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云易學堂
-
2 # 奔流30
民俗文化也就是民間風俗在文化中的體現,民間文化的興衰、繁榮是隨著經濟發展而變化的,大鼓書、秧歌舞、地方民謠、民間小調等逐步被淡化甚至離開人們的視野消逝不見。
經濟在高速執行,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在變,更趨於利益化、效益化、高效化、享受化,那些曾經輝煌超爛的民俗文化隨著電影、電視、手機、電腦等載體的普遍流行而被冷落被擱置。國家出臺了相關措施,保留文化傳統和推舉文化傳承人,很積極也很及時去保留文化瑰寶與精髓。
我想,各地政府應該因地制宜在主抓經濟民生的同時大力提倡和弘揚地方風俗文化,而不是單靠個人去宣傳推廣。農閒時節,組織文化表演自編自演節目,用以傳播政策鼓舞民心,建立文明新風尚,確保文化內涵引導平安祥和,這結合法制教育更能事半功倍收到良好效果。
喜劇小品大師趙本山之所以廣受喜愛,與他本人的民俗文化底蘊分不開,他只是開啟或激活了人們的活潑可愛,點燃了土生土長的熱情。是不是把春晚現象發揮一下,讓民間文化遍地開花處處出結果呢?一定程度考驗著決策者的思想傾向。當然,也並不主張單純文化復古,與時俱進難能可貴。
趁春風和暖,百鳥爭鳴,百花齊放,讓民俗文化底蘊更加深厚,讓民俗文化表演傳播跋山涉水名揚海外。聽,雷鳴的戰鼓;聽,前進的號角;看,絢麗的舞臺;看,群情激昂的表情……
-
3 # V思維視覺
明朝初年,明太祖簡化各種繁瑣的禮儀 。遣使至蕃國安南時,該國王對香案及詔書行五拜禮,並跪香案前,三上香,俯伏,實即五拜三叩之禮 。
清朝定鼎中原後,以三跪九叩的拜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滿清定製除了要對天子要行三跪九叩之禮外,朝貢之國覲見之時亦須尊此禮。然而,因為各國禮儀習俗不一,遇有拒絕行此大禮的抗議,清以天朝上國自居,輕易屈尊降貴免此大禮自覺有失大國臉面,因此,時有“禮儀之爭”。
“三從四德”這些封建枷鎖對女性的思想控制,女性纏足這一陋習就讓舊社會的女性吃盡了苦頭。除了纏足,封建社會對女性的髮式也有著嚴格的約束。清末民初,女子還堅守著幼女留雙短辮,少女梳單長辮,成年婦女挽髮髻的習慣。
【中國近代改變】
一、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近代民俗變遷是近代社會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與近代社會轉型相始終。近代民俗變遷涉及到社會各個角落、各個層面。以下從禮儀、消費、服飾、飲食、居住、出行、節日、婚喪等八個方面進行概括,大致可以窺見近代民俗變遷的基本脈絡。
1.禮儀習俗的變化:在鴉片戰爭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傳統的社交禮俗和祭典禮俗,包括稱謂、見面禮等仍在社會上佔據主導地位。人們見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請安等禮。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勢,但在封建時代成為敬重、臣服的一種禮節,以體現封建社會的等級尊卑,跪拜主要對尊長,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禮,平輩之間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與此相適應還有一套“大人”、“老爺”、“太太”、“老太太”等稱謂。然而,開國以後,在沿海通商地區,受西方平等觀念影響,先是在新式知識分子內部,逐漸採用握手、鞠躬等見面方式,並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稱謂。1912年民國成立後,明令祭孔時“除去拜跑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報》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廢除社交中實行的叩拜、相揖、請安、拱手等舊禮節,改行鞠躬禮為主。同年8月17日,民國政府公佈了《禮制》,用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新式禮節的合法地位(注:《東方雜誌》第9卷第4號,1912年9月。)。
行鞠躬禮,使用“先生”、“君”的稱呼,反映出近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總之,脫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禮俗逐漸成為中國通常的“文明儀式”、“文明禮”,反映出社會禮俗的進步趨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際舞的流行、生日聚會以及同事宴請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際習俗的新變化。
2.消費習俗的變化: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的侵入以及中國新式商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對傳統消費習俗產生巨大沖擊,並直接導致了消費習俗的變遷。在鴉片戰爭後的道光年間,享用洋貨在上層社會已漸成時尚,不過開始僅限於通商口岸等少數地區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紀末,隨著通商口岸增加到70餘個,於是洋貨消費遍及各階層,即使在雲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裡,也可見到不少洋貨,包括各種哈剌呢、嗶嘰、羽紗、法蘭絨、鐘錶、玻璃等,一應俱全。
-
4 # 行文恣意
首先什麼是旗袍?顧名思義,就是旗人的袍子。滿族人,又稱八旗子弟,所以清朝建立滿族入關,滿族人又被稱作旗人。在清朝時,旗袍便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所以那時的旗袍很能體現滿族的民俗文化!
所以一些老的照片我們也能看到,傳統的旗袍,偏厚,這是因為滿族地處東北,氣候偏冷!所以不只是,比較厚,而且把人裹得嚴嚴實實的。也可以裡理解為,受封建禮教影響,女性的著裝相對比較保守!
總之清朝時的旗袍,完全體現不出女性的形體美,像是隆冬厚厚的棉服。
但是到了民國時期,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女性的地位開始提高。女性的審美意識也在復甦。而且統治者不再是滿族人。所以旗袍開始融入了現代的審美意識,整個服飾開始收緊突出女性的形體美!
並且袖子開始超短,民國風的旗袍變為半袖或者無袖。女性的美腿也得以展露。這樣的改變突出了那個時代女性的解放思潮。
還有一個變化值得注意,民國旗袍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服,但是卻融入了許多漢服的元素。其設計風格,有漢服的感覺。時而樸素,時而莊重!
所以我說,清末民初,旗袍是一個很好的民俗文化淡化與創新的民俗文化象徵。淡化了原先滿族的文化,融入了漢文化傳統服飾的特點,又用了現代化審美意識的創新!
-
5 # 斯夫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國自古以來民俗文化包羅永珍,極為豐富。 清末至今120多年間,中國的民俗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有的漸行漸遠,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的則隨時而變,逐漸興起。這裡,僅就我們家鄉民俗文化,談談自己記憶裡農耕文化中兩個有趣的習俗。
我的家鄉位於鄂西山區一個小山村,農耕季節,有兩項農事活動極是熱鬧有趣,一個是打鑼鼓。鋤草季節,常常四五十人集中到一個田塊,擺成一字形隊形,鑼鼓一響,大家便你追我趕幹起活來。“早上來的早啊,露水打溼腰啊,打溼么姑娘的花荷包舍,姑娘你莫心焦啊”。這葷素間搭,幽默風趣的歌聲一響,便把大家的情緒很快調動起來了。人們完全忘記了勞動的疲乏,反倒有一種過節日般的快樂。這薅草鑼鼓,在鄂西,流傳範圍極廣,還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只是現在農耕形式完全變了,分田到戶後,這種習俗也只能留在記憶深處了,偶而在抖音裡有展示,也僅是一種鄉愁回憶。
回覆列表
華夏文化的根文化——《易經》,是我們中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容易之經,是認識自己,瞭解他人的最好工具。作為一箇中國人,不懂《易經》,就不可能真正懂中華文化。
學了《易經》可以讓你擁有一雙火眼金睛,看透層層迷霧,快速洞察宇宙及人生的真相,讓你的努力都不再盲目,讓你的言談舉止,都恰到好處!學了《易經》才可以讓人內心真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