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進介入科
-
2 # 龍胖子的抗癌之路
我每次去複查都必須要做核磁共振。因為核磁共振從頭到腳都可以檢查。他檢查比cT的效果要好的多。因為它的用處都比較先進。現在的癌症病人去複查的話,都要用核磁共振來看,有沒有復發,有沒有轉移。核磁共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住的。一些心臟不好,還有那些心臟病的都不能做。還有那些病急的,也不能住有一些懷孕的也不能做磁共振因為它的輻射特別的大。每次去複查過後回到家裡一個星期,全身都是痛的。因為核磁共振檢查時間特別的長,聲音也特別的大,各種各樣的聲音,吵的你頭都大了。我每次複查都要做40分鐘。起來整個人都是昏昏沉沉的。因為每次去做核磁共振的時候,醫生都會在你的血管裡打一根流水針。查到30分鐘過後他就去幫你一點藥進去。我也不知那個是什麼藥。把那個藥打進去過後全身發熱。心裡特別的慌張。特別的想吐。每次去複查,我特別怕的就是做黑磁共振。因為我是鼻咽癌,所以每次都是查頭部。每次查完過後搞得我很久都不能恢復過來。好像一般ct看不到的病因,但是在核磁共振那裡他完全都可以看得出來。去做核磁共振的時候,身上不能帶有那些金屬的那些東西,上次我去複查的時候,因為我上得有環所以檢查盆腔效果不是特別的好。所以醫生看得不是太清楚。
-
3 # 鄂東蠟筆小新
橫斷面,矢狀面,冠狀面和各種斜面體層影象,腦內血腫,腦外面腫,腦腫瘤,顱內動脈瘤,動靜脈血管畸形,腦缺血,椎管內腫瘤,脊髓積水,腰椎椎盤後突,原發性肝癌,器質性病變,帕金森綜合症等
-
4 # 影像科醫生大海
在臨床上對大多數疾病的檢查和診斷過程多是X線、超聲~CT及CT增強~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那麼核磁共振作為最後的壓軸檢查可以檢查那些部位呢?
目前核磁共振已廣泛應用於人體各系統和各部位疾病的檢查和診斷,包括:中樞神經系統、頭頸部、縱隔、心臟和大血管、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腎上腺、腹腔和腹膜後以及骨關節和軟組織的先天性異常、腫瘤和腫瘤樣病變、炎性病變和外傷性病變等診斷和鑑別診斷。
除了上面所說的部位的常規檢查及增強檢查外,核磁共振對某些特定部位的檢查要優於其它檢查,包括:腦垂體微腺瘤、脊髓神經的病變及受壓情況、早期小的肝細胞癌、骨骼的水腫、軟骨韌帶的損傷、腦組織的缺血病變等。
我們說了核磁共振在檢查中的優勢,但是它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對於一些部位的檢查效果要差於CT,比如腦出血、各部位的骨骼骨折、肺部的相關疾病以及胃腸道黏膜小病變顯示困難;對於檢查人群也有一定侷限性,比如有鐵磁性植入物、心臟起搏器的人,早期妊娠以及幽閉恐懼症的患者,這幾類人群是不可以做核磁共振的。
相信隨著科學技術進步核磁共振以後在醫學上應用越來越廣泛。
-
5 # 阿部嗯啊霜
從頭到腳都可以啊相對來說,比x線看的清楚,而且基本沒輻射。價錢肯定也就貴一些了。三甲醫院的x線一個部位可能幾十塊錢,但是磁共振需要700左右。
-
6 # 乾竣8341
可以這樣說:人體的每個部位都可以用核磁共振來檢查。或者說凡是能用CT檢查的部位,都可以透過磁共振檢查。一般情況下,多以頭部(包括五官)、胸部及內臟為主。
“磁共振”和“CT”的區別在於:
1、檢查的詳細程度略有不同。“磁共振”比“CT”檢查的更加詳細、更為精準,特別是頭部,“磁共振”的表像尤為清晰。
2、費用不同。“磁共振”要比“CT”高很多,長春醫大一院做一個頭部核磁需800——900元。各醫院費用肯定不一樣,但相差不會太多。
是選擇做“核磁”還是選擇做“CT”,要根據檢查的具體部位和身體狀況而定,同時還要兼顧經濟條件。
-
7 # 逑逑萌寵
謝邀:核磁共振攝影(MRI)常用於檢查身體各部位器官上,可應用於全身從頭到腳每一部位,以影像技術檢查是否有結構,或血流異常的狀況,可透視患者的身體內部並做細緻的掃描,連在母親腹中的胎兒都清晰可見,不過,運用在乳房檢查的技術仍屬初步階段.核磁共振攝影可以清楚看出體內的軟組織和水份多寡,且層次分明,並不同於X光檢查和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可以看到最外層的面板到脊椎內神經,和層次分明的構造,但是在計算機斷層掃描的影像中,這些肌肉,骨骼,神經組織,脂肪與水等結構,是混在一塊無法分辨的.核磁共振攝影也可以清晰呈現脊椎一截一截骨頭間的椎間盤與神經根,以及它們之間的病理關係,可以提供正確的診斷.而聽神經瘤長在骨頭與腦組織間,核磁共振攝影較能清楚顯像,如果是以計算機斷層做檢查,並不容易看見病灶和其周圍的組織.另外,一些由原位癌轉移的腫瘤,核磁共振攝影也比較容易在轉移的早期發現.核磁共振攝影也可發現許多從前原因不明的腦部問題,例如:大腦皮質發育異常,或是多發性硬化(症狀,治療,預防,常識)症病人的腦神經末端髓鞘質病斑等.核磁共振攝影的發明,是醫學上的一大進步,許多本來不能或不易藉由X光和計算機斷層發現的腫瘤或病變,在核磁共振攝影下都一一現形,使得醫生更能針對真正的病因來加以治療.比起計算機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無論是在敏感度或準確度上都增加了很多,且影像的清晰度是計算機斷層的20倍。
-
8 # 麻醉超人鋼鐵俠
將人體置於特殊的磁場中,用無線電射頻脈衝激發人體內氫原子核,引起氫原子核共振,並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頻脈衝後,氫原子核按特定頻率發出射電訊號,並將吸收的能量釋放出來,被體外的接受器收錄,經電子計算機處理獲得影象,這就叫做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檢查是醫學影像學的一場革命,對軟組織滑膜、血管、神經、肌肉、肌腱、韌帶、和透明軟骨有很高的解析度。
那麼,核磁共振可以做哪些檢查?
一,頭顱部
(一),顱腦:腦先天發育異常,血管性病變,良惡性腫瘤及轉移性病灶,顱內感染性病變,腦白質病變,垂體腺瘤。
(二),眼眶:特發感染性假瘤、框內炎症與膿腫、突眼性甲狀腺腫、框內佔位性病變,眼球佔位性病變、眼球變形、視網膜剝離,框內血管畸形,淚腺腫瘤,框壁病變等。
(三),耳鼻咽喉部:中耳感染;鼻與鼻旁竇良、惡性腫瘤,鼻旁竇囊腫、炎症,以及鼻旁竇黏膜囊腫;鼻咽部炎症,鼻咽部良、惡性腫瘤;
(四),顳頜關節:顳頜關節脫位,顳頜關節積液,顳頜關節黏連,顳頜關節骨質破壞,肌肉變性、肌腱炎。
(五),口咽部:口咽部良、惡性腫瘤。
(六),喉、甲狀腺、甲狀旁腺:喉部良、惡性腫瘤,兩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炎、甲狀腺瘤、異位甲狀腺、甲狀腺癌等,甲狀旁腺腺瘤、甲狀旁腺癌等。
(七),頭頸部:炎症,淋巴瘤,淋巴結轉移等。
二,脊椎
(一),頸髓和頸椎:頸椎骨島、頸椎畸形、頸髓脊膜膨出症、頸髓積水、神經管閉合不良、化膿性頸椎炎、頸椎結核、蛛網膜炎、頸髓空洞症、頸椎椎管狹窄、頸椎多發性硬化、原發良、惡性腫瘤與轉移性腫瘤。
(二),胸(腰)椎與胸(腰)髓:胸(腰)椎骨島、畸形、脊膜膨出症、積水、神經管閉合不良;化膿性胸(腰)椎炎、結核、蛛網膜炎、空洞症;椎管狹窄、胸腰椎多發性硬化症,原發良、惡性腫瘤。
三,胸部
(一),心臟、大血管:動脈瘤、血管病變、血管先天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心肌與心包病變等。
(二),縱隔、肺:胸腺佔位性病變、胸內甲狀腺,縱隔內各種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肺與氣管的各種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
(三),乳腺:乳腺纖維瘤,乳腺癌。
四,腹部
(一),肝膽:肝炎、肝硬化、肝脂肪變;肝膿腫、肝囊腫、肝血管瘤;肝腺瘤、肝結節性增生、肝淋巴瘤、肝癌、肝轉移癌等。
(二),胰腺:胰腺炎,胰腺腫瘤。
(三),腎及腎上腺:腎盂腎炎、腎盂積水、腎周圍積液、腎結石;腎血管異常、腎囊腫;腎臟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等。
(四),腹部血管:腹主動脈瘤,下腔靜脈先天性異常,下腔靜脈栓塞;觀察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等血管。
(五),膽道:膽道狹窄,膽道阻塞,膽道系統擴張症。
五,盆腔
(一),盆腔部位的原發性腫瘤與轉移性腫瘤,盆腔部位的血腫與炎症,盆腔部位骨骼、軟組織腫瘤和轉移瘤。
(二),盆腔臟器:盆腔感染,膀胱各種病變,女性卵巢病變,子宮肌瘤等。
(三),前列腺與睪丸: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睪丸病變等
六,四肢與關節
(一),髖關節:骨組織的各種炎症,骨組織的原發與轉移性腫瘤,軟組織的各種炎症與腫瘤,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
(二),膝關節:骨組織的各種炎症、軟組織的各種炎症與腫瘤,半月板的病變與外傷,原發與轉移性腫瘤,膝關節積液、韌帶損傷等。
(三),肩關節:骨組織的各種炎症,骨組織的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軟組織的各種炎症與腫瘤,肌肉斷裂。
(四),上臂:骨組織的各種炎症,骨組織的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軟組織的各種炎症與腫瘤。
(五),小腿:軟組織的各種炎症,骨組織的原發性與轉移性腫瘤,軟組織的各種炎症與腫瘤。
-
9 # 小影大夫
核磁共振檢查沒有輻射,價格比CT高,應用沒有CT廣泛。有人會問了,為什麼磁共振沒有輻射,應用卻沒有有輻射的CT廣泛呢?因為磁共振檢查時間長,噪聲大,價格昂貴,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磁共振檢查的。那麼磁共振檢查可以做什麼部位呢?磁共振檢查從頭到腳都可以做,除了肺部和胃腸道之外。
磁共振檢查可以做什麼部位?1.顱腦、神經、脊髓:要觀察這些部位病變,做磁共振是最優的選擇。磁共振對於超早期腦梗塞有極高的特異性,在發病6小時內快速診斷腦梗塞,溶栓及時,患者預後是非常好的。所以懷疑超早期腦梗塞時候要第一時間做磁共振檢查。
觀察神經的病變,脊髓有無損傷,磁共振檢查也是最合適的,做CT看不到這些結構。
懷疑頸椎或者腰椎間盤突出的,可以首選做個磁共振看看椎間盤有無突出,神經根有沒有受壓。
2.肌骨關節:磁共振能觀察關節、韌帶、半月板、肌肉、肌腱等有無病變,這是做X光和CT檢查都沒辦法看到的。
比如膝關節痛好幾年了,拍X光骨頭沒問題,那麼就要做個磁共振看看韌帶半月板有沒有問題了,關節的疼痛,磁共振有很好的優勢。這是膝關節磁共振圖片,所示為前後交叉韌帶
比如踝關節受傷了,拍X光和CT看到骨頭沒有問題,但是還是腫的很厲害,那麼可以選擇做個磁共振看看,有可能韌帶有損傷了。
3.腹部:腹部器官也可以做磁共振檢查。肝膽胰脾,子宮附件,前列腺精囊腺等等這些部位一般都是先做超聲,有問題才進一步做CT或者磁共振。如果發現子宮附件癌症、前列腺癌、直腸癌,要做一個磁共振來評價分期。
4.胸部病變,包括縱隔腫物、心臟病變,也可以做磁共振。但是這裡要把肺部除外,肺含有氣體,而磁共振對氣體不敏感,所以看不到肺內的病變。如果想看肺,最好的是做CT檢查。
5.乳腺,目前乳腺磁共振平掃+增強掃描對於乳腺癌的診斷率非常高,做超聲發現病灶而不能定性的,可以做個磁共振檢檢視看是良性惡性的。
6.用於孕期產檢,因為磁共振無輻射,一方面觀察胎兒的發育情況,超聲發現胎兒有問題的,可以做磁共振看肚子裡寶寶的發育情況,能提前發現胎兒畸形。另一方面,可以觀察胎盤情況,有無胎盤置入,胎盤早剝等等。磁共振下的胎兒
7.頸部病變,頸部的病變,包括腫瘤、炎症等等都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可以檢查從頭到腳,除了肺部和胃腸道病變。肺部最好的檢查方式是胸部CT,胃腸道最好的檢查是胃鏡或者腸鏡。有這兩方面的問題,不要選擇做磁共振。磁共振價格比較貴,一般不用於普查,而是做了其他檢查發現問題才做磁共振。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磁共振檢查磁共振那麼貴,是不是這個檢查能看的最清楚,其實並不是,磁共振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缺點。
1.磁共振檢查時間長,不適合危急症患者
一個部位的檢查要做至少10分鐘,不適合危重病人。時間就是生命,快速診斷和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2.噪聲大,空間小
做過磁共振檢查的朋友都知道,噪聲很大,各種聲音,並且裡面空間很小。有幽閉綜合症的人不能做磁共振。
3.有金屬內固定的患者,慎做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比CT檢查更加嚴格,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隨便進去檢查室。進去磁共振檢查室,要去除身上的體外金屬異物,比如鑰匙,銀行卡等,這些都要取下來。磁共振室是一個巨大的磁場,如果體內裝了金屬內固定的,一定要告知臨床醫生和做檢查的醫生,由醫生評估風險後才決定能不能做磁共振檢查。特別是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更加要慎重。
-
10 # 放射科楊大夫
首先,介紹下名稱。準確的叫法為磁共振成像,英文:MRI。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有時候也簡稱為核磁(這個稱呼是來自最早的核磁共振的叫法,但為了避免大眾對核輻射的擔憂,現在名稱中去掉了核字)。其實,磁共振與核輻射一點關係都沒有。磁共振是利用人體的氫質子進行成像,完全沒有電離輻射。
再次,介紹下磁共振都能做哪裡。
簡單而言,只要是含有氫質子的部位,都可以做,水、脂肪、蛋白質都含氫質子,因此,目前臨床上,除了肺部因為含氣,心臟的冠狀動脈等因為運動而成像欠佳外,幾乎所有其他常用的檢查部位,磁共振都可以做。但,可以做,不代表什麼時候都是首選的。
舉幾個例子:
1、看骨關節的韌帶,肌腱;看腦部的白質病變,脫髓鞘病變,炎性病變,多數的腫瘤等;男女的生殖系統,比如子宮,前列腺等,首選磁共振。有的甚至只能做磁共振。做 CT多數情況是不對的,比如子宮和前列腺,除了某些特定情況下,大多數的臨床需求,都得靠磁共振完成。
2、比如要看心臟病變,如果是懷疑冠心病,就要做CT冠脈造影;而如果要觀察心肌的活性,就得做磁共振。目前的技術,無法用磁共振或CT一次掃描完成冠脈和心肌成像的。
3、假如一個肝臟病變的患者,很虛弱,沒法配合技師在掃描磁共振的時候進行屏氣,而且肚子裡有大量的腹水。這個時候,磁共振掃描出來的影象就會很差,甚至很可能影響到病變的檢出和診斷。該看到的病沒看到。換言之,磁共振的缺點就是,掃描時間比CT長,而且有時候需要病人很好的配合。遇到這種情況,首選CT。
4、因為沒有電離輻射。因此孕婦因為某些情況需要做影像學檢查的時候,首選的是B超和磁共振,而非CT。
最後,簡介下,磁共振的缺點。
除了上述掃描時間長外,還有一些禁忌症,比如心臟起搏器,目前除了個別的,多數起搏器是不能進入磁場的。有的有幽閉恐懼症,也無法進行磁共振檢查。對某些訊號改變不敏感,比如鈣化,骨皮質的變化等等。
綜上,籠統的回答了磁共振都能做哪些部位,但一定要注意,具體影像學檢查的選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11 # 國外影片匯
本人親身體驗,前些年骶尾部長了個包,最後診斷為藏毛竇,在手術之前,醫生就讓我去做個核磁共振,當時是輸了一個什麼液體(好像是什麼增強液),我記得輸液的作用是增強血液在核磁共振時的顯示狀態,可以更加清楚看到骶尾部藏毛竇那兒有多深多大,全程躺著,大約二十多分鐘,不能亂動,記得身上或者身體內有金屬的一定不能帶到核磁共振室,否則很有可能會被強大的磁力吸住,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
12 # 醫學小偵探
X線,CT檢查大家接觸最多,都知道,而且早已經普及到我們所有的縣級基層醫院,但是這幾年為了提高基層醫院的診斷水平,實際有很多基層醫院也都開始紛紛引進了核磁共振(MRI)檢查,但仍然存在很多患者還不瞭解這個核磁共振檢查到底是幹什麼的,那麼貴到底能查哪裡?
下面,我給大傢俱體來講講核磁共振(MRI)都可以檢查哪裡?必須先明確一點:核磁共振(MRI)完全不同於X線或CT檢查,它是沒有輻射的,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場內所產生的訊號經重建成像的一種技術。
每一個氫質子都可以看成是一個小磁體,像正常情況下,這些小磁體是雜亂無章的,而我們人體內的氫質子分佈最廣、含量最高,這時候我們把人體放進這樣一個核磁共振儀器中內大的外磁場內時,原本雜亂無章的小磁體就會變得非常有規律排列,使其產生共振,發出訊號,經我們計算機處理再重建成影象了!
事實上,核磁共振(MRI)在我們人體各個系統方面都有很好的檢查效果。
一、中樞神經系統
MRI在神經系統的應用是比較成熟的,尤其是在腦幹、幕下區、枕骨大孔區、脊髓與椎間盤的顯示都要明顯優於CT檢查。
(如圖:脊髓MRI影像,清晰度優於CT)
二、頭頸部位
由於MRI是一種多引數、多方位成像技術,因此它對於軟組織病變的顯示要明顯優於其他影響學檢查,適合診斷頭頸部腫瘤性病變,炎症性病變、神經的改變等,特別是病變侵犯顱內的情況、內耳道的微小聽神經瘤和內耳畸形、較小的甲狀旁腺腫瘤等顯示方面優於CT。
(如圖:聽神經瘤,左側橋小腦角區可見圓形佔位病變(箭頭))
三、呼吸系統
MRI通常作為胸片檢查的補充,尤其是在鑑別胸內還是胸外病變、縱隔內還是縱隔外病變、縱隔腫塊是血管性還是非血管性、縱隔腫瘤的侵襲性判斷以及神經源性的診斷和分期等方面都要優於CT。
(如圖:MRI胸部冠狀位像)
四、迴圈系統
MRI在心肌病,尤其是原發性心肌病;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等先天性心臟病;主動脈夾層等迴圈系統還是有很重要的診斷價值的;但注意: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是不能做MRI檢查的。
(如圖:肥厚型心肌病,顯示心肌增厚程度與舒張期相仿,心肌增厚率下降(箭頭))
五、腹部
MRI在肝癌和海綿狀血管瘤的鑑別診斷,尤其是對小肝癌的檢出和鑑別具有十分重要價值;而且MRI還是女性生殖系統的最佳影像學檢查方法;在對惡性腫瘤的評估,有無轉移、侵犯深度、範圍、鄰近器官和血管受累情況等方面都有非常獨特診斷價值。
(如圖:男,46歲,反覆乏力4年餘,MRI檢查顯示為肝右葉肝癌(箭頭))
六、骨骼肌肉系統
這點,大家最為熟悉了,像一般腰間盤突出、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韌帶撕裂等方面用到MRI檢查的特別普遍,因為MRI是目前診斷骨髓病變,包括感染、缺血、創傷及腫瘤等疾病最敏感而且無創的方法,可以更早的發現有無骨膜反應,是評價關節軟骨、滑膜、纖維軟骨、肌腱、韌帶和肌肉改變最好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如圖:韌帶損傷(箭頭))
但注意:雖然我們剛剛說有很多方面MRI都優於我們的CT等其他影像學檢查,但是不代表MRI可以取代我們CT檢查,第一,MRI要比CT檢查貴很多;第二,在很多方面,MRI還是無法取代CT檢查的,比如MRI對骨結構細節顯示、軟組織中的鈣化和骨化的識別是不如CT的!
所以,不管是MRI還是CT,應根據病情需要進行選擇,可相互補充,但切不可相互替代的兩種檢查方式!
-
13 # 汪醫生小課堂
核磁共振檢查為高精尖裝置,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與CT相比,核磁共振沒有輻射,但價格比CT高很多,因此應用沒有CT廣泛。核磁共振具有獲得影象清晰度高、解析度高、精密度高等優點,在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核磁共振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是一種利用原子核自旋運動的特點,在外加磁場內,經過射頻脈衝後產生的訊號,然後用探測器檢測後輸入電腦,經過資料處理轉換在視覺化裝置上顯示影象。由於人體組織內含有非常豐富的水,核磁共振就是透過識別水分子中的氫原子訊號的分佈,進而探測人體內部結構。
核磁共振可以檢查哪裡?
核磁共振對腦、肝臟、腎臟、脾臟、胰腺、子宮、卵巢等實質器官以及心臟、大血管等具有絕佳的診斷功能。但是肺部、胃腸道就不適合做核磁共振檢查。
汪醫生特別提醒:做核磁共振檢查前不能佩戴有金屬的物品,例如烤瓷牙、手錶等。檢查時,也不能將輪椅、支架等裝有金屬的物品帶進去。因為金屬會對外加外加磁場產生干擾,產生嚴重的後果。
-
14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很多人到醫院就診,往往醫生說一是一,要你做什麼檢查就乖乖做什麼檢查。如果遇到利益燻心的不良醫生,開了對診斷病情沒有指導意義的檢查,確實會讓口袋流血。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檢查亂象,大家也要放亮招子,一些常見的大額檢查知識也是大家所必備的。
至於磁共振的成像原理,屬於物理知識範疇,我這裡就不多介紹。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些磁共振的臨床應用。
首先,核磁共振(MRI)對腦與脊髓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價值。除了骨折及顱內急性出血顯示不如CT 敏感外,對於腦腫瘤、感染、腦血管性疾病、腦發育畸形、腦變性與脫髓鞘性疾病、腦挫傷和腦室及蛛網膜下腔疾病以及脊髓腫瘤等均有優勢。
其次,MRI對骨和軟組織創傷顯示效果好,可清晰顯示軟骨、關節囊、關節液及關節韌帶等結構,對關節損傷、韌帶損傷及關節腔積液等病變的診斷,是其它影像學方法不能比擬的。對診斷關節軟骨變性與壞死早於其它影像學方法。
然後,MRI對眼、耳、鼻與鼻竇、咽喉、頸部淋巴結、頸部血管及頸部肌肉的顯示清楚,對不少疾病有診斷價值。MRI對乳腺、甲狀腺、前列腺疾病的診斷,特別是乳腺癌有重要價值。
最後,MRI對肝、膽、胰的疾病有診斷價值。特別是普通磁共振+磁共振膽胰管逆行造影(MRCP)對膽胰管病變的顯示有獨特優勢,能較清楚看到管道的狹窄。
除上述常用檢查外,還應指出,雖然磁共振對病變顯示的敏感性高,但對疾病診斷的特異性尚不滿意,在臨床應用上也有其限制,包括以下情況:
①對鈣化的顯示不如CT,對以鈣化為主要特徵的疾病難於診斷,如肺鈣化灶、前列腺鈣化、肝臟鈣化灶等;
②對空腔臟器的檢查敏感性檢查,例如對肺的顯示不佳;對腸道檢查就很少用MRI;
④因為做磁共振時間比較長,不適合急診及重症患者;對心臟、肺部、腸道等活動性臟器,不敏感;
⑤磁共振裝置昂貴,要千萬元以上,以至於檢查費用高,普及有一定困難。
回覆列表
先說一下核磁共振的檢查禁忌,由於磁共振室裡是強磁場環境,現在磁共振機大多采用的超低溫超導技術,這種情況下,電磁線圈在超低溫下的電阻為零,但必須利用液氦和液氮24小時迴圈維持低溫,所以這種磁共振的磁場24小時一直存在,而且磁場強度都有1.5T以上,是地球磁場強度的三萬倍以上,所以杜絕一切金屬鐵磁性的物體,像磁卡,鑰匙,手機等都需要拿出來在進入,有心臟起搏器,鋼釘鋼板,體內有異常金屬等的患者也是禁忌症。在強磁鐵吸引鐵磁性的東西時,會存在一種“導彈效應”,在鐵磁性的物體在飛往磁共振磁體的時候,越靠近磁體,受到的磁力越強,加速度成倍增加,速度往往非常快。吸在磁共振上的東西也往往很難拿下來。很多人的鑰匙上有很多小刀等銳器,帶入磁共振室裡很容易被吸出口袋,在飛行途中割傷人體。
核磁共振對人體的軟組織分辨力極佳,可以清晰顯示腦灰質、腦白質、肌肉、軟骨、肌腱、脂肪等組織的解剖結構和病變形態,適合中樞神經系統,關節軟骨,軟組織等檢查。但是對於肺部,
冠狀動脈的檢查存在不足,對鈣化、骨折檢出率較低。
核磁共振在外形上跟CT差不多,只是核磁共振的孔洞更深。核磁共振檢查比CT時間要長,需要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但是核磁共振沒有電離輻射的危害,對人體安全無創傷,只不過噪音很大,檢查時技師往往會給塞上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