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沃愛剪輯

    春餅

    唐《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可見唐代人已經開始吃春盤、吃春餅了。所謂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麵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春餅是用來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卷菜的餅一定要是新鮮做得的燙麵薄餅,講究圓、薄、滑。擀好的餅一定要在上面輕輕抹一層油,為的是不讓餅和餅之間粘連,同時吃起來口感也較為爽滑,配著卷在裡面咯吱咯吱作響的蔬菜,一軟一硬,口感不錯。

    2、春盤

    春盤又稱“五辛盤”,是細切五種辛辣的生菜盤裝而成。《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這一風俗傳到唐、宋、金、元。寧津一帶用蔥、蒜、椒、姜、芥切而調食之,稱為五辛盤,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為禮物相互饋送。也有饋送青韭、黃柑的。春盤其實挺簡單的,它就是以涼拌蔬菜為主的拼盤。古時候,每到農曆立春,江南人家通常把生菜、鮮果和餅餌等拼置盤內食用,而北方民間則多將蔥、蒜、韭、芥等辛菜雜和起來吃,皆取迎新之意。

    3、春捲

    除了春餅之外,春捲也是立春日人們經常食用的一種節慶美食。春捲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立春吃春捲的習俗起源於唐朝,也叫“咬春”。由於立春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各種蔬菜發出嫩芽,人們嚐鮮,古人就用麵皮包著時令蔬菜,捲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捲,寓意著五穀豐登,而麵皮做成圓形,則是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芹菜和韭菜的餡料,更寓意著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所以在這立春之際,新年之時,街坊們不妨在家吃吃春捲,既能健胃、提神又能收穫一份祝福。春捲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餡心可葷可素,可鹹可甜。

    4、蘿蔔

    在很多地方,立春是個重要的節氣。北方立春,最具有代表性的食品是吃蘿蔔,俗謂“咬春”。“咬春”就是立春時吃生蘿蔔,以脆嫩多汁的青蘿蔔為上,最好是綠皮紅心的蘿蔔。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實咬春並不限於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氣,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咬春和嘗春作為一種傳統的飲食文化,原本是立春節慶習俗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現在這種節慶習俗已經淡化了很多,甚至於許多年輕人都已經不知道這一習俗了。現在,人們更多地用吃麵條和餃子代替了吃春盤、春餅、春捲,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故民間廣泛流傳有“迎春餃子打春面”的說法。

    其實立春日,在一些地方還有不少習俗。在魯北和魯西一帶,立春這天,母親會用彩色碎布頭縫製成“春公雞”、“春娃娃”等小玩具,送給孩子作為節日禮物。在滕州、惠民等地,凡是沒有種牛痘的兒童,春公雞的嘴上還要叼一串黃豆粒,幾歲叼幾粒,意為雞吃豆,可吃掉天花、麻疹等病。立春將至,小夥伴們,你家鄉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 2 # 重慶小楊會做菜

     立春:增辛 少酸 養肝脾

      推薦食材

      牛肉 養肝補脾

      香菜 辛溫健脾

      菠菜 舒緩肝鬱

      雞肝 補血養肝

  • 3 # 愉魚

    各地不一樣,多數吃春餅。

    立春吃春餅是我國一些地區的飲食風俗之一。春餅,又叫薄餅、荷葉餅,早期的春餅是用麵粉烙或蒸成薄薄的餅皮,包著炒好的豆芽、韭黃、粉絲一起食用。有些地方的春餅還要配炒菠菜、攤雞蛋、醬肉、肉絲等卷著吃。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 4 # 創享新生活

    據說,立春當天,北方一些地方流行吃蘿蔔,稱為“咬春”,南方會吃春捲。

    不過,今年立春恐怕不能講究這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道口燒雞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