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子說健康
-
2 # 小野寶兒
基因決定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三十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變成高個子,比如營養充足和合理的訓練,孩子一生中也會遇到長個子的黃金期,這幾個黃金期把握好就可以擺脫低個子的命運,具體知識需要問百度,或者專家,無論如何,為了子女的未來,努力學習下,畢竟高個子優勢多。
-
3 # 我是一個快樂孩子的家
經常看某某科學上說是和父母的遺傳有很大關係,還有一個計算表,最後我覺得後天的營養,睡眠也很重要,像養小豬一樣的。
-
4 # 熊貓兒科
俗話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真的是這樣嗎?根據目前的一些研究,父母對子女身高的遺傳影響是相當的。所以母親們不背這個鍋
非要問孩子的身高隨誰,只能說:隨機!
遺傳對身高的影響佔70%,但是30%的後天環境因素更為重要!
如果想要長得高,但先天沒有什麼遺傳優勢,那運動、睡眠、營養、心理就是要重點打拼的後天因素了。
-
5 # 宜昌二院張利華主任
身高的問題一直以來是父母主要關注點。矮小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學習造成諸多的不變,還會給孩子以後的學業、求職、婚戀造成影響。很多孩子,因為身材矮小,導致自卑、抑鬱等心理障礙,不僅會進一步阻礙孩子的身高發育,甚至會對其表達能力與社交能力都帶來嚴重影響。
那麼,什麼是矮小?人的身高沒有一個專業的標準,但是有一個相對的範圍。醫學上用百分位法或標準差法來判定孩子是否屬於矮小。即身高低於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正常健康兒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數,或低於2個標準差(-2sd)以下,醫學上稱之為矮小。
對於孩子身高管理,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把握規律?兒童的生長髮育是有規律的,正常兒童不同時期生長速度不同:一般足月出生時身長50釐米,生後第一年增長25釐米,第二年增長10釐米;第3年至青春期開始前生長速度為每年平均5-7釐米;青春期每年增長8-12釐米,持續2-3年。一般來說,女孩15歲、男孩16歲左右,骨骺就已經接近或達到閉合狀態,身高也就失去了線性增長的空間。
所以作為家長,需要及時監測孩子身高。從健康方面來看,兒童的身高反映了兒童長期營養狀況和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標。如不能達到相應年齡段的年生長速率,均提示存在生長障礙,應及時查詢原因。
針對這種情況,兒科現已開展矮身材的診治。建議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服用增高藥物,以免由於服用含有性激素的藥物,造成骨骺過早閉合,致使生長過早停止。可帶孩子到小兒內分泌專科門診就診,進一步明確身高落後的原因,若醫生建議生長激素治療,家長也不必太過於緊張,生長激素和大眾所聽到的激素是完全不一樣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負責長高,不會帶來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的長胖或性早熟等副作用。
-
6 # 梅州市人民醫院溫志園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懶等原因,不會去特別關注孩子身高,等到孩子身高出現於同齡人差距較大時才發現問題。這時去看醫生,當醫生問及孩子身高增長狀況時,父母一問三不知。其實,做好身高管理對孩子來講很重要。
資料顯示,87%的家長沒有監測孩子身高的習慣,不能及時發現孩子身高的異常;只有20%的家長經常過問孩子身高並進行檢測和記錄;當孩子出現每年的身高增長不足5釐米、比周圍同齡的孩子矮半個頭、總是坐在教室第一排的時候,90%的家長選擇盲目等待,或者堅信孩子會晚長,而錯過了最佳的干預時期。
矮小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學習造成諸多的不變,還會給孩子以後的升學、求職、婚戀造成影響。很多孩子,因為身材矮小,導致自卑、抑鬱等心理障礙,不僅會進一步阻礙孩子的身高發育,甚至會對其表達能力與社交能力都帶來嚴重影響。
建議家長對孩子的身高給予足夠的關注,在孩子成長髮育的每個階段都做好評估,及時發現生長異常的小孩,到專科的醫院,就是正規醫院專科科室做進一步的醫學評估,做診斷治療。
-
7 # 兒科醫師任善香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關注孩子的身高,甚至都拿身高作攀比,作為家長肯定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幫助孩子增高這件事上表現的非常積極。下面就來說說,幫助增高方式有哪些?
在飲食上,營養永遠是排在增高方法第一位的,要想增高一定要營養全面,多吃含鈣、鐵、鋅、較高的食物是有助於增高的,比如牛奶、肉、骨湯、海產品、豆類、河鮮等,多吃一點綠色蔬菜,比如胡蘿蔔、西紅柿、生菜、黃瓜,西蘭花等,日常多喝水,既能排毒,又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健康。不吃油炸食品、碳酸飲料、膨化食品等不利於健康的食品。
作息上要注意不要熬夜,夜晚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時間段,晚上睡眠充足才能保障生長激素分泌量多,每天要確保至少有8小時的睡覺量,養成早睡早起的科學作息時間。
運動對於長高是非常有效的幫助,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加快新陳代謝利於血液輸送,運動尤其是對骨骼的幫助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每天堅持30分鐘的運動,可以以跳躍類運動專案為主,比如打藍球、跳高、跳遠等。
家長還應該注重孩子矮小等問題,一些孩子由於體內的生長激素缺乏而難以長高,又因為家長的不重視導致孩子終生身高處在3250px左右的高度。當孩子有矮小的現象發生,家長應該要及時帶孩子診斷,如果的確是因為生長激素的問題導致的要儘早治療,因為孩子骨骺閉合後就會停止生長。生長激素缺乏可以注射外源生長激素補充,可以選水劑或粉劑注射,粉劑由於出來的較早需要用溶解後注射,水劑則可以用電子筆直接注射。
-
8 # 兒科專家於福軍
孩子的身高決定於誰,是爸爸,還是媽媽?對於身高有先天缺憾的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擺脫身體陰影的噩夢,茁壯成長,那麼孩子的身高有多大比例是取決於父母呢?透過下列醫學公式計算出來孩子的遺傳身高:
兒子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
女兒成年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
這是醫學上存在身高計算公式的原因,也能解釋我們看到的顯現:大多數人下一代的身高與父母身高相差不多,這種遺傳因素佔據人身高的70%。
家長們看到這裡開始擔心了,我就這麼矮了我的孩子真的會像我一樣長不高麼?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決定身高的另外30%則包括營養、運動、睡眠、生活的環境等。
回覆列表
男童5歲身高已130釐米,大夫:很多父母可以學學,這個習慣很好
進入冬季之後,很多孩子都容易感冒或者是腹瀉,兒科醫生說,秋冬季節才是孩子身體真正的考驗,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補充提高營養,來抵禦嚴冬。
陽陽是一名4歲的小男孩,現在上幼兒園中班,別看他才5歲而已,身高卻達到了130釐米,比同齡的小朋友都要高出一大截,而且從小陽陽體質就很不錯,很少生病去醫院的。
可鄰居家的孩子小銘卻和陽陽截然相反,沒到換季的時候小銘總會生病,上個都光顧醫院3回了,而且和陽陽同歲,可是身高只有95釐米,小銘媽媽就去諮詢陽陽媽媽怎麼養孩子的。陽陽媽媽說,想要孩子身體好,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脾胃好,陽陽之前也是很瘦弱的,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後,身高就開始猛漲、
一、孩子脾胃不好、積食有什麼症狀?
1、免疫力變差、經常生病
孩子脾胃不好,首當其中免疫力就會降低,經常生病,尤其是小毛病,咳嗽感冒更是家長便飯,因為脾虛出了問題,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就會影響營養的運輸,導致身體無法及時吸收營養,就會導致免疫系統逐漸衰弱。
2、舌苔異常
舌苔可以反映孩子的身體情況,家長們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舌苔判斷孩子是否積食。放孩子舌苔變得又白又厚的時候,就表明孩子體內積食了,如果開始變黃了,說明是積食化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引起感冒、發燒。
3、睡眠質量差
當孩子積食了,脾胃運化不正常,睡眠質量會變得餓很差,具體表現為腹部保障、夜間輾轉反側睡不著、頻繁哭醒,有時候還會盜汗,弄溼枕頭和衣服。
4、下眼瞼腫脹
脾胃有運化水是的能力,如果孩子脾胃不好積食了,就會導致運化水溼的能力下降,下眼瞼就會變得腫脹,發紅發紫,看起來像眼袋一樣。
二、這一物是健脾的好幫手,孩子每天吃一點,健脾消食,脾胃棒
很多家長都會問怎麼給孩子調理脾胃呢?想要調理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食療,可以給孩子吃吃看這個方子,用猴頭菇、山藥和檸檬,烘乾去酸之後,研磨成粉末,隔三差五給孩子吃,最好每年都能飯前吃。
現代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添加了生物蛋白鋅成為了猴菇蛋白鋅,選擇藥食同源的成分,可以悄無聲息的調整孩子的脾胃功能,加快孩子消化吸收能力的恢復。
主要成分作用:
猴頭菇:改善脘腹脹滿的情況,健脾養胃。
山藥:促進腸胃蠕動,分泌的黏液可以保護胃黏膜。
檸檬:酸甜開胃,提高孩子的食慾。
生物蛋白鋅:高活性、高營養、高蛋白,可以調整孩子腸胃菌群的活躍性,促進孩子脾胃對營養的消化和吸收,改善孩子長不高的情況。
三、日產堅持2個好習慣,孩子脾胃好、不積食、長高個
1、經常運動: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可以更好的促進食物的消化,有效的預防積食的問題。
2、控制零食:日常最好以正常為主,不要老是給寶寶吃零食,會加重孩子脾胃負擔,影響食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