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點微診

    肝臟是被人們最常提及的一個重要臟器,肝臟在我們人體中主要起著代謝的工作,然而,肝臟也並非“金剛罩。鐵布衫”,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對我們的肝臟造成傷害,肝臟一旦受傷,便會直接影響其他臟器的正常運作,最終引發各種問題發生。

    增加肝臟負擔的3大習慣,你中槍幾條?

    NO1:怕喝酒

    我國是一個酒文化大國,在我國喝酒有著悠久的歷史,然而對於肝不好的人來說,長期飲酒確實百害而無一利的,這是因為酒精中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而乙醇在進入人體之後大部分都是透過肝臟代謝出體外的,如果長期飲酒會直接增加肝臟負擔,最終引發肝硬化以及酒精肝的發生。

    NO2:怕生活過度節儉

    一提到“勤儉節約”,相信很多人一定認為是在“誇別人”,然而過度的節儉並非明智之舉,尤其是長期吃一些發黴或者隔夜的食物,首先發黴的時候中含有大量的“黃麴黴素”,而黃麴黴素早在國際上就被列為“一級致癌物”,長期服用此類食物會直接增加肝臟負擔,甚至引發肝癌發生。

    NO3:怕熬夜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加入了“熬夜大軍”中來,然而長期的熬夜不僅會直接影響我們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更重要的是還會給我們的肝臟造成負擔,影響肝臟的正常代謝和修復,最後必然會給肝臟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和負擔。

    日常養肝,堅持做好3件事,肝或休息一整年!

    第一件事: 多補充硒元素食物

    “硒”早在醫學界就享有“抗癌之王”的美譽,其次硒元素也是我們身體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微量元素,參與了抗氧化的過程,能夠維持生命活動,只要適當地為身體補充硒元素,就能夠預防肝病的產生。

    在日常生活中,富含硒元素的食物有很多,例如像我們熟知的“矷山靈芝、黃芪、枸杞”等食物中都含有這種成分,其中(zi )矷山靈芝中不僅富含豐富硒元素,還含有的靈芝多糖、三萜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成分,可以有效清除人體有害自由基,加快肝臟排毒,尤其是幫助乙醇的代謝,具有降低轉氨酶、抑菌護肝以及抑制腫瘤細胞等作用。

    推薦吃法:取黃芪1錢,矷山靈芝2錢,枸杞10粒,用溫水燜泡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連喝10天停5天為一個週期,連續堅持一週養肝效果驚人。)

    第二件事:保持好睡眠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熬夜加班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然而長期的睡眠不足不僅會直接影響我們身體生物鐘的正常運作,更重要的是還會影響肝臟的正常代謝。

    中醫講:“人臥則血歸肝”,當我們人體處於熟睡狀態時,全身的血液才能更好的流經肝臟,幫助肝臟進行代謝和修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個好的睡眠至關重要,在睡眠保持方面一般建議晚上23點至凌晨3點之間必須進入睡眠狀態,因為此時正是肝臟自我修復的關鍵時期。

    第三件事:注意調節情緒

    現在很多人常見的事情就是,這個人錢不多,脾氣倒不小。太多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怒火傷肝。所以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平時多些聲平氣和,不發怒,遠離生活中的“垃圾”。

  • 2 # 百姓體育

    因為可能要面臨潛在的肝硬化或肝癌的威脅,可能要面臨終身服藥的無奈和無望,可能要面臨因是傳染病而帶來的歧視,可能要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可能要面臨生存的困境,可能……

    ——不是乙肝病人誰又能瞭解他們內心的煎熬和苦楚呢? 我常和病人聊天,應該說是病人常主動和我聊天,好像除了最親的人,他們很願意和醫生說說自己內心的顧慮和擔憂,釋放一下壓力,得到一些鼓勵。因為現實生活中他們又能和誰說這些呢?乙肝病人大多都是隱瞞自己的疾病,所以他們是孤獨的。

    無論乙肝病人還是正常人都是因為對乙肝防治知識的匱乏而恐懼。——在醫生看來乙肝沒什麼可怕的。因為乙肝可防可治,而且現代醫學發展迅猛,能夠治癒乙肝的新藥指日可待。我們不用太悲觀,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如果不需要治療,那麼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複查就OK了;如果需要治療,醫生會給出適合你的治療方案,待病情平穩後就可以維持治療,很簡單,費用也不是很多。

    原來乙肝病人大多透過母嬰傳播被傳染,現在可以透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阻斷母嬰傳播。現在的孩子出生普遍接種乙肝疫苗,成年人也可以透過接種乙肝疫苗得到非常好的保護,所以不存在傳染別人的可能,也就不應該歧視乙肝病人。

    社會在進步,會越來越文明,越來越發達,或許過幾年以後乙肝真的不算什麼大病,那時回頭看現在的擔憂會覺得很可笑。 乙肝沒什麼可怕的!

    很用心寫每一篇文章,希望得到您的關注!

  • 3 # 骨科李郎中

    乙肝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不喝酒是必須做到的,勞累是要避免的,發黴的食物是一定不要吃的,定期複查是一定需要的。另外,正規治療是正確的,不信小道偏方是要知道的,親朋注射乙肝疫苗要提醒的,早發早診早治是要有信心的。保持良好心理,正確對待。

  • 4 # 牽手追夕陽58

    謝邀。各人情況不同,體質不同,結果也不同。根據自己的的情況說一下,三十多年的老乙肝了,一開始很怕,吃了不少藥,不見效。久而久之就不管他了,該幹嘛幹嘛,不考慮,不去想,抽菸喝酒照樣來,只是注意不要受涼。其他也沒有什麼不適。偶爾檢查只是肝部表面粗糙。五十多了,也沒什麼可怕的了。

  • 5 # 段醫生答疑線上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在門診接觸到這麼多乙肝患者,我認為他們最害怕的倒不是花錢,畢竟每個人都想要健康,他們最害怕的還是病情加重、或是母親傳染給孩子。一、乙肝患者怕病情進展為肝硬化。

    在沒有抗病毒藥出現前,即使查出乙肝,也只能看著肝臟一步一步地進展為肝硬化,而無計可施。因此,人們對乙肝多了一份恐懼,認為只要得了乙肝就沒得治了。

    1991年干擾素到1998年拉米夫定抗病毒藥物的出現,使乙肝患者看到了曙光。即使在10多年前每月800元的抗病毒藥,很多人也在服用。我想如果現在每月1000元的抗病毒藥,也有很多人選擇服用。所幸的是中國產藥的出現,給乙肝患者減輕了負擔,但是人們在使用便宜藥前仍然會問一句“便宜藥,效果怎麼樣?”所以人們注重的還是效果,還是會遵從醫生的建議:堅持用藥、定期檢查。

    二、母親怕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

    有一個健康的孩子是每個做父母最大的心願,乙肝婦女更是如此,她們在懷孕前,就開始思考並不斷的向醫生諮詢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乙肝孕婦會把醫生給問到無言以對。

    乙肝孕婦不用治療的除外,需要治療的孕婦既怕把疾病傳染給孩子,又怕藥物會給孩子帶來影響。那個糾結我相信做父母的都能理解。

    三、對於怕花錢、怕受到別人的歧視、怕找不到工作、怕找不到物件、怕乙肝治癒不了等情況,不能說完全不擔心,但是跟生命比起來,這些都是次要。人們常說“活著比什麼都重要,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因此,請乙肝患者正確面對乙肝這個病,不要把它當成洪水猛獸。☞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 6 # 沫茉的沫

    究竟害怕什麼?這個難說,如果就單純從乙肝疾病的本質來說的話,患了乙肝的人應該害怕,或者擔心這個病不好治癒,甚至會繼續發展加重導致肝硬化,肝癌。我想這是乙肝病人應有的擔心和害怕吧

  • 7 # 李鴻政醫生

    若真的要說害怕,乙肝病人還是最怕社會的歧視,怕人們無端的、不懂裝懂的歧視。

    即便是醫務人員,也是如此。比如我們科來了一個病人,有乙肝病史的,一些護士會非常害怕,認為,哇,這是個乙肝病人啊,我會不會被傳染啊,我還能不能靠近他啊,能不能抽血打針啊等等,這當然是小部分認識不夠的年輕護士的見識,但這也反射了很多問題,因為我們普通人未必就比這些年輕的護士更懂的乙肝的知識。

    乙肝本來就不是呼吸道、消化道傳染性疾病,但人們還是會刻意疏遠乙肝患者,讓乙肝群體內心受傷,誰不想自己清清白白健健康康呢。

    除了社會的眼光,乙肝患者還會害怕以下兩點:

    一:害怕肝硬化、肝癌。這是所有人都會害怕的。其實乙肝患者只要正規抗病毒治療,絕大多數都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駱抗先老前輩說過一句話,絕大多數的乙肝肝癌患者,都是被耽誤的。只要他們在早期進行抗病毒治療,或者中期進行抗病毒治療,都不至於發展到肝功能衰竭這個地步。即便是肝硬化,早期的肝硬化經過抗病毒治療都是有很好的療效的。如果一味的認為保肝降酶治療就是治療乙肝,那麼乙肝患者就是痛苦的,因為他們會錯失良機。

    二:害怕治療費用昂貴。目前的醫保政策越來越好,一些抗病毒藥物中國產的未必就比進口的差,進口的價格昂貴,中國產的便宜許多,加上醫保政策,每個月可能200-300塊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做到更便宜。當然,除了吃藥,乙肝患者還要承擔定期複查的費用。這些費用,國家目前不可能全部報銷,關鍵還是自己努力工作吧。有人說,我都乙肝了,哪裡還有精力去賺錢。這種話是非常不厚道的,社會不是誰弱誰有理的,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自己就要尊重自己。再說,有乙肝不代表就是弱勢,很多有錢人、達官貴人都可能是乙肝患者,包括很多娛樂明星。

  • 8 # 藥事健康

    乙肝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簡稱,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感染性疾病,其特點是:HBV不能被徹底清除,只能用藥物抑制其複製,並可在人群間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每年約有65萬人死於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CC)。全球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為30%和45%;中國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別為60%和80%。因此,乙肝病人最怕的是疾病加重,產生一系列併發症;其次是母嬰傳播,不能生育健康的寶寶;將乙肝病毒傳染給家人、負擔不起治療費用。

    一、害怕疾病進展,併產生肝硬化、腹水、肝癌、肝衰竭等併發症。因為乙肝病毒只能被抑制,不能被徹底清除,故乙肝患者的心理壓力較大,往往會擔心疾病進展,進而縮短了其生存時間。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都需要治療,而那些需要治療的患者,只要進行正規的抗病毒治療,有些患者是可以被治癒的,即使沒有達到治癒標準,絕大多數患者也不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需要抗病毒治療的情況是:肝臟彩超或肝組織活檢確診為肝硬化(包括代償期、失代償期),無論患者的年齡、谷丙轉氨酶(ALT)、HBeAg狀態(陽性或者陰性,乙肝五項裡的指標)或乙肝病毒定量(HBV-DNA)是多少,都應該給予抗病毒治療,具體方案應該去正規醫院由醫生制定。

    如果患者沒有肝硬化,但年齡>30歲,且肝功提示谷丙轉氨酶(ALT)持續增高、HBV大量複製(HBV-DNA>20 000 IU/ml),無論HBeAg是陽性還是陰性,均推薦給予抗病毒治療。如果您所在地區不能檢測HBV-DNA水平(病毒複製情況),只要ALT持續異常,也可考慮抗病毒治療。

    其他情況下,只要定期(一般為6-12個月)複查肝功、肝臟彩超、乙肝五項及HBV-DNA即可。因此,發現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HBV)後,不必要擔驚受怕,自己嚇唬自己,只要經過規範的抗病毒治療,就可以抑制病毒複製對肝臟的破壞,使肝臟功能維持在目前水平,避免疾病的進展。

    二、害怕將乙肝病毒(HBV)傳染給他人(家人、孩子、同事),害怕遭受歧視,形成自卑心理,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很多乙肝患者對這個疾病有恐懼心理,怕受到別人的歧視、怕找不到工作、怕找不到物件,怕不能生孩子,但只要瞭解了乙肝病毒的傳播過程,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HBV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修足、紋身、扎耳環孔、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鬚刀、共用牙刷等)、母嬰及性接觸傳播。與HBV陽性者發生無防護的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HBV的危險性增高。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衛生,同時潔身自愛。

    母嬰傳播主要是因為在分娩時,嬰兒接觸了HBV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因此,HBV 感染的女性,是可以懷孕生子的,只是建議這類準媽媽們在晚孕期測定 HBV 病毒載量(HBV-DNA), HBV 感染並且病毒載量>6-8 log10(即 106-108)複製/ml 的孕婦,為了減少胎兒宮內感染的風險,應該考慮母體 HBV 靶向抗病毒治療,建議將替諾福韋(TENOFOVIR)作為一線用藥。如果媽媽是乙肝患者,無論妊娠期母親是否接受了抗病毒治療,寶寶在出生12小時內都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和HBV免疫球蛋白;只要嬰兒出生時接受了HBV 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給予母乳餵養。

    HBV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傳染HBV。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現HBV能經吸血昆蟲(蚊和臭蟲)傳播。

    三、害怕負擔不起昂貴的治療費用。乙肝病毒主要的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同時需要給予定期監測相關指標。目前,治療效果好且耐藥率低的藥物是恩替卡韋(如果規格是0.5mg/片,每片的價格不到30元。),市面上不僅有進口的,還有中國產的仿製藥,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跟醫生商量一下,制定適合您的方案。

  • 9 #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2018年9月3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乙肝病人,最怕病情進一步加重,這不需要依據,除非這個人一點都不在乎生命。

    人體感染乙肝病毒,主要是因為接觸了乙肝患者的體液或血液,這些乙肝病毒經健康人群的破損面板和黏膜進入身體而被感染。

    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按主次排序依次為:①母嬰傳播,這個是最主要的,母親有乙肝,小孩有大機率患乙肝,目前很多二十多歲或者三十多歲的肝癌患者,大多數是因為一出生就由母親傳播過來,而不自知,幾十年後出現癌變;②血液、體液傳播,乙肝患者血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只要少許的血液或體液進入健康人體,即可引起感染(有乙肝抗體的除外)。血液傳播多見於輸血;體液傳播可以為性傳播,共用剃鬚刀、牙刷等;③其他傳播,如消化道、蚊蟲叮咬等,但機率非常小。

    乙肝病人怕什麼?

    1、沒有乙肝的人,怕傳染上乙肝,影響下一代孩子健康;

    2、乙肝小三陽患者,怕乙肝病毒大量複製,損害肝臟;最後因抵抗力不足而變成大三陽;

    3、乙肝大三陽患者,怕乙肝病毒大規模損害肝細胞,引起急性肝炎,引起肝硬化;害怕目前的治療手段無效;

    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害怕出現肝纖維化,進一步引起重度的肝硬化,出現肝腹水、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脾腫大等嚴重問題;

    5、有乙型肝炎肝硬化者,害怕出現肝癌,害怕癌症所帶來的折磨,害怕家人擔心,害怕死亡……

    總之,既來之則安之,不要太過焦慮緊張,曾醫生從事臨床多年,見過許多大三陽轉小三陽,小三陽轉陰的患者。我們需做的是定期複查,及早預防控制,及早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肝癌患者都有肝硬化,應如何阻止肝硬化轉變為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