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編輯點評
-
2 # 解憂六點半
在中國文化史上,孔子是絕對的精神領袖。說《論語》是中國文化的聖經、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聖人,那一點兒也不算誇張。雖然自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強勢衝擊,但時移世易,孔子的許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諧思想,仍然被人們所推崇和弘揚;孔子的《論語》,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視為中國文化“最古最有價值之寶典”。
全部顯示
-
3 # 幻中詩
孔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形容孔子的詞語有很多,我認為最貼切的詞語應該是“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
4 # 女性之瘍
迂腐。由於孔子搞了一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一些玩意,幾千年婦女都還沒有脫下那個禁錮的殼。他是男人,為男人為君主,我是一個小女子,一點也不喜歡他,很討厭。
-
5 # 8482517891930阿保
古有三家九流_孔子是儒家,是治國安幫的學問,至今中國及世界各國,都廣泛應用。其二是道家,其三是佛家……各種行業如搞音樂的等很多所有服務業為九流_理髮,擦皮鞋,古人認為是下九流。現在看來,勞動光榮,看似低賤,只要遵紀守法,比貪官乾淨的多。
-
6 # 琉枷蘢珈
我覺得評價。孔子應當用萬代帝王師來評價他。因為孔子開創了儒學的先河,並且他主張推辦私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些美好的品德,現在還在星火相傳教著我們,讓我們在這小康路上砥礪前行奮勇前進。
-
7 # Lcg112233445566
生前的喪家犬,死後的大聖人。孔子生前,周遊列國,到處推銷他的治國理政理論,但是,到處碰壁。死後,被人們追為無冕之王,成為儒家教頭和大聖人。封建帝王為了統治的需要,把他的學說作為統治的工具。孔子生前的不得志和身後聖人的光環的明顯對比,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
-
8 # 平民博士
滿口仁義道德,其實心狠手辣!少正卯和他有什麼深仇大恨,一有權就殺了他,還示眾好多天!我想說子個財謎,一個人收三千弟子,難道那時就有遠端教育了,光點名就得化半天,這不是光收錢不教育嗎,這和非法集資沒兩樣
-
9 # 齊徳龍齊東強
孔子跟你們槓上啦?天天不是孔子就是老子孟子韓非子,有毛線意義?顯得你們很高明?評論歷史人物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你們放在那個歷史條件下,你們遠不如人家,至少他們的學識是獲得當時很多人認可的。這裡高談闊論的,你們敢說自己不是喜歡紙上談兵嗎?尤其是整天提這種無聊問題的人,你就不能去幹點正事?把你工作做好要比整天整這些沒用的要有意義!!!
-
10 # 雲門磐石
一言以蔽之: 孔老二站在男人立場上,(夫為妻綱),站在父輩立場上,(父為子綱),站在豪強者立場上,站在統治者立場上(君為臣綱),用華麗的詞藻,(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仁義禮智信等),忽悠老百姓,麻痺老百姓,為豪強者服務,他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忠實走狗。
-
11 # 使用者6337150243230
孔子思想精華部分是文明進步的,消極思想最終導指中華民族恥辱史。其思想只能作為百家爭鳴的一個學派,獨尊是反動的背逆世界文明史。
回覆列表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的祖上是宋國慄邑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初三監之亂後,為了安撫商朝的貴族及後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之兄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孔府位於曲阜城內,孔廟東側,是孔子嫡長子孫的府第,即衍聖公府。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拓廣,道光十八年(1838年)擴修。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建遭火焚的內宅七座樓房。
建國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重修,現儲存良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孔府佔地7.5萬平方米,九進院落,樓房廳堂463間。
三路佈局,中路前為官衙,有三堂六廳,後為內宅,有前上房、前後堂樓,配樓、後五間等,最後為花園。東路為東學,有家廟、慕恩堂等。西路為西學,有紅萼軒、忠恕堂、安懷堂、南北花廳等。
擴充套件資料:
孔子的道德思想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