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圖帝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北方草原似乎永遠是中原王朝揮之不去的夢魘,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纏鬥貫穿了史書上的各個朝代。不論哪個時期,南下“打草谷”都是草原部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旦國力允許,北上“驅逐胡虜”又是中原雄主必須採取的行動。那麼遊牧與農耕這兩種生產方式為什麼不能和平共存?它們相互纏鬥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如果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應該明白“遊牧”與“農耕”是何時開始分化的。要知道早先並不存在這兩種生產方式,相反我們的祖先以野生採集和徒步狩獵的方式勉強維持著生活,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了種子的奧秘,於是農耕時代的大門正式開啟。與狩獵和採集相比,耕作可以在單位土地內生產出更多的食物,因而也就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不過這在農業技術不發達的古代有一個嚴格的限制前提——降雨。

    在400毫米降雨線以南是傳統的農耕區,但在以北卻不適合種植莊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不得不以狩獵和放牧相結合的方式維持生計,而這種生產方式與農耕相比很難積累起食物和財富。從東歐草原到蒙古高原之間的歐亞草原帶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遊牧區,匈奴、突厥、鮮卑、蒙古等無數個遊牧民族興起又衰落,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被周邊的農耕文明所厭惡。

    如果雙方能夠相安無事的話,仇恨和戰爭也就無從談起,而之所以在我們的史書當中會對遊牧勢力大加鞭笞,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侵略和掠奪。那麼他們不能和平共處嗎?答案是不能。正如前文所說,遊牧很難積累起食物和財富,而且受天災影響,牧民們的抗風險能力極低,一旦遇到風雪導致牛羊凍死,以遊牧為生的部落要麼出去搶劫,要麼就等著餓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你,你會坐以待斃嗎?

    此時環顧四周,善於種莊稼的農耕民族不僅糧倉充實,而且作戰水平低下,這不就是最合適的搶劫物件嗎?於是千年仇怨就此拉開帷幕。不過從戰爭的結局來看,農耕民族始終處於守勢,主動權卻總是掌握在落後的遊牧民手中,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圖-圖勒河

    這就涉及到一個戰爭成本的問題,軍隊的作戰能力歸根結底是組織力和動員力。由於逐水草而居,遊牧民族的生活和作戰內容相似,這些人拿起套馬杆是牧民,拿起弓箭就是士兵,所以他們的動員成本和訓練成本幾乎為零。其次就是後勤壓力,以蒙古人為例,每個士兵配備兩到三匹馬,馬上馱著所有的個人物資和行軍所需,所以他們基本不需要什麼專門的後勤部隊,而漢軍隊伍卻恰恰相反,沒有數倍於前線的後勤力量,仗根本就沒辦法打。

    最後就是戰爭的收益問題,遊牧者的成本低,一旦打贏就是一本萬利的事情,所以他們積極性很高;而農耕者即使打贏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深入漠北作戰對中原王朝來說是很不划算的事情。終於經過無數次探索和較量之後,中原王朝將長城修建在了400毫米降雨線上,並最終成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 2 # 士說新語

    這是因為遊牧經濟是一種專業化、流動的經濟型別,對農耕社會存在著依賴性的緣故。

    遊牧經濟不能完全脫離種植業,需要以整個社會生產和交換的相當發展併產生一定的剩餘產品為前提。這就要求種植技術和遊牧技術都有相當的進步,從而決定了遊牧經濟只有在較晚的時候才能形成。

    這就是為什麼中原地區農耕經濟進入了鐵器時代以後,達到西漢王朝以後,匈奴才開始強大起來的緣故。有相較發達的中原種植技術,遊牧這種內不足的經濟模式從農耕社會得到反哺才能形成一個相較發達的社會。

    遊牧經濟以畜牧業為主,這就決定了其經濟模式存在內不足的特點,遊牧民族需要鹽、鐵、茶葉、布匹這些自己不能生產的生活必需品,而這些必須品又恰好是農耕經濟所能提供的。按道理來說,只要雙方透過貿易的方式,就能實現經濟互補,但遺憾的是,遊牧民族的興起,因經濟模式的緣故,比較殘酷和血腥,充滿了侵略性。

    遊牧民族的人口少則幾千、多則上萬,為了生存放牧,他們需要尋找水草豐美的草場。但在貧瘠的漠北地區,適合放牧的草場是有限的。

    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使得部落組織形式的遊牧民族們為了生存,彼此之間爭奪草場而攻伐不斷,一方面是掠奪人口和牲畜,一方面是因為自然災害導致畜牧業遭受到毀滅性打擊,不得不以戰爭的方式保障生存。

    所以草原民族的文明之中,更加偏向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念,叢林法則是他們樸素的價值觀。

    而發達的農耕經濟,是能夠實現內部自給自足的,只要能夠穩定定居從事耕作,農耕民族完全可以做到在一個適合生產耕作的區域完全封閉性地生存下去。故而農耕民族其實對遊牧民族沒有多大的依賴,畜牧業在農耕經濟社會也可以發展,只是因氣候自然地理等天然條件,無法獲取優良的戰馬。

    事實上,遊牧經濟對農耕經濟的依賴性更大,單一的畜牧業不能夠實現遊牧民族能夠封閉地生存下去,而一開始貿易並不是他們所擅長的選擇,在遊牧民族們樸素的價值觀影響下,掠奪農耕民族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資源還是人口,農耕民族能提供的都是讓遊牧民族所垂涎的。

    在交換和劫掠之間,擁有強大騎兵和身體素質極好的青壯的遊牧民族當然只會選擇後者。畢竟沒有成本。反正在草原上跟其他部落打打殺殺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依靠騎兵強大的機動性,遊牧民族可以以極小的代價而獲得極大地利益回報。不能移動的農耕民族就跟遊牧民族們羊圈裡養的羊一般,只待養肥了以後,收割就好了。

    至於貿易交換,那是在農耕文明在軍事上戰勝遊牧民族之後,無奈的選擇而已。畢竟畜牧業能夠交換的東西不多,而商業文明對於只會依賴草場放牧的遊牧民族而言,更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 3 # 林鹿蘋

    出現對立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因為天災人禍,生活物資極大匱乏時便會爆發戰爭。農耕民族在抵抗中逐漸學習敵人的長處,從而使騎兵大放異彩。遊牧民族也從一開始的簡單劫掠物資慢慢學習建立長久政治政權,相互影響進步。

    另一方面。出現對立的因素是君王及最高統治者的政治野心。農耕民族財富和文化的極大誘惑。不惜刀兵相見,長期對峙。

  • 4 # 李老師tome

    你是種地,隔壁村老王是放牧的。你吃的是五穀雜糧,肉要好久才能吃一回。老王經常吃肉,長得膘肥體壯。而你就相對瘦小些。但是你有桑田,還能織布。有吃有穿。剛好你還有一塊能產鹽的田和後面一坐鐵礦山,不僅吃喝不愁,還能打鐵做點農具。(古代鹽鐵是政府專賣)。但是老王就不同,只要牛羊,和草原。想穿件布料衣服,還得跟你的村長說好話。更何談鹽和騎馬的馬鐙。你的村長也不好說話的角,建了個圍牆。老王心裡苦,只能心一狠,騎著馬來你們村搶。你說你們村肯定打他們村不過,追又追不上。所以你們村心裡苦。這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手機碼字太辛苦。

  • 5 # 侃半山153

    主要在於農耕文明和遊牧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農耕文明的生產資料基本都能解決,而遊牧民族不事生產,需要農耕文明生產的糧食,布匹,鐵器,瓷器等生產生活用具。而遊牧民族更喜歡武力獲取,而不是自由貿易。去農耕地區搶劫就成為日常,只會在農耕文明強大的時候,平等貿易,一旦農耕文明暗弱的時候,就是到農耕地區大肆搶劫的狂歡季。

  • 6 # 南榮姬

    其實不是農耕方式和遊牧方式的衝突,是文明與野蠻的搏鬥。蒙古高原的遊牧者在古代是一個文字都沒有的群體。根本沒有思想,文化,道德意識的非文明無國家的野蠻落後部落。見利起殺心,利用馬速快的優勢闖入中原區域,對農耕百姓進行騷擾搶劫。他們屬於強盜。而中原百姓受到華夏先輩優質傳統文明的教化,講究仁義道德。再是缺乏牧馬的草地而不飼養馬,行動跟不上草原遊民,只是甘受欺侮。時過境遷,古匈奴巳衰落成弱勢民族,因為他們巳基本走進文明時代,他們的馬無法與現代汽車等機械交通工具較量。他們沒有現代武裝。所以遊牧民族的威脅一去不復返。

  • 7 # 邵永靈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爭鬥從公元前3000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5世紀,東亞,中東,歐洲都是如此。從總體上看,遊牧民族佔據了明顯優勢。隨著火藥革命的發生、西方世界的崛起,軍事優勢終於從遊牧民族轉移到了西方工商業民族一邊。此後,技術與工業水平成為軍事實力的基礎,馬背上的民族憑藉弓箭,體力與機動性稱雄戰場的時代結束了。

    為什麼近代之前的戰爭主要發生在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簡單地說,因為存在戰爭動機,這種動機就是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掠奪。可以這麼說,在二者發生的絕大部分戰爭中,都是遊牧民族主動挑起、農耕民族被動應對。這並不是說,農耕民族永遠不會主動開疆拓土,而是他們不會選擇居無定所物質匱乏環境惡劣人口稀少的遊牧民族下手,農耕民族要擴張,也會指向農耕地帶,擴大自己的可耕地和人口,比如羅馬帝國在地中海周邊的征服。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在正常情況下,他們是逐水草而居,跟據季節和草場的情況不斷遷移的。這種流動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們對佔領農耕民族的地盤並沒有多少興趣,那裡的土地,氣候,植被都不適合放牧。從理論上說,如果一切順利,他們應該沒有動機發動對農耕民族的戰爭。但這只是理論上,從實際情況看,存在兩個問題。

    一個是常態化的問題,即遊牧民族缺少糧食絲綢麻布茶葉等生活必需品,需要與農耕民族進行經常性貿易。也許今人覺得貿易是一種正常行為,但當時中原王朝對邊貿多有限制,並不願意兩邊人民進行來往。所以,一旦和平交易受阻,遊牧民族就會採取戰爭的方式進行掠奪,或強制中原王朝開放貿易。

    另一個是偶然的狀況,比如氣候的變化,有的年份天氣特別乾旱或寒冷,比如發生蟲災,老鼠氾濫等,這些都會導致草原蛻化,飼料缺乏,牲畜凍死或餓死。發生這種情況,遊牧民族只能透過搶劫農耕民族來解決生存問題。有學者的研究表明,歷史上大規模的蠻族入侵,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與氣候的重大變遷有直接關係。

    遊牧民族雖然在與農耕民族的戰爭中佔了上風,但是由於他們人少,生產方式落後,所以很難對農耕民族形成長期穩定的統治,往往來去匆匆,個別成功建立了國家或登堂入室成為統治者的,都採取了農耕民族的那一套治理方法和文化制度,最終的結果是自己民族性的喪失。

  • 8 # 雲端美

    遊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

    少量種植業

    鄰居農耕民族以種植為主

    少量畜牧業

    就算沒有發生自然災害

    他們之間就有非常強的經濟互補性

    一般來說

    他們會友好相處

    開展貿易;

    但古時候國家主權屬於國王

    國王要修個牆那是他的意志必須實現

    國王要一口通商也是他的意志必須如此

    國王考慮的是江山的穩固

    他的智慧也非常有限

    貿易的成本經常人為地大幅度提高

    或者根本就做不成

    於是爭議衝突戰爭就來了;

    歷史走到歐洲啟蒙運動

    思想家們發現了一個真理並給予充分論證

    ——國家主權屬於人民

    英國王室率先承認了這個理論

    進行了君主立憲改革

    人民的能量得到釋放

    工業革命產生

    科學家層出不窮

    經濟學由亞當斯密創立

    揭示了國民財富的原理

    所以第一段的解釋現在稀鬆平常

    但古代根本想不明白;

    回到題目

    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發生戰爭

    原因是經濟貿易的原因

    根子在於獨裁者沒有尊重人民的意願;

    現代戰爭無不是獨裁者的原因

    民主國家之間難於產生戰爭(領土爭議除外)。

  • 9 # 明月清風閣

    ①遊牧文明入侵的農耕文明不止是在中國歷史上經常會出現,在古代歐洲史上也會經常被遊牧民族的入侵,古代中國中原地區的土地相對富饒、物產資源豐富,環境和氣候也比較適合人類長期居住。②遊牧民族主要是以畜牧業為主,氣候環境變換塊,天災降臨頻繁,所以要經常進行遷移,在草原上隨隨便便一場乾旱或雪災就可能引發幾個部族的生死存亡。為了生存他們除了去搶奪其他部落的水源和牧場外,南下搶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更是除此之外的唯一出路。如果這個時期是一個十分強大的中原政權,尚且可以抵抗遊牧民族的入侵甚至剿滅遊牧民族,如果趕上中原混亂,那遊牧民族可能會趁虛而入了。③遊牧民族落後的生產力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他們需要中原的茶葉、瓷器、絲綢等日常必須品。一開始還能和中原人進行貿易往來,或者交換,但是中原有的他們沒有,也生產不出來,而他們有的東西我們都有,或者壓根就不需要,藉此,中原商人就開始漫天要價,導致遊牧民族買不起中原的商品,而這些商品他們還不能離開,怎麼辦?那就搶唄!

    ④千百年來遊牧民族無不覬覦中原民族,他們也想像南邊的人一樣生活穩定,物質資源豐富,憑什麼你們能在那兒那麼幸福而我們我為什麼就要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受罪呢?所以遊牧民族政權的最高宗旨就是入主中原,並且紮根中原。⑤當然遊牧民族也羨慕農耕民族的文明和先進的文化,前者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進行漢化改革,後者有清朝進行全面漢化。都能看出來他們對中原文化的嚮往!至於長城嘛!我個人理解的是長城並不能真正的完全阻擋遊牧民族南下,其作用不過是相當於高速路上的一條減速帶罷了!

    中國的農耕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相愛相殺數千年,部分遊牧民族慢慢被中原融合,另一部分永遠退出了中國歷史的舞臺。

  • 10 # 超級視野

    在古代,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經常會有衝突,有摩擦,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是因為農耕民族的大一統造成的。

    以此圖為例,圖中的紅線是400毫米等量降水線,線內適合農業種植,於是發展出農業文明,線外由於降水量不足,不適合發展農業,只能發展畜牧業,於是發展出遊牧文明。而中國古代兩大文明的衝突,主要集中在蒙古高原沿線。那麼我們就以匈奴為例,來剖析一下兩大文明的衝突根源為什麼是農耕民族的大一統。

    匈奴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活躍在蒙古高原上了,那時候匈奴部落還沒有完成統一,與中原諸侯國之間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各國從匈奴人手裡購買馬匹和毛皮等物資,匈奴人從各國商人手裡購買鹽,鐵等生產生活資料,邊境貿易一度非常繁榮。因為能夠充分競爭,所以雙方都能以滿意的價格成交。秦統一六國以後,修築長城,制定法度,統一市場管理,形成了官方壟斷。自由貿易的道路被阻斷,匈奴的利益也就逐漸的受到侵害,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匈奴人便自發團結起來,小部落形成大部落,大部落形成國家,當貿易的成本大於戰爭的成本時,戰爭就成了可選項。到西漢的時候,匈奴完成了統一,並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向周邊擴張,中原王朝也感受到了壓力,劉邦御駕親征,白登之圍後,漢朝採用和親,納貢的屈辱方式,換取短暫的和平。

  • 11 # 牧漁子

    一部中國古代的歷史,就是一部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恩怨史。由於生產方式的不同,兩大族群幾乎不能共生,相互征戰,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遊牧民族的主要生產方式是畜牧業,由於草原和沙漠地區的土地,沒法保證種植業能夠養活足夠多的人口,這就決定了遊牧民族無法形成定居生活,他們逐水草而居,吃光了一片草地之後,他們收拾家當,想另外一塊水草豐美的地方出發。由於沒有固定的居所,他們往往以部落為單位,遊走在那片廣闊的草原上。

    那麼問題來了,遊牧民族既然是追逐著資源而走的,哪裡的資源比較多呢?當然是農耕地區!正是因為農耕地區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所以才形成了聚集區,從而催生了當地農耕文明和政權的誕生。所以為了生存,追逐資源的遊牧民族,註定會將農耕民族的資源當做自己的狩獵物件。而偏偏農耕民族,由於人口相對集中,都會在當地構建足夠強大的防禦體系。當農工民族不夠強大的時候,他們修一道城牆,來保護自己的邊界,但一旦自己強大了,他便會越過這道城牆,打垮對自己構成威脅的遊牧民族政權。遊牧民族對農耕民族的侵略以及農耕民族對遊牧民族的反擊都是一種客觀需要。

    遊牧民族生活的地區往往都是半乾旱地區,這種地區根本就經不起自然災害的折騰。如果夏季降雨不足,這草場就會嚴重退化,如果冬天太冷,牛羊馬匹都可能會被凍死。如何為準備充足的越冬食物,是每個遊牧部落和政權必須考慮慮的問題。每當秋高馬肥之際,遊牧民族的戰鬥力也是最強的,往往在這個時間,他們發動對中原地區的侵略。搶糧食、搶家畜、搶女人。正如漢朝前期的匈奴人,他們從來沒有停止每一年秋季南下搶劫的習慣。

    但是,遊牧民族的政權,無論從人口,經濟規模上,都無法和中原王朝的政權相提並論。這種等量級幾十倍的差距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是一場公平的競爭。或許有人會問,如果中原王朝的農耕政權足夠強大,消滅了北邊的遊牧牧民族,或者說乘中原農耕政權正在衰落之際,北方遊牧民族消滅了南方的農耕文明,他們不就徹底融合在一起了,以後也就不會再有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之間的衝突了!其實歷史的實踐證明了這種想法的可笑。鼎盛時期的漢唐,曾經橫掃漠北、馳騁西域,但是都無法徹底的消滅北方的遊牧民族。因為北方的這個敵人,他們居無定所,有若干個不同的部落和部落聯盟構成。他們的土地無法耕種,也就無法形成固定的人口聚集區,無法形成固定的人口聚集區,就無法實現實際的管轄和佔領。不出百年,草原上就會興起新的一支力量。而遊牧民族也有強大的時候,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們征服了幾乎整個世界,但元朝對中原建立統治的時候,他們永遠都無法迴避,已經成熟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更無法迴避幾十倍於自己的漢族人口。要麼你變成農耕民族,要麼你退回草原。故而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的衝突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中央集權利力度最深的大清王朝,對遊牧民族的統治,也未能將它們完全融合在一起。而是充分利用了蒙古各部落之間不同利益紛爭有矛盾,讓它們實現互相制約,相互制衡,但仍然會出現葛爾丹,大小和卓的叛亂。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同的生產方式來決定的,隨著近代化的推進,工業時代的來臨,這種矛盾由於生產方式的變革,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在熱兵器出現之後,馬克沁讓草原民族變得異常好客,越來越能歌善舞了。

  • 12 # 樸心若水

    農耕模式相比之下收益更高更穩定,但古代沒有經濟互補的說法,所以本來可以互補的經濟變成了互相搶劫,窮了就搶,誰有錢就搶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仇者聯盟4》和DC的《沙贊》同時上映,你會看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