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假如你有二十萬用來創業,最想做什麼行業?
7
回覆列表
  • 1 # 哈嘍我是小六

    如果是給我二十萬的創業資金,我應該會選擇做餐飲。二十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我選擇在大學城附近租個場地那種帶幾個包房的來做個菜館,當然也有堂吃。裝修風格的話,就選那種偏小資一點的。因為,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都很有錢,都捨得消費。並且大學城一般都在城市相對比較偏僻一點的地方,房租比市區的要便宜多了。關鍵人夠集中啊。當然也會參與到網上訂餐當中去,大學生用APP訂餐的也特別多。在學校周邊做餐飲的好處就是有寒暑假,不會一年忙到頭,晚上也很少會像社會上人那樣那麼晚,並且面對朝氣蓬勃的學生心情也會比較好啦。

  • 2 # 大寶尬聊

    1、專案:建議開"麻辣燙”店,操作相對簡單,品質也好把控。關鍵是這東西愛吃的人太多了,受眾人群體大,就意味著顧客源多。只要在品質、衛生、服務上多下點功夫,生意一定會好的!

    2、選址:有餐飲的大咖的說過一句話:“餐飲最主要的就是:第一選址,第二選址,第三還是選址”。可見開餐飲選址的重要性了。選擇了地址,就決定了你的顧客群體的結構、數量,對你今後生意的好壞影響巨大。

    4、裝修建議:以簡捷、明快為主,不應在裝修上投入太多的資金和精力,因為你的資金狀況是不允許你這麼做的;再者,一個麻辣燙店現在最主要的是衛生狀況。輕裝修,重灌飾,營造一個良好的主題氛圍,雙什麼都重要。

    最後,辦理好營業執照。招人、購餐具,開門營業!

    祝!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 3 # 天使的翅膀與夢想

    我想說的是,給我20萬,我未必能把事業做的好,但我自己現在的狀況是,1萬塊錢啟動資金,在縣城投資下去,目前客服一位,員工3位今天廣告的收益剛剛睡床上隨意找了下的會員,目前有車車主2600多位

  • 4 # 王付仲

    我用20萬做淘寶鑑假師,對淘寶上掛的貨物進行。鑑別,鑑別費需要。賣家賣家各承擔百分之5的費用,全國成立最近的業務組。當然要對貨物價值評估,超過500以上的產品才給予鑑別,保證業務員都能掙到錢,公司業務員費用平分,淘寶假貨的名聲也就可以去掉了

  • 5 # 宋來

    二十萬起步,多不多少不少也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那我就拿二十萬的來說吧!其實加盟店也不錯一些速食食品,這個價格適合在二線城市做小型服務行業,碧如快餐店,小超市,水果店,花店,列印啊什麼的!有路子的呢可以試一試做代理,不是盆友圈裡的那種代理!比如一些醫學裝置,重工機械,等!其實就是倒爺!剛開始比較累……做起來了加上一定的關係那就很好做了!還有女人的錢很好做...比如在指甲!還有手工藝品製作!手鍊啊什麼的...

  • 6 # 大愛海賊

    說一下我個人的想法,二十萬只能做做小本生意。

    開滷煮店的首要原因是,我喜歡吃!有了興趣才能幹下去對不對?況且小吃行業還是放哪哪活的,所以,我決定花三萬塊錢在大的居民區包一家門臉很小的鋪面房,僱兩個夥計,就是“滷煮火燒”的字號,保證火!

    優勢:吃是永久不衰的話題,據市場調查,“十一”國慶期間,單十月二日一天,北京市餐飲市場銷售額為600多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8%,因此選擇方向是正確的。同樣是做麵條,人家可以做出紅火的“面酷”,一碗餛飩能賣4元也能賣100元,創業不在做什麼,而是怎麼做。滷煮製作方法簡單,省去了高薪聘請廚師的麻煩,小鋪面積不求大,所需僱員少,成本較小,收益見效快。劣勢:民間特色小吃店,生存或許不難,但做大也不容易。首先最好能開在鬧市或者旅遊地周邊,以吸引流動客源,居民區隱蔽不說,而且上不了檔次,要想能夠打出名聲,則需要長久的努力了。而且現代人嘴挑剔,民間小吃已經是窮途末路,加之人們對自己的身體更是百般呵護,關懷備至,因此對小店的衛生要求極高。結論:屬於憑興趣愛好的小本投資,成功機率70%。

  • 7 # 地獄小裁判

    有20萬,我會用來,做私服技術相關的產業,其實還用不到20萬,我2008年,用全部家當200塊,做私服,到2011年,短短几年200塊,變120萬,然而,轉行,搞棋牌,跟幾個人合夥,一起投資300多萬,我出技術+50萬現金,虧得一塌糊塗,加上,股市失力,朋友借錢不還,120萬,差不多都光了,現在還到欠,銀行4萬貸款,握草,

    準備過完年,去外地打幾個月工,存到1萬塊,在去創業

    如果我有現在能有5萬,兩年之內,賺個100來萬還是很輕鬆的,可惜呀,我沒有,只能打工,賺點錢,然後再東山再起

  • 8 # 創業講武堂

    假如你有二十萬用來創業,最想做什麼行業?其實,看到這個標題的問答之後,一眼就識破這是個偽命題,20萬 多也不多?少也不少?那麼,20萬究竟是拿來創業還是做生意呢? 關於,如何執行的問題,這跟商機有關我就不一一的去解釋,況且,我在這都告訴你是商機了,我TM還在這裡BB幹嘛! 所以,今天我給大家輪一輪創業跟做生意的一些個人見解吧!

    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的發言,小編對如下觀點十分贊同:“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的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衝擊和影響,把握者勝,逆流著將會亡,所以希望大家不把它當做唯命是聽的警示,而是把它當做改變自己的機遇,全速開始。”

    假以時日,周身的一切可能在瞬息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企業也好、初創專案也罷,這一道巨浪必定拍向各處,作為掌舵人的你可承受的住?

    咱能好好做生意嗎?能嗎?

    聲嘶力竭的呼喊之後,讓我們迴歸理性,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講這個道理。

    首先我們說,一個創業團隊,無論是做產品抑或服務,一切為產品為導向的策略容易因對市場瞭解不深而出現偏差;而過分注重營銷推廣或一味滿足市場需求又容易流於同質化,自有的調性形成不了,更不用說品牌塑造。

    所以那些閉門造車企望成為蘋果第二、特斯拉翻版的夢想,先擱擱,弄清楚市場急缺什麼需要什麼,我們再有的放矢地去做。

    馬雲的發言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說法,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這五個“新”衝擊,不應時改變,唯有坐以待斃了。

    遙想90年代初,那時候人們把做生意叫“下海”或者“做點事兒”,後來雖然也有一大波人重新上岸,但“下海”大軍在今日絕對可以用“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來形容,只是說法變了,“創業”多好聽,好像說自己在“做生意”就low的別人都不願與你為伍似的。

    然而可別忘了,創業無非兩條路,做大賣掉博得短期套現或者做到終老(那怎麼說都是偉大企業了)——生意才是本質。無論選擇哪條路,理解生意的本質、尊重生意的鏈條和玩法,才有機會繼續前進。

    當然,如果這個生意你做著做著有意把它當做事業,那麼你所需要考慮的就不再僅僅是當初那些小體量的問題,而要綜合各方面因素甚至上升到社會人情等方面,能這麼複雜的局面,你也就成功實現從創業者向企業家的過渡了。

    不要整天關注賬上趴著多少銀子每天流水多少,想著與這個合作與那個勾搭,如何在深諳生意之道的基礎上,把產品、服務設計最佳化到極致才是身為創始人的你該專注思考的問題。腰板直了,還怕拿不到TS?

    所以說,忘掉創業的浮誇吧,沉下心來好好鑽研產品。說不定20萬 也能做出一番別樣的事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陸小鳳,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怎麼排名?到底誰更厲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