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岑詮

    曾經的搭檔、為何現如今形同陌路,這種現象在相聲界太正常了,比比皆是。

    郭德綱和王玥波確實彼此給對方“量過活”,但那是上世紀末的事情了。王玥波也曾經在德雲社說過相聲,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路宴席款待一路賓朋,更何況郭德綱和王玥波之間還沒到那種非要以“裂穴”形容之的友好程度。

    前有張文順、後有于謙,好搭檔對於郭德綱來說,這輩子也就註定這樣了。

    王玥波之於郭德綱而言,如同李菁之於德雲社,在則自然能呈現花團錦簇、不在也未必是一種不可或缺。

    具體到現實中,王玥波和郭德綱也是屬於兩類人,他們能相遇也就是緣分——就像一個北京本土姑娘對一個外來遊子的惻隱之情。

    他們分開也是彼此理智之後的結果,郭德綱要的是賺錢和事業,王玥波要的是純粹的藝術追求、或者說是在不愁吃喝之下的“玩票”。

    另外,也有幾層“世俗”的緣故,歸納如下:

    1.郭德綱出了本書叫《過得剛好》,揭露了相聲界許多不為人知的醜事陋事。王玥波看了之後說:你寫那個幹嘛?相聲圈多少好人好事,可歌可頌的你不寫......。足見兩者理念相去甚遠。

    2.王玥波評書門的師父連麗如曾經教導說:不願王玥波和那些說相聲的有往來。其實老太太此番話的深意,得從曲協幾任主席說起了,這裡略過,但顯然不是指郭德綱、更不是德雲社。

    3.在李菁、何雲偉離開德雲社之後,王玥波和李菁、徐德亮等走得比較近,經常在“星夜會館”演出,“站隊”很明顯,自然不會再跟郭德綱有瓜葛。

    不管是什麼理由和藉口,終究還是藝術觀念和安身立命的價值觀取向不同。

    像王玥波、李菁、徐德亮等一群皇城根下長大的孩子,可以和郭德綱在藝術上進行“玩耍”,但一旦把藝術兌現成金錢和利益時,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凡和“名利”二字沾上邊的交情,其實都沒有好結局。別問我為什麼于謙能呆在德雲社這麼久,那時另一個話題了。

  • 2 # 河北波濤

    王玥波在話說楊少奎裡說過郭德綱寫的《過得剛好》這本書 讓他很憤怒 認為他只揭露同行之間見不得人的事 高尚的事他不寫

  • 3 # 黃瓜市首富

    王玥波給人感覺很豁達,郭德綱困難時他不迴避,郭德綱發達時他也不攀附,很有古代名士的風采。

    連麗如先生一直不贊成王玥波和相聲圈走的太近,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王玥波也沒為此斷了和郭德綱的交往,特別是中間李菁的關係,雙方互動很多,也一起奉獻了很多好作品。

    轉折在於那本《過得剛好》,書中雖然沒如發行前宣傳的那樣爆料,但也是很隱晦的丟擲很多圈內事。書的內容真偽先不說,角度是否偏頗也不論,但王玥波為此意見很大,認為不應該把圈內和舞臺不相干的事拿出來抖落、炒作,認為這種很無聊的出於商業目的的行為,是不道德的。為此他在評書表演時也不點名的發過牢騷(記得有段書,他聊起有觀眾跑後臺,問某人書中事是真是假,他當場發飆把這位觀眾轟走,最後說了句“你管著管不著啊?”)。此後雖然沒有明面上撕破臉皮,但基本沒有了和德雲社的往來。

    以上是我聽他評書時,自己揣摩的,不一定對。

  • 4 # 苝宅崔牧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性的底色就是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這是人(動物吧)先天的本能。至於在這中間能不能繼續共富貴下去,那就要看相互怎麼對待彼此了。這就好比一個企業一樣,從建立到發展,再到壯大,都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而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在這個過程中離開了,而有的人留下了,都是個人的選擇問題,選擇就決定了發展方向和價值觀的不同,這是在平常不過的事了。

    郭德綱曾經說過:大家都沒飯轍時候可團結了,尤其是草根當中,因為大家都要吃飯,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先要有賣錢的人,才能具備發展的機會。

    王玥波算是德雲社比較早的一批合作者了,之所以崔牧用“合作者”來定義,是因為當年德雲社還沒什麼名氣的時候這幫人出了不少力,而當初王玥波,李菁,張文順等這些人也都是抱著合作的心態來的。至於後來曹雲金,何雲偉,劉雲天,閆雲達這些人是兩碼事,他們更多是以徒弟的身份存在德雲社。

    王玥波和郭德綱的分道揚鑣,最核心的問題是性格的不同,王玥波是老北京人,老北京人大多都不太受束縛,有種天然的優越感,隨性慣了,在他們心裡就算混的再不好也把自己當成“爺”。

    有人就納悶了,那他這種性格怎麼會選擇跟郭德綱合作呢,那是因為當初他選擇和郭德綱合作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都喜歡傳統曲藝。(很多學藝術的都會有這個毛病,因為一個喜好弄一幫人合作了,後來都有個性,都堅持自己,分了)後來德雲社越做越大,人也越來越多,需要企業化管理,很多人就接受不了了,尤其是最初的這些位合作者,這已經不是單純錢多錢少能解決的了。在他們心裡我們是創始人之一,江山有我們一份,我也要有決策權,應該區別對待,而且應該不受約束,說白了就是我想怎麼樣就要怎麼樣,但他們忘了,一路走來觀眾是奔著誰掏錢來的了,如果觀眾也認可你跟郭德綱一樣的能耐,那江山分你一份也倒說得過去,但事實不是啊。那作為一個企業能同意嗎?徐德亮和王文林走了之後不久說過嘛:“我當時上班比現在掙的多得多,我辭職跟你幹這個,這麼捧你郭德綱,我就掙這麼點兒”。郭德綱的回答是:“不代表你來了德雲社我就保你開上什麼車,住上什麼房,德雲社畢竟不是慈善機構,你掙多少要憑本事,於老師買房買車,李菁買房買車,都是人家的能耐。”

    這就反映出一個道理,很多人一分錢的能耐,認為自己值一塊,但開口就問別人要100。不管自己是貓是狗,認為只要去了企業企業就要給他養老。直到有一天企業斷了他糧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企業還真敢不給飯啊。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在於生存和發展。來到企業的人都需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而且你的價值還要能給企業帶來利益。如果只是自己覺得自己有能耐,而給企業解決不了問題,那你的能耐就是狗屎。郭德綱從連狗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到如今被奉為相聲行業的救世主況且如此,更何況別人呢。

    德雲社要發展,一定要有一個人來挑班兒,因為挑班兒的人能賣票。同樣的舞臺,你上去不賣票,人家郭德綱上去就賣票這就是能耐,你不服也沒用。如果當初的郭德綱不實行企業化管理,一意孤行自己管理,那就是個湊攏班子,到最後德雲社無人問津了,那些現在滿口仁義道德的合作者照樣會離開,別以為他們有多講義氣。

    也有人會問啊,崔牧你怎麼看現在在德雲社乾的人跟當初離開德雲社的人還交往這件事。我只能說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郭德綱還是大方的,如果因為我個人的原因就限制了我下面的人不跟這個圈裡其它人也不來往,那不就太狹隘了嗎。

  • 5 # 石頭杺

    王玥波和郭德綱談不上裂穴,倆人在一起合作本身就是湊合,一開始可以說關係融洽。隨著郭德綱與主流決裂,李菁出走。倆人關係開始惡化。原因主要是受主流影響,其中也有李菁的關係,李菁應該管連麗如叫乾媽,與王玥波算是哥倆。李菁退出後,逐漸王玥波也不再參與德雲社的演出,而且採訪影片可見,多次惡語相向。

    單從業務上來說,王玥波的評書和相聲算是比較不錯的。至於其他方面,褒貶不一,各有公論。

  • 6 # 嚴醒

    北京爺們,真君子。老郭火了,自覺退在一旁,各過各的,老郭倒黴了,絕不落井下石,該幫忙幫忙,該發聲發聲,真正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 7 # 聞香識電影

    我們經常能聽到郭德綱在他的相聲中講述自己過去的經歷,比如剛開始,他也是站在桌子裡面給別人量活的。

    王玥波是郭德綱來到北京後的第一任搭檔,兩人都是學評書出身,一見如故,決定互為逗捧,在北京各個小劇場都留下了演出的身影。雖然那時候掙錢不多,但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說相聲,兩個人還是過的很滿足的。

    但是最終他卻和郭德綱分道揚鑣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王玥波曾拜師馬增錕學習評書,義母更是女評書第一人——連麗如。還記得連麗如曾經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到:我不願意讓玥波和那些說相聲的來往,那些說相聲的就沒什麼好人。

    由此可見,王玥波離開郭德綱,可能是因為連麗如先生的介入,畢竟在當時,郭德綱正在遭受來自各方同行們的打壓,日子眼看一日不如一日,毫無前途可言,她建議義子離開這種環境,也是人之常情。

    又或許是王玥波本身就更偏愛說書,相聲不可能是他一輩子的事業,終究有一天他會離開。

    自從張文順老先生身體每況日下開始,王玥波與郭德綱的合作就也漸漸少了起來,而這個時候于謙才正式加入德雲社,與郭德綱組成了珠聯璧合的一對相聲演員。

    所以我認為,郭德綱和王玥波的關係就算不如以前那般無話不談,那也絕對沒有到反目成仇的地步。至於題目中問到的:為何現在在郭德綱的活動中看不到王玥波的身影,便很好解釋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不可能每次郭德綱有雞毛蒜皮的小事王玥波都要跑去看一看吧,常人都不會如此,更別說這種公眾人物了。加入王玥波真有此舉,那便有些蹭熱度、攀交情的嫌疑了。

  • 8 # 名正言順y618391

    郭德綱初到北京就與王玥波合作,說相聲,說評書,不途名,不途利,純粹就是愛好相投,兩個人都才華橫溢,惺惺相惜。

    後來分道揚鑣主要是郭德綱側重於相聲,王玥波側重於評書,兩個人選擇了不同的藝術道路,人各有志。郭德綱的相聲火遍大江南北,王玥波的評書也獨樹一幟。我是王玥波的書迷,這幾年把他的評書都聽遍了,最經典的就是聊齋,雍正劍俠圖,隋唐。他的語言輕鬆幽默,評論有思想有深度,跟過去所有的評書名家都不一樣,塑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作為外行人也說不清郭德綱的相聲王玥波的評書好在哪,但就是看了郭德綱的相聲別人的相聲就都不可樂了,聽了王玥波的評書別人的評書都沒意思了

  • 9 # 草根談娛樂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王玥波是誰,王玥波是郭德綱進入北京後的第一個相聲搭檔。王玥波從小喜歡曲藝,尤其是評書,自幼學習相聲和評書。可以說王玥波和郭德綱是一見如故,兩人相識之後便開始合作說相聲,那時兩人互相為對方量活,收入雖然不高,但是兩人卻合作的很是默契。

    王玥波出生於北京,家庭條件還算可以,至少不用為生計發愁,這是他和郭德綱的不同的地方。郭德綱隻身來到北京,他的初衷就是要幹出一番事業,我想他們觀念的不同是兩人“分道揚鑣”的本源吧。

    為了混出個樣子,郭德綱和張文順、李菁成立“北京相聲大會”,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此時的郭德綱身邊多了張文順和李菁,王玥波只是偶爾為郭德綱量活,王玥波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評書表演上。

    後來郭德綱遇到了于謙,於是于謙便成了郭德綱的固定搭檔,此時的王玥波偶爾和于謙一起為郭德綱量活,三人同臺也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段子。

    到了2005年,郭德綱一下子火了,此時的王玥波基本不再為郭德綱量活,德雲社舉辦週年活動時王玥波還會參加。

    再後來,德雲社的一些人員出走了,而王玥和這些出走德雲社的人走的比較近,我想這也算是一種無聲的“宣言”吧,從這之後王玥波也沒有再出席德雲社的週年活動。

    如今的王玥波依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評書表演上,其偶爾會在北京衛視表演請求,也偶爾會到何偉的“星夜相聲會館”表演相聲,生活平淡而愜意。

    綜上,王玥波和郭德綱的關係可以用漸行漸遠來形容,遠到默默地站到了郭德綱的對立面,既然都站到了對立面,當然不會出席德雲社的活動了。

  • 10 # 流氓老上帝

    王能耐有但是屬於世故之人,跟誰都不遠不近的,所以你就算有天大的壞事也和他沒關係,當然,有好事別人也不會第一個想著你…

  • 11 # 超自然調查六組

    王玥波是典型的北京小孩,骨子裡透著豪橫,但是為人非常謙虛和善。之所以說豪橫,那是因為有憤青精神,憤青並不是個貶義詞。既然是典型的北京孩子,那北京孩子的特點肯定是有的,看不順眼的不慣著,不愛找麻煩,寧可吃虧也落得一身清閒,諸如此類的生活智慧。所以在德雲社裡肯定會不太舒服。平時聊天的時候也不愛摻和到一起,總說一碼是一碼,他們是他們,我是我。但是其實之間並沒有矛盾。

    兩人的關係屬於那種英雄惜英雄,但是嘴上誰也不遷就誰的那種。互相對對方的業務也是給了極其高的肯定,雖然有時候會抓一點問題砸掛。

    簡單地說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但是有朝一日機緣巧合便能一笑泯恩仇。兩人皆是大丈夫!

  • 12 # 娛樂二公子

    在老鋼絲們的記憶裡,曾經的王玥波,也是郭德綱身邊的最佳搭檔之一。後來王玥波退出德雲社,又被傳和郭德綱不和。很多人都以為,或許再難看到他們昔日同臺的精彩。兩人是不是已經相逢一笑泯恩仇呢?畢竟在最開始,郭王二人也曾稱得上是知己相逢。

    一、茶館結緣,盛名時離去

    1996年,在一個小茶館裡,郭德綱認識了王玥波和李菁。當時王玥波正在和好兄弟李菁講相聲,這引起了郭德綱的興趣。一番攀談後,彼此都有點惺惺相惜的意思,就此成為好友。

    那時他們都沒有想到,這次的茶館結緣,會造就了他們半生的緣分。那時候的郭德綱尚未大紅大火,卻對說相聲這件事執念不已。

    曾幾次來到北京闖蕩,哪怕屢屢受挫也未曾放棄。甚至後來妻子胡中慧因為受不了這樣的生活,而選擇和郭德綱離婚,郭德綱也從未放棄過。他似乎天生就該是在相聲舞臺上發光發熱的人。

    而王玥波和李菁,也和他一樣懷揣著一份對說相聲的熱愛。相同的愛好,讓他們成為了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和搭檔。郭德綱和王玥波,更是成為了當時的黃金搭檔,說起相聲來頭頭是道,贏得不少喝彩。

    但郭德綱骨子裡是個十分要強的人,即便舞臺默契如王玥波,郭德綱也從不輕易在他面前示弱。德雲社發展初期,處處都需要錢,郭德綱時常囊中羞澀。但即便如此,要強的他,也從來沒和王玥波張口借過錢。甚至他和王玥波出去吃飯,都經常是郭德綱付錢,因為王玥波年紀小。

    後來,王玥波回憶這些事情的時候,說:“換位思考一下,在那麼難的情況下,你能堅持下來嗎?恐怕誰都不能。”那時,在王玥波的心裡,他是真心敬重郭德綱這個人。不僅是因為他的才華,也是因為他那種要強的性格。

    所以後來德雲社慢慢發展起來後,郭德綱受到不少非議,王玥波也始終堅定的站在他身邊,還在說書中描述不少關於郭德綱人品不錯的細節。兩人曾經是非常鐵的哥兒們和搭檔。

    但時移世易,隨著德雲社的漸漸壯大,郭王二人還是不可避免的走散了。曾經郭德綱不名一文的時候,王玥波一直陪在他身邊。但等到德雲社聲名鵲起,郭德綱春風得意之時,王玥波卻離開了德雲社。

    二、好友走散,三觀差太多

    離開德雲社後,王玥波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成為一個評書人。曾經和郭德綱一起說相聲的歲月,從此一去不復返。而關於王玥波為什麼離開的原因,當時坊間也有幾個傳聞。

    因為“德雲四少”事件,元老之一的李菁出走。

    而相對於郭德綱來說,王玥波和李菁的感情又更深一些。他們不僅從小一塊長大,還都是連麗如的義子,名義上有層兄弟關係。李菁出走,作為兄弟的王玥波繼續留在德雲社,明顯尷尬。

    再來,王玥波的乾媽連麗如,極其不喜歡他說相聲。有一次帶著王玥波上節目的時候,就說:

    “我不願意讓玥波和那些說相聲的來往,那些說相聲的就沒什麼好人。”

    當時相聲界頗不平靜,時有紛爭,有人猜測,老太太這麼說,一方面是不希望王玥波捲入這些紛爭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王玥波能重歸本行,繼承評書人的衣缽。種種原因之下,王玥波選擇離開德雲社,似乎也是順理成章。

    不過,雖然王玥波離開了德雲社,但最開始兩人還保持著比較客氣的關係。直到郭德綱寫了一部自傳《過得剛好》。他在這本自傳裡寫了自己過往的生活經歷,還彙集了不少之前的相聲集錦和博文彙編。

    最最重要的是,在書的末尾,郭德綱隱晦的曝出了十幾位相聲名家的負面訊息。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足以讓一干讀者浮想聯翩,也讓本就紛爭四起的相聲界,更不平靜。

    他說:“這種書也居然有出版社給他出?什麼意思寫這些?看了兩頁我就給扔了。”“事實如此,但你郭德綱不該抖摟這些事。你寫這個難道是主持正義?沒看出來,我就讀出洩私憤了。”

    其實王玥波也不算說錯。郭德綱最開始來北京闖的時候,就受過不少罪,遭過不少白眼。好不容易德雲社做出點成績了,又總少不了外界的各種批評和質疑。他心裡始終憋著一股火。對於那些針對他的人和事,也就格外不容。

    因為性格不好,當時還有人曾和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說:郭德綱性格不好,處處與人為敵,讓他管管自己的徒弟。也就難怪郭德綱會在個人自傳裡,毫不顧忌同行顏面,肆無忌憚的爆料了。只是這種激烈的做法,對於一向性格溫和的王玥波來說,則是難以理解的。說到底,促使他們最終走散的,還是兩個人不同的處世觀吧。

    三、釋懷過去,未來或可期

    現在,王玥波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評書上。那些曾經和郭德綱同臺表演的歲月,似乎都已經成為記憶裡的往事。也有媒體問過王玥波:還會和郭德綱同臺嗎?

    王玥波說:“你問問德綱,我尊重他的意見。”

    或許在王玥波的心裡,那些不愉快的過往也早已隨風而逝。而對於郭德綱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德雲社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早已今非昔比。郭德綱更是早已成為相聲界裡的一個傳奇,他站在舞臺上時,自信又從容。而實力的強大,也往往會讓人變得包容。

    曾經看不慣的事情,曾經無法放下的怨憤,在如今的郭德綱看來,或許也早已不值一提了。他以更平和的姿態,去面對了現在和過去的一切。

    有一次,王玥波現身德雲社湖廣會館,或許正是兩人逐漸釋懷的一個訊號。也許他們仍然對很多事情抱有不同的看法,但如今的他們,一定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去處理這段關係。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老鋼絲們也還能有機會再看到他倆同臺。

  • 13 # 幕天理

    王玥波是最早跟郭德綱搭檔說相聲的,後來就分道揚鑣了。這都是德雲社成立之前的事兒了。

    早期德雲十週年的時候王玥波還去當過嘉賓,但是他從來沒有加入過德雲社!而且王玥波後來主攻說書,跟北京電視臺走得比較近,跟李菁他們打的火熱。後來跟老郭就越走越遠了。至於私下怎麼樣就不知道了!應該還是朋友吧,他倆畢竟沒有利益關係。而且兩個人地位相差太過懸殊!老郭現在已經是相聲第一人了,王玥波雖然在說書方面頗有建樹。但是可能因為藝術形式的不同,說書跟相聲比多少有點差距!所以王玥波名氣一直沒多大,也就北京天津浪浪,真說家喻戶曉還差得有點多!

    王玥波在說書方面挺被認可的,不過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吧!聽過一點他說的書。感覺中規中矩的,想在讀課本,但是不怎麼活躍!還不如聽有聲小說,至於功底什麼的。沒怎麼聽出來,給人感覺說一百遍都沒有一點變化!可能人家這比較高雅吧,我這俗人,聽點老郭的,閻鶴祥的還行。

  • 14 # 月朗風清

    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現在的郭和王關係越走越遠,而且王對郭頗有微詞。郭屬於發達了,不認老相親那種。名人就是要有一個套子裝起來,表面要光彩照人,完美無瑕。太熟的人很容易把那道光環給撕開,結果只能是越走越遠。

  • 15 # 問頭答胯

    1.王玥波與郭德綱的關係應該很好,因為早期郭德綱還與王玥波一起同臺表演。但是王玥波好像壓根不是德雲社的人,人家有自己的評書呢!

    2.人家王玥波主業還是以說評書為主,評書的老師應該是連麗如,王玥波的評書可以說是年輕一代說書藝人當中的佼佼者。像什麼“三盜九龍杯”、“聊齋”、“雍正劍俠圖”等都是我喜歡聽的。他說的評書每晚必聽,好多次早上醒來還在播放著,而且在聽書的中的人物說的活靈活現,笑點極多!另外書裡閒白也是一大特色,聽著既舒服又有笑點。

    很喜歡王玥波的評書,有幸19年一次出差在車站偶遇,這機會怎能錯過,主動過去和偶像合影,他為人非常隨和,身高也很高!

    總之,王玥波評書說的真不錯,跟老郭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包袱多,閒白也多,但聽著很有意思,很抓人,讓人慾罷不能,同時特別喜歡聊齋的小段,真的很經典,期待雍正傳早點完結,更期待新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灌籃高手》裡神奈川沒有強力的大前,才造就了櫻木的成功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