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聲028
-
2 # 快樂慧媽育兒
孩子喜歡游泳,根據孩子的年齡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首先,如果是小月齡的寶寶,要給孩子帶頸部游泳圈,另外要用布墊在脖子處。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我們要做的是時刻關注孩子,不能離開。同時因為孩子太小,不建議玩兒很久。
其次,對於2歲以上的孩子來說,要準備套在腰部的游泳圈,或者可以選擇有浮力的泳衣,這樣可以避免溺水。同時可以交給孩子一些必要的溺水自救的方法。還有告訴孩子不能單獨一個人去游泳,不能去人少的游泳區域,以免當他遇到困難時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
-
3 # 愛物志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孩子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據統計,溺水已成為中小學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殺手。各位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讓孩子遠離溺水!
家長要特別注意的孩童溺水錶現
因為體力不如大人,有時孩童溺水並不會像影視劇中演出的那般瘋狂拍打水面、大聲呼救(有的掙扎過程很短,在嘈雜的水池中容易被忽略),而是看似“趴”或“站”在水中發愣。此時,很可能是孩子已經溺水快失去意識,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救治。
具體表現
1、眼神無法專注
溺水的人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頭髮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2、沒有呼救聲
溺水時,嘴巴在水面上下起伏,中間可能沒有時間呼吸,更別說呼救。
3、無法揮手求救
溺水者會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幼童則可能會將手臂前伸。
4、嘴巴會張開
溺水的人可能頭後仰,嘴巴張開;幼童的頭則可能前傾。也有的頭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裡,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5、看不到踢腿動作
正常的游泳動作有節奏,腳向後蹬。溺水時動作一般較快,無規律;不會游泳的人溺水時更容易直立掙扎,從水面上幾乎看不到踢腿動作。
再次提醒
孩童在戲水時會發出很多聲音,當發現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去看看怎麼回事!
家長要掌握的溺水救治知識
發現有人落水以後,先呼救,讓更多人幫忙,並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溺水人離岸邊不遠,可以就近尋找繩子或竹竿把人拉上岸。
需要下水救人時,一定要大聲告訴溺水者,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
營救時最好繞到溺水者的身後,千萬不要迎面施救,以免被抱死。
溺水者被救上岸之後
首先要判斷其狀態,不同狀態採用不同的搶救方法
1
溺水者神智清醒,應陪伴溺水者,做好保暖工作,撥打120,及時送醫。
2
溺水者昏迷,有呼吸有脈搏,清理口鼻異物,將其穩定側臥位,呼叫120,監測呼吸脈搏情況,隨時準備心肺復甦。
3
溺水者昏迷,無呼吸但有脈搏(有心跳),清理口鼻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撥打120,及時送醫。
4
無心跳無呼吸的,馬上進行心肺復甦,直到急救成功或專業人員到達。
注意
心肺復甦時,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例為30:2(溺水者8歲以上);溺水者為幼童時,建議單隻手掌按壓,另外可適當增加人工呼吸次數。
再次提醒
救起溺水者後清理口鼻異物不等於民間傳說的控水,專家不建議採用控水法;對於救起後無呼吸無心跳的溺水者,及時有效的心肺復甦才可救命!
作為家長,一定要多次對孩子進行教育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到水情不明的地方遊野泳。
2
不要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有同伴也不行。
3
下水前一定要做適量熱身運動,用冷水擦身適應水溫。切記!
4
在水中不能互相打鬧,不要貿然跳水或潛泳。
5
身體不適不要游泳;劇烈運動後,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立即下水。
再次提醒
各位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見到同伴落水或者溺水,第一反應要呼救,萬不可貿然下水救人和手拉手救人!
結語
各位家長,孩子的生命關乎整個家庭的幸福,別隻顧工作而忽略孩子的安全問題,儘量安排家人朋友照看放暑假的孩子,儘早培養孩子防溺水的觀念,培養孩子游泳自救的技能。
-
4 # 育兒網
夏日炎炎,不少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去泳池游泳。游泳既能消暑降溫,又能強健身體,是夏日裡最好的運動之一。但育姐要提醒大家,帶寶寶去泳池游泳嬉戲,一定要把一切都準備妥當哦。
備齊游泳裝備
帶孩子去泳池游泳,要把泳衣、泳鏡、泳帽、游泳圈等用具準備齊全。
1.泳鏡
有很多粑粑麻麻覺得寶寶戴泳鏡沒有必要,其實不然。寶寶戴泳鏡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眼部感染疾病。泳鏡應柔軟無毒,且彈性十足,鏡片則平滑又清晰。大家在購買時最好讓寶寶戴一下,檢視鏡框、眼罩能不能緊密貼閤眼眶,避免過鬆造成漏水或過緊影響視力。
2.泳衣
寶寶的泳衣一定要合身才行。泳衣太緊或太鬆,對寶寶在水中玩耍都是不利的。如何判斷泳衣是否合身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寶寶穿上泳衣後能放進一根手指,且不緊繃為合身。
大家在給寶寶購買泳衣時要注意檢視面料和彈性。泳衣應舒適柔軟,且彈性適中。另外,建議大家給寶寶挑選顏色鮮豔的泳衣,這樣可以快速在擁擠的泳池中找到他。至於是分體泳衣還是連體泳衣,大家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或舒適度來自由選擇。
3.游泳圈
大家要根據寶寶的年齡給他購買泳圈,6個月以上寶寶推薦使用坐圈或胸部腋下救生圈;2歲以上寶寶推薦使用雙臂氣囊袋或背心救生衣。另外,要注意游泳圈有沒有防漏氣閥門,以保證寶寶游泳安全。
寶寶游泳的注意事項
除了要把游泳裝備準備齊全外,還要牢記以下注意事項。
1.泳池環境要安全
帶孩子去游泳,一定要去配有救生員的正規泳池。寶寶1歲以下,建議去醫院的泳池裡游泳;寶寶1歲以上,去水溫28攝氏度的泳池比較合適;寶寶2歲以上,則可以去26-28攝氏度的泳池;寶寶3歲以上,就可以去標準的公共泳池玩耍啦~
2.游泳前最好熱身運動
通常而言,水溫比體溫要低。寶寶沒有做熱身運動就下水,很容易導致身體不舒服。寶寶游泳前,大家一定讓他做熱身運動,比如活動活動手腳,用涼水拍打四肢等等。
3.控制好玩水時間
各位要根據寶寶體力多少及時調整玩水時間。一般來說,寶寶游泳15-30分鐘為宜,玩水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
4.出汗、飯後不宜游泳
寶寶出汗時毛孔開啟,此時下水玩耍容易受涼。建議把寶寶身上的汗擦乾,等他身體乾爽後再入水游泳。另外,寶寶游泳前不要讓他吃的太飽,可以在下水前30分鐘稍微吃點東西。
-
5 #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家長告知孩子不得在沒有成人看護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得擅自與同學結伴遊泳;不建議家長帶著孩子到江、河、湖、海及水庫裡游泳,這些地方的危險係數很高。
家長需要事先了解泳池的相關情況,例如是否有經營許可證,救生臺、救生員、救生器材、警示標識等是否完備;泳池的水質情況,換水頻率(每天換水才能保證水質)。
游泳時注意水域安全,選擇在安全的泳池,避免戶外無安全防護措施的水域,並且家長與游泳中的孩子保持安全距離。
帶上適合孩子的漂浮裝置,選擇在兒童區(淺水區)以免發生意外。
在孩子下水之前,強調游泳時的安全注意,告誡孩子:不要在泳池邊奔跑,不能在水中與他人打鬧,更不能從高處跳入水中。大點的孩子要了解簡單的求助方法和急救措施。
無論孩子是否學會游泳,家長都不能放鬆警惕,即使是在很淺的泳池中,家長與孩子儘量保持一個手臂以內的安全距離,務必專心看護,不能玩手機打電話或者做其他事情。
游泳過程中需要適當休息,避免孩子體力透支。
居家時的注意:
注意家中用水安全,及時將洗手盆、洗衣盆、浴缸等盛水裝置中的水放掉;
衛生間的門平時應該處於關閉狀態;
馬桶的蓋子平時應該處於關閉狀態;
家長要告知孩子馬桶中水的危險性。
回覆列表
在掌握蛙泳之前要帶水袖,上臂帶的那個,很多家長說孩子喜歡游泳,只是孩子喜歡玩水而已。。需要掌握的是換氣。習慣在水下游進。孩子玩水的時候你要在附近看著。或者有專業教練帶他。在游泳館的話記得囑咐救生員注意你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