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是杯酒
-
2 # 小石頭LEO
崇禎的亡國可以說是七分人禍,三分天災。
其實大明王朝早在嘉靖的時代就應該亡了,只不過因為那個時候王朝內部還算風調雨順,邊境也算安定,缺少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且當時的朝廷內部也算是政通人和,高拱,徐階,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能人,能夠幫助大明王朝維繫一線生機。後來又出了一個驚才絕豔的張居正,在國內實行改革,讓這個國家能夠獲得一絲迴光返照的機會。
但是這個機會很快就隨著崇禎的登基而徹底斷絕。倒不是說崇禎是一個十足的昏君,比起他的前任來,他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皇帝了。只不過崇禎登基之後,恰好趕上千年難得一遇的小冰河時代降臨,席捲整個大明王朝,連北方的草原地帶都沒有幸免於難。氣候的急劇變化,讓北方的遊牧民族難以生存,被迫南遷,必然和南邊的明朝發生摩擦。而北方的後金又出了個一代雄主努爾哈赤,統一各部落之後,直接將矛頭對準大明王朝。
天災同樣對明朝也有深重的影響。崇禎在位十七年,天災不斷,不是旱,就是澇,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很多人被迫背井離鄉,成為流民,進而成為流寇。李自成,張獻忠們就是這樣誕生的。外有邊患,內有流寇,大明王朝已經被放在火上烤了。這個時候崇禎也是憂心如焚,但是他過於急躁了點。在位的十七年,他更換了五十多位內閣首輔。在內閣首輔相當於前朝的宰相,甚至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時代,這樣頻繁的更迭,導致朝政很難貫徹統一的思想。經常朝令夕改。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天災,兵禍,邊釁,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大明王朝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個時候不是一個勤政的崇禎能夠改變的,人力已經無法挽回了。所以,儘管崇禎明朝少有的勤政的皇帝,也難以改變亡國的命運,成為一代亡國之君。
-
3 # k笑笑生
明崇禎皇帝勤儉治國,確實是一個當明君的好苗子,可是他接手的卻早已不是那個健碩的明帝國,而是搖搖欲墜的破敗江山。
一
天災
當時的明王朝正處於小冰河期,農作物歉收,整個明帝國都是處於溫飽狀態,雖然皇帝有心勤儉度過難關,可手下能有幾人與他心齊呢?地主貴族尚有餘糧,可這天下的貧苦百姓卻沒那麼好過了,總要有一口飯吃,既然要餓死莫不如拼死搶一口飯吃,浩浩湯湯的農民起義開始了
二
滿清進攻中原
本就無力平叛的明帝國屋漏偏逢連夜雨,東北的滿清軍隊一直在虎視眈眈的盯著明帝國這頭病獅子,雖然都沒有糧食,可遊牧民族本就不善耕種,糧食全靠搶,拿著明帝國的糧食來打明帝國,內憂外患,明帝國腹背受敵,確實無力招架
三
崇禎的性格
崇禎皇帝性格多疑,用人也是思前想後,優柔寡斷,也難怪崇禎皇帝,在這種政治局面跟腦袋別褲腰帶沒什麼兩樣,還信得過誰?朝廷可用將才也是越來越少,朝廷的高階指揮官是換了一批又一批,可能在一個聖世崇禎是治國的好手,但是在這種高壓力的狀況下,崇禎的抗壓能力明顯不足
四
朝廷腐敗嚴重
明朝末期的朝廷腐敗已經極其嚴重,東林黨之間互相傾軋,整個明朝政府機構已經被蛀蟲侵蝕,只有皇帝一人怎能力挽狂瀾?加之東西廠、錦衣衛這些特務機構,讓本就不團結的君臣更是相互提防。
總之明帝國的滅亡並非一人的過失,崇禎皇帝只是生不逢時趕上了,借用水鏡先生評價曹操的一句話“治世能臣,亂世奸雄”崇禎皇帝就是“治世的聖君,亂世的背鍋俠”如果你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放到這個時期也不一定能挽救明帝國。
-
4 # 布夫舟
我個人覺得崇禎皇帝其實還是不錯的,如果他在萬曆那個時候做皇帝,肯定能做得很不錯。但是由於他所處的時代並不好,明朝已經積重難返,內憂外患,加上自己過於年輕,缺乏經驗,最後做了亡國之君。至於說他勤儉治國,這個確實是事實,不過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畢竟人能夠改變的事情是有限,明朝的人再聰明,在自然科學上也不大可能趕上一個現在的普通學生,這就是時代的限制。
崇禎從個人天賦上來說,其實是一個很一般的皇帝,這也註定了他一生是不大可能改變歷史潮流的。這是和明太祖不一樣,朱元璋能夠布衣之身,奪得天下,這種人在歷史上是不多的。這個道理就跟現在高考一樣,有的農村出身的學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自己天資聰明,勤奮努力,最後成了高考狀元。但是這種人是非常少見的,如果期望每個農村的學生都好好讀書,成為高考狀元,改變命運,這多半是不大可能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大部分的皇帝也都是普通皇帝,崇禎皇帝也不例外。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想盡力拯救這個國家,所以他是非常勤於政事的,不好酒色,勤儉治國。如果在好的時代,他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守成之君,但是可惜他時運不好。所以歷史上崇禎雖然亡了國,但是評價還是不錯,也是這個原因。歷史上很多時候,人是改變不了,但是如果盡力去做了,即使敗了,大家一般也是會很寬容的。所以文天祥反抗元朝失敗被殺了,大家還是很佩服他就是這個道理。很多事情,盡力去做就行了。
-
5 # 論史
勤儉只能說明崇禎皇帝的帝德還是不錯的,但是勤儉不意味著治國能力強,崇禎皇帝確實是想重新整頓朝政,希望明王朝能在他手上振衰起運。可是他確實缺乏才能,反而因為很多決策失誤使朝政變得更加不堪問。
首先,崇禎皇帝性格中確實有剛愎自用、虛榮心強,他一定要讓其臣下完全按照他的意志行事,不能有半點意見。劉宗周就是因為屢次批評崇禎皇帝,而最後被罷官為民。而其本人又求治太急,又好猜忌,使中央和地方大員頻繁被罷免或誅殺,整個崇禎執政時期,兵部尚書就換了十四人,而刑部尚書換了十七人,內閣大學士在這些年間居然任命了五十多人,朝政也因此大為混亂。
而崇禎皇帝也確實任用了一批奸佞,就比如說在輔臣之位長達八年的溫體仁,就是屬於治國無方而長於內鬥的人物,在他的擔任輔臣期間,朝政已是一片糜爛。
《明史·溫體仁傳》:流寇躪畿輔,擾中原,邊警雜沓,民生日困,未嘗建一策,惟日與善類為仇。在政局混亂的情況下,地方吏治自然也是好不到哪裡去,官員的升遷竟然全憑行賄,戶科給事中韓一良就曾經在上疏中感慨這種現象。
《國榷》卷98:然今之世局,何處非用錢之地?今之世人,又何官非愛錢之人?在崇禎初年,明朝國內的階級矛盾就相當嚴重了。而崇禎皇帝不僅未能採取相應措施,反而又在萬曆末年三次加派遼餉的基礎上,又於崇禎三年十二月再行加派遼餉,又於崇禎十年加派剿餉280萬兩,再於崇禎十二年加派練餉730萬兩,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無疑使階級矛盾更加激化農民起義軍的規模自然是有增無減。
我記得再增剿餉的時候,崇禎皇帝就說過“暫累吾民一年,除此心腹大患”,在他眼裡看來這加派完全是為了天下蒼生平賊,殊不知百姓早就已經怨聲載道,他在慢慢失去民心,就在京城,百姓將“崇禎”這個年號調侃為“重徵”。可見,百姓對崇禎朝的橫徵暴斂怨恨之深。
《三垣筆記》上《崇禎》:朝議以國計不足,暫借民間房租一年,於是怨聲沸京城,呼崇禎為重徵。崇禎皇帝還賦予了宦官監軍之權,有的還大權在握直接指揮軍隊。而他們的表現實在是非常的惡劣,侵吞扣剋軍資,遇敵輒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軍心渙散。不僅如此,他們還會坑害忠良,明朝的著名統帥盧象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被宦官高起潛見死不救,坑害至死。
《明通鑑》崇禎十一年十二月:象升遣廷麟往乞援,因與決曰:“死西市何如死疆場!吾以一死報君,猶為薄耳。”起潛不應。雖然,明末的困局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其滅亡也不能全怪崇禎。但是,他的“奮發作為”確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
6 # 這些歷史要讀
因為明朝到崇禎手裡時,已經到了該亡的地步了,豈是他一人能扭轉的?
1、內憂外患;
崇禎即位時,明朝的內憂外患情況已經進一步惡化。當時,明末農民大起義開始集中爆發。數量日益龐大的闖軍開始不斷在關內擴散,明朝當局不斷剿滅都剿不過來,而且受戰亂影響省份越來越多,極大的破壞了明朝的稅收;
而與此同時,關外的滿清又日益強大,與關內的闖軍形成了隱形的配合,不斷侵襲和劫掠明朝,使得明朝在兩線作戰中不斷透支自己的有生力量;
對內對外的不斷用兵,急速增加明朝的軍費開支,加上饑荒和瘟疫的災害的打擊,進而使明朝的財政崩潰,陷入惡性迴圈。
2、腐爛的國家機器;
其實,除了天災和外敵,更在於人禍。崇禎時代,明朝的國家機器早已腐爛透了。當時官紳相互勾結,侵吞公田,兼併土地,使得流民劇增,國家稅收枯竭。
明帝國那時已經形成藏富於官的悲催局面,國家和廣大百姓瀕於破產,而那些官紳階層的財富卻與日俱增。當國家向他們收稅他們就聯手抵制,還橫加指責。崇禎讓他們捐錢,個個喊窮。結果李自成攻進北京後,順便一抄,就抄出7700萬兩。
試問面對如此腐敗的國家機器,崇禎又能怎麼辦呢?當年的登基時不過是一位17歲的未成年人,而他要面對的卻是成千上萬精於算計,精於鑽營的老儒臣。
3、崇禎自己的缺陷;
崇禎是很節儉,也很勤政,但他畢竟不是中興明主,他有不少缺陷。崇禎剛愎自用,他在位17年卻換了19任首輔。此外,他猶豫不決,缺乏核心戰略觀,在先安內還是先攘外上面左右搖擺,致使明朝在雙線作戰中越陷越深,最終走向滅亡。
明帝國也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向滅亡不斷前進。
-
7 # 路遙2020
一句話形容: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明朝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換做誰也沒辦法,崇禎也算是盡力了。
明朝的滅亡從萬曆皇帝執政的後期就開始了。明朝政治上開始逐漸腐化墮落,官員忙於斂財和黨爭。對於民間疾苦和外患置之不理。軍事上衛所制名存實亡,後金崛起。財政上,國庫隨著萬曆三大徵,日漸枯竭,重農抑商使得財政稅收沒有大量增加。土地兼併的加劇使得流民成為後期的隱患。
看看崇禎上臺的作為。一上臺就幹掉魏忠賢,但是沒有考慮到黨派制衡的問題。這樣直接導致東林黨做大,形成官僚集團。東林黨的一系列操作加劇了社會底層的矛盾。政治上崇禎對於朝臣的把控和選拔很成問題,十七年的時間換了五十多個內閣成員。這裡面出了很多貳臣。
軍事上崇禎開始信任袁崇煥,後面又殺掉,刻薄寡恩和猜忌多疑的個性讓將領有了私心。所以明朝後期能打的將領很多,但是基本上沒有善終的。甚至反過來出現了諸如左良玉之類的軍閥。
不可否認,崇禎很勤勉,也不是暴君。但是其個人的帝王之術遠不如祖先朱元璋。明末已是大勢已去,以崇禎的個人能力很難力挽狂瀾。
-
8 # 北大記著
一個人來說對歷史太渺小了。封建王朝從建立到衰敗都逃不出歷史圓周率!大廈將傾迴天無力!光憑他一個人沒啥用。封建王朝打江山用人才,人才濟濟,成就江山,坐江山。然後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以後驕奢淫逸,體系腐敗。用俯首帖耳的奴才。這造成了整個系統衰竭。天下英雄成了對立面。朱由檢一個人能短時間改變長期腐化行成的衰竭的系統。日積月累,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封建王朝後期大病。沒等他治療,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他那一幫奴才能扛得住!
-
9 # hantao18694
借用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的話“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階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明朝歷經200多年的發展,體制的活力早已喪盡,又遇上小冰河時期,內憂外患以致無力迴天,再加上崇禎皇帝雖然勤政,但領導能力不行,疑心太重,剛愎自用,又缺乏戰略眼光,朱元璋告誡太子的“仁、明、勤、斷”四個字,除了勤外,崇禎都沒有做到。
當然,我們以上帝視角從幾百年後去敘述當年的人,難免有失尊重。崇禎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六下罪己詔,最後天子守國門,吊死煤山,比之“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孟昶、李後主,還是有骨氣的多多。
-
10 # 興長久
大明統治崩潰與完結是由於其統治階級內部多種原因導致的,由於大明崇禎皇帝一直擁有實際權力,故其負主要責任,不因其是否“勤政”而改變。
明亡表面上看是軍事失敗、財政崩潰、天災、人禍的原因,其實不是這麼簡單。
唯物辯證法中認為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二位的原因。 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情變化是由內外因共同發展的結果。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起推動和促進作用,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在明亡這件事上來講,擁有實權的崇禎及其統治階級才是內因,流民起義、清軍逼關、播州之內、民變兵變、各種天災人禍等都是外因。
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變化發展,崇禎雖然勤政,但他猜忌能臣武將,重用庸臣佞臣,看一下最後在他身邊的內閣、六部官員什麼貨色就明白了。崇禎接手的時侯並不是很爛,手上好牌一大堆。雖然西北災荒嚴重,富庶的工商業產出、可查抄的貪贓枉法的貴族官僚等完全夠應對將來的財政危機,從另一方面講,災民能變民兵,也能變官兵,更能變廉價民工,崇禎天天在勤什麼政,這麼好的資源變成了燙手的山芋?!禁軍、秦兵、洪兵、天雄軍、關寧軍等足夠滅國內民變七八次了,可崇禎集團每每到關鍵時刻自己放了李自成、張獻忠們,怪誰?八旗戰力強大,野戰無敵,但他們內部矛盾也很多,經濟危機也很嚴重,被大明、蒙古、北韓三面圍著,還沒水軍,被毛文龍弄得睡不好覺,這些崇禎勤政的時候有沒有慎重考慮,好好利用?國家沒錢,貪贓枉法的貴族官員多不多,有沒有錢,各地的地主富戶有沒有錢,為什麼不向他們合法地搞錢搞糧,非得向衣食無著的農民逼糧逼糧,逼民為賊?在明明兩線作戰頂不住的時候,為什麼堅決果斷地停掉一線或兩線,面子重要還是江山重要,或者說黎明百姓沒他面子重要?既然官員們陽奉陰違,為什麼不懲處清洗,是感情太深還是根本就是一丘之貉?京師可能守不住了,是不是可以叫太子去南方監國?為什麼不聽一下週皇后的勸,非讓全家全天下陪葬?太多太多了,崇禎的勤政,不知道勤政在哪裡!
作為對比,成化、正德、嘉靖、隆化、天啟也是內優外患,接手的時候比崇禎好不到哪去,結果呢?再近一點的,同治、咸豐、慈禧、光緒的內憂外患更是觸目驚心,不是什麼火燒眉毛了,簡直是在鐵板燒了,結果呢?
沒否認崇禎勤政,也沒否認他一心為國為民,但有些事,不是勤奮就能改變的,比如說智慧。很顯然,崇禎沒有治國能力。接手了一個總體上碾壓周邊勢力的國家,卻搞得身死國滅,家破人亡,百姓塗碳。朱由檢可能是一個好人,但他絕不是一個好皇帝、好丈夫、好父親。
大明1644的悲劇,崇禎朱由檢是負主要責任的,根本原由也是他,不關嘉靖、萬曆丶天啟、魏忠賢等人的事,民變、兵變、清軍、天災等,都是外因!
-
11 # 使用者4684103484
歷史的發展,不是個人能夠左右的。即使他的老祖宗朱元璋、朱棣再生,也是無力迴天,何況他還沒有他們的能力。
自然災害,農民起義,政治腐敗,黨爭,後金崛起。大明朝就像一個大廈,但是已經蟲蛀腐朽,行將倒塌。主樑、地基都壞了,小修小補,已經於事無補。只等那一陣風,一個小地震,一個導火索,就將被歷史淘汰。
-
12 # 文城觀點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位悲慘的值得同情的皇帝,但也是一位頗受指責、有重大過失的皇帝。
朱由檢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治政十分賣力,可是,他又無治國之謀,用人無方,加上多疑、猜忌、嚴苛、殘酷,致使黨爭不斷,朝政混亂。
朱由檢執著於使明王朝“中興”,但卻招來了明朝的滅亡,自己也落得了在柳樹上吊死的命運。
朱由檢即位不久,便以雷厲風行的手段除掉了曾權傾朝野的大太監魏忠賢,滅了朝中最大的隱患,但他卻擋不住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也阻擋不了多爾袞的滿清鐵騎,斷送了明王朝。
朱由檢算是一個受到人們同情和尊重的皇帝,就連對手也給予他一定的肯定。率領清軍佔領北京的滿清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評價說:“崇禎之亡,天數已定。彼時總有良臣,也濟不得事。崇禎皇帝也是好的,只是武官虛功冒賞,文官貪贓壞法,所以把天下失了。”(鄭永昌:《試論明清之際官方史料對崇禎帝評價的轉變問題》)
崇禎皇帝(劇照)
率兵攻進北京城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在《登極詔》中評價崇禎帝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意思是說,崇禎皇帝不算太昏庸,即便他被孤立了,卻頗能為民眾國家打擊貪官汙吏,做了一些好事,但因佞臣徇私舞弊,黨爭嚴重,忠臣絕少,明朝才會敗亡。
但是,《明史》卻指出了他的種種過失:“人才之賢否,議論之是非,政事之得失,軍機之成敗,未能灼見於中,不搖於外也。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當夫群盜滿山,四方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撫兩端,茫無成算。內外大臣救過不給,人懷規利自全之心。言語戇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為閫帥者,事權中制,功過莫償。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賞罰太明而至於不能罰,制馭過嚴而至於不能制。加以天災流行,饑饉洊臻,政繁賦重,外訌內叛。譬一人之身,元氣羸然,疽毒併發,厥症固已甚危,而醫則良否錯進,劑則寒熱互投,病入膏肓,而無可救,不亡何待哉?”(《明史·流賊傳》)即是說,朱由檢不善於判斷是非,不善於決斷大事,生性多疑,剛有餘而柔不足,處事適當,賞罰太露,制馭過嚴,殺伐太嚴酷,致使已病入膏肓的明朝機體,無藥可救。
清人蕭徵模有一首詠崇禎皇帝的詩,說得很形象:“心匪不仁計則窮,減夫派餉事重重。可憐三百年夭下,斷送憂勤惕勵中。”(《末代明帝朱由檢的起伏人生:勤政亦亡國?》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6-07-04])
朱由檢的一生,是執著奮進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也是悲情的一生、可憐的一生,又是值得尊重的一生,是令人感嘆的一生。明之亡,實非亡於崇禎,但明朝卻他在位時終結了;明朝亡了,崇禎帝上吊死了,而明朝的滅亡,卻給後人留下了非常值得深思的教訓。
朱由檢畫像
第一,早年不受寵愛,但卻好學不倦,志向遠大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1] )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個兒子,也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異母弟。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朱由檢生於慈慶宮。朱由檢運氣很不好,他還沒有出生,就註定不受皇帝喜歡了,這是因為,他父親朱常洛不受神宗皇帝所喜愛,明神宗寵愛鄭貴妃所生的福王朱常洵,作為朱常洛的兒子,也不被神宗帝所喜愛,而且,朱由檢的母親又是不受寵愛的婢妾,因而,他一出生就很不幸。朱由檢才五歲時,他的生母劉氏就被他父親朱常洛下令仗打而死,朱由檢成了失去母親的孤苦的皇子。他母親死後,他被交給庶母李選侍(西李)撫養,可是,過了數年,西李生了女兒,便照顧不了他,他又被轉給另一李選侍(東李)撫養。
不過,這位早年經歷不幸福的年少皇子,卻很有志向。他勤奮好學、孜孜不倦,他認真閱讀各種書籍,精讀《四書》《五經》《資治通鑑》《通鑑綱目》《大學衍義》等,而對於治政方面的著作,他也讀了不少,如《貞觀政要》《皇祖明訓》《帝鑑圖說》等,這閱讀習慣使他在後來,還令武英殿中書,畫歷代明君賢臣圖,寫《正心誠意箴》等,製成屏風,分別安放在文華殿、武英殿,以便能隨時閱讀,以之來激勵自己。
朱由檢於天啟二年(1622年)1622年被哥哥朱由校冊封為信王,開始了他的參政經歷。
第二,繼位為帝,果斷剿除閹黨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乙巳(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病重,他在乾清宮召見內閣大臣、科道諸臣,下詔稱魏忠賢、王體乾對皇帝忠心耿耿,可堪大用,並封魏忠賢的侄子魏良棟為東安侯。之後,朱由校便將朱由檢召入臥室,對朱由檢說:“吾弟當為堯舜。”次日,朱由校召見內閣大臣黃立極,對他說昨日召見信王,心裡高興,身體好多了。可是,乙卯(二十二日),朱由校便駕崩於乾清宮。由於熹宗沒有子嗣,信王朱由檢成了繼位者。
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檢即皇帝位,當時朱由檢十七歲。次年正月初一癸亥(1628年2月5日),改年號為“崇禎”。
崇禎帝即位時,魏忠賢的權勢非常大,他是熹宗臨死前特意強調應該重用的大臣,而且,當時,魏忠賢以司禮監秉筆太監的身份提督東廠,而錦衣衛提督田爾耕是魏忠賢的親信,兵部尚書崔呈秀也是魏忠賢的黨羽,朝廷內外遍佈魏忠賢的死黨。
崇禎皇帝能雷厲風行地除掉魏忠賢,是顯示他政治才能的重大事件,也是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政治功績。
崇禎帝即位時,魏忠賢雖然權勢熏天,他剛擊敗東林黨人,害死了守邊名將熊廷弼,掌控著朝中的重要部門,但是,他還不敢公然加害崇禎皇帝。而崇禎皇帝從即位開始,便一直是膽戰心驚的,在入宮的第一天,他就一夜未眠,他取來宦官身上的佩劍,以便夜裡防身。他牢記皇嫂張皇后的告誡,不吃宮中的食物,只吃他自己袖中私藏的麥餅。
此後,崇禎皇帝依然十分警惕,並很善於掩飾,一方面,崇禎皇帝像他皇兄天啟帝一樣,尊重和優待大太監魏忠賢和天啟帝的乳母客氏,表現得很低調;另一方面,崇禎皇帝又將原信王府中的待奉宦官和宮女逐漸帶到宮中,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對朱由檢這樣一位新皇朝,魏忠賢竟然沒有能看透他的心思,誤以為朱由檢跟明朝之前的一些皇帝一樣,是嗜好淫樂的帝王。於是,魏忠賢開始送美女給崇禎帝。而崇禎帝是一位有大志向、很勤廉的帝王,對美色並不嗜好,但為了不讓魏忠賢起疑心,還是將美女留下來了。好在崇禎帝很細心,在搜查送了的美女時,發現了美女裙帶頂端繫著細小的藥丸,這是一種“迷魂香”,即特殊的春藥。
魏忠賢得知美女在皇帝身邊並沒有能起作用,於是,他又生一計,秘密派小太監藏在宮中的複壁中,拿著“迷魂香”,想利用幽香為皇帝催情,而這也被細心的朱由檢發現了。被崇禎帝感嘆說:“皇考、皇兄皆為此誤矣!”(參看《明季北略》)
魏忠賢開始試探崇禎皇帝,一方面,他讓一些親信大臣上奏頌揚魏忠賢的大功德,想以此來探明朱由檢是什麼態度;另一方面,魏忠賢親自向皇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皇帝請求停止為他建造生祠,以退為進,仍朱由檢對他放心。
而崇禎皇帝對魏忠賢這些招數都能巧妙應對,對於那些頌揚的奏疏,他“且閱且笑”;而對停止建生祠的奏章,他批覆道:“以後各處生祠,其欲舉未行者,概行停止。”(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卷之七》) 這種應對策略很明智,既沒有直接說停建魏的生祠,又有利於了抑制朝野對魏忠賢的崇拜,而且,還不會引起魏忠賢的懷疑或惱怒。
不僅如此,崇禎皇帝一方面增加對魏忠賢以及他的親信王休乾、崔啟秀等的嘉獎,以迷惑魏忠賢;另一方面,他卻秘密採取措施,削弱魏忠賢在朝中的影響力。
魏忠賢(劇照)
新皇即位,朝中大臣們開始分化,有的明哲保身,坐山觀虎鬥;有的投機鑽營,想升官發大財;有的卻憂國憂民,冒死直諫。而魏忠賢極其黨羽的張揚跋扈,也引起了忠貞大臣的極度不滿。朝中御史站出來了,而且,出招很有謀略。
天啟七年(1627年)十月十三日(農曆),御史楊維垣上疏彈劾兵部尚書崔呈秀,但卻頌揚“廠臣”魏忠賢,奏摺稱:“呈秀毫無益於廠臣,而且若廠臣所累。蓋廠臣公而呈秀私,廠臣不愛錢而呈秀貪,廠臣尚知為國為民,而呈秀惟知恃權納賄。” ((清)汪楫編輯,《崇禎長編·卷二》)
這是一個很有謀略的奏章,崔呈秀是魏忠賢門下的“五虎”之一,是魏忠賢的親信干將,他是兵部尚書,對軍隊的影響很大。崔呈秀備受魏忠賢信任,其子崔鐸目不識丁卻能中進士,便是依靠魏忠賢的權勢。彈劾崔呈秀,頌揚魏忠賢,這有效地分化了魏和崔,使魏忠賢不好保護崔呈秀,而朱由檢藉機免除崔呈秀的兵部尚書一職,令他回鄉守制。倒魏的大幕拉開了,魏忠賢所掌控的“閹黨”失去了一位兵部尚書。
崔呈秀被罷官,傳出了“閹黨”內部分化的訊號,並讓朝臣們感到魏忠賢並非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於是,連魏忠賢的親信官員們也開始彈劾魏忠賢,奏疏逐漸增多。而崇禎帝對彈劾魏忠賢的事卻不動聲色,有時,他還找機會當面對魏忠賢哭訴,表示無奈。而面對朝中大臣,他卻任由大臣們攻擊魏忠賢,其實,崇禎帝這等於是向朝臣們表態:他不護著魏忠賢了。
天啟七年(1627年)十月二十六日,海鹽縣貢生錢嘉徵上了一道十分厲害的奏疏,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一、並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政;九、傷民財;十、褻名器。”(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下)》)錢嘉徵此疏所列的魏忠賢十條罪名,基本上都有證據。此時,崇禎帝開始行動了,他將魏忠賢召來,令太監當著魏忠賢的面宣讀錢嘉徵的奏疏。魏忠賢聽了感到十分恐懼。他急忙找原信王府的太監徐應元商量對策,徐應元勸魏忠賢辭去爵位,認為這或許可以保住富貴。次日,魏忠賢以養病為由,請求辭去爵位,崇禎帝批准了他的請求。
天啟七年(1627年)十一月一日,崇禎帝斥責為魏忠賢出主意的徐應元,並將魏忠賢貶往中都鳳陽祖陵負責管香火。魏忠賢雖然領命了,但他出京時,竟帶著1000多人的衛隊、四十餘輛大車,浩浩蕩蕩地往南走。魏忠賢低估了崇禎帝的膽識,他向借離京時耍耍威風,可是,他此舉讓崇禎帝不能容忍,於是,崇禎帝立即下旨,命錦衣衛旗校將魏忠賢緝拿回京。十一月六日,魏忠賢在阜城縣(今河北阜城)南關的客舍中,聽一位書生唱完《桂枝兒》小曲,便自縊而亡了。
魏忠賢死後,崇禎帝立即展開了清除魏忠賢餘黨的行動,他先後任命曹師稷、顏繼祖、宗鳴梧、瞿式耜等人為給事中,任命吳煥、葉成章、任贊化等人為御史,負責清除“閹黨”,在朝中和後宮,掀起一場對魏忠賢黨羽的大清除。魏忠賢的“對食”夫人、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客氏被笞死於浣衣局,並在淨樂堂焚屍揚灰;與魏忠賢同謀的首逆六人、近侍十九人、逆孽軍犯三十五人,諂附擁戴軍犯十五人、祠頌四十四人等,共有二百五十八人分別被定罪處置,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崇禎帝還下令拆毀各地為魏忠賢所建的祠堂,並規定宮中內監不得擅自出京,此外,他還嚴令各地鎮守太監立即辦理移交手續,火速返京。
與此同時,崇禎帝展開平反昭雪活動,為一批受“閹黨”迫害的東林黨人恢復名譽,讓他們中的一些人官復原職。清除“閹黨”,為東林黨人,這是朝中風氣為之一振,朝臣們被“閹黨”壓抑久了,魏忠賢一倒臺,他們感到揚眉吐氣。而崇禎皇帝則藉此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威望,確立了即位後的穩固的統治地位。
第三,勤政廉政,為戰事增加稅餉;換將殺帥,使明軍全線潰敗崇禎帝是明朝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白天在文華殿批閱奏章,接見群臣,晚上則在乾清宮看奏章,遇到軍情緊急時,他便連續幾晝夜沒有休息。據記載,有一次,他因處理公文而徹夜不眠,接著,他去慈寧宮拜見他的劉太妃時,竟坐著睡著了,劉太妃命人拿來錦被給崇禎蓋上,崇禎醒來後,表示,因處理公文和召見群臣,已兩夜未眠,說罷,他與劉太妃相對落淚,感到非常辛苦。史書上對崇禎皇帝勤政廉政多有頌揚。
可是,這位勤政的皇帝所面臨的卻是非常困難局勢,當時,國庫存銀越來越少,而境內的起義軍和邊疆的戰事不斷惡化,為了應對內憂外患的局勢,崇禎帝不得不增加朝廷財政收入,於是,在正常的稅賦之外,又增加“遼餉”“剿餉”和“練餉”,形成了戰時的“三餉”。比如,“遼餉”是每畝加徵銀三釐;“剿餉”使每年加派銀三百三十餘萬兩;“練餉”使每年徵銀七百三十餘萬兩。“三餉”加派,使本來稅賦負擔已經很重的農民再也無法再承受了,由此,便使更多無法生存下去的農民加入了起義軍隊伍,使農民起義發展得更快。
崇禎帝剛強果斷,但用人多疑,是一位不善於御將的帝王。
首先,崇禎帝用人多疑,對統兵大將一直不信任,不放心,為剿流寇,崇禎帝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之後,又用陳奇瑜,複用洪承疇,再用盧象升;而後,又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接著,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率兵圍攻闖王李自成軍事統帥,這其中除了熊文燦外,其餘將領都是很有軍事才能的,但他就是對將領不信任,用了一陣,就換將領,致使剛剛取得了勝利的明軍,卻功虧一簣,而李自成卻能大難不死,並得失重新得勢。
其次,崇禎帝於嚴峻局勢中,濫殺高官武將,致使人人自危。 隨著內外交困的局勢日益嚴峻,崇禎帝的殺伐之心越發殘忍,他即位之後,有七位總督被誅殺,十一位巡撫被殺戮,邊關戰將,也難逃厄運,其中,包括抗敵名將袁崇煥。崇禎帝求勝心切,而又用人多疑,以司禮監太監沈良住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以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而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卻往往掌兵不長久。他對袁崇煥有疑問,結果,崇禎帝中了金人的反間計,將袁崇煥凌遲處死。袁崇煥死後,副將祖大壽聞訊大驚,率領部下毀壞山海關而出,直奔錦州,投奔後金。
再次,崇禎帝不明前方戰局,卻又盲目強行指揮,致使前方戰將失去戰機,導致潰敗。比如,崇禎十五年(1642年),洪承疇在敵強我弱的狀況下,據險抗敵,等待援軍,而崇禎帝卻一次次下旨,令洪承疇出戰,致使洪承疇因陣中紅衣大炮被毀,全軍潰敗,失守松山、錦州,最後投降了清軍。
袁崇煥(劇照)
最後,崇禎帝大事上疑而不決,致使失去機會。在清軍攻勢越來越猛烈時,御邊大將或在激戰時戰死,或被朝廷處死,或投降了清軍,崇禎帝一度想與滿清議和,但又立場不堅定,當兵部尚書陳新甲洩漏議和之事後,他殺了陳新甲,放棄了議和策略,從而失去了議和機會;他一度考慮過遷都南京,但由於有陳演、光時亨等人反對,他又下不了決心,失去了遷都的機會。崇禎十七年(1644年),朱由檢已經感受到了明朝正面臨著滅頂之災,他召見閣臣時,十分悲傷地說:“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
隨著邊關戰事越來越危機,而農民軍起義已威勢進逼,北京南北,數千裡之間,人煙斷絕,行人稀少,雜草叢生,一片荒蕪,保定巡撫徐標入京覲見時對崇禎帝說:“從江淮而上,數千裡地內蕩然一空,一眼望去,皆雜草叢生,不聞雞鳴狗叫,不見一耕種之人,陛下將怎麼治理天下?”(《明史》)崇禎帝聽後,潸然淚下,他為了祭祀難民和陣亡將士,他在宮中大作佛事,祈求保佑,並下了《罪己詔》。
第四,崇禎帝挽救不了明王朝,在梅山上自縊身亡,但明朝滅亡責任卻不能全由他來承擔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時,崇禎帝朱由檢於1644年4月25日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歲,他成了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
明朝的滅亡當然與崇禎帝加重稅賦、用人多疑、胡亂指揮等有密切關係,但是,明亡的責任也不能全由他來負責。他即位時,明朝在經濟上的危機已不可挽回,而朝廷黨爭不休,民間災害頻現,閹黨危害沒有能根除,土地兼併的危害繼續加劇,貪汙腐敗越來越嚴重,因而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農民起義頻繁爆發,加上關外後金政權趁勢崛起,使崇禎時的明王朝已處於內憂外患的頹敗境地。朱由檢只是很倒黴地趕在這時期當皇帝,但明朝的滅亡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長期的經濟失策,使稅收與經濟結構不相匹配。
自明神宗之後,明朝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耕地不斷減少,農業經濟也隨之漸漸萎縮,而農業稅卻沒有能相應減少;在海禁鬆弛之後,商業經濟得到發展,但商業稅卻沒有增加。明朝的絕大多數賦稅是由農民來承擔的,而高官權貴、大商巨賈非法合法收入卻逐漸增多,交稅卻很少,此起彼伏,農民的絕對收入大大減少,如此一來,農民要麼不耕種去搞商業,要麼因無路可走,舉事造反,這是明朝衰敗的原因之一。
此外,弘治年間,戶部尚書葉淇將“開中法”(納糧開中)變為“折色法”,即直接用白銀換鹽引,完全改變了之前“開中制”的根本目的,雖然暫時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但卻造成軍糧問題沒人管,商人不再運糧到邊疆,開墾的農民也不去了,致使邊防的後勤無法得到保障,邊疆危機越來越嚴重。女真崛起後,邊患越來越嚴重,邊防軍隊缺少糧食,而軍中缺糧,軍隊的戰鬥力低下,自然就沒有能力來抵禦後金軍隊的入侵。所以說,明王朝的滅亡與弘治年間葉淇的“開中折色”的變革是有密切關係的。
其次,明朝政治結構的設定,造成了潛在的禍根。
比如,丞相制的廢除使皇權專制走向極端。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之後,初期設丞相,但在“胡惟庸案”之後,他廢除了丞相制,由皇帝直接掌控六部,使皇權高度集中,把皇帝專權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六部主官直接向皇帝負責,原來相權對於皇權的牽制作用消失了,決策由皇帝專斷,這徹底改變了決策機制,缺乏糾錯機制。而內閣的設定雖然起到一定的準丞相的作用,但卻常常無法抑制皇帝身邊的太監集團,致使明中葉以後,太監專權屢屢發生,直到監督軍隊,監督礦產,乃至廠、衛力量胡作非為的程度。例如,英宗朱祁鎮時期的王振,武宗朱厚照時期的劉瑾,熹宗朱由校時期的魏忠賢等,都是權力熏天的太監,他們擅權納賄,結黨營私,殘害異己,敗壞朝綱,廣置田莊,橫徵暴斂,濫施酷刑,欺壓百姓,對明王朝的侵害非常大,這也是造成明朝衰亡的重要原因。皇權專制大大加強,廠、衛特務肆無忌憚,中央政府管理失常,明朝焉有不敗之理?
再如,分封藩王的策略為皇室內鬥和土地兼併埋下了很大隱患。分封藩王是為了維護皇權的至上統治,防止異性政治軍事力量對皇權的威脅,保證皇權統治的穩固性和持續性,但是,這造成了皇室內鬥不斷,如朱棣的“靖難之舉”,寧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等。
還有,藩王權力的膨脹造成皇室貴族兼併土地趨勢的加劇,藩王擁有各種特權,特別是在其封地,專橫霸道,根本就不受地方官員的管理,朝廷的律法規則對他們來說猶如虛設,各地藩王帶頭兼併土地,強佔農民的耕地,而朝中權臣、專權太監和地方掌權官員也競相效仿,形成了不斷惡化的兼併趨勢,使很多農民失去了土地,成了沒有土地的佃農,而地主惡霸經常加重剝削,造成民不聊生的局面,使王朝貴族和高官權臣與民眾的矛盾不斷加劇,官逼民反,明王朝失去了民本根基,當然就無法再維持下去了。
再次,農民起義頻發和關外的後金政權趁勢崛起,最終摧毀了頹敗的明廷。
土地兼併和經濟管理失策,加上權貴高官的貪財斂財,致使明王朝後期,特別是明末,農民起義頻繁產生。如明末天啟七年(1627年)在陝北爆發的農民起義,其對於明朝的破壞力極大。明朝末期,天災人禍不斷髮生,而統治階級與民眾的矛盾日益尖銳,明廷面對皇太極在關外的威脅和內地的災荒,為了節省開支,便精簡機構,明廷被迫對驛站進行改革,而陝西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稅和徭役嚴重,加之連年發生災荒,民眾無法生活,為了活命,只有鋌而走險。
從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王二起義開始,經過洛陽之戰、襄陽之戰、成都之戰和山海關之戰,至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失敗,農民起義軍與明軍戰鬥達17年之久,王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農民軍從小到大,從分散到集中,從遊擊流動作戰到運動流動作戰,最終成了造成明王朝衰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李自成畫像
此外,明王朝內部危機的日益激化,使滿洲貴族看到滅亡明朝、吞併中原的機會。早在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後,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建立了後金政權。萬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年)後金八旗軍在薩爾滸之戰中擊潰明軍,並趁勢奪取遼東(今遼寧)七十餘城。天啟五年(天命十年,1625年)後金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到瀋陽,改稱“盛京”。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並仿效明朝陸續建立政權機構,其勢力日益強大。最後,後金力量成了埋葬明王朝的強大軍事力量。
最後,黨爭不斷,朝中內耗嚴重,荒廢政事,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英宗以後,朝中大臣結黨營私,爭鬥不休,內閣閣臣之間互鬥,之後,內閣輔臣又與“閹黨”爭鬥,黨伐不斷,危害極大,這也是導致明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
例如,萬曆中期至明熹宗天啟初年,代表中小地主和商人階層的東林黨與代表大官僚大地主的齊、楚、浙等黨派的爭鬥,使朝局陷入了極大的混亂;光宗朝後期,朝中陷入了“國本之爭”“紅丸案”之爭等,內耗十分嚴重;再如,熹宗朝,朱由校早期啟用東林黨人,加劇東林黨爭,使大臣朝政失去耐心,而宦官魏忠賢趁機干預政治,拉攏齊楚浙黨,極力打擊東林黨,致使東林黨與“閹黨”爭鬥激烈,雙方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爭鬥上,無暇顧及朝政管理,使朝局不穩,政令不通,黨同伐異,影響了平叛和御邊行動。明朝嚴重的“黨爭”現象,使大多數朝臣捲入爭權力,爭官位,爭利益的持續不斷的爭鬥中,明王朝的政治機體遭到嚴重毀壞,時明王朝逐漸走向衰落。
明朝雖亡於崇禎皇帝朱由檢,但明朝的覆滅,卻不能全怪明思宗朱由檢。明朝滅亡是長期積累的後果,是非常深刻的歷史教訓,值得後世深入研討。
-
13 # 楚霸王歸來
崇禎皇帝作為歷史唯一一個因“勵精圖治”而亡國的皇帝,大明朝在他手上滅亡一方面是因為積重難返,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本身有缺陷。
1627年,“木匠皇帝”朱由校駕崩,由於他身後無子嗣,皇位由其五弟朱由檢繼承。
崇禎帝是歷史上有名的勤勉帝王,史稱他“聞雞而起”,未到中年就白髮從生。他勤於政事,從來不停輟朝會。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勤勤懇懇的帝王,大明朝卻在他手上滅亡了,這是為何?
天災人禍16世紀開始,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各地降雨驟減,全國陷入長達數十年的乾旱,同時還伴有頻繁的地震和嚴重的鼠疫。到了崇禎時,全國各地又爆發大規模饑荒,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狀。
這種狀況下,百姓無法生存,於是各地都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他們割地為王,明廷疲於應付。
除了內地各地的農民起義之外,關外的滿清對中原也是虎視眈眈,不斷地進入關內騷擾。
在東南沿海地區,海盜猖獗。明朝多次派大軍去剿殺,但是海盜跟政府軍打起游擊戰,你來我跑,你走我來,搞得明朝政府精疲力竭。
明末時候,朝堂上基本上是宦官集團與文官集團的權利角逐。明熹宗是宦官魏忠賢獨掌大權,崇禎上位後,直接殺了魏忠賢,“東林黨”開始掌握國家權利。但是他們只是一幫只會耍嘴皮的政客,沒有一點政治才能。
自身缺陷崇禎皇帝因自幼看盡皇家的政治陰謀與爭奪,所以形成多疑猜忌的性格。另外他以嚴格的標準來約束自己,同時對臣子也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一旦他們稍有不妥,他就認為臣子未盡心,無能。
崇禎帝在位17年,由於不信任或者反感一共免過五十位內閣大學士,同時朝廷各部官員也被他走馬燈似的跟換,其中包括17位兵部尚書;13位吏部尚書;13位工部尚書;8位戶部尚書。
再對前線作戰將領方面,有的將領一戰未勝就被他撤職查辦。
這就造就了基本上沒什麼人敢為他賣命。
雖說他勤儉治國,但是志大才疏,用人多疑,處理事情缺少果斷,所以由於種種原因大明朝在他手上滅亡。
回覆列表
"勵精圖治"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最終卻成了亡國之君。其實呢~這是多個因素造成的,都有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崇禎帝的所犯的錯誤明熹宗死後,思宗朱由檢以異母弟的資格繼承皇位,改第二年的年號為崇禎。這時候的崇禎帝年僅19歲,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怎麼有學識,但大明王朝的擔子卻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崇禎帝剛即位時,表現的還算果斷,一舉端掉了魏忠賢及其黨羽。但是後來面對著後金和農民軍的時候,卻一錯再錯,最終眼睜睜的看著大明朝的滅亡。
首先他做的最錯的一件事就是殺掉了袁崇煥。崇禎二年冬天,皇太極入關,威脅京城,袁崇煥尾隨皇太極而來。崇禎帝便聽了宦官的讒言,以為袁崇煥和皇太極通謀,便逮捕了袁崇煥,並於第二年將其凌遲處死。袁崇煥在東北對抗後金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多次擊敗後金的進攻,努爾哈赤就是在進攻寧遠城的過程中,中了他的炮彈,負傷而死的。袁崇煥的死亡,傷透了沿邊將士的心,搞得將士們毫無鬥志。也使得皇太極能夠從長城的其它口子中五次衝了進來。
而且在後來的戰爭過程中,又屢次犯錯,比如臨陣換將等等。這些都是造成明朝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
然後,便是在北京被攻陷後,自己選擇死亡。當北京攻陷後,東閣大學士李建泰曾經勸崇禎帝離開北京,遷都南京。崇禎卻說:“國君死社稷,朕將焉往。”這充分看出了他的短視,京城沒了,國君完全可以遷都別處,繼續奮鬥。而他卻偏要留在北京,上吊自殺。
小冰河期的極端氣候明朝末年的幾十年時間呢,中國進入了一個天氣比較極端的小冰河期,這一時期的年平均氣溫都很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連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災變可追溯至嘉靖前期,萬曆十三年(1585年)開始變得明顯,但時起時伏,1600年前後開始驟然加劇,崇禎時期達到災變的高峰。明清小冰期的到來,給農業社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糧食大幅度減產,人們朝不保夕。而隨著氣候的異常,鼠疫也開始蔓延,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終於在山西爆發,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區。
當然了,崇禎從明熹宗手裡接手的本身也是一個爛攤子,明王朝本身也已積重難返了,再加上天災人禍,最終導致了明朝在他手裡走向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