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高俅是來征討梁山的,無論是把梁山打服,還是把梁山說服。都是大功一件!而且古代用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至上也。不再耗費兵力,梁山整個投降。如此大功他高球一個人佔了,回到京師肯定是升官發財。高俅有什麼理由不招安梁山呢?

    偏偏這劇設就這樣了。高球帶了梁山兩個人搭了自己一個人回到京師居然不去撈功,自躲了起來。真想不通,難道高俅的腦袋裡面裝了屎。好事壞事都分不清了!這還怎麼在朝廷裡混?

    但看看後面的事作者,這樣的故事時假定就說的通了,戴宗燕青兩個人來到京師。然後燕青扒了宋徽宗姘頭的溝子,才把這事辦成了,其中一段描敘,李師師看中了燕青風流人物,又是敬酒,又是調情,裸衣撫摸紋身。而後品玉吹簫,琴瑟和諧。作者不毀燕青英雄氣概,以二人結拜而解之。實則為事,其情豈人盡知?

    就像我的文章最後所言:梁山招安是借李師師之勢,搭上從地道(陰溝)而來的道君皇帝,具表陳情,總算才把這件“大事”做成了!

    作者有意如此編排,無非只是表達了一個意思梁山招安,不過是蹭粉頭爬陰溝婊子辦成的事!無論是事實還是適時。作者總算即此對“招安”一事吐了胸中一口惡氣!可謂神來之筆!

  • 2 # 黑白歷史說

    這個問題真的很值得琢磨,梁山三敗高俅之後,高俅被俘上山,宋江為了招安大業,主動送高俅下山,並讓蕭讓、樂和跟著高俅一起回京,表面上是為敦促高俅上表招安事宜。

    然而,高俅、蕭讓、樂和剛下山,吳用就說高俅蜂目蛇形,不可靠,說這兩個兄弟可能陷在高俅府中。

    這事確實矛盾。既然吳用已看清高俅真面目,必然稱病不出,對招安之事,隻字不提,那麼為什麼還主張蕭讓、樂和跟著高俅去呢?這不是平白無故失陷兩個兄弟嗎?

    吳用到底是何用意?一、穩賊心

    招安之事,非一日之功。多少年都等了,梁山不會急在一時。

    高俅主動提出要宋江派遣兩個兄弟跟自己回京。宋江與吳用合計,讓蕭讓、樂和一起去。

    為得是讓高俅安心,宋江將全部招安心思都寄託在你身上了,沒有別的想法。如此一來,高俅就不會再透過蔡京、童貫等人設法阻撓招安。

    為宋江獨闢蹊徑,透過李師師、透過宿元景來實現招安提供了便利。

    這是麻痺對手。吳用此舉,熟讀兵法,不愧為智多星。攻其不備,出奇制勝。

    《孫子兵法•計篇》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吳用在打仗時,總是用內外夾擊,而拉人時,總用汙衊陷害,反而在一些小事上,用了兵法戰策,真是令人意外。

    二、留證人

    高俅下山,言說要留一眾軍官俘虜在梁山為質,宋江推辭,悉數放回,但就下了聞參謀。梁山有了官府的證人,可證梁山招安之心。

    高俅下山,蕭讓、樂和跟著去了高府。朝廷有了梁山的人,可證高俅的慘敗,可證梁山的歸順之心。

    梁山之前,有過招安,盡皆失敗。原因就是皇帝只能聽朝廷官員的一面之詞,根本就聽不到梁山的心聲。

    仔細看看這三個人,留梁山的聞參謀,能說會道,心思機巧的文官。而去高府的蕭讓、樂和,一個會寫,一個能說,那就是編劇加評書組合,添油加醋,絕對可以唬住天下人。這三人若聚在朝廷,當庭與蔡京、高俅、童貫對質,那絕對是群口相聲,舌戰群儒,說的三大奸臣啞口無言。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朝廷官員對梁山那是沒一句好話,算是禍國賊寇,劫財土匪,皇帝聽了,自然一力征討,哪曾考慮梁山是忠義之人。

    如今,雙方都有了證人,官員的三人成虎的胡說,可就是確鑿的嫉賢妒能了。

    而燕青見李師師,也是立馬將此事彙報了。梁山的忠義之名,才在皇帝跟前展露出來。

    效果很好,招安之事,順利完成。

    這可是三十六計的“連環計”。先把楔子釘進朝局,再拔出楔子,那就是拔出蘿蔔帶出泥,完成招安的同時,還讓皇帝對高俅有了壞印象,很完美的給了高俅一刀。

    吳用打仗的時候,怎麼沒有這麼多彎彎繞呢。吳用要是在朝為官,絕對可以坐山觀虎鬥,是個黃雀在後的主。只可惜,吳用跟著宋江,赴黃泉了。

    結語

    吳用讓蕭讓、樂和去高俅府,目的並非敦促高俅招安,而是穩住高俅。這個計策的確很成功。

    吳用平時用計,實在乏善可陳,但此次用計卻是驚天地、泣鬼神,驚歎不已。

    而高俅攻打梁山失敗,並與燕青相撲也失敗,不論是群毆還是單挑,高俅都是一敗塗地,同時也見識了梁山的實力與復仇。高俅是絕對不敢殺害蕭讓、樂和的。

    有了這層保險,蕭讓、樂和生命無虞的情況下,吳用才實行此連環計,並大功告成,實現招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理財和不理財有多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