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龍城閃電俠

    因為廣西民國時期是三民主義模範省,經濟,教育,農業,軍事均領先全國,還有廣西人尚武,有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壯拳!

  • 2 # 度度狼gg

    桂系被老蔣搞得最慘的一次,是1929年3月27日爆發的“蔣桂戰爭“”,已經發展到30多萬人的李宗仁第四集團軍迅速土崩瓦解:華北灤東地區的四個軍反水(大多是唐生智的湘軍)、華中武漢地區的三個主力軍因收買和倒戈被全部搞垮,殘餘的夏威、胡宗鐸部隊也因形勢絕望宣佈聽候改編,一夜之間桂軍幾乎傾家蕩產,李宗仁避往香港,白崇禧和黃紹竑逃往越南。

    然而僅僅一年多之後,李宗仁就重掌兵權率桂軍參加了中原大戰,他和白崇禧、黃紹竑是如何東山再起重返廣西的呢?這就是桂系混在民國25年不倒的第一個原因,新桂系軍隊的骨幹將領和軍官,都是跟隨李白黃在1923到1925年統一廣西軍政時期“打江山”出來的,對李白黃比較尊重和忠誠,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就趕走了老蔣任命的俞作柏,集體歡迎李白黃返回廣西主持軍政。在這一點上,老蔣也是無可奈何,儘管他曾經摻了不少沙子。

    中原大戰的結果我們都知道,由於張學良通電擁蔣以及東北軍入關,而以閻錫山、馮玉祥和李宗仁聯盟失敗而告終,馮玉祥和閻錫山雙雙宣佈下野,但是馮的西北軍從此四分五裂,而閻錫山卻能夠在蟄伏一年後重新主晉,這與李宗仁的情況差不許多,閻老西對晉綏軍軍官團的控制也很到位。那麼中原大戰桂系也失敗了,為什麼老蔣未能徹底剷除李白黃在廣西的勢力呢?這就是桂系不倒的第二個法寶:充分利用粵系形成兩廣聯盟。

    由胡漢民、孫科等政治人物和張發奎、陳濟棠、薛嶽等將領組成的粵系,從北伐戰爭期間就跟老蔣貌合神離,歷史上曾經多次反蔣,也是汪某人的堅定支持者(當漢奸以後不算)。這兩個西南實力派之間雖然也有爭鬥,但是在對付老蔣的立場上又是一致的,頗有點唇亡齒寒的意思,所以中原大戰後一方面桂軍主力沒有大損,另一方面就是陳濟棠的庇護和說和:大家都是兄弟,不要趕盡殺絕,遂使老蔣也只能就坡下驢。

    中原大戰後還出現了第三個原因,即原桂系“老二”黃紹竑的出走南京,在允諾不出賣桂系利益以及取得李宗仁,白崇禧的諒解之下,黃公開宣佈投蔣。儘管桂系“李白黃”三人體系就此瓦解(後面黃旭初逐漸上位,是為“後李白黃”體制),但是黃紹竑從骨子裡始終還是心向桂系的,每每蔣桂發生矛盾甚至爆發戰爭時,黃紹竑都會居中斡旋,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比如1936年6月,陳濟棠聯合白崇禧(李宗仁不太同意)發動了“兩廣事變”,老蔣調動大軍準備進攻廣西,桂系則利用民團制度動員20萬兵力準備應戰,但是此時日寇野心顯露無遺,全國各界強烈呼籲停止內鬥,因此黃紹竑往來奔走說項,終於使桂系與老蔣達成協議:桂系擁戴後者為老大,並答應在全面抗戰爆發時出兵抗日,而老蔣也允諾不再企圖動搖桂系在廣西之統治地位,“兩廣事變”遂得以和平解決。

    “兩廣事變”也顯露出桂系的第四點優勢,那就是比較“知進退”,畢竟以廣西一省之力,輕易撼動不了老蔣的實力和地位,必須進退自如。所以一旦軍事上失利就會立即退回廣西自保,然後在表面上承認老蔣的地位。這就讓後者比較尷尬:乘勝追擊吧,人家已經服軟,並且廣西窮山惡水民團多,都攻下來也有困難;不追擊吧,又恐李白逮住機會又跳出來,頗為頭疼。

    (早期的黃紹竑)

    老蔣更倒黴的則是,就在每次兩頭猶豫期間,總是節外生支,一會是日寇入侵東北、一會是紅軍長征,一會是西安事變,所以老蔣也實在是手忙腳亂力有不逮,儘管他深知桂系永遠是個心腹大患。所以從1931年到1937年這個時間段,桂系能夠生存下來其實很有些運氣的成分,在混亂的國際和國內局勢下,南京方面沒有時間和精力專心對廣西用兵,只能遷就。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給桂系提供了一個藉機出山迅速壯大的舞臺,他們率先擁戴以老蔣為首進行抗日,也帶動了其他地方實力派。因此李宗仁成為了戰區司令長官和行營主任,白崇禧也成為了副參謀總長和行營主任,劉斐成為了作戰廳長,桂軍各部趁此機會得到相當大的發展,在大別山、在廣西、在河南和湖北都擴充了實力,到這個時候,老蔣已經很難動得了他們了,氣候初成。

    (白崇禧與何應欽)

    所以抗戰期間混水摸魚得以坐大,是桂系後來有實力逼蔣下野的第五個原因。這也就解釋了桂軍在抗戰初期表現較為生猛,而在抗戰中後期多以儲存實力為主的做法,因為李白深知,桂軍這點家底來之不易,是他們在政治舞臺上跟老蔣博弈的資本,拼光了就得出局。

    同時讀者千萬要注意一點,千萬不要把桂系和廣西劃上等號,那是一個軍閥思想很嚴重的利益團體,它代表不了八桂百姓,它的一切所做所為,均以團體利益至上,就如同張學良代表不了東北、閻錫山代表不了山西,性質一樣。

    同時要了解,桂系的勢力不僅僅存在於桂軍內部,由於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北伐名將,是跟黃埔系、粵系和湘軍並肩作戰(這跟西北軍和晉綏軍不同)的元老級軍界人物,因此在南京政府的整個軍隊系統內,資歷和威望也是比較高的,期間拉攏和收買了一批同情或者支持者,即便是許多黃埔生,也曾經是李白的直接下級。所以桂系的勢力那是遍佈朝野的,許多非桂籍的軍政大員,一旦與老蔣鬧起情緒,也會本能地向桂系靠攏,形成鬆散的政治聯盟。

    最後一個原因當然就是桂軍確實比較能打,擁有完善的民團補充制度,使其精銳第7軍、第48軍等部隊始終保持著戰鬥力,抗戰勝利後桂系軍隊再次開始儲存實力,只接受白崇禧的調動和指揮,並且成功地混到了蔣系中央軍大部被殲。此時還儲存20萬軍隊的李白地位更加凸顯,遂有了取而代之的非分之想,結果就是拒絕在和平協議上簽字,同時李白之間也因為老蔣的挑撥而出現裂痕,當四野百萬大軍渡江南下席捲而來時,桂系和桂軍也就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 3 # 十一748213292513

    桂系分老桂系和新桂系,老桂系是陸榮廷等為首,新桂系則為李白黃三巨頭為首。老桂系也不賴,新桂系則更厲害了。

    先講老桂系,陸榮廷綠林出身,招安後為清軍將領,因此,其軍隊脫胎舊式軍隊,將領多為舊部把兄弟或親族妻族的人,如其內兄譚浩明實為老桂系二把手,長期統軍並任廣西省長。這種舊式軍隊戰鬥力不強。但陸榮廷為人不錯,為官有道,廣西得以粗安實賴有他。因此,舊桂系也有很多支持者,軍隊也有足以稱霸一方。但陸榮廷一介武夫,滿腦子舊法統,看不清天下大勢,跟不上時代步伐,與革命力量對撞,失敗垮掉是必然的!

    新桂系則不然,李白黃雖出身區區連長,但都是新式軍校畢業,領兵練兵能力一流不說,還能把握天下大勢,追隨革命潮流。在浩浩蕩蕩的大潮中,新桂系軍隊訓練有素,作戰勇猛,表現極為耀眼!

    但一旦逆潮而動,桂系侷限性困難立馬顯現。以一省之資的桂軍怎是捧著孫中山神主牌的蔣介石中央軍對手:蔣介石掌握的資源遠非李宗仁可比,手中的袁大頭以及封官許職輕易收買分化桂系,俞作柏,李明瑞等陣前搗戈,看以強大的第四集團軍輕易解體了。中原大戰,剛出湖南就被聽蔣之命而來的粵軍截住,老巢也是被聽蔣之命而來滇軍圍攻,差點兒連老巢也丟了!

    至於後來,李白更是錯估形勢,喪失和平起義機會。國民政府大廈將傾,白崇禧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挽回。桂系之敗是為必然也!

  • 4 # 阿彪說廣西故事

    李白自力更生,廣西人勇武好鬥,不怕死。瓦氏夫人,韋虎臣抗倭也是很厲害,當時歌謠唱到,花瓦家,能殺倭,臘而啖之有如蛇,你就知道廣西人有多狠,和鄧公一起的虎將李明瑞紅七軍也是廣西人,紅七軍名字來源於鋼七軍!民國勢力足以和蔣介石抗衡,試問能和蔣介石爭天下的還有誰?而且李白黃三人相當團結,並不是某些人說的內鬥嚴重,否則沒有那麼大實力,李白黃建設的廣西是模範省!具體看我的號

  • 5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桂系最厲害?我怎麼不知道,這個最厲害是指的什麼呢?戰鬥力?裝備最厲害?還是什麼?還是說清楚的好,因為裝備最好的應該是奉系(東北軍),當然東北軍的戰鬥力就很差,與他們的好裝備形成反比。(奉軍山頭林立,入關也多用客將)

    如果題目指的是哪個軍閥最能打,戰鬥力最強,我認為西北軍很強,雖然西北軍窮的叮噹響(和東北軍形成鮮明對比,東北軍飛機艦艇都有,看看川軍和西北軍窮的)。西北軍後來投奔老蔣,成為中央軍旁系,這時候的西北軍戰鬥力也可以。當然桂系戰鬥力也行,排個前三應該是可以的。

    最弱的應該是貴州軍閥的戰鬥力最弱(黔軍),倒數後三名,我覺得應該是貴州軍閥,川軍,東北軍,這3個墊底。貴州軍閥窮,川軍也窮,有人說川軍有飛機嗎?當然有,川軍中劉湘的空軍有兩架飛機,一架還壞了不能飛...劉湘的海軍是三艘小炮艇,沿江輪船要小心,浪翻軍艦要賠錢。(不過川軍是好的好得出奇,爛的一塌糊塗;基層分隊火力是一個重要表徵,川軍好的每班2挺啟拉利,爛的用毛瑟71/84)

    桂系軍閥的強大,不在於人數的多少和用錢買的裝備,而在於其民風的剽悍和隱忍的耐力。抗日戰爭時期的日軍,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都吃過桂軍不少苦頭。我軍彭德懷老總對桂軍的評價是: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形容其難打難纏。

  • 6 # 尋木之旅

    這個問題說來話長。筆者自詡對抗戰史較為了解,勉為其難的用抗戰期間的幾個大家熟知的戰例表述桂系和其他派系如東北軍,在戰鬥中各自的表現,尤其是抗戰初期到武漢會戰日軍進攻期間各派系拼死抗戰更有可比性,讓我們用歷史事實說話。

    同一戰場部分

    一:淞滬會戰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一場中日雙方百萬人規模的大血戰,中方傷亡近三十萬人,日軍傷亡近五萬人。整整打了三個月。

    桂系:參戰部隊是48軍三個師和第七軍171師。共四個師番號,由於171師513旅旅長臨陣脫逃(槍決)所部潰散,因而戰前進行了互調混編,所以淞滬會戰桂系雖然出現了五個師的番號,但參戰總兵力實際是六個旅:分別為508.511.510.517.520.526旅,和513旅餘部一個團外加172師選派的1000餘人先遣隊,總兵力三個師三萬餘人。桂系在淞滬會戰參加的主要是大場反擊戰,三路大軍中的一路進行反擊,桂系五個旅加胡宗南的19師餘部一個旅一線排開攻擊前進,結果遭遇日軍反擊,只一天各部潰散。反擊部隊陣亡4000人,傷,失蹤5000餘人,僅三天三個半師全部垮掉,拉動整個大場防線崩潰。餘部陸續撤出戰場,大場陣地數日後失守。48軍軍長韋雲淞因作戰不力撤職查辦。第七軍的另外兩個師170.172師參加了吳興長興阻擊戰較為成功,掩護淞滬參戰部隊撤離,傷亡近半後成撤離,陣亡旅長兩名,師長一名。因此淞滬會戰和吳興阻擊戰桂系參戰部隊六個師近六萬人,總共傷亡兩萬餘人(桂軍抗戰述評第55頁)。

    東北軍:參戰部隊是49軍和後期掩護全軍撤退的67軍。49軍105師是東北軍最為精銳的部隊,由張學良衛隊擴編而來。奉命在錢江弄、江橋一線堅守陣地,遭到日軍重火力猛攻,全師官兵奮勇殺敵,死戰不退。626團團長顧忠全壯烈犧牲,該團一營傷亡過半。109師在紀王廟、馬同橋一線與數倍於己的日軍苦戰,4個團長有3個相繼殉國,營長傷亡了三分之二,戰至最後全師為國捐軀。

    淞滬會戰末期日軍在金山登陸,淞滬參戰部隊有被圍殲的危險,此時67軍駐防青浦奉命火速增援松江,並堅守三日掩護淞滬參戰部隊撤離。67軍進駐松江無險可守,戰至激烈吳克仁令川軍26師餘部先行撤退,67軍獨自面對日軍第6.8.114三個主戰師團的全力進攻,堅守三日,死戰不退,從軍長吳克仁到軍參謀長,旅長,共陣亡少將以上將領五人,重傷師長一名,旅長一名,全軍八個團長全部陣亡。全軍兩萬餘人完成任務後餘部突圍僅不到六分之一,戰後國民政府不但不給補充,還把67軍餘部縮編成一個師。

    二:臺兒莊戰役

    桂系參戰部隊為李品仙的第11集團軍、廖磊的第21集團軍,臺兒莊戰役有三個核心戰鬥分別是淮河阻擊戰,臨沂保衛戰,藤縣阻擊戰,均無桂系參加。桂系部隊在津浦線南段一帶堅守,防備、監視日軍救援部隊。日軍嚮明光、池河鎮一帶進攻時,被桂系31軍堵截進行了池河阻擊戰歷時11天。但是隨後日軍從南京增調援軍及重武器繼續來犯,其主力被吸引到明光一帶時,其第138師為免後路被切斷放棄陣地撤退。

    桂系31軍在未通報協同作戰的51軍情況下讓開了津浦路正面,並擅自放棄蚌埠和鳳陽,導致東北軍51軍于學忠部奉命前出的一個加強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日軍突襲大部陣亡。此時于學忠的51軍由碭山已經南調至淮河沿岸,由於蚌埠已經不戰而失,于學忠遂將派出臨淮關協防桂系作戰的114師調回歸建,並倉促間沿淮河沿岸將51軍一字排開,據守淮河北岸,此時51軍獨自面對的敵人是日軍甲種師團中的王牌:第13師團,而讓開正面的桂系主力避開與日軍的正面接觸,在李宗仁默許下陸續西撤進入山區,桂系第11集團軍(欠第31軍)其他部隊佈防於定遠以西三十里鋪至淮河南岸之間,向臨淮、蚌埠之敵側背威脅,由此慘烈的淮河阻擊戰打響。

    淮河阻擊戰歷時近20天,51軍堅守陣地頑強抗敵,陣地數次失而復得,得而復失。為了抵消日軍的炮火優勢,51軍發起了數次反衝鋒,雙方投入近3000人的兵力展開了白刃戰而絞殺在一起,終於挫敗了日軍北犯的勢頭,隨著傷亡不斷加劇形式岌岌可危。最後終於在西北軍59軍張自忠部增援下取得了臺兒莊戰役序幕戰的勝利,此戰51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四個旅長傷亡三人,8個團長傷亡七人。殲敵3000餘人,自身傷亡7000餘人。此戰成為安徽抗戰八年中殲敵最多的一次戰鬥。淮河阻擊戰勝利之後。繞道側後的桂系此時則接防51軍陣地,留下來和13師團繼續隔河對峙......51軍未及休整匆匆北調繼續參加臺兒莊戰鬥,並在徐州會戰末期奉命掩護60萬大軍撤退,全軍被截為數段,完成任務後率部突圍,收攏部隊後統計全軍僅剩一半。臺兒莊戰役共頒發11枚青天白日勳章,桂系將領無一授勳,連陸海空四等寶鼎勳章也沒有,而51軍軍長於學忠因之前授勳過青天白日勳章,因淮河阻擊戰戰功晉升陸軍一級上將!

    同時參加了臺兒莊戰役的東北軍57軍111師則奉命馳援臨沂,配合堅守臨沂的張自忠部以333旅一旅之兵發起正面反擊,擊退並追擊坂本支隊20公里,被包圍後仍堅持奮戰十五日,隨著臺兒莊戰鬥的勝利終使得日軍撤退,取得臨沂大捷。被第五戰區譽為:壯我軍之聲譽,解臨沂之圍!

    大別山敵後戰場:

    武漢會戰以後廖磊率21集團軍留守大別山,此時在臺兒莊戰役中同樣遭受了嚴重損失的東北軍51軍也奉命到達大別山區,此後桂系在大別山的佈防情況是:北線大別山麓面對華北日軍的是于學忠的51軍,大別山腹地是廖磊的21集團軍,大別山南麓後來則是桂系16集團軍,如此安排可以說桂系用心極深。

    可以說國民政府的積極抗戰只維持了15個月,隨著武漢會戰的結束,日軍隨著傷亡增大和戰線拉長不得不停下來修整,進攻態勢得到遏制,由此八年全面抗戰開始進入相(xiao)持(ji)階段,桂系勢力得以進入安徽,則由抗戰較為積極的態度開始轉為儲存實力避而不戰。由此桂系主力21集團軍在此後近六年的時間裡碌碌無為,一系列的豫湘桂潰敗,桂南潰敗,桂柳大潰敗由此應運而生。

    尤其是後來51軍從大別山奉調到達山東敵後戰場之後,發生的金寨慘案可見端倪,日軍一個聯隊四千餘人報復性掃蕩追著整個21集團軍三個軍(包括第七軍)打,21集團軍避而不戰,任由日軍火燒立煌縣(桂系在安徽臨時省會),而173師更是在面對撤離的日軍一字長蛇陣時,按兵不動不敢出擊,眼看日軍揚長而去,一時間引起國府政敵爭相指責,面對桂系在大別山貪汙腐化,作戰不力,李宗仁白崇禧也只是撤換相關人員不了了之。40年以後桂系更是不打日軍專打新四軍,先後發生了142起針對新四軍的作戰,甚至新四軍和韓德勤部黃橋決戰之時,李品仙氣勢洶洶率桂系主力積極增援,結果剛出津浦線就碰上了日軍,潰散而逃,新桂系抗戰史略中記載用了一個詞:“從此銷聲匿跡”。

    十四年抗戰,東北軍作為國軍是唯一不間斷打滿十四年全場的部隊,不僅關內作戰,而且堅持山東和江蘇兩個國軍真正意義上的敵後戰場五年之久,抗戰足跡遍佈山東,江蘇,綏遠,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53軍作為西線主力參加了第二次遠征軍,強渡怒江攻克高黎貢山,血戰騰衝攻克龍陵,打通中印交通線,和孫立人的新一軍匯合,到達緬甸,越南,代表遠征軍接受日軍投降。到抗戰結束東北軍共獲青天白日勳章34枚,為地方派系最多,抗戰中國軍共陣亡高階將領206人,東北軍陣亡高階將領24人,也為地方派系最多。抗戰勝利後成建制的東北軍由開始的二十六萬人到僅剩53軍餘部的數千人老兵。

    相反桂系區區三枚青天白日勳章,無一是戰功獲得。廣西境內桂南潰敗和桂柳大潰敗一敗塗地,崑崙關戰役坐看第五軍正面強攻還要側翼分兵阻擊,十幾萬桂系壁上觀,桂平反擊戰坐看粵系軍隊頑強進攻,消極增援使得粵系部隊功敗垂成。因此得名“坐看友軍犧牲不動如山”。在抗戰史中還能看到大篇幅記載桂系在中後期破壞統一戰線,勾結日軍打新四軍,中後期奉行儲存實力的桂系,到白崇禧就任“華中剿總”的時候掌握的桂系部隊仍有近30萬。綜上所述桂系何來地方派系最強?迴歸歷史本來面目,鼓吹和盲目誇大必將遭到歷史真相的批判!

  • 7 # 王口折

    做為一個軍事問答達人,其實我還小,還不懂

    ,隨便談及!

    論為什麼在軍閥混戰的時候,桂系戰力那麼高累!

    當然答非所問的我決定跑題!(咳咳咳)

    正所謂有錢又炮又有人縱橫天下又何妨啊! 而用這句話來稱桂系也不為過啊!作為當時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城市,一半都在廣東,廣西,(湖南來打醬油了)你們說屌不屌! 有錢了是不是,當然買槍了,有槍了,就招人吧!別以為當時桂系招人很鬆懈的,別忘了,他們可是被稱為狼兵啊! 並且桂系將領也很強硬的正所謂兵慫慫一個,將慫一窩,我大將軍都這麼吊,更何況是兵呢?誰找事搞他丫的!(這不是罵人別舉報)於是乎有大炮,有槍,有人,除了東北張學良,中央蔣公(這時候蔣公算軍閥,大軍閥!),估計也沒誰了(四川當時在內戰,如同一個小國家一樣,我黨還在最原始的狀態。)就單單看抗戰的除了四川,就桂系牛逼哄哄吊炸天!(國軍也牛逼,但我們說的是軍閥,至於我黨就不亂寫了!),第四戰區杜聿明可是中國第一個裝甲師的師長,雖然是中央,但可是桂系出錢的!

    正兒八經在第四戰區日本是吃了個大虧的!在我的印象中桂系是牛逼的,從一開始弱小到最好戰略縱深達到三省,桂系在當時的中國也算是頂尖的!我沒貶低哪一個地方軍閥。

    個人觀點 不喜勿噴!!!

  • 8 # 文史今安在

    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終結都出現過軍閥或者軍閥混戰,只是各個時代的稱呼不同,如藩鎮、群雄、閥閱等,近代意思的“軍閥”是由梁啟超從日本翻譯而來。討論地方軍閥誰最厲害,如果從持續存在,戰鬥力強,政治上有作為三個方面考量,桂系的確能被稱之為最厲害的角色。

    民國時軍閥林立,初期的北洋政府時代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皖系、直系、奉系先後登上歷史的舞臺,成為北京政府的最高統治者。湘、鄂、川、粵、桂、滇、晉、西北即使相隔千山萬水,也都以接受他們的任命為正統。只是這個老大的位置一直不穩固,派系之間來來回回兵戎相見,反反覆覆結盟毀約,你方唱罷我登場。結果革命的戰火席捲而來,一個個最終土崩瓦解,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無論是在內戰還是抗戰中,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後起之秀,自從打敗了陸榮廷、沈鴻英等老軍閥、統一廣西之後,一直都沒有丟下自己的旗幟,李、白二人也以親密無間的合作在風雲變幻的政治舞臺上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1926年7月北伐開始後,李宗仁率第7軍首先入湘作戰,白崇禧被任命為副總參謀長代行總參謀長職權隨老蔣出征。1927年8月,李宗仁和白崇禧聯手何應欽施壓,使老蔣第一次下野。其後三人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持局面,並肩戰鬥,取得重要的龍潭戰役的勝利。李、白又促成寧、漢、滬三方合作會談,成立特別委員會主持黨務工作。

    可惜二人在政治鬥爭方面比老蔣還是稍遜一籌,沒有意識到老蔣採取的是迂迴戰術,會與沒能在特委會取得實權的汪精衛再度聯手,製造“廣州事變”,將粵軍的李濟深驅逐出粵,使廣州成為老蔣奪權力的橋頭堡。因為在徵湘戰役中,白崇禧收編了唐生智的餘部,桂系的實力增長一倍有餘,才使得老蔣在1928年初重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後,不得不任命李宗仁為第四集團軍司令,形成蔣、馮、閻、桂四個集團。從北伐開始出發八個軍,到這時只有老蔣自己的第1軍和李宗仁的第7軍發展成為集團軍。

    面對桂系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多,老蔣自然不會視而不見,1929年因佈置得當,扣留李濟深成功,多虧廖磊和張定璠掩護,白崇禧和李宗仁才從北京和上海相繼脫險。蔣桂戰爭的結果是李宗仁、白崇禧流亡越南,黃紹竑居留香港,第四集團軍被編遣。

    後來二人返桂,又與北方的閻錫山、馮玉祥組成討蔣聯盟,雙方混戰。即使在非常艱難的歲月,李、白的部隊在廣西被多方攻擊,都沒被打垮。“九一八”事變後,外侮當前,全國上下團結一致抗戰,李、白接受中央的調遣。在臺兒莊血戰、苦戰,取得正面戰場上的首次重大勝利。廣西的狼兵之名更是名揚天下。

    桂系厲害不僅因為他們能打仗,更因為他們在政治上是有資本和老蔣掰手腕的人。早年白崇禧在代表桂系謁見中山先生時就表明“不要餉,不要槍,只要主義。”廣西是第一個追隨廣東國民政府的省份,兩廣的統一為後來的北伐及問鼎中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在老蔣第三次下野後李宗仁能接替成為代總統。

  • 9 # 藍焰火烈鳥5008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分清兩個概念,桂軍和桂系。我認為,桂軍是以廣西子弟為主的建制部隊,是狹義的桂系;而桂系是桂系軍閥控制的並不限於廣西的勢力範圍以及桂籍軍政人員控制的多省籍軍隊和地方政權,是廣義的桂系。不如此,就很難解釋得通那些相互矛盾的史料。

  • 10 # 聯邦調查局0415

    桂系滿打滿算才4萬人馬,被老蔣在淞滬戰場擺了一道,以硬碰硬跟日軍死拼,傷了元氣,才是後續抗戰中戰績不佳的根本原因。

  • 11 # 無人問津74216198

    桂,正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桂軍在明朝偶有閃現,明末邊軍偶有到廣西招兵,謂之”狼兵“”,自太平天國開始逐步走上中國軍事舞臺,之後抗法,抗日,到桂系李白達到高峰,稱雄華南。建國初由於近越南成為援越大本營,越南大半高中級軍官都是在廣西集訓的,再然後就是自衛反擊戰,雖然是各軍區輪戰,但以叢林戰來說,廣西兵不出其右,尤其是支援戰爭的廣西邊防民兵,作出很大的貢獻。長年的作為戰爭動員緩衝地帶,但也因為如此成就了一個工業柳州,卻拖垮了整個廣西,廣西經濟也是這幾年形勢好些了才得以發展。

  • 12 # 深度工場

    實事求是說,中國近代軍閥部隊,最厲害是西北軍。無論北伐戰爭,中原大戰,還是抗戰,還是解放戰爭,西北軍戰鬥力從來都超過桂系。

    在北伐戰爭,是西北軍在中原地區重創了張學良的東北軍精銳部隊,才有了張作霖匆忙逃跑。而奉系軍閥在當時是北洋軍閥,軍力最多,武器最好,戰鬥力最強的。同時,西北軍也極大牽制和打擊了吳佩孚主力。這才有了,吳佩孚調動不了更多軍隊南下對抗北伐軍。

    在西北軍,山西軍和桂系參加的中原大戰,西北軍戰績最好,差一點就徹底擊敗蔣的嫡系部隊。在抗戰,西北軍拿得出手的戰役,首先就是,臺兒莊戰役,雖然指揮官是桂系大佬李宗仁,但是參戰部隊是西北軍。

    包括孫連仲第2集團軍的第30軍,第42軍,另外還有第40軍,第59軍都是西北軍系統出來的部隊。在隨棗戰役,冬季大反攻和棗宜會戰,西北軍都當做主力投入戰鬥。武漢保衛戰日軍死傷最多的小界嶺戰役也是西北軍30軍,42軍打的。

    桂系實際上在抗戰主要22次會戰當中,沒有一次充當過骨幹主力,論戰績,是遠遠比不上西北軍的。在解放戰爭,西北軍戰績同樣超過桂系,西北軍主力第30軍在太原戰役充當了主力。

    太原戰役是解放戰爭,我軍投入炮兵力量最大的一場大會戰。從1948年10月圍城進攻一直戰鬥到1949年4月,才結束戰鬥,是解放戰爭,犧牲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城市攻堅戰。在當時,解放軍的約五十個軍中,由起義西北軍將領和士兵組成的部隊有:許光達第三軍、王秉章第十七軍、劉金軒第十九軍、孫繼先的二十二軍、張克俠三十三軍、何基灃三十四軍、孫毅六十九軍等,西北軍又成為我軍一支生力軍。

  • 13 # 蕭武

    桂系分為老桂系和新桂系,老桂系是陸榮廷沈鴻英這一批,李宗仁白崇禧打倒陸榮廷和沈鴻英這些老桂系之後,在廣西割地自雄,稱霸一方,成為了新桂系。

    不過,無論老桂系還是新桂系,桂系都不算是實力最強勁的。老桂系時期,西南軍閥中實力最強的還是滇系,和唐繼堯的滇軍比,陸榮廷的實力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即便是到了新桂系時期,在北伐戰爭前後,如果比硬實力,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的實力也是不如滇軍和粵軍的。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裝備水平,新桂系都不算最強的。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廣西以山地為主,算是地瘠民貧的地方,廣東和四川的人口多,經濟實力也遠在廣西之上。哪怕是雲南,經濟發展水平也在廣西之上。所以桂系的軍隊規模始終是受限制的。

    比如川軍和粵軍,即便是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如果是看絕對數量,仍然是在桂系之上的。但和桂系相比,桂系軍隊始終控制在桂系自己手裡,而川軍和粵軍則被混編在各個部隊參戰,而沒有獨立成軍。

    但和其他軍閥相比,桂系之所以顯得突出,是因為桂系自從佔領廣西全部之後,始終能保持著對中央的威脅,尤其是在政治上,始終僅次於中央嫡系,李宗仁更是成為副總統,一度成為代總統。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個人能力確實是比較強的,無論是李宗仁的軍事和政治能力,還是白崇禧的軍事能力,在國軍中都是出類拔萃的。白崇禧更是國軍高階將領中公認的指揮能力比較強的。黃紹竑的政治能力也相當出色。

    比如淮海戰役之前,華東戰場國軍將領最希望來指揮的其實就是白崇禧,但是因為白崇禧不是中央嫡系,而當時華東戰場中央嫡系軍隊雲集,所以最後並沒有胖白崇禧如指揮,而是派了劉峙。

    其次是桂繫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內部比較團結。北伐勝利前後,其他各派系軍閥都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換過領袖的,只有廣西始終是李白控制,沒有變換過領袖。民國軍閥中,只有廣西和山西是這樣,其他地方都換過。

    比如廣東先是李濟深,後來是陳銘樞,再後來是張發奎,後來變成陳濟棠,最後是餘漢謀。越到後來地位越低,輩分越低,發言權越小,就只能保住自己的地盤,不敢有更大的野心,去覬覦中央權力了。

    第三,一般而言,二號人物總是容易覬覦一號的位置,但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組合自從形成以後,一直非常穩定,相互之間親密無間,李宗仁沒有懷疑過白崇禧,白崇禧也是盡心竭力的輔佐李宗仁,從未有過反對李宗仁的言行,這一點也非常罕見。

    第四,桂系軍隊雖然人數規模不大,但在各地軍閥中,相對來說戰鬥力確實是比較強的,紀律嚴明,作風硬朗,擅長山地戰,這一點在國軍中也非常突出。比如解放戰爭中,解放軍隊鋼七軍的戰鬥力的評價甚至高於國軍五大主力。

  • 14 # 外星人158653722

    環境造成的,太窮了,窮則思變,什麼都沒有,只有爛命一條,用命拼好了,不死什麼吃,喝,幸福都來了。不歷害能行嗎!

  • 15 # 使用者9458250053497

    臨桂的李天佑參加百色起義,從百色一路打到東北,然後從東北一路打到廣西把白崇禧的部隊消滅乾淨,李天佑比白崇禧還利害呢。

  • 16 # 清廓天下

    從領導者構成就可以看出,李白來自以桂林為中心的北方文化區,是廣西最核心和強大的地區,黃紹鴻和黃旭初則來自桂東粵文化區,是廣西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整合了廣西的兩大地理和經濟板塊,使廣西在事實上完成了統一。李白黃黃是新式軍閥,注重經濟文化和政治上的發展。新桂系統治廣西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發展,文化興盛,軍事強盛。成為當時的中國模範省。李主政,白主軍事,黃黃主內政後勤,人員分工合理,團結協作。黃紹鴻進入南京體系後,也為廣西軍閥提供相應的支援。再者,廣西背靠法屬殖民地越南,有較多的外部資源渠道,桂東地區與廣東有天然的人文聯絡,能較好的整合利用廣東資源。廣西勇,廣東富,兩相結合,實力就很強大了。

  • 17 # 風雨小天

    全面抗戰剛剛爆發三個月,全國各省軍隊部門在湖南設立50多個招募兵員機構,招募湖南兵超過10萬人。

    1937年10月26日,李宗仁、白崇禧致電湖南省主席何鍵,說桂軍前面在湖南已招募7000人,現在還須招募1500人,祈請何鍵主席大力協助。

    全國各地都說兵員素質超好,為什麼成群結隊蜂擁到湖南來招募兵員?不到100天就招募湖南兵10餘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最虐心的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是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