。

    為什麼說不浪費金錢?

    打的片子留存在患者手裡,是合情合理的。

    一方面,國家關於醫院膠片是有相關政策的。

    另一方面,比如患者換了一家醫院,或者複查,這個片子可以與新拍的片子作比較。

    再比如,如果出了糾紛,這個底片就是證據的一種,是無法修改的。因為底片在患者手裡。

    還有,這個底片打出來,也可以讓被檢查的人放心,這樣不會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醫生有沒有做對做好,都是有底的。

    很多東西不是醫院要這樣那樣,而是醫院被要求怎樣。

    目前醫療的情況,還是需要底片的。但我相信隨著技術水平的發展,各大醫院能互通有無,電腦上都能查到影像資料,底片這一形式會慢慢消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還記得鄭海霞?和姚明一樣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