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鷹眼小組
-
2 # 真音速大貓貓
禪院、佛像、僧侶的就不用說了,相對來說會很明顯。比如樂山大佛、小和尚之類的。
還有禪意的。想要拍出禪意的照片,就要有佛教的知識。
佛說,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你看了之後有沒有對微距攝影有啟發?先去了解它的禪意,再去用雙眼尋找,最後用相機來記錄。
沙羅雙樹園裡有八棵樹。常與無常、樂與無樂、淨與無淨、我與無我。是不是感覺可以找一枯一榮的強烈對比事物來拍些照片?
芳華彈指老,如夢幻泡影。把一個事物的變化記錄下來,然後再選些出來看,也是很有禪趣的事情。
至於有些人說拍照的敬畏心、功德心什麼的,除非你是一個喜愛攝影的和尚或居士。
對了,心經裡有一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很適合廣角拍純色背景下的孤物,構圖和用光上面講究點就行了。
-
3 # 青旅攝影
攝影可以看到什麼喜歡的就拍什麼,但佛系攝影就不同了,在我們遇到我們喜歡的,樣子好看的,代表意義好的佛時,我們有想要拿起相機記錄它的衝動。這時我們要先了解這些佛可不可以拍。大多數佛是不允許拍攝的。這是為什麼呢?不允許拍照的佛像大多都是室內的佛像。室內可能光線不足,我們拍攝時用閃光可能會對這些存在了很久的佛像造成破壞,加快它消失的過程。所以禁止拍照。還有一個原因是,信佛之人都相信佛可以保佑他們免受禍災。如果用相機對著佛像拍照,是對佛的不尊敬,拍了之後佛就不會在保佑了,可能還會帶了一些不好的事,所以不可以拍照。
有些佛像是允許拍照的,例如著名的樂山大佛等等,允許拍照的大多都是室外的佛像,這些佛像常年見光,所以可以用相機拍,當我們在拍這些佛像時,我們應該懷著一顆弭誠尊敬的心拍,畢竟佛可以保佑我們寧可新奇有,不可信其無。
拍攝佛像時我們該多用一些仰拍的角度,顯示我們對它的尊敬。
-
4 # 色影無忌
所謂的“佛系”,指的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態度,而“一切隨緣”則是佛系認識的最高指導準則。
給司機打電話,你不要動,我來找你。
中了,昨晚崴腳打車回家,公司大門不明顯司機找不到,我就走過去唄
下班後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開心。
中了,去年辦的健身房卡,離家就幾步路,但能去一趟我都覺得自己了不起
淘寶遇到合適的就買了,不合適我也留著吧。
再中,雙11搶的鉛筆褲,色差太大,那就當秋褲吧,店家也不容易給個好評吧
右滑了就做快樂事,別問我是劫還是緣。
嘻嘻,這個就保密了
其實,在攝影師群體中也存在著一類“佛系攝影師”。今天,小智就來帶你正確開啟“一個佛系攝影師的養成之路”,love&peace!
佛系攝影師
佛系攝影師,入行時間不定,少則半年多則五載。經歷過各種突發狀況,不再為拍照而煩惱,用看淡一切的態度來微笑著面對攝影。
“做攝影師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啦。”
面對模特
微博勾搭個小網紅,約了時間定了風格,冒著寒風2個小時到達拍攝地,然後又等了模特兩個小時。
好噠,我不氣,模特能來就行,不來就拍拍花花草草,也是一種修行。
面對客人
花了半天時間跟我哭訴貧窮與落魄,只為了砍價,最後確定半價為她拍攝。拍完照片又要求多贈送幾張精修。
好噠,我不氣,不就是再後期倆小時嘛,就當是精進自己的後期技術咯。
面對天氣
前一天天氣預報裡的小姐姐說:明日氣溫回升,天氣晴朗乾燥。轉天帶著模特扛著器材到了拍攝地,只聽“嘩啦”一聲傾盤大雨。
好噠,我不氣,拍不了晴天那就拍雨天唄,還不用擔心有圍觀群眾破壞構圖。
面對家人
家裡人知道我學攝影,七大姑八大姨都開始勸:囡囡啊,這玩意兒不靠譜啊!你瞧我閨女考公務員,鐵飯碗啊!
好噠,我不氣,當不了專業攝影師我就當愛好唄,再也不怕風餐露宿,還有足夠的錢買包包。
面對撕嗶
玩個攝影誰沒個撕嗶的時候,同行互踩更是常事,他說我拍的是辣雞,只會買粉絲。
好噠,我不氣,畢竟蠢也不能全怪他,長得醜他也不想的,人人討厭他還好他不知道,下輩子還要做豬,很不容易,不悲不喜,吃火鍋去。
回覆列表
把佛系的定義往攝影上套,大概是指:
能拍到就拍到
拍不到就算
能拍到什麼程度就拍到什麼程度
我不太確定這樣理解是否準確,但生活中確有上述攝影現象發生。如果攝影只是一項愛好,是生活中的一種點綴,甚至只是記錄旅行的工具,拍著玩玩就好了,拍不到也無所謂。人生體驗重點在於觀賞和感受,千萬不要用照相機把世界切割成一堆視覺碎片。
如果有攝影師指著自己的照片對你說,看,這就是我的佛系攝影。那就錯了,因為他在說這種話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種攝影分類的毛病,沒準還會列出各種指標,以此來區分佛系與非佛系,並且在下一次的創作過程中嚴格地遵守他所制定的佛系標準。這種創作有著明確的功利取向。絕非佛系攝影的本意。
如果真的要定義佛系攝影,我希望那是一種攝影的態度,而不是一類作品的風格。拍照是為了好玩,美的目的是美本身,具備這兩個理念,將有助於你成佛。一旦沾染上某種目的,比如——用照片來謳歌什麼,或是標榜什麼,那將會很油膩,且有辱佛門。
佛系攝影愛好者比比皆是,佛系專業攝影師不太常見。倒不是因為攝影師們都跑去謳歌啥了。原因很簡單,攝影是他們的飯碗,實現財務自由是拍照的目標(之一),賺錢的事情怎麼能隨緣,該拍到的必須拍下來,能創新的就不要守舊。所以,想要快速提升攝影水平,最好去接幾個單,能把商業片拍好,其他的也就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