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燭影斧聲
-
2 # 懷念淺時光
《三國演義》裡的趙雲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在鬥將的演義裡多少猛將敗在他的手下,其武功高強自然不用說。而夏侯惇又是何許人也?夏侯惇乃曹操帳下的一員悍將,其狠起來眾人都對他刮目相看。但是話說回來,夏侯惇與趙雲的實力差得太多,如果單打獨鬥,絕對是贏不了趙雲的,就看夏侯惇能撐幾個回合而已。我們且來看看夏侯惇是怎樣的人及其武功能力。夏侯惇有一個外號叫作“盲眼侯”,《三國演義》裡有一段關於夏侯惇“拔矢啖睛”的情節,話說當時夏侯惇在徐州與高順相拒,高順打不過夏侯惇最後敗逃,夏侯惇想都沒想就策馬追趕,不料窮寇莫追的道理不假,夏侯惇被高順手下的將領曹性一箭射中了左眼。憤怒的夏侯惇不顧疼痛拔出箭,卻連眼睛也給拔了出來,他索性把眼睛吞下肚子,轉而衝去擊殺曹性,一舉報了一箭之仇。夏侯惇這一戰果真血性,對敵人狠,對自己更是狠!夏侯惇有過與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交手的經歷,當時曹操伐董卓得勝後親自追擊董卓,卻不料中了董卓的埋伏,董卓手下猛將呂布欲擊殺曹操,幸得夏侯惇出手抵擋,曹操才得以脫身。演義中描述道:“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李引一軍,從左邊殺來,操急令夏侯淵迎敵。右邊喊聲又起,郭汜引軍殺到,操急令曹仁迎敵。三路軍馬,勢不可當。夏侯惇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從這一戰看,夏侯惇確信不是呂布的對手,卻要拼死抵擋,足見夏侯惇的不怕死精神,但也體現了他武功也不賴,要不然怎敢迎戰呂布呢!從戰呂布來看,夏侯惇武功確實還不錯,那麼他還跟哪些一流武將交過手呢?其一是關羽,演義中寫道:“關公大怒,引三千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約戰十餘合,惇撥回馬走。”與關羽的這一戰,夏侯惇只頂住了十來回合,那就說來,夏侯惇的水平在面對關羽只能屬於菜鳥了;其二是跟趙雲有過一戰,演義寫道:“趙雲出馬。惇罵曰:“汝等隨劉備,如孤魂隨鬼耳!”雲大怒,縱馬來戰。兩馬相交,不數合,雲詐敗而走。夏侯惇從後追趕。雲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從描述來看,貌似趙雲怕了夏侯惇不成,實際上趙雲是想用計引夏侯惇上當,而莽夫夏侯惇也是拍馬追殺,明顯是不怕趙雲這個響噹噹的人物,可見其不怕死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從上述分析,與呂布,關羽,趙雲都交過手,戰呂布僅幾回合便敗,戰關羽十來回合敗逃,而戰趙雲則是由於趙雲詐敗,不算得上是正面交手。那麼如果夏侯惇真正與趙雲單挑又如何?據趙雲戰文丑五六十多回合不分勝負,戰許褚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戰高覽一槍挑落馬下,戰張郃三十回合擊敗對手,而夏侯惇曾單挑張郃二十回合不分勝負,趙雲這樣的戰績,這些人的武力幾乎都在夏侯惇之上,可想而知,夏侯惇要是與趙雲交上手了,預計不超過三十回合便敗北,性命堪憂!
-
3 # 重溫依舊經典
一直來說 人們心裡 當然是趙雲最厲害
長坂坡七進七出 那不是說著玩的 在長坂的時候 趙雲一人 打過張合 打過張遼 打過許褚 打過徐晃 甚至是幾個一起上 你可以去找羅貫中版的三國演義 現在市面流行的版本是毛宗崗父子的在漢中的時候 張合和張飛打了100回合 敗走 在長坂的時候 身邊還有徐晃 他都不敢上去和趙雲K.典韋就是和許褚打了一架 別的就沒什麼打了 兩者平手 許褚成名是因為他和馬超大戰 平手 關羽成名是溫酒斬華雄和誅顏良文丑 但是要是說起來 殺顏良文丑佔了出其不意的長處 要知道 顏良是20回合擊敗徐晃的牛人 就連呂布都不能三招幹掉文丑 夏侯惇 這個孩子 有什麼很NB的單挑嗎?沒有啊大哥!所以趙雲更強!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被劉備稱作“一身是膽”,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除了四處征戰,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 。趙雲去世後,於蜀漢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諡為“順平候”。
不管是演義中還是民間,都流傳一句對趙雲的評價,那就是:常勝將軍!那麼趙雲一生到底打過幾場勝仗?他憑什麼就能被稱為常山將軍?他真的沒有打過敗仗嗎?我們就來看看史載的情況。
根據史載,趙雲最主要的戰績大約有四場,第一在曹操攻取荊州的時候,劉備帶著自己的人馬逃跑。在長坂坡,曹操的五千騎兵日夜行軍追上了劉備,劉備就令人列隊於曹軍大戰,但劉備軍被打得潰不成軍,這一次趙雲應該也參戰了,不知道這算不算他的敗績,暫且不論。接著劉備逃亡,妻子丟散,趙雲跑回去給找了回來。但是史書上可沒什麼七進七出,那都是羅貫中虛構的。不過在新野的時候,曹操和劉備雙方在博望坡打過一仗,不過勝利的主要決定者是劉備,因為伏兵之計是劉備設計的,然後在交戰的時候,趙雲擒獲了曹魏的一個小將領夏侯蘭。如果非要說趙雲是常勝將軍,那麼這也算作一個勝利的戰績。
趙雲的第二次戰績就是入川。公元213年,劉備從葭萌反過來攻打劉璋。於是,召荊州諸葛亮、張飛、趙雲帶軍入川助戰。史載諸葛亮、張飛和趙雲在攻克江州後,就兵分兩路行動,趙雲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史載很簡單,沒有寫趙雲的具體攻打,但是這個結果也說明趙雲是打了勝仗。
接著往下看史書,就是漢中之戰的表現了。公元219年春,劉備按照法正的計謀,進攻漢中夏侯淵。趙雲帶兵去接應黃忠,因只帶數十人,路遇曹魏大軍,趙雲不敵,且看且退,退到漢軍營寨,讓人開啟寨門,曹魏部隊以為趙雲有埋伏,遂不敢貿然進攻。這就是趙雲版的空城計,非常傑出的一個勝利。
但是趙雲也並非沒有敗績,在公元228年,諸葛亮決定開始北伐,為了引誘曹魏部隊,諸葛亮兵分兩路,一路讓趙雲和鄧芝帶兵走斜谷道,佔據箕谷,但是被曹魏大將軍曹真打敗。趙雲在箕谷的失敗和馬謖在街亭的失敗造成諸葛亮的大軍腹背受敵,不得不退回成都,這第一次可謂無功而返。諸葛亮因此自我貶官三級,而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
透過這一系列的史載來看,趙雲確實是一員良將,但是卻非大將之材。他統領取得勝利的戰役都不是太大規模的那種,而屬於中小規模。另外,趙雲也並非沒有敗績,箕谷失利不管如何解釋說因為趙雲統領有方減少了損失,但終究還是敗了。因此客觀來說趙雲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以常勝將軍論之確實有點過頭了。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末三國名將,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曹魏開國元勳。 夏侯惇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屯田蓄水,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
明代羅貫中所撰之《三國演義》第18回寫道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戰時迎戰呂布部將高順,高順敗逃,夏侯惇從後追趕,不料遭另一名敵將曹性射箭偷襲。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聲便匆忙用手拔箭,卻不慎連著眼珠子拔了出來。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嚥下去;然後又挺槍縱馬,上前殺了曹性報回一箭之仇。
雖然《三國演義》書內多有杜撰創作成分,故此“夏侯吞眼”一事理應純屬虛構。但是由於這段情節精密緊湊,不單止直接描繪出夏侯惇的勇猛無懼,更側面映襯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的傳統孔儒觀念,因此一直深受說書人或普遍讀者的喜愛,久而久之即成為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由是更加強了民間認為夏侯惇剛烈強悍的印象。
中國傳統戲曲中夏侯惇的角色,以藍色為主,做成三塊瓦臉,反映其粗莽而勇猛的性格,而左眼有一紅條,代表其左目受傷。
-
4 # 小蝦米過大江
單就《三國演義》來講,趙雲可是在書裡出盡了風頭,也是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重要人物,書中交代,趙雲不僅相貌堂堂,氣宇軒昂,而且武藝高超,有勇有謀,人稱“常勝將軍”為劉備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終列蜀國五虎大將之一!而民間對於三國中武將的武力排名也有個順口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可見趙雲的武功了得。
縱觀與趙雲交過手的武將,最後的結局大致如下;1:趙雲仕公孫瓚時,戰袁紹帳下一大猛將鞠義,鞠義被殺。2:趙雲一個回合斬殺裴元紹。3:趙雲仕劉備時,於亂軍一合殺高覽。4:趙雲殺張武。5:趙雲殺呂曠。6:趙雲殺淳于導。7:趙雲殺夏侯恩,並奪取其神兵青虹劍。8:趙雲殺晏明。9:趙雲殺鍾縉。10:趙雲殺鍾紳。11:趙雲一合殺吹牛不打草稿,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的邢道榮。12:趙雲殺劉晙。13:趙雲殺馬漢。14:趙雲殺慕容烈。15:趙雲殺焦炳。16:趙雲殺東吳大將朱然。17:趙雲殺金環三結。18:趙雲殺韓瑛。19:趙雲殺韓琪。20:趙雲以箭殺死韓瓊。21:趙雲殺韓德。22:趙雲殺朱贊。23:趙雲殺萬政。24:趙雲殺蘇顒。25:趙雲在年少時,大戰壯年猛將文丑,以60回合戰平。26:在《三義》第31回,趙雲與許褚戰30回合,戰平。27:趙雲以一敵二,與張郃、徐晃戰平。28:趙雲與姜維戰平。29:趙雲與周倉,在《三義》第二十八回,周倉被刺傷。30:在《三義》第三十一回,趙雲第二次與許褚對戰,沒有明確結果。31:趙雲與張郃,在長坂坡打10回合,因懷有阿斗,故而奪路而走。32:趙雲與夏侯惇,趙雲詐敗。33:趙雲與李典戰十個回合,李典敗走。34:趙雲與張郃在《三義》第三十一回,戰30回合,張郃敗走。35:趙雲戰陳應,陳應被活捉。36:趙雲戰吳懿,吳懿被擒。37:在《三義》第七十一回,趙雲對陣張郃、徐晃,二人不敢出陣迎戰趙雲。38:趙雲對戰祝融夫人,趙雲詐敗。39:趙雲對戰韓瑤,生擒韓瑤。40:趙雲以一敵四,殺退馬延、焦觸、張南等四將。由此可見,趙雲戰鬥力之強絕非浪得虛名。
夏侯惇,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他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與呂布軍交戰時,曾一度被擒為人質,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然而,很多書迷認為在名將輩出的三國時期,夏侯惇並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甚至還有被俘虜的不佳記錄,為何會成為最受曹操倚重的曹魏第一大將?
夏侯惇能成為第一大將的原因包括:
在曹魏諸將中資歷最老,與曹操的關係最為親密。夏侯惇本人是曹操的從兄弟,夏侯氏和曹氏的軍隊則堪稱曹操的嫡系部隊,與其他軍隊有著本質區別。因此,《三國志》才會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領單獨歸類至《諸夏侯曹傳》部分,而夏侯惇的傳記順序也位列所有人之首。
作為夏侯氏的族長,夏侯惇的地位也高於戰功更多的夏侯淵。以至於在介紹夏侯淵時還要加一句“惇族弟也”。
夏侯惇是曹魏軍隊的締造者之一。他一生統軍,為穩固後方起到了重要作用。曹操為討伐董卓起兵時,與夏侯惇一同前往揚州募兵。此後曹操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夏侯惇始終是他最信賴的人。當曹操在前線統兵作戰時,夏侯惇則長期負責守護後方的重任,這足以證明他在內政和後勤方面的才能。
此外,夏侯惇甚至還曾卓有成效地主持了經濟建設工作。在曹操的三個主要用兵方向——揚州、關中和荊州中,以揚州方向任務最為重要。負責管理這一方向的恰恰是夏侯惇。他的工作好壞,直接關係到曹操大軍在前線的物資供給。在非戰時,則需要為日後可能爆發的戰爭,儲備充沛的後勤物資。
由此我們也能看出,夏侯惇更多的時候是作為曹軍後方的鎮守將領,能力主要都體現在政務,經濟建設方面。所以,對於整本書來講,趙雲武出眾,夏侯惇文出彩,如果真要讓兩人單打獨鬥見個真章,我個人覺得趙雲六勝率六成,夏侯惇勝率四成,來來來,各位看官,別楞了,下注啊!
-
5 # 大白白野
如果按照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描寫,當然趙雲能打過夏侯惇了。因為三國演義武將排名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黃、八夏、九姜維。
在《三國演義》小說裡,趙雲是穩重、足智多謀,渾身是膽的常勝將軍。夏侯惇也是名將,很厲害的將軍。但武功排名第八的夏侯惇打不過排名第二的趙雲是正常的。
-
6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如果常山趙子龍與夏侯惇在陣前單打獨鬥,是怎樣的結果呢?咱們來分析一下。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夏侯惇是有過交鋒的,就是在諸葛亮初出茅廬,火燒博望坡的那次戰鬥中。趙雲奉諸葛亮之令,率領著數百老弱殘兵,穿著破舊的衣甲,旗幟不整,去執行誘敵任務。在博望坡,夏侯惇與前來誘敵的趙雲交鋒,“兩馬相交不數合,雲詐敗而走”。夏侯惇率兵追出十餘里去,趙雲回馬再戰,“不數合又走”。這就是兩人的正面交鋒,大家都明白,這其實是一次無效的戰鬥。
那如果趙雲不是誘敵,而是放開手腳與夏侯惇硬碰硬地鬥一場,則肯定是另外一番結果。咱們透過兩人的幾場戰例來分析一下。夏侯惇在滎陽之戰中曾經與呂布有過一場對戰,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但戰不數合,敵軍三面來襲,“夏侯惇抵敵呂布不住,飛馬回陣”,勇氣歸勇氣,實力歸實力,夏侯惇與呂布之間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完全不是對手,“飛馬回陣”,這場戰鬥說明夏侯惇的武力值完全進入不了超級猛將的行列。在濮陽之戰中,曹操大軍與呂布對峙,曹軍中樂進出馬與臧霸對抗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夏侯惇“拍馬便出助戰”,被張遼截住廝殺。沒有具體的回合數,但透過“惱得呂布性起,挺戟驟馬,衝出陣來”,可以分析,夏侯惇與張遼的對戰中絕對不可能下風,否則呂布不會急眼發怒。這場戰鬥說明夏侯惇屬於較強的一流猛將,武力值排名決不在張遼之後。在徐州之戰中,夏侯惇奉命率先頭部隊出發,遇到呂布麾下大將高順,雙方打了一場遭遇戰,夏侯惇挺槍躍馬,來戰高順,“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透過這次戰,明確了夏侯惇的武力值定位――強一流猛將。
趙雲的武力值不用說,肯定是屬於超級猛將的行列,要比夏侯惇高出一個層次去。做為超一流猛將,對戰夏侯惇這樣的強一流猛將,會是怎樣的結果呢?咱們也拿幾次戰例進行比較。許褚對戰徐晃,五十合不分勝負;綿竹之戰,黃忠對戰李嚴,五六十合不分勝負;長沙城關羽對戰龐德,百餘合不分勝負。
考慮到黃忠年老,關羽也近六旬,處於衰褪期,可以推測,強一流猛將抵擋超級猛將的上限:五十回合。
再看以下幾場戰例:
穰山趙雲對戰張郃,三十合擊敗。白馬坡顏良對陣徐晃,二十合擊敗;渭北之戰,馬超對戰張郃,二十合擊敗。
考慮到穰山之戰趙雲體力嚴重消耗,可以推測,強一流猛將抵擋超級猛將的下限:二十回合。這就其本上可以推測出趙雲與夏侯惇正面交戰的結果了:不低於二十合,不多於五十合。考慮到夏侯惇的武力值和戰鬥勇氣應略勝於張郃,可以得出結論:正面單挑廝殺,夏侯惇能支撐趙雲三四十回合,肯定會敗陣,但以夏侯惇敢戰也敢逃的一慣德行,“飛馬回陣”是必須的。
-
7 # 愛尚文史
在《三國演義》中,夏侯惇是曹營中不可多得的猛將,不服輸、不要命的典型代表。他明知道自己打不過呂布,卻幾次的三番挑戰呂布。
第一次,在董卓火燒長樂宮一節,曹操領兵追擊。呂布當先出馬,夏侯惇截住廝殺。相鬥不數合,李榷引一軍出,曹軍中夏侯淵截住。郭汜又引一軍到,曹軍中曹仁截住。六員戰將捉對廝殺。最終夏侯惇抵敵不住,敗歸本陣。
第二次,濮陽城之戰。曹操打劫濮陽城西寨不成,反被呂布大軍包圍。後得典韋奮力殺退呂布眾軍,救出了曹操。曹軍逃至黃昏,被呂布眾軍趕上。恰逢夏侯惇引一軍至,截住呂布廝殺,救走了曹操。
第三次,徐州之戰。夏侯惇明知自己不是呂布的對手,但他仍然要挑戰呂布。徐州城外,夏侯惇挺槍躍馬。單搦呂布出陣廝殺。這是呂布唯一一次面對對手主動搦戰而避而不戰。
呂布麾下第一大將高順驟馬而出。相交四五十合,高順敗走。夏侯惇縱馬追趕,被曹性一箭射中左目。這要擱尋常人,起碼要到軍區醫院調養一兩個月之後,才有可能恢復戰力。
但夏侯惇不同,他將中箭的左目連根拔出,把眼珠子放進嘴裡咀嚼。轉瞬之間,夏侯惇精神抖擻,又開始去馳騁沙場。並一槍戳死了射他的仇人曹性。
他明知道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武藝超群。在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他依然對關羽百般糾纏。甚至在與關羽連續兩次交鋒被叫停之後,夏侯惇還絲毫不肯退步。
夏侯惇是曹營繼典韋之後,最有亮劍精神的一員猛將。他寧願倒在對手的劍下,也不願認慫妥協。他寧願把命搭上,也不願被對手看成了懦夫。
夏侯惇這種性格的人非常難纏。他幾次三番的挑釁呂布,使得第一戰神呂布非常煩他,乾脆有意去避開他,只派高順出馬與他糾纏。幾次三番糾纏關羽,弄得關羽哭笑不得。
那麼?趙子龍能夠擊敗夏侯惇嗎?答案是肯定的。
雖然夏侯惇非常勇猛,給呂布、關羽等人找了很多麻煩。但他的硬實力終究比不過呂布、關羽等人。
第一次跟呂布單挑,十合之內,就被呂布擊敗了。雖然第二次是不分勝負,但文中也沒有交代回合數,說明打鬥的時間很短。第三次呂布雖然沒親自出馬,但面對高順的時候,夏侯惇居然用了四五十合才將其擊敗。
相比典韋單槍匹馬瞬間擊敗高順、侯成兩隊軍馬來說,夏侯惇的硬實力差典韋很遠很遠。他的武力值,最多可以排在強一流佇列,與龐德等人相當。
而趙雲的武力值,在演義中僅次於呂布。磐河初出茅廬的趙子龍,在裝備鬥具極其劣質的情況下,尚能打平袁紹麾下的頂級名將文丑。
趙子龍的成名之戰,是穰山之戰中的“單騎救主”。此戰中,趙子龍於亂軍中單槍匹馬截住張遼(毛本為許褚)、于禁、李典廝殺,策應劉備突出了重圍。之後再度單騎救主,一槍刺名將高覽於馬下,十餘合(毛本為三十合)擊敗名將張郃。並殺退眾軍,救走了劉備。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戰,是長坂坡大戰。趙子龍隻身折返曹圍,在重圍中大戰一天一夜,斬殺曹軍五十幾員大將。最終救的幼主而歸。
漢水大戰中,趙子龍再度驟馬衝陣,救出了被困在垓心的老黃忠。曹軍將士見狀,皆互相傳頌趙子龍之勇,不敢與之交鋒。張郃、徐晃見狀,心驚膽寒,不敢抵敵。
顯而易見,趙子龍的武藝遠超夏侯惇。在亂軍中,他可以擋住張遼、于禁、李典三人,並最終成功突圍。換作夏侯惇肯定做不到。
他可以十餘合擊敗張郃,張郃的水平,是公認的一流戰將,相比夏侯惇不存在多大劣勢。他可以嚇得張郃、徐晃二將畏縮不前。這二將的水平,跟夏侯惇都差不了多少。
所以!如果夏侯惇與趙雲單挑,鬥將結果應為趙子龍取勝。
-
8 # 不沉的經遠
按照《三國演義》來說的話,趙雲比夏侯惇強的多,夏侯惇最多能打上二三十合就要敗走。
趙雲和夏侯惇在演義裡只有在諸葛亮火燒博望坡時在交過手,不過此次趙雲是負責誘敵,並沒有好好和夏侯惇打,所以只能透過兩人的綜合表現來衡量武藝誰更好。
趙雲剛出山的時候就和名將文丑戰平,此後在穰山之戰又戰平許褚、擊敗張郃,漢水之戰殺得張郃、徐晃兩人避而不戰,前後殺死敵將七十多人,戰績顯赫,其武藝水平足以和關羽、張飛等人並列,即使比之呂布,也不過相差一線而已。
而夏侯惇相比之下就要遜色的多,在滎陽之戰時,夏侯惇曾經和呂布交手。當時兩人戰不數合以後,李傕、郭汜兩人率軍從左右兩邊殺來,曹操剛命夏侯淵和曹仁前去迎戰,夏侯惇已經敗退下來。
按照這段敘述看,夏侯惇在李傕、郭汜衝殺出來以後和呂布交手時間不長,前後相加最多不過和呂布打了十個回合左右。這個表現和此前在虎牢關與呂布大戰五十多合不分勝負的張飛相比,顯然要想去甚遠。
所以趙雲和夏侯惇相比,明顯要趙雲強的多。至於兩個人交手的結果,可以參考他們和張遼、張郃的戰鬥結果。
張遼和張郃曾經在官渡之戰打過一次,兩人戰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所以兩人武藝水平很接近。夏侯惇曾經在濮陽和張遼交過手,最後打的呂布按捺不住衝上來廝殺,可見兩人也是難分高下,所以呂布等的心急了。而趙雲在穰山遇到張郃時,只花了三十多合就將他擊敗,而且趙雲此前還和許褚廝殺了一番,體力損耗頗大,正常情況下擊敗張郃應該更快。
根據這兩戰結果來看,即使樂觀估計夏侯惇略強於張郃,面對趙雲最多也只能堅持三十幾個回合就要敗走。
-
9 # sunjin6278
無論是古代還是近現代,兩軍打仗,能透過一兩個人單挑取得戰役勝利的可以說絕無僅有。團結就是力量。沒有團隊的精誠團結,沒有眾人的眾志成城,要打敗敵人,那是非常之難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團隊合作作戰中,自然不乏一些力大武功高的人,他們的戰場表現,自然會讓人誇讚,這樣的人人口口相傳,就形成了人的名樹的影,神乎其技的人物就躍然紙上,過份誇大個人武功力量的作用,就再所難免。
其實真正的兩軍戰爭,單憑個人的力量武功是很有限的,一個人的武功力量,可以打兩個人、三個人、甚至幾十個人,但要說能打敗幾百上千個人,那就是無稽之談了。因此真正決定戰爭勝利的,那還是人的智慧和團隊力量,力敵萬人那是天方夜譚。但是人們都有一個喜歡羨慕崇拜個人武功力量的情結,在口口相傳中,往往過份去誇大個人的武功力量在戰場上的作用,於是就出現了古代戰場上的奇葩現象,兩軍對壘,個人單挑決定勝負一方。於是撰書的人就抓住人們的這一心理,去故意刻畫一個人的英雄形象,去故意描寫一個人的巨大武功力量,上千萬士兵的鮮血,竟視若無物,或者是可有可無。一兩個勇猛的戰將存在與否,就能決定戰場的勝負,這在真正的現實中,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小說的誇大描寫,這應該是最基本的常識,但是,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在議論《三國演義》中的武功高低時,竟然往往會出現那麼多“正史狗”,總是會顯擺他們學識有多淵博似的,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在正史上其實其人怎麼怎麼著”,彷彿就他們看過正史,瞭解正史似的。能這樣說的人其實就是白痴,他們竟把小說和正史混淆了,把小說當成了正史,把正史也當成了小說。
-
10 # 另類文史
夏侯惇和趙雲根本沒法比,必輸無疑!
《三國演義》中,趙雲的武功絕對是超一流存在。但凡趙子龍出場,對手大多是“只一合刺於馬下”的下場。我們從戰績來論,夏侯惇成名之戰在於和呂布軍對壘時被曹性暗箭射中左眼,他拔箭時用力過猛而將眼球拔出,因此留下“父精母血不可棄也”的名句,儘管他事後殺了曹性報了一箭之仇,但“拔矢啖睛”這種血氣之勇並不能標榜他勇冠三軍,反而讓人認為他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
反觀趙雲的成名戰長坂坡,“前後左衝右突,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
按書中的描述,趙雲簡直就是大殺器,已經屬於戰略性武器的層次,這個絕非夏侯惇這種匹夫之勇所能與之相提並論了吧。
按史書記載,夏侯惇雖然名字威武霸氣,但他其實是個文官,談不上什麼傷害輸出和勇武。
綜上所述,夏侯惇和趙雲根本沒法比!
-
11 # 史研
這個答案是趙雲更加厲害,趙雲是三國中第一厲害的猛將,只不過他比較低調,要是他能夠在戰場上發揮自己的實力的話,他一定是天下無敵,更加厲害的是沒有害怕的東西。雖然夏侯敦的實力非常的厲害,但是又怎麼能夠和趙雲相比呢?趙雲可是劉備手底下啊,非常厲害的將軍,而且好多人頂多算是三國中二流的武將,在曹操陣營裡面都不算是最厲害的。
趙雲的實力要是能夠完全激發的話,就算是曹營裡面所有的人都加起來的話都沒有,趙雲曾經在一場戰爭中展示過。當時就將曹操那群人打得落花流水,自己就好像是在一群土雞瓦狗之中游走而已,就算身邊帶著阿斗這一個人也過得非常輕鬆,這才是趙雲中最強大的實力。
趙雲是三國第一猛將,就是因為他沒有害怕的東西,所以沒有人能夠打敗他。趙雲武功是非常強大的,但是在劉備陣營裡面,他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將軍,那就是因為他沒有得到很好的表現,在三國的戰場上,很多時候都是張飛關羽這些人在衝刺來之後,一切保護了劉備,他在他身邊裡成為一個保鏢,這個對於趙雲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他要是真正的上了戰場的話,他肯定是能夠成為蜀國第一武將,也是三國中第一的。
常山趙子龍渾身是膽。趙雲並不是在吹噓,因為他的確擁有這麼強大的實力,在三國戰場上面,他每一次都像是一個戰神一樣,不論對方有多麼強大的實力,多少人他都能夠輕易的走來走去,就像沒有人一般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武力就能夠做到這一點,是沒有人能夠像趙雲這麼強大的。
當初在那個長坂坡一戰之中,趙雲就大顯神威為了一個人跑了過來,就是為了救阿斗這一個人,雖然阿斗是扶不起來的,但是畢竟是劉備的兒子,他身為保鏢就要好好的守規則。所以他還是非常厲害的,竟然能夠救了出來,就光靠一個人的實力,這個是中國歷史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的,非常的厲害。
夏侯惇不怎麼強大,趙雲自然是能夠打敗它的。夏侯敦雖然是說曹操手底下非常一個厲害的人,但是真正的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頂多是跟曹操的關係特別的好,所以曹操想要縱容他。曹操是非常喜歡用那些和自己關係特別好的,而且有一定能力的,但是特別能力強的還是做不到那麼親密。夏侯惇根本不能夠和典韋相比,就算定位的話也不一定能夠打敗遭遇,所以說趙雲非常的厲害。
趙雲要是真真的和他打起來的話,就算是有10個人也不夠用,因為他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不管是多少人,他是越打越起勁,最後一定是能夠取得勝利的。
你們認為趙雲到底有多麼厲害,懷疑嗎?
-
12 # 南飛雁1988
趙子龍將軍武藝超群,不在三國時期任何武將之下。的,但是有一次對戰中,趙將軍卻敗下陣來,就是在跟隨劉備主公的時候,在和夏侯惇將軍對戰的時候,打的還沒有十回合,趙將軍就敗下陣來,匆匆的逃走了,趙雲將軍難道真的不是夏侯惇的對手嗎?
夏侯惇將軍的本領也是非常高的,當年夏侯惇將軍在攻打徐州的時候,和呂布將軍手下的高順將軍對戰過,那時,高順將軍設下計策,將夏侯惇將軍引到設伏之地,然後被曹性將軍射了一箭,那一箭正好射中了夏侯惇將軍的眼睛,當時,夏侯惇將軍直接就把箭給拔了出來,並且把自己的眼睛給吃了,然後又直接把曹性將軍給殺掉了,夏侯惇將軍在這次戰役中直接就名聲遠揚。
然而,夏侯惇將軍那次戰役雖然中了埋伏,敗給了高順將軍,但是,夏侯惇將軍也是一位非常能打仗的將軍,不過,夏侯惇將軍的武藝也就不那麼厲害了,因為他竟然被曹性將軍的一箭給射中了眼睛,所以夏侯惇將軍雖然武藝也說得過去,但並不是特別的高強,所以,之後夏侯惇將軍奉曹操主公的命令,前去攻打劉備主公的新野,然後就遇到了趙子龍將軍的應戰,趙將軍當時和夏侯惇將軍打了不到十回合,趙將軍便就逃走了,實在是令眾人難以相信。
說趙子龍將軍不是夏侯惇將軍的對手,這是讓人萬萬不能相信的,其實,趙將軍當時敗給夏侯惇將軍是有原因的,就是諸葛先生故意讓趙雲將軍那樣做的,諸葛先生想讓夏侯惇將軍輕視自家的實力,將夏侯惇將軍帶領的十萬大軍引到了關羽將軍和張飛將軍準備好的包圍圈中,最後直接打敗了夏侯惇將軍的十萬大軍,讓曹操主公的十萬大軍就這樣的死在了劉備主公的手下了,當時夏侯惇將軍非常的氣憤,後悔自己中了趙將軍的誘敵之計了,最後打了敗仗,非常的痛心。
諸葛先生之所以讓趙子龍將軍前去誘惑夏侯惇將軍,是因為他有勇有謀。須知和夏候惇這樣的高手對殺,危險係數很高,弄得不好,誘敵不成,當場斃命。
能夠全身而退,而不露破綻,說明趙子龍武藝遠在夏候之上!
-
13 # 褝心雲水
趙雲,五虎上將之一,三國名將中僅次於呂布。夏侯惇,獨眼龍,曹操陣營中排名也在十名之後。趙雲與夏侯惇單挑獨鬥,三十回合之內夏侯惇必敗,但不致於被斬首,必竟夏侯惇還有兩下子。
-
14 # 來帶上你的金箍咒兒
那肯定是趙雲贏了。俗話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在三國裡面趙雲武力值排第二,那還用說。而且這裡面,除了馬超病死,其他超一流猛將皆沒有善終。唯獨趙雲終老。公元229年,趙雲於成都病故,享年76歲(一說80歲,妻子繡花針所刺,血流不止而死)。後追諡為順平侯。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縣)。趙雲一生征戰無數,從未敗績,俗稱萬人敵。尤以公元208年當陽長坂坡之戰,最為著名。曹操南征追擊劉備至當陽長坂坡,劉備遺失妻子南奔,趙雲一面抱著幼主劉禪,一面保護劉備之妻甘,糜二夫人。趙雲血染白袍,在曹操軍陣中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共斬曹營名將50餘員,一戰成名。此戰過後趙雲被封為牙門將軍。趙雲膽大心細,勇冠全軍,一生謹慎,為人謙遜。縱觀其一生,一世英名從未受挫,得善始善終絕非偶然,是其實力的真實體現。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講,夏侯惇單挑獨鬥,硬槓趙雲,必敗無疑。
-
15 # 徐曉方影片
看了許多人的評論我就想笑了,都說趙雲厲害。還有人歪曲事實說博望坡趙雲只是引誘夏侯惇詐敗。趙雲引誘夏侯惇是事實,但是把夏侯惇引入埋伏以後,夏侯惇面對十面埋伏,劉備也殺了出來,與趙雲聯手都抵擋不住夏侯惇也是事實。說明什麼?說明趙雲不是夏侯惇對手。
下面我把新野火燒博望坡一戰的原文內容複製貼上給大家看大家就知道趙雲確實打不過夏侯惇。
原文:夏侯惇大怒,拍馬向前,來戰子龍。兩馬交戰,不數合,子龍詐敗退走。夏侯惇趕將來。眾軍先退,北軍掩殺將來,子龍押後陣抵當。約走十餘里,子龍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韓浩拍馬向前諫曰:“趙雲誘敵,恐有埋伏。”敦曰:“敵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趕到博望坡,一聲炮響,玄德自引軍一枝衝將過來,接應交戰。夏候敦回顧韓浩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罷兵!”催軍前進掩殺。玄德、子龍抵當不住,迤邐退後便走”。
明顯原文中趙雲引誘夏侯惇,開始打了幾回合就假裝逃走,後來兩人馬上邊跑邊戰,又戰了十多里路,然後又戰了幾回合又假裝敗走。不可否認此時的趙雲是為了引誘夏侯惇。但是夏侯惇不聽韓浩勸告,追到博望坡中了埋伏,此時劉備殺出來與趙雲聯手卻打不過夏侯惇。明顯夏侯惇已經中了埋伏,趙雲不可能再是誘敵。而不是誘敵的情況下,劉備加趙雲也敵不過夏侯惇。說明什麼,說明趙雲確實不是夏侯惇對手。
我看了好多人寫的都是趙雲比夏侯惇厲害,請問更具在那裡?如果趙雲比夏侯惇厲害他為何還需要誘敵,為何誘敵成功後加上劉備聯手都抵擋不住夏侯惇?為何明明夏侯惇被埋伏了還是拿不下夏侯惇?明顯趙雲確實武力值不如夏侯惇。
-
16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夏侯惇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兇悍,他敢於向呂布,關羽等猛將發出挑戰,但單打獨鬥靠勇氣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超強的實力做基礎,以夏侯惇的實力,如果和趙雲單打獨鬥,哪有取勝的機會。
都說戰場上輕傷不下火線,看看夏侯惇的表現,就知道他有多兇悍了。曹操討伐呂布,派夏侯惇為先鋒。呂布大將高順前來迎戰,二將大戰四十回合,高順敵不過夏侯惇,敗下陣來,夏侯惇緊追不捨。
高順手下有員大將名叫曹性,他在門旗後看見高順敗陣,敵將夏侯惇追了過來,就偷偷的拈弓搭箭,瞄準了夏侯惇,曹性箭射的真準,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眼。夏侯惇疼得大叫一聲,顧不上打麻藥,伸手就把箭拔了出來,可惜把眼珠子也帶了下來,要換別人,早疼得滾鞍落馬了,夏侯惇看著自己的眼珠子心疼啊,大喊一聲,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說完硬生生把眼珠子吞了下去,這一神操作,把兩邊的兵將都嚇呆了,舌頭伸出來半天收不回去,曹性腦子都嚇短路了,在原地呆呆地發愣,夏侯惇還有更讓他們想不到的,他自己“做完手術,”剩下的一隻眼瞄準了曹性,他看出來是曹性暗箭傷人,挺槍躍馬殺了過來,等眾人醒過神來,曹性已經被夏侯惇刺了個透心涼,死屍摔到馬下。
夏侯惇還多次向武聖關羽發出挑戰。關羽保護二皇嫂千里尋兄,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夏侯惇親率三百鐵騎追了上來,擋住了關羽的去路,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名揚天下,但夏侯惇似乎並不服氣,曹操幾次派來使者,要夏侯惇給關羽放行,但夏侯惇並不買賬,親自上前和關羽大戰,十餘合後不分輸贏,曹操派張遼前來,才算給關羽解了圍,有些人據此認為夏侯惇有挑戰五虎將的實力,可以和趙雲一戰,但其實並非如此,他和呂布交手,暴露了夏侯惇的真實實力。
董卓虎牢關戰敗後,帶著呂布挾持皇上遷都長安,曹操率軍隨後追來,遇到了斷後的呂布,夏侯惇躍馬向前,大戰呂布,十餘個回合,夏侯惇抵擋不住,飛馬跑回本陣,這一戰證明,夏侯惇和五虎將相比,實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張飛大戰呂布一百回合不分勝負,關羽的武藝不在張飛之下,說明關羽戰夏侯惇打成平手,是因為時間太短,如果時間長了,夏侯惇肯定不是關羽對手,夏侯惇的水平是和張遼不相上下的,兩人在濮陽有過一場大戰,結果是不分勝負。
再來看趙雲的戰績,穰山之戰,趙雲為救劉備,手起一槍刺死高覽,回馬來戰張郃,三十回合,張郃敗走,而張郃在官渡之戰曾經和張遼有過一場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武力值:夏侯惇=張遼=張郃。
趙雲的武力值是強過張郃的,說明夏侯惇也不是趙雲的對手,至於說博望坡一戰,趙雲敗給了夏侯惇,是因為趙雲執行誘敵任務,和夏侯惇一戰是故意放水,如果趙雲拿出真實實力,夏侯惇是沒有贏得機會的。
-
17 # 順其自然159220662
這個問題,可以與羅貫中商量。如果羅老同意,專門寫一回比拼。如果羅老不同意,沒必要一廂情願的費腦筋思考探討。
-
18 # 歷史深度揭秘
《三國志》,除了關羽殺過顏良,還有誰殺過名將?夏侯淵是黃忠定軍山打敗被殺,可沒說被黃忠所殺。《三國演義》,除了關羽黃忠之外,趙雲殺了高覽,高覽與顏良文丑張郃齊名,算不算名將?其他人呢?呂布殺過誰?張飛殺過誰?馬超魏延又殺過誰?
三國演義打仗全靠單挑,小兵就是打醬油的。如果博望坡趙雲有擊敗夏侯惇的把握,只要擊殺夏侯惇,曹軍自然就潰敗了,何必又是詐敗又是埋伏又是火攻。這說明兩人武力相差不大,趙雲應該強點,但是殺不了夏侯惇,夏侯惇想逃跑他也是攔不住的。
為什麼要把箕谷之戰說成趙雲的敗戰,趙雲的任務就是以少數兵力吸引曹真的主力,其戰術目的達到了,只是諸葛亮其它方面的佈置出了問題導至整體兵敗,而趙雲的任務不是以少量兵力去擊潰曹軍所以即使人打光了也不能算敗戰,況且趙雲親自斷後力保本部未受大損失。趙雲是技術性的選手,而且冷靜,不張揚(不似關羽傲慢,張飛暴躁)有勇有謀,耐力又好戰一個百回合那是很輕鬆的事,實力不濟的話數十回會挑死你。在數十萬兵馬中殺一天一夜是何等的體力與耐力(單從推倒半堵牆就知道他力氣不是一半的大,以前的土牆真容易倒,)雖然有曹操說不要傷他性命救了他,但也要他自己有實力才行。
趙雲算什麼?百萬軍中救阿斗之所以有幸保命,是因為曹操愛才,要生擒活捉,故無人敢殺而已,他能與張飛單挑?連一向自視甚高的關羽,也曾對曹操說,二弟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須知關羽從不輕易誇讚任何人。張飛單人獨騎,大喝兩聲,連曹操的戰將都嚇死,幾十萬大軍望風而逃。與呂布幾次大戰,均戰成平手。至於三英戰呂布戰平,那是因為馬戰,二十個戰一個也不見得一定贏,呂布馬快,一回合過去,如不轉回來,根本追不上。
自古流下來是一呂二馬三典韋!夏侯惇第二次快下大雨和呂布平手!倆個人鬥到天昏!趙雲如強於夏侯惇,幾十合就擊敗夏侯惇了,可惜沒有能力!還得詐敗!夏侯惇和關羽,趙雲都是百合平手!看了十幾遍三國演義了!就在趙雲誘夏侯惇那次戰鬥中,劉備火攻時丶趙雲反身殺回時,夏侯惇大敗而走,夏若武藝可抵趙雲,為何要敗逃呢? 夏侯惇的武藝頂多與張郃差不多,真若與趙雲大戰,頂多能擋三十餘回必然敗走。
“夏侯惇大怒,拍馬向前,來戰子龍。兩馬交戰,不數合,子龍詐敗退走。夏侯惇趕將來。眾軍先退,北軍掩殺將來,子龍押後陣抵當。約走十餘里,子龍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韓浩拍馬向前諫曰:“趙雲誘敵,恐有埋伏。”敦曰:“敵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趕到博望坡,一聲炮響,玄德自引軍一枝衝將過來,接應交戰。夏候敦回顧韓浩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罷兵!”催軍前進掩殺。玄德、子龍抵當不住,迤邐退後便走”。 明顯趙雲加劉備都擋不住夏侯惇。
趙雲和夏侯惇對戰的話,五十回合之內難以取勝。 馬超20回合擊敗張郃是挾殺父之仇的,氣勢正盛,張郃比較狡猾,知道早晚能打敗馬超,沒必要跟馬超玩命,後面單挑張飛也沒吃虧。即使如此,馬超40回合也沒殺得了曹洪,夏侯惇絕對在曹洪之上。趙雲能比馬超厲害嗎?恐未必!所以,趙雲和夏侯惇公平決鬥的話,50回合之內是奈何不了夏侯惇的!
按演義的說法夏侯獨眼武力在一流裡面屬於一般。博望坡劉備敢於親自當誘餌帶數百殘兵去挑釁陣容齊整的獨眼同志,說明皇叔成竹在胸。皇叔老油條一根,又跟曹操合作滅過呂布,所以肯定知道獨眼同志的能耐。即便如此依然敢親自上陣釣魚說明在皇叔看來,夏侯惇不過爾爾,真動起手來未必贏得了自己。要不然說不通。三英戰呂布那是創業之初,當一回拼命三郎可以理解。博望坡時企業基本成型,正是要做大做強的時候。他一個公司Quattroporte再怎麼發燒也不至於燒到要跟競爭對手的一個打手馬仔去拼命。況且諸葛亮初出茅廬也不敢一進公司就賣老闆。一定是老闆自己有絕對把握才會有如此安排。 所以啊,夏侯惇武力頂天了跟劉備上限持平,如果夏侯是一流猛將那也就證明劉備絕對是個猛人。
趙雲五虎戰力第一,關張是因為地位高進的五虎,黃忠是新斬曹操西部戰區總司令夏侯淵進的五虎,馬超世.代公侯,在羌在極大威望,其實也是因地位高才進的五虎,只有布衣趙雲純靠高強武力和對劉備一片忠心進的五虎,如果論統兵五虎都不如魏延。趙雲能擋夏侯惇二十回合,李典都能擋趙雲二十回合,夏侯惇明顯強趙雲,趙雲與文丑六十回合,關羽三合殺文丑,夏侯惇與關羽十幾回合不分勝負,夏侯惇敢單挑呂布,虎牢關公孫瓚被呂布追殺,趙雲為什麼不敢出馬救主?張飛懷疑趙雲投曹要一矛杵死,難道三爺沒有底氣是瞎說的嗎?
回覆列表
諸葛亮初出茅廬,設計火燒博望坡時,趙雲與夏侯惇曾有過交鋒,不過當時的趙雲名不見經傳,又有意引夏侯惇中計,故此詐敗而走。
那麼,如果二人實打實的大戰一番,勝負如何呢?
“猛”夏侯夏侯惇是曹操宗族將領的代表人物(演義中曹操本為夏侯氏),其地位非凡。照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頗為惜身,然而夏侯惇卻恰恰相反。
夏侯惇作戰極其勇猛,悍不畏死。呂布在虎牢關大展神威,其實力讓諸侯變色,到了滎陽之戰,夏侯惇得遇呂布,卻不懼其名,與之戰十餘合,雖敗猶榮。
關雲長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聲威正盛,曹營眾將無不敬服,夏侯惇卻不懼其名,不得曹操手諭,堅決不放關羽過關,與關羽略戰十餘合,不分勝負。
徐州大戰,四五十合擊敗高順,卻在追趕時被曹性一箭射中眼睛,這猛夏侯居然來了個拔矢啖睛,然後趕上去一槍將曹性刺死。
其實從戰績看,夏侯惇並沒有多出色,甚至未必比得上弟弟夏侯淵,總體水平屬於一流中上。他最大的特點是威猛,氣勢驚人,所以往往會給對手帶來一定壓力,從而達到超過他武藝水平的效果。
“穩”子龍趙雲是整部演義中斬將最多的,對雜魚通常都是秒殺,也曾戰平超一流大將文丑、許褚,三十合擊退一流大將張郃。
長坂坡之前,世人只知關張。趙雲在長坂坡面對數十萬大軍,懷扶幼主,七進七出,斬殺曹營大將五十餘員,令張郃、徐晃不敢迎戰,從此名揚天下。
趙雲槍術精湛,為人儒雅沉穩,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無論對手怎樣,都是沉穩應對,不輕視任何人,也從不妄自菲薄,所以一生與人鬥將,從無敗績。
夏侯惇VS趙雲就武藝而言,夏侯惇比趙雲低了一個檔次,雖然書中一流大將也常有打平超一流的戰例,但是很不巧,這點在趙雲身上不適用。趙雲曾在一夜混戰,趁高覽措手不及之機將其斬殺,又殺透整隻軍隊,與後軍壓陣的張郃大戰三十合,張郃遮攔不住,敗陣而走。
夏侯惇的大致水準與張郃相當,不過他有一個優勢,就是他的猛,換言之,就是氣勢驚人。可惜,這種優勢在趙雲面前毫無作用。
趙雲的特點就是冷靜沉穩,處變不驚,然後憑藉過人的洞察力抓住破綻,一擊致勝。所以,任何外在附加的東西在他面前沒有絲毫用武之地,想勝,就只能憑藉超過他的武藝去戰勝他,可是,縱觀三國,有人做得到嗎?
所以,我覺得除了夏侯的鐵粉、趙雲的超黑粉,以及戰棋遊戲《曹操傳》,正常人應該都不會覺得《三國演義》中夏侯惇可以戰勝趙雲吧。
我覺得,夏侯惇前二十合或許還能與趙雲平分秋色,但至多不超過五十合,必定敗陣而走,若死戰,最多八十合恐怕就要身首異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