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見你哭就想抱你

    不可以只吃母乳哦 新增輔食不是因為母乳不夠吃而是寶寶六個月以後身體所需要的一些東西 母乳已經不能滿足了 而且寶寶六個月以後母乳他會吃不太飽了 所以總要吃 這時候就要新增輔食了 輔食新增的時間主要還是看寶寶是不是需要 最好六個月的時候就要添了 我也是新手媽媽 參考一下吧

  • 2 # 晴小晴Vlog

    雖然我的寶寶才四個多月還沒有到6個月,但是我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專家講座 說是沒有硬性標準說是寶寶六個月一定要新增輔食,添不新增是由寶寶決定的喲,當你在吃東西的時候寶寶會砸吧著嘴一直盯著你看的時候,就是寶寶該新增輔食的時候了,一般情況下就是在六七個月的時候寶寶就會有這方面的表現了。

  • 3 # 漿糊媽媽

    新增輔食除了營養,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功能就是鍛鍊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錯過了這個階段會很麻煩,所以新增輔食別為了省事直接用奶瓶喂哦

  • 4 # 愛笑的橙子orange

    感謝邀請,作為一個兩歲寶寶的媽媽,以自身經驗說一說,寶寶六個月之後一定要新增輔食,我的母乳真的可以說夠兩個孩子吃的,現在寶寶兩歲了還是很多,母乳夠吃但是寶寶大了,母乳的營養不足以支撐寶寶的身體所需營養了,新增輔食也切記一定要循循漸進,最好以營養米粉作第一輔食,一種輔食新增三天以上,觀察有無過敏,如沒有問題再新增另一種,一定不要一下子新增好幾種。一種一種的可以逐一排查寶寶對某種食物有無過敏現象,我家在農村,我一直堅持科學育兒,別人的議論聲就一笑而過,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那些曾經嘲笑過我的人現在滿滿打臉了。

  • 5 # 天天營養

    WHO建議寶寶出生滿6個月(180天)起,在繼續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新增輔食以滿足其生長髮育對營養的需要。

    寶寶滿6月齡時,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對發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樣化食物。同時,寶寶的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及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也已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時開始新增輔食,不僅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也能滿足其心理需求,並促進其感知覺、心理及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

    對於繼續母乳餵養的7-12月齡的寶寶,其所需要能量1/3-1/2來自輔食,及99%的鐵、75%的鋅、80%的VB6、50%的VC等必須從新增的輔食中獲得。因此寶寶滿6個月齡時必須儘快引入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寶寶13-24個月齡約1/2-2/3能量來自輔食。來自輔食的鐵更高達99%。

    出生17-26周的寶寶對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最高,而26-45周的寶寶對不同質地食物的接受度較高。適時新增與寶寶發育水平相適應的不同口味、不同質地和不同種類的食物,可以促進寶寶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鍛鍊其口腔運動能力,包括舌頭的活動、啃咬、咀嚼、吞嚥等,並有助於其神經、心理及語言能力的發展。

    所以,寶寶滿6個月後還是應該及時新增輔食,以促進寶寶健康生長。

  • 6 # 三嬸兒

    6個月一定要新增輔食了,除了補充母乳中的營養特別是鐵,還有一個方面是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後續寶寶的輔食性狀一定要符合寶寶的月齡,鍛鍊寶寶吞嚥能力。寶寶的吞嚥能力會訓練到口腔的很多肌肉,這些肌肉對後續的學說話影響也很大。

  • 7 # 馬博士健康團

    母乳餵養是嬰兒最好的食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免疫因子等,有助於增強嬰兒的抵抗力,促進媽媽的產後恢復,增強嬰兒和媽媽之間的情感聯絡。很多媽媽們認識到母乳餵養好處多多,克服困難堅持母乳餵養,甚至有的媽媽母乳很多,想在寶寶滿6個月後仍然只吃母乳。這種做法是對的嗎?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明確推薦寶寶出生後的前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滿6月齡之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要開始新增輔食。這是為什麼呢?

    人的一生有兩個生長髮育高峰期,嬰兒期是第一個高峰期。足月出生的寶寶,在4~6個月的時候體重會達到出生時2倍,12個月時體重會達到出生時3倍,24個月體重會達到4倍;身長可以反映寶寶骨骼生長情況,,寶寶的身長在滿12個月時是剛出生時的1.5倍(由於寶寶還不能站起來,所以用身長代替身高),24個月身會再增加39%,是成年身高的一半左右。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也非常迅速,剛出生時寶寶大腦重量大約是成人的四分之一,滿24個月時可以達到成年人的80%。

    嬰兒各器官組織的快速生長髮育需要相對較高的能量供給,也需要豐富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蛋白質、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膽鹼、維生素A、維生素D、鐵、鋅等。寶寶滿6個月以後,母乳也是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僅透過母乳餵養並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需要透過輔食來新增。對於繼續母乳餵養的7~12月齡嬰兒來說,需要的部分能量、99%的鐵、75%的鋅、50%的維生素C等都必須從輔食來獲得。

    另外,4~6月齡的嬰兒已經能夠扶坐、抬頭,手部也能握住玩具,可以張嘴吸吮食物,此時新增輔食還有助於促進嬰兒嗅覺、觸覺等感知覺,鍛鍊口腔運動能力,如舌頭活動、吞嚥、咀嚼等能力,發展神經心理及語言能力等。

    張娜 營養學博士

  • 8 # 羽媽幸福成長記

    寶寶六個月以後一定要新增輔食。即使母乳夠吃也需要新增輔食。新增輔食的時間最晚不能晚於寶寶七個月,也不能早於寶寶四個月,六個月以後新增輔食最好了。六個月到一歲的孩子仍處於快速發育期。母乳仍然是孩子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母乳提供的營養和能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即使母乳夠吃,在孩子六個月的時候也要給新增輔食。新增輔食從一種開始,逐漸增加數量和品種。

  • 9 # 悅媽成長記

    母乳餵養的寶寶到了六個月後,有的母親覺得自己的母乳足夠給寶寶吃,就想著是不是可以不用新增輔食,那樣是不對的。不管母乳充不充足,寶寶六個月後都必須新增輔食,來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需求。一直光吃母乳是不能夠滿足寶寶全部的營養需要的。

    因為,母乳六個月後,寶寶所需要的營養更多,尤其是鐵元素,母乳裡面的鐵已經不能滿足寶寶,需要透過新增其他含鐵食物來滿足。所以,寶寶六個月後,能夠獨立靠坐,挺舌反射消失,對大人吃飯感興趣,這個時候就可以新增輔食了。

    輔食新增順序首選是強化鐵米粉,然後是比較爛的粥,由稀都稠,由量少到慢慢增加。次數也要根據寶寶喜愛來調整,剛開始可能一點點,喜歡吃了自然就多了。大一些後就可以嘗試吃各種蔬菜泥和蛋黃了。慢慢過渡到手指食物再到有顆粒感的食物。

    新增輔食不僅僅能夠滿足寶寶生長髮育所需,還可以鍛鍊寶寶的咀嚼吞嚥能力,手指精細動作的發育。好處多多呢!

  • 10 # 蘇蘇老師當媽媽

    一般來說,4個月後的寶寶,就應該開始新增輔食了。從各個方面來說,都不能夠只吃母乳了。

    1、新增輔食,是因為寶寶營養跟不上,需要給寶寶額外補充營養。

    寶寶在母體內儲存的某些營養素已快耗盡,需要及時從食物中獲得(比如鐵),但是母乳是貧鐵食物。因此,需要給寶寶新增含鐵食物作為補充(如含鐵米粉等)。

    2、母乳是流質食品,能夠提供的能量有限,寶寶很容易覺得餓。所以,要補充米粉之類的食物,讓孩子能吃飽、不容易餓。

    3、從寶寶的生理特點來看,寶寶從4個月開始,消化道開始分泌消化澱粉的澱粉酶,需要攝入一些含澱粉的食物,以便澱粉酶有用武之地。

    4、給寶寶新增輔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鍛鍊寶寶的各種能力。比如,建議4-6個月的時候給寶寶新增泥糊狀食物,是為了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7-9個月新增軟固體食物,能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還不會傷到寶寶的乳牙。10-12個月逐步過渡到以固體食物為主,需要更多的鍛鍊寶寶的咀嚼功能,還有助於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千萬不要拒絕輔食,以避免孩子錯過吃東西的關鍵期哦。

  • 11 # 小小的育兒空間

    建議6個月左右開始新增輔食。

    首先,奶可以滿足6個月內寶寶的全部營養需求,但6個月後寶寶的營養需求增長,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而且寶寶從母體中帶來的鐵已經不足,奶的鐵含量低,需要從輔食中獲取,否則容易缺鐵性貧血。

    其次,6-12個月是寶寶嘗試各種味道的黃金時期,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有可能以後會挑食,會對餵養造成困難。

    第三,缺少咀嚼的鍛鍊,也會影響消化吸收。

  • 12 # 營養中藥師瑞雪

    寶寶到了六個月,一般來說是可以新增輔食了。當然,對於消化能力差,經常吐奶、早產兒等可以適當延遲新增輔食。

    我們都知道母乳餵養是非常好的,雖然母乳營養好又容易消化,但是到了六個月,母乳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需求了,特別是其中鐵的含量明顯不足,就要透過新增輔食來補充缺少的營養成分。純母乳餵養超過六個月,寶寶很容易缺鐵,增加貧血的機率。

    另外到了這個階段,有些寶寶的乳牙開始萌出,寶寶經常感覺牙齦癢,想咬東西,慢慢新增輔食也是符合寶寶生理階段的特徵。

    1體重達到出生時的兩倍,在6千克以上。

    2寶寶會出現吃不飽的現象,頻繁的吸奶,流口水,半夜經常餓醒,哭,奶吸飽了才睡,且睡眠的時間越來越短。

    3寶寶看到大人吃東西眼睛緊盯著,嘴巴也開始學大人吃東西的樣子,還會搶筷子、勺子,說明寶寶有了吃的興趣。此時給寶寶食物會嘗試著舔進嘴裡並嚥下。

    4寶寶的動作發育良好,寶寶可以透過轉頭、前傾、後仰等來表示想吃或者不想吃,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餵食的情況。

    如果你的寶寶發育正常,胃腸消化功能尚可不妨先給寶寶嘗試一下流質食品,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蘋果汁調配),蔬菜泥,水果汁或泥(果汁先從兌水開始,然後再喝原汁),接下來是果泥。這樣慢慢新增直到寶寶適應為止。

    但是要記住一個原則就是1歲前的寶寶仍然是以奶製品為主,切不可本末倒置,因為寶寶愛吃輔食就減少奶的攝入。

  • 13 # 孩子王育兒顧問

    當然不可以只吃母乳!六個月的寶寶必須開始新增輔食了。

    關於嬰兒什麼時候開始新增輔食最合適,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中國衛生部等權威機構都建議寶寶六個月開始就應該新增輔食了。

    對大多數嬰兒而言,母乳能夠滿足六個月前的全部營養需求(包括水)。而按比例衝調的配方奶作為母乳的模範品和替代品,也能夠滿足嬰兒六個月前的全部營養需求。六個月是嬰兒開始適應不同的食物,不同的食物結構和餵養方法的最佳時間。逐步地新增固體食物可以讓嬰兒慢慢適應不同的食物。

    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的營養需求越來越大,6個月後,母乳逐漸滿足不了寶寶對營養的需求,如果不及時新增輔食,則易發生佝僂病、貧血及某些營養不良。新增輔食,能讓寶寶學會吞嚥、咀嚼食物的能力,而新增輔食的關鍵時期是出生後滿6個月,且最初的泥狀輔食很重要、是其最適宜的刺激。按月齡新增各種不同種類、不同質地的輔食,可促進寶寶的味覺發育,讓寶寶從小熟悉各種食品的天然味道,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同時有利於順利斷奶。

    六個月後,喝奶過多,會影響寶寶吃飯的胃口,導致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不夠豐富。而且牛奶中本身鐵含量不高,因為喝了大量的奶影響了含鐵量高的食物的攝入,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缺鐵會影響寶寶的智商發育。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母乳當然是很好的食物,但新增輔食這事家長也不能錯過,以免耽誤寶寶的發育。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14 # 喵大貓的愛情

    4到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吃輔食了,我家寶寶剛開始吃的第一樣是奶米粉,買的是我的天使這個牌子的,周圍不少寶媽給孩子吃這個的,大家反應都還行

  • 15 # 家庭醫生線上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做為母親千萬不要對自己的寶寶吝嗇,要堅持母乳餵養,但是這並不是就意味著,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越好。我們古人有一句話叫“物極必反”,母乳雖好,但是也不能久喂,寶寶總是要長大,總是需要自己獨立,增加添食就是寶寶獨立的開始。

      寶寶增加輔食最好在什麼時間呢?就是在寶寶滿六個月時,在這個時間,即使母乳夠寶寶吃,也一定要增加輔食,為什麼要這樣?原因如下:

      一、寶寶發育成長需要從外界攝取足夠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膽鹼、維生素A、維生素D、鐵、鋅等。寶寶從出生到六個月,體重能夠增加一倍,隨著寶寶體重的增加,所需要的營養也會隨之增加。雖然這時候,母乳還是寶寶發育的重要營養來源,但是僅僅從母乳中攝取營養,是不夠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還需要從輔食中攝取。尤其是寶寶發育所需要的99%的鐵、75%的鋅、50%的維生素C等都必須從輔食來獲得,如果不增加輔食,會影響到寶寶身體發育。

      二、滿六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扶坐、抬頭、手也可以握玩具、拿勺子了,也可以張嘴吸吮食物,在這個時間,如果能夠增加輔食,對於促進寶寶的嗅覺、觸覺等感知能力的發育是很有幫助的。另外,還可以鍛鍊寶寶口腔的運動能力,可以促進舌頭活動、吞嚥、咀嚼等能力,為以後獨立飲食打下基礎,並且對於發展神經心理及語言能力等也很有幫助。

  • 16 # 喵嗚做輔食

    問題的答案很明確:不可以!寶寶不能只吃母乳不新增輔食,6個月後的寶寶必須要新增輔食了。

    要餵養出一個健康茁壯的寶寶,在餵養的過程中家長們千萬要切忌出現“走極端”的行為。寶寶生長到哪個階段就要參考下那個階段的餵養方式進行餵養,不要過早或者太晚地進行些不恰當的餵養行為。給寶寶新增輔食,不光是為了寶寶吃飽問題,其中更是因為:

    1 寶寶的某些技能需要在吃輔食上進行學習與練習,比如咀嚼和吞嚥。

    如果沒有學習練習,到了1歲以後,就會拒絕嘗試,即使寶寶肯吃,有時也會馬上吐掉,造成餵食上的困難。而6-12個月大寶寶正是發展咀嚼與吞嚥的關鍵期。

    2 給寶寶新增輔食能增強寶寶的腸胃道功能。4-6個月大的寶寶,是腸道發育的高峰期。腸胃澱粉酶及其餘的消化酵素開始分泌,消化及吸收功能開始逐漸成熟,此時期給寶寶新增些除奶之外的輔食,更有利於增強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

    3 輔食能提供更多元、更全面的營養物質。包括一些熱量、鐵質、維生素,甚至是一些鋅、銅等微量元素。逐次地給寶寶新增不同種類的輔食,讓寶寶體會到不一樣的食物口味,習慣不同的食物口味,避免日後出現偏食的現象,同時還刺激了寶寶的味覺發育。

    母乳餵養滿4-6個月間為小兒輔食新增的最佳時間。過早或者過晚給寶寶新增輔食,對寶寶多少都會產生影響,在輔食新增問題上,家長們要多注重些。

    同時家長要注意:在給寶寶嘗試新增輔食期間,要保證寶寶的一貫餵養習慣,不要主動減少母乳或者配方奶的餵養量和餵養次數。至於每日輔食應吃的量,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家長不要刻意強求固定數量。

  • 17 # 沐依蘿

    我們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品,甚至好過任何一種乳類或者代乳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對營養的需求越來越高,即使母乳的分泌量不減,母乳的營養成分就有點跟不上腳步了。比如鐵,胎寶寶從母體中獲得的鐵會在六個月內消耗乾淨,而母乳的含鐵量也不算高,無法滿足寶寶身體對鐵的需求,從而導致寶寶缺鐵性貧血。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媽咪來為寶寶增加輔食,這個時候不給寶寶增加輔食,寶寶的生長髮育和抵抗力都會受到影響。而且讓寶寶習慣多樣化的食物,日後也不會出現偏食的情況。

    再者,六個月到一歲期間正是寶寶鍛鍊吞嚥和咀嚼的重要時期,也是口腔、牙齒髮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如果不增加輔食來讓寶寶感覺和練習吞嚥,一歲以後寶寶也不會自己吃東西,即使會吃,也咽不下去。

    所以人工餵養的寶寶四個月、母乳餵養的寶寶六個月起就可以新增輔食了。這時候的寶寶消化酶基本已經形成,消化功能逐漸成熟,味覺也發育了。可以先從簡單的稀粥、果泥、蔬菜泥開始,逐漸過渡到蛋黃(四分之一)、軟麵條、雞蛋羹、米粉、豆腐、餛飩、碎菜、碎肉末等,千萬不可操之過急,一樣一樣來,當寶寶完全適應了一種再開始另一種,但依舊以母乳為主,防止寶寶消化不良、營養不均衡等問題。

  • 18 # 兒科醫生蝦米媽咪

    輔食新增階段是寶寶從母乳餵養、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逐漸過渡到成人飲食的關鍵階段,是寶寶成長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一定要經歷的階段。

    寶寶6月齡以後,每天需要大約600千卡以上的能量,以每天攝入大約800毫升的母乳來計算,母乳大約可以提供520千卡的能量,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熱量需求,而是需要透過其他食物來補足他的熱量需求;而且,隨著寶寶迅速生長髮育,他的營養需求也在增加,僅僅透過增加母乳(和或奶粉)的攝入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而是需要透過增加食物的營養密度來完善他的營養需求。如果不能及時新增輔食,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將會影響寶寶的體格生長智慧發育,所以,當寶寶生長髮育到一定階段時,需要泥糊狀的食物來過度一陣子。

    另外輔食新增階段作為寶寶從母乳餵養、混合餵養或者人工餵養逐漸過渡到成人飲食的關鍵階段,是培養寶寶良好飲食習慣的重要階段。寶寶6月齡以後進入到味覺敏感期,循序漸進新增輔食,讓寶寶接觸各種質地、各種味道的食物,慢慢適應不同食物,可以避免寶寶日後出現偏食或者挑食的情況。同時鼓勵寶寶自主進食,培養寶寶良好的自理能力和用餐習慣,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可以避免未來很多潛在的健康問題。

    寶寶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與生長髮育節奏快慢一樣,新增輔食也會有快慢先後,有些寶寶可能剛剛滿4月齡就需要開始新增輔食了,有些寶寶甚至直到滿8月齡還是無法適應新增輔食。新增輔食的時間在實際操作中並非是根據月齡一刀切的,還是要根據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透過觀察一些訊號,瞭解寶寶身體是否確實準備好開始新增輔食了。

    開始新增輔食的訊號

    如果你的寶寶同時具備以下跡象,說明他的身體已經準備好嘗試開始新增輔食了。

    觀察寶寶生長:寶寶的體重需要達到出生體重的2倍以上,至少達到6kg。

    觀察寶寶發育:能夠較為穩定地控制頭頸部,包括穩定豎起頭部自由轉頭;並且能夠在有支撐的情況下坐穩,比如可以靠著椅背坐好。

    觀察寶寶行為:寶寶吃奶之後意猶未盡,對成人餐桌上的食物感到興趣,並且具有一定“眼~手~嘴”的協調能力,比如看見成人在吃食物,他會伸手去抓並且準確放入自己的嘴裡。

    觀察原始反射:寶寶的挺舌反應逐漸消失。(挺舌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屬於先天性行為,把新的食物或者其他物品放到寶寶的嘴裡,他會本能地拒絕,用舌頭將其向外推出,這種“恐新”現象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本能。挺舌反射一般會持續到出生後4~6月齡之間消失。)

    絕大多數寶寶都會在6月齡左右才出現以上訊號,最早不會早於滿4月齡,最晚不會晚於滿8月齡(注意,早產兒看的是校正月齡)。

    如果在寶寶的身體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勉強開始新增輔食,只會讓輔食新增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所以,務必耐心等待以上跡象全部出現再嘗試開始新增輔食,同時,也不要疏忽觀察,因為晚於8月齡就會錯過鍛鍊口腔咀嚼和味覺發展的關鍵時期。

  • 19 # 橙貝多親子

    1、練習咀嚼和吞嚥。寶寶在吃輔食的時候能鍛鍊咀嚼和吞嚥的技能,新增輔食的過程中,寶寶一邊吃一邊練習。六個月以後,咀嚼和吞嚥,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關鍵的時期。這樣能讓寶寶日後有規律的飲食習慣。

    2、全面的補充營養。給寶寶新增多元化的輔食,這樣能夠全面補充寶寶的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慢慢的讓寶寶習慣各種食物的口味,寶寶的味覺系統也能一點點健全。寶寶長大以後不會有偏食的現象。

  • 20 # 育學園

    為啥非得給寶寶新增輔食?

    很多家長看到這個問題,可能覺得脫口而出:當然是為了給寶寶更多的營養,讓寶寶更好地成長啊!

    是這樣沒錯!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他所需要的營養會越來越多,單純的母乳或配方粉餵養,不足以滿足寶寶營養需求了。

    但營養需求也只是一方面。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卻容易被家長忽略的作用是,促進寶寶的發育。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嬰兒滿6月齡時,他的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以及心理、認知和行為能力也已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時開始新增輔食,不僅能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也能滿足其心理需求,並促進其感知覺、心理及認知和行為能力的發展。

    舉個例子:

    寶寶還沒新增輔食之前,喝奶就靠嘴的吮吸,不需要用眼睛尋找食物在哪裡,也不需要“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但是呢,當寶寶開始要吃輔食的時候,他需要先透過眼睛去觀察家長手裡的碗和食物,然後配合著父母的動作,準確地吃到這些食物;

    等寶寶的精細動作進一步發育後,他還會學著抓取食物,送到自己嘴裡;當寶寶再大一點時,還能夠學著使用工具,比如勺子等。

    而這些,其實都是寶寶練習手眼協調能力的關鍵環節。

    什麼時候開始新增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明確指出:應該在寶寶滿6月齡後新增輔食。

    注意:這並不是說,寶寶在5個月的最後一天不能新增,第二天馬上就能吃輔食了。除了年齡,家長也可以看看寶寶有沒有下面這些表現,來判斷寶寶是否到了新增輔食的時機:

    1.神經系統的成熟度。

    也就是觀察孩子有沒有想要參與大人吃飯的舉動,比如看到大人吃飯模仿、流口水等。

    但是如果寶寶還不滿6個月,而且生長曲線正常,即使寶寶已經對大人的食物產生好奇,也建議家長不妨稍微等一等,等到6個月後再新增輔食也不遲。

    2.營養狀況。

    如果媽媽的母乳餵養非常充分,但寶寶的生長曲線仍然出現了增長緩慢的跡象,也說明到了該新增輔食的時候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用什麼手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