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馬良駒
-
2 # 創業點子哥
說到新零售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商界馬雲、網際網路、線上線下、商業閉環、雲計算、人工智慧、系統化思維等等,這些花裡胡哨的的概念,本人認為新零售的核心是建立:新的社交關係。
以點帶面說一下,上個月有個粉絲給我發私信,她是開店做家庭花卉盆景之類的,在四五線城市做,但這幾年面臨房租壓力,庫存壓力,營業額也做不上去,每個月收入很不穩定,跟我說再做不好,都想放棄不幹了了。我用新零售思維給她想了一套方案,也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做實體店面臨同樣問題的人,也有所啟發。
1、建立關係:對每個買花卉綠植的人,每戶送一年營養土或者肥料(阿里巴巴上批發,很便宜),並且提供一年上門護理服務,這個很關鍵(公司、家庭都提供),如果你是做個體戶遇到轉型困難,把以上做好就夠了。想往規模、連鎖方面發展,看下面。
2、深挖需求:根據瞭解到的家庭、公司狀況,把你的產品和服務做成套餐,每個季度都可以推出不同的套餐,這只是第一步,賺本職工作的錢。
3、消費升級:透過綠化開啟一個新零售入口,透過入口除了輸出綠化套餐之外,裝修綠化、空氣淨化、飲水健康、油煙淨化,你是不是都可以做;甚至是第四代住房綠化系統你都可以去拓展。這樣你做的就不再是賣花賣盆景之類的一次性買賣,透過綠植護理你做了公司綠化、家庭環保健康一系列產業鏈的生意,小小的綠植背後連線的可是一個個家庭,一整個家庭環保產業,思路是不是豁然開朗了
再回到開頭我說的新零售核心(建立新的社交關係),以上所列舉的還只是個體戶與周邊客戶的關係,如果還想做成連鎖店,就要考慮公司與員工的關係(內部加盟、合夥制);顧客與顧客的關係(社交裂變,分享經濟)以上是根據一個做綠植的粉絲,所面臨的門店轉型問題,給出的一套解決思路具體操作流程,機制,可關注:創業哥阿偉(一個90後小夥,專注新零售領域創業10年)
-
3 # 廈門不將就
要了解新零售的新,首先要清楚原來的零售是什麼,零售是指包括所有向最終消費者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以供其作個人及非商業性用途的活動。所以就是透過提供一種便捷服務,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實現一種商品和資金之間的流動。
個人理解,對於零售業的發展存在下面幾個過程,瞭解了過程就能清晰的指導新零售的新在哪裡。
1、零售1.0
在原來產品匱乏、通訊落後、物流欠缺的年代,零售更多的是透過線下圈地從,圈住消費者的購買區域實現的,講究的是把握住消費者線下逛街流量風口,佔住地就有機會把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就是很多品牌店和大商場最初的推進策略。而便利店這種形式則是佔住消費者生活或工作聚集區的消費場景,為日常的消費提供便利性。所以,零售1.0的關鍵詞就是“線下和佔地圈消費者”。
2、零售2.0
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路通訊高速系統的逐步升級和完善,出現了在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上的零售模式,這就是所謂的電商,這個模式最大的特點是,對於消費者大大提高了挑選、比較的成本,讓價格和競爭從線下這種具備距離壁壘的模式,變成了只在滑鼠一點就可跳轉和對比。這個階段氛圍網際網路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兩個時代對於零售的意義本質是相同的,但在效率和試用場景上卻很很大的提升和改變。這個時候需要對於新的零售品牌就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為線上下佔地成本高漲的年代,他們能夠有機會跟大品牌在線上從同一個起跑線開始競爭,所以這個階段孕育了很多新的零售品牌和零售平臺。零售2.0的關鍵詞就是“網際網路和效率”。
3、零售3.0
這個就是屬於新零售範疇,因為隨著線上燒錢圈消費者、培養消費者網際網路試用習慣一波又一波不同零售場景競爭的完成,這個時候要繼續做這些,成本就變得無比之大,所以,就需要在零售的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在服務上進行整合和跨界,同時利用好新計劃和黑科技,再進一步提高效率,更進一步打通與消費者的互動和連結。這個時期有一個特點,就是零售開始迴歸線下,因為最好的服務和互動是面對面的,而原來已經佔據線下場景的這些品牌和商家開始出現新的機會。所以,零售3.0的關鍵詞是“全面打通和互動”。
而新零售的新到底在哪些方面?
一是服務模式上的新,比如在零售和其他業態綜合而出來的新的零售模式,比如“盒馬鮮生”和“超級物種”,這種就是把原來便利店和餐飲店的兩種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定製化效率更高的服務模式。
二是服務效率上的新,比如無人超市這種在整個零售體驗過程中,使用各種高新的感測器去打通在消費者消費的整個過程,把消費者在支付、選擇等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是互動和定製上的新,基於大資料的基礎和個人資料的積累,還有人工智慧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在如何提高服務反應效率上,就是把貨物展現和銷售的時間直接對應到消費者需要的時間點去,讓消費者在需要的時候即得到滿足,同時會出現消費者定製類產品越來越多,市場中的產品越來越個性化,甚至消費者會參與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
四是還有其他方面的新,這個就看還有什麼新的工具能夠整體改變零售的銷售互動模式,提高商業效率。
-
4 # 愛寵雜貨鋪
新零售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馬雲提出的,所以要了解新在哪裡,就必須弄清楚馬雲對於新零售的定義。
定義
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正式提及"新零售",並作了明確的解釋:線下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上去,線上的企業必須走到線下來,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的物流和在一起,才能真正創造出新的零售起來。簡單來說,就是透過現代的物流進行O2O業務。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講,就是充分利用線下的人流量為線上的電商業務提升銷售。
新在哪兒?
從新零售的定義我們知道,新零售就是傳統零售和電商互相融合。
1. 互相導流。傳統零售可以為電商平臺導流;電商平臺也可以為傳統零售導流。
2. 傳統零售的網際網路改造。傳統零售不斷的被電商平臺搶佔市場,面對電商平臺的進攻沒有應對之策。只有進行網際網路改造,傳統零售才會有出路。
3.現代物流的介入。傳統的零售在物流方面投入不多,物流的利用效率不高。或者說傳統零售的物流成本太高,拖累了傳統零售的業績表現。利用網際網路公司在物流建設方面的經驗,可以極大的提高他們的物流效率。
為什麼會這幾年出現新零售?
因為線上流量的爭奪已經非常激烈,流量成本已經非常高了。整個網際網路的流量已經被BAT瓜分完畢,BAT之間要再想擴大流量,成本不划算了。相反,線下傳統零售對於人流量的利用則遠遠沒有飽和,所以電商平臺自然盯上了這塊資源。
2017年馬雲的新零售動作
在2017年,馬雲透過入股的方式,對新零售涉及的線下企業投資多達700多億元,打通的線下商超門店有7000多家。比如,2017年11月20日 ,阿里巴巴投資了28.8億美元,獲取高鑫零售36.16 % 的股份,藉此打通了376家大潤發門店和78家歐尚門店,這些門店遍佈226座城市,覆蓋29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
-
5 # www2691
所謂的新零售,即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透過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而微商行業,這個對經濟形勢變化十分敏感的行業,將會被“新零售”的趨勢推到風口浪尖。在個人發展、團隊模式領域,將會迎來一場聲勢浩大的升級浪潮。
新零售帶來的變化最直觀的是:反逼零售領域的科技升級。
在消費者端,新科技可以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 在未來的微商行業中,相信將有一大批拒絕變化,或不適應變化的企業倒下,騰出市場給優秀的後來者;還有部分亦步亦趨,跟著同行走的企業,會在市場的邊緣痛苦地掙扎著;最終,只剩下一部分企業脫穎而出,在中國“新零售”的市場格局下,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默默耕耘,開拓出一個別人進不來、利潤豐厚、小而美的細分市場。
-
6 # 皇家哥本哈根
說多了也沒人看。新零售新在哪裡?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新在使用者體驗。具體有哪些方面,見仁見智,大家自行腦補。
-
7 # 天馬行空1247713
新零售的新體現在新的主導玩家更迭,比如馬雲、劉強東之流,零售本質和商業模式毫無任何變化,線下的租金換成了線上的流量費,線下的門店銷售換成了網上運營,實際成本根本沒有下降又何來真正給到使用者實惠,前期的優惠不過是資本燒錢,等取得了足夠佔有率後費用就回到正常水平甚至超出,阿里、京東、蘇寧、滴滴皆是如此
-
8 # WH經紀人麥子
新零售的新在於把類似淘寶,京東,美團的平臺透過建立系統團隊讓原本花錢不賺錢的動作升級為花錢賺錢的模式。也就是消費者升級為經營者,即消費商,和企業合作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
-
9 # 80後江湖
自從馬雲在2016年10月份提出做新零售至今,鋪天蓋地都是對“新零售”的關注和媒體追逐的熱點。
新零售的“新”在哪?必須要先了解“舊零售”到底舊在哪裡。
不論是實體零售還是網店零售,只要是靠下游盈利,用“生活必需,質高價低,買後放心”的商品為終端客戶服務,都是新零售。反之,只要是靠上游盈利,只顧企業自己的“毛利率”,都是“舊零售”。
新零售不僅是對線下門店的升級改造,對線上的倒逼,也是對企業加強線上線下協同能力的新考驗。
其實“新零售”,其實就是穿新鞋走老路的“零售”,所以:不管是穿新鞋還是舊鞋,唯有走上新路才是“新零售”。
-
10 # 加盟評論
『新』在經營思路不一樣,原來只是能夠透過買賣來賺取一定的利潤,但是現在網際網路電商對於價格的打壓非常嚴重,線下更多的是體驗以及服務類消費。
首先心靈受這個詞是馬雲提出來的,那邊雲提出新零售之後,很多人都會衝著新零售去做,但是有一些人那只是對傳統品牌進行了小部分的改造,而有一些人都是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等先進的技術,對於零售有了更高的理解和造詣,那麼什麼是新零售?我認為新零售主要是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運用透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干涉零售的每一個環節,比如說最佳化SKU,比如說在開店之前就對周圍3-5公里的使用者有了充分的大資料瞭解,他們的收入情況,他們的消費喜好以及他們日常購買什麼樣的東西,最多這種情況下,對於使用者有個知根知底的瞭解之後,就能夠因地制宜,在不同。那商業環境不同的住宅小區開不一樣特色的店鋪。甚至產品的系列都不一樣,所以這就是大資料能夠給商業帶來的深度思考。
另外新零售的核心就是和線上結合,另外還有物流輔助。你可以發現透過線上給店鋪引流的方式越來越普遍了,大家現在開始在微信裡投放廣告,微信的朋友圈也有一些官方的廣告,這些廣告的投放都非常精準,但不會覆蓋在店鋪3-5公里的客群之內。然後按照性別以及收入來給大家推送廣告,所以你會發現這樣的廣告都會擁有精準的使用者,所以透過線上來導流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另外就是加上物流的輔助,現在物流越來越好,除了進貨的物流之外的業務。你透過物流來接近和使用者的關係,建立比較好的聯絡,比如說如果使用者喜歡上了某一系列的產品,那麼即使他不用到店消費,也能夠直接郵寄到他的家中。
另外線下的店鋪已經不純做零售了,更多的意義在於體驗,所以線下店鋪應該更加註重裝修以及設計和,符合人性的一些特色。
-
11 # 網際網路俊明說
新零售“新”在,它是對傳統零售模式的一個顛覆。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對新零售下過一個定義,他稱:新零售是一場因工具創新而引發的革命,並在空間再造和消費者關係重建的過程中,恢復中國製造的尊嚴。
這句話的描述有三個關鍵點,一是技術推動的結果,二是零售空間業態的變革,三是消費者關係的重建。
不過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是很容易,但是目前各大巨頭對新零售的佈局,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公司在佈局上的不同點所體現出來的新零售形態所在。
以筆者的理解,新零售的“新”首先表現在對線下市場的重視。
比如亞馬遜斥資137億美元收購了全食超市,同時也買下了400多家位於都市黃金地段、高收入人群聚合區、平均售價超過4000萬美元的門店。一個線上巨頭向線下全面佈局並發展,這就是新零售的一個根本現象。同時這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我們國內的互大網際網路企業,比如阿里入股銀泰、收購高鑫零售(歐尚及大潤發),騰訊入股永輝超市,小米大力發展線下小米之家等都是代表。
其次,新零售的“新”體現在對無人零售和供應鏈的絕對把控上。
Amazon Go、淘咖啡、小麥鋪、猩便利等無人零售模式的嘗試,已經是去年新零售行業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另外新零售的競爭關鍵,還在於物流供應鏈的競爭。應當比如京東為何越來越強大,就是在踐行新零售戰略上採用自建物流模式,全面把控物流環節的原因;同時阿里重金打造菜鳥網路,也是一樣的想法。
新零售戰略說起來才剛剛開始,其最終演進形式有待業界的更新演繹。
-
12 # 環球老虎財經
新零售是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的,他認為純電商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是新零售的時代,那麼新零售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新”在哪裡?
近些年,電商的迅速發展,線下實體商業逐漸衰落。但是使用者體驗是電商的致命缺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質量越來越高,網上購物的實惠已不再是大家的首要需求。因此各電商巨頭看重線下實體商店的體驗感,紛紛佈局線下實體商業模式。阿里攜手大潤發,京東開設京東便利店等。
新零售的“新”主要是線上和線下的充分融合,並且藉助大資料,能為顧客提供獨家服務。新零售的出現,無疑解決了企業和終端客戶之間的消費痛點。對企業來說,能開拓更多的銷售渠道,對消費者來說,能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
-
13 # 哎呀有人盜我名字
阿里研究院認為,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資料驅動的泛零售形態。這當中涉及兩個關鍵點:“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和“資料驅動”。這是消費升級和技術升級兩大驅動力。
消費能力和消費人口結構變化是消費升級的主因,主要體現在三點: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可支配收入提高,對價格敏感度下降。
2、人口結構變化,年輕一代人數字化程度提高,有著更細分、更小眾、更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從消耗標準產品轉向消耗非標產品。
3、體驗式消費越來越受到重視,過去消費者透過電商、團購獲得實惠,現在對消費體驗、社交分享的需求上升。
技術升級主要是指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等新技術,在基礎設施、供應鏈、消費端都給行業效率帶來較大提升:
2、供應鏈端,新技術提高供應鏈效應,更好的響應需求,比如生產裡的機器人技術;大資料分析技術,使得生產端更好更及時獲得使用者需求資訊,及時作出反饋。
3、消費端,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新技術,正不斷地探索怎麼樣更好的提升消費體驗。
技術升級一直是生產變革大的驅動力。傳統零售是生產變革引導消費方式變革,新零售則是消費方式逆向牽引生產變革。新零售時代,消費場景無處不在,透過各種方式接觸到的觸點都有可能變成消費決策的環節,對於消費者反饋也會有更高要求。
昆仲資本創始合夥人梁雋樟談到,“19世紀80年代往後,零售行業經歷三個階段,一開始是生產驅動,之後是渠道驅動,再到如今的消費驅動,對於生產商來說,可以提供什麼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商品,變得非常重要。”
昆仲資本創始合夥人梁雋樟
新消費、新需求催生新業態、新產品
典型代表如盒馬鮮生,做了不少新零售的嘗試與實踐——
1、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統一運營隨時隨地響應使用者需求,依靠大平臺先進物流體系支援,3公里內配送上門。
2、將餐飲和超市形態融合一體,減少種類,聚焦生鮮,透過消費場景,激起到店人群的消費慾望,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場景需求。
3、基於地理位置、使用者畫像的精準運營,與消費者互動、分享。
4、以店為倉,利用大資料分析使用者、SKU,控制單量,減少庫存,再透過餐飲降低損耗。
社群便利店創業團隊如愛便利則聚焦高頻、固定的社群客戶,透過社群店員,與小區消費者形成一種鄰里、熟悉的關係,以提高消費體驗,並透過社群人群比較穩定的反饋資料調整供應商品鏈、品牌商、製造商。
“現在很多產品,會跟內容、IP產品結合,售賣的不是物質本身,而是帶有更多訴求打包的整體產品。”梁雋樟表示。
新零售中技術只是加分項
這些新業態、產品背後,有著新技術的支撐,降低成本並提高使用者體驗。
大資料技術使得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對使用者、商品、購買行為、交易本身能夠完成數字化,並且把數字化在各個環節裡面打通;CV(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的嘗試、探索,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再比如供應鏈階段C2B的技術,倉儲物流環節裡面各種自動化、機器的技術。
但並不是每個新零售創業團隊都有著這麼強的技術實力,技術實力強的團隊未必有很好的商業化能力。
億歐公司創始人黃淵普表示,“人工智慧領域,新零售創業公司技術人員少,自研人工智慧多是噱頭,技術公司商業化落地做得一般,缺乏產業應用場景。”
-
14 # 邵行
新零售的新主要體現在人效和平效上。以社群超市、便利店為例。第一步把所有的價籤都換成可以掃碼支付的價籤。使用者只要開啟支付寶或是微信掃價籤就可以買自己需要的產品。付款完成後,收銀臺的小票就自動打印出來了。收銀員給客戶提供袋子就行了,顧客買東西不用排隊。
-
15 # 絕美太行
啥時候人們不是滿嘴線上,線下的時候那就是所謂的新零售了!零售就是零售,有高低之別,沒有新舊之分!網際網路也只是個工具,不是萬能解藥!基於網際網路,零售只不過事多了條銷售渠道,換了一種表現形式而已!整天看到線上線下的各種理論,都快吐了!
-
16 # 花果山臭猴子
其實可以舉一個例子來證明新零售,裡面涉及到店面,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物流,資訊識別。
今天我去盒馬生鮮超市購物,進門走到智慧機器人螢幕前,機器人啟動人臉識別,馬上給出了家裡冰箱缺貨資料,同時根據大資料掃描自己的健康指標,給出建議的果蔬肉類搭配,並把食譜已經傳輸到手機裡。
出門,無需支付,刷臉時自動結算。
半個小時,所購菜品送到家門口。
-
17 # W王江
因為移動網際網路和消費升級改變了消費者習慣和消費需求,消費者變了,傳統零售必然跟隨改變,新型零售必然出現,而“新”主要體現在四點:
新的交易場景(生活方式佈局,體驗式零售)
新的交易方法(直播,影片,社群,一站式採購系統等新的營銷工具)
新的配送方式(行業+外賣,配送中心,同城配送)
-
18 # 李合偉的國學思想
移動網際網路到來,萬物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線上紅利耗盡,線下舉步維艱。零售行業將以線上線下一體化,利用大資料,整合物流的形態出現。這就是“新零售”這個概念出現的背景。
自從去年10月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後,相關人士都在解析、佈局。然而,什麼是新零售?新零售相比傳統零售有什麼不同?新零售能帶來哪些產業機會?一時間眾說紛紜,阿里說,新零售是人貨場的重構,京東則認為,零售的改變其實是背後零售基礎設施的改變。
而新零售和傳統零售行業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地方:1, 供應鏈條速度的顯著加快。
雖然,供應鏈條的運作模式本質上沒有什麼改變,還是供應商、各個銷售渠道、倉庫、門店幾個環節整體集合的結果,但是商品從供貨商走到消費者手中的速度將顯著加快。
例如京東物流的變革,對於京東便利店整個供貨渠道的改造,還有阿里的菜鳥裹裹都是這方面的改變。
舉了例子,去年的陽澄湖大閘蟹搶購活動,短短1分鐘內賣出了14萬隻鮮活大閘蟹,拿下全國銷量第一。大量訂單的背後,離不開阿里巴巴大資料驅動的智慧物流系統的支撐運轉,天貓的高效物流成為了中國生鮮新零售行業的新航標。
2, 新零售的場景化銷售。
傳統的零售業和商場自成體系,發展的已經很是成熟,但是商業化氣息非常濃厚,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時候可能反倒會心生反感。
新零售的場景化銷售摒棄了傳統的商業化運作模式,以互動化和體驗化為主旨。將商業環境極大地融入娛樂的主題、藝術的主題、人文的主題等等,將商業嫁接更多跨界的元素,給予消費者人性化的關懷,豐富多元化的體驗,形成新的商業空間和氛圍。
3, 大資料和智慧化管理。
通過大資料瞭解使用者喜好,構建使用者影象,根據使用者偏好推送物品,促成使用者購買行為。這不僅僅侷限於電商行業。
在零售行業,也出現了這種變革。將顧客的所有支付偏好、消費路徑、消費習慣、會員資訊、儲值資訊等資料全部收集,並利用大資料整合能力,將資料進一步分析、整理,從而使自己的店鋪做到運營、營銷、服務體驗等方面的最佳化升級。
很多新零售時期的店鋪就憑藉著這一點做到了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良好協調,大大獲利。
從零售到新零售,多的不僅是一個“新”字,而是多了新的改變,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很多改變蘊含其中,便利著消費者和商家。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
19 # 專注實體店新零售
小莉有2家已經開了6 年服裝店,一家是品牌加盟店,一家是掛自已商標的組貨精品店。
聽說不做新零售,店就開不下去,小莉很緊張,開不了店,兒子上不了培訓班,會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可什麼是新零售呢?小莉也不明白啊!就拿出了服裝公司上班、開店的經驗和讀大學時蹭來營銷理論知識,進行分析。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誰是小莉店鋪競爭對手?自然成為了小莉開店的首要問題(競爭對手)。聽說新零售是馬雲說的,馬雲搞的阿里平臺搶奪小莉很多顧客(直接的市場撕殺,爭奪市場份額),雙11時開晚會的氣勢,都快超過春晚了,吸引了很多人(製造、挖掘需求和渠道引流)。那馬雲提新零售的意圖是啥?小莉沒有辦法確認,只好連猜測帶估計:現在很多人追隨馬雲,還有一大波一大波人跟進,這些人要吃飯養家,說不定還想撩個妹或小鮮肉,需要多賺錢,而線上市場又只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2017年的資料),都眼巴巴指望著自己的領袖馬雲高瞻遠矚、提綱挈領指明前進的方向,馬雲壓力也挺大,需要提出新的理論來擴大線上市場規模。說來說去,新零售就是為了繼續搶小莉店鋪的生意。既然競爭對手要做新零售,小莉也跟進,結合店鋪實際來嘗試新零售。
老師對小莉說過:先有消費需求,需求歸類形成市場,同一市場中爭奪消費者的互為競爭對手,誰先解決消費者的顧慮,誰將勝出。小莉列出了線上店與自己店鋪消費顧慮對比(圖1)。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小莉很快總結出了自己店鋪劣勢。
一、 價效比低(線上規模大,形成了成本優勢)。
二、 營銷的投入比不過線上,也不專業。線上平臺上拼命比價(提高價格的市場透明度),形式多樣地包裝商品(降低商品差異化的市場透明度),活動造勢場面大,氣勢大,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優先選擇線上,進而培養消費者的消費優先習慣(訓練消費者);而店鋪沒有高效的方法引流客人到店,沒有機會透過體驗,展現差異化優勢(消費需求清晰才能差異化)。
三、自己店鋪商品不可能比線上平臺豐富。
四、線上商品資訊完整,分類專業,包裝形式豐富,顧客搜尋和選擇很方便;而自己店鋪ERP是品牌商提供的,會員與商品分離,簡單的進銷存而以;僅部分商品有質量不高的圖片,只會發朋友圈;店鋪裝修檔次雖高,但功能化設計不合理,不智慧、不簡捷,沒有商品選擇系統。
五、 售前溝通和互動嚴重缺乏,沒有好的工具,溝通也沒有深度。
當然小莉也知道自己優勢,如:定位清晰,離顧客空間距離近,信任度高,溝通層次深,服務容易深化,服務和商品推薦精準,先試穿後付款,支付風險低等。
小莉大學讀的是服裝專業,服裝公司上班時,也是“小莉一出手,市場抖三抖”式的人物,集美麗與智慧、理論與經驗、執行力超強於一身,很快明確了改進的原則:
1、多開連鎖聯營店鋪,降低商品成本,延伸會員服務和活動,提高附加值,提高性價比。
2、消費者最終是要購買商品,而不是營銷活動。線上的營銷造勢,走宏大路線,勢大吸客也欺客,店鋪就走親情化、精準化,重視消費者路線;與會員點對點互動,提前感知消費需求,開發智慧商品展示和輔選系統;商品場景化,滿足會員精準需求和希望被重視的感受;做到熱情讓顧客信任,專業讓顧客盲從。
3、消費者只會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努力豐富商品,實現垂直領域最優,完善會員資料,建立消費偏好標籤,精準推薦。
4、品牌化重構線上價格戰所消除的社會化標籤,完善店鋪空間,精彩社群活動。
也整理出要做解決的問題(圖2):
整理完畢,小莉一看這麼多,把諮詢公司的活都幹了,廠家(市場供應鏈)、相關服務行業(市場生態鏈)和店鋪的業務還混合一起,那就標出重點:
1、降成本,如果進貨成本和線上一樣,別說是新零售,就是科幻零售店鋪也不怕。降成本必須縮短廠家到消費者距離,需要店鋪管理、商品分享、分銷、展示系統。
3、專業性、定製化地幫助會員選擇商品,需要商品展示推薦的裝置和系統,
4、社群方式品牌化,需要重新重構會員服務規則和互動工具,需要組織性、執行力強團隊。
其它的,如線上非常重視的身份驗證和支付等對店鋪意義並不大,跟隨社會發展即可。
總結起來一句話:店鋪新零售的新要在連鎖化、系統化、精準化、智慧化和社群化下功夫。
確定好後,小莉立即行動起來,老公做服裝管理快20年,程式設計技術也好,系統開發和店鋪智慧裝置就交給他(系統已經開發完畢,正在迭代);明年再開家店,智慧化、網際網路化,重構空間;與幾個開店的朋友聯合,聯營出擊,解決商品成本過高的問題,也預防庫存;按社群化遊戲規則重構會員規則,最後,培訓形象顧問,給她們力量,實踐一把新零售。
-
20 # 虎視財經
馬雲喊出新零售的概念,是為了強調零售業態的變化。其本質是零售業態的要素變化。
零售業的三要素是:人(消費者)貨(商品)、場(銷售渠道)。
馬雲的新零售是在網際網路科技發展和支付手段發展的情況下提出來的。
在沒有網際網路技術和手機支付以前,零售業的三要素之間的順序是:貨——場——人。商品生產出來,要建立銷售場所(商鋪、賣場等),然後聚集人群產生消費。
所以在傳統零售中,貨和場是基礎,商品好,商鋪位置優越,就可以帶來人流轉化為消費。
所以傳統零售的本質是人找貨,貨物放在固定的場所,消費者需要主動上門才能購買到,便利性不夠。
而新零售的本質是貨找人,消費者在哪裡,商品就在哪裡,無處不在,商品離消費者越來越近,方便快捷。
回覆列表
什麼是新零售?簡單來說,就是以資料為驅動,透過新科技發展和使用者體驗的升級,來改造零售業形態。
那麼新零售到底新在哪裡?
首先是新科技帶來的變化,新科技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提升使用者體驗、運營效率,以及改變使用者的消費場景。
透過零售業的三個場景分開說:
在產品後臺,新科技可以幫助軟體和硬體系統升級,將所有的企業內部系統轉化為更便捷的雲端模式,如客戶管理系統,員工管理系統,貨品管理系統,各大門店管理系統等。
在運營側,則更強調供應鏈管理和營銷運營。利用新科技來監控市場動態和各個門店的消費習慣,確定供應鏈運營策略,加強精細化運營。
此外,在新科技的不斷髮展中,電商使用者的消費路徑也一直在發生轉變:曾經是從線下延伸到PC,從PC轉移到移動端。
但現在,消費路徑已經延伸開始到直播平臺、智慧家居上面:很多實體品牌開始和當紅主播合作,在直播中產生銷售;接下來,使用者的消費路徑將延伸到VR/AR平臺上,甚至會延伸到智慧家居中。
用大資料加強對消費者觸達。
傳統的實體零售店最大的痛點是不能有效收集、監控消費者行為,無法精細化運營,但電商可以透過資料的收集分析,進行精準的商品推送、關聯,透過大資料檢測使用者的購買行為,最佳化營銷方案。
但很多同時開展電商業務的零售商,其線上線下的資料並沒有打通,這也造成了很多使用者的消費行為資料缺失,難以建立精準使用者畫像。
透過對供應鏈的管理和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提升產品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