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進咖啡世界

    咖啡的烘焙程度大致分為四種:

    1,淺度烘焙,中淺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

    2,從烘焙程度來看,烘焙程度越深苦味越濃;烘焙程度越淺,酸味越濃,選擇何種烘焙程度,就要根據咖啡豆的品種與本身的特性來定奪,對於本身苦味較強和酸味較淡的咖啡豆,一般都是選用較深的烘焙程度。

    3,如果想要一杯口感和甜度較高的單品咖啡的話,可以選擇相對較低的水溫來沖泡。

    4,如果想要得到一杯酸度明亮,花果香氣明顯的單品的話,那麼久可以選擇提高水溫來沖泡。

  • 2 # 王強的價值經營

    不同水溫咖啡風味區別,如何確定衝煮咖啡的水溫?我看到有人根據咖啡豆的烘培程度來選擇水溫,淺度烘培的,要用92-94℃;中度烘焙:90-92℃;深度烘焙:88-90℃。這不失為一個方法,但我有另一種做法。什麼是咖啡的風味?我認為,咖啡的風味是由酸、苦和其它特色味道,比如果味、巧克力味、堅果味…混合而成的綜合味感。通常,溫度較低,咖啡偏酸,溫度較高,咖啡偏苦,而過酸或過苦,都會很大程度上掩蓋特色風味,特色風味恰恰是隱藏在酸苦味中,隱隱約約,需要仔細品嚐的精華,它們可以讓咖啡的味道有層次、更豐富,而不是一昧的酸或苦。如何利用水溫平衡咖啡酸苦的同時,萃取出咖啡的特色風味,才是衝出一杯好咖啡的關鍵,能讓你對現磨手衝咖啡愛不釋手。隨便說一下,喝咖啡前,先喝點冰水,降低一下口腔內、舌頭的溫度,可以讓你更容易感覺到特色風味。

  • 3 # DADU2019

    我來回答您的問題。水溫對咖啡風味的確存在一定影響。一般我們衝煮咖啡的溫度在88℃~93℃之間。以我們比較常見的豆子為例,淺烘焙的咖啡豆需要溫度要高些,深烘焙的咖啡豆溫度可以低些。但是又要考慮咖啡豆的新鮮程度,如果比較新鮮,正常萃取就好,如果放置時間比較長了,可以適當的提高一些水溫。不過時間很長的咖啡豆有時是水溫解決不了風味問題的,還與咖啡豆儲存是否得當和時間造成的風味流失關係重大。

    建議衝煮時準備一個比較精準的溫度計,隨時關注水溫的變化。我在北方,現在天氣比較冷,室內溫度很低,水涼的比較快,所以衝煮的時候除了手裡的手衝壺,最好有一個隨時可以加熱水的電水壺在手邊。溫度或許一次注水之後就不太夠,需要有些水溫的調整。

    水溫如果控制不好,低水溫衝煮,很多物質萃取不出,風味單調,沒有層次,澀感明顯。

    水溫過高,會萃取出不必要萃取的物質,雜味多,苦味重,也不會很好喝。

    這兩種衝煮誤區都是日常衝煮中經常出現的,有時不在狀態,沒有仔細分析豆子,會有失誤。水溫低了兌些熱水,水溫高了兌些冷水,這些都是可以調整的,關鍵問題還是自己對整個衝煮流程的把控,看好自己的豆子,制定適合的衝煮方案才是關鍵。

    以上為個人僅從咖啡水溫方面所作分享,個人體會,予您參考。

  • 4 # 咖小斐

    不管是哪種咖啡製作方式,其風味的影響大多都離不開這四個要素:咖啡粉與水的比例、咖啡豆的研磨度、衝煮的水溫以及攪拌的力度。水溫是我們最容易調整的因素,同樣也是操作起來最簡單的調節咖啡風味的方式。

    如何確定衝煮咖啡的水溫呢?主要是以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咖啡豆的研磨度以及製作咖啡的器具來確定。

    1.咖啡豆的烘焙程度

    咖啡果實在成熟採摘後,就要送到加工廠進行處理,之後要經過專用的咖啡烘焙機針對咖啡豆的特性按照不同的程度烘焙成熟豆,才可以進行最終的製作。咖啡的烘焙程度大致可以分為淺度、中度以及深度烘焙三種。

    不同程度的烘焙度咖啡豆內部含水率也是有差異的:烘焙程度越高,咖啡豆內部含水率也就越低,衝煮的水溫要偏低一點,以避免過度萃取出咖啡中物質,使得咖啡風味過於焦苦。

    針對不同烘焙程度,建議使用以下衝煮水溫:

    淺度烘焙:92-94℃;中度烘焙:90-92℃;深度烘焙:88-90℃;

    烘焙程度越高,咖啡衝煮的溫度越低;

    烘焙程度越低,咖啡衝煮的溫度越高。

    注意:淺度烘焙的衝煮水溫不要高於94℃,過高的水溫非常容易過度萃取咖啡中的可溶性物質,導致咖啡最終出現非常濃厚的焦苦味;深度烘焙的衝煮水溫不要低於88℃,過低的水溫容易導致咖啡的萃取不足,讓咖啡最終的風味出現礙口的酸澀味。

    2.咖啡豆的研磨度

    咖啡豆研磨度的顆粒大小決定的是咖啡粉顆粒與水的接觸面積多少。接觸面積越大,咖啡萃取的速度也就越快,容易導致過度萃取;接觸面積越小,咖啡萃取的速度也就越慢,容易導致萃取不足。

    針對不同的研磨度,建議使用以下衝煮水溫:

    粗度研磨(類似黃糖顆粒狀):92--94℃;中度研磨(家用白砂糖顆粒狀):90-92℃;細度研磨(接近粉末狀):88-90℃;

    咖啡豆的研磨度越粗,咖啡衝煮的溫度越高;

    咖啡豆的研磨度越細,咖啡衝煮的溫度越低。

    注意:咖啡豆的研磨度並非是越細越好,除了意式咖啡外,製作其他咖啡容錯率最高的研磨度就是中度研磨,類似家用白砂糖粗細的顆粒狀。

    3.咖啡的製作器具

    製作咖啡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過濾式與濾泡式。說簡單點,就是相當於淋浴與泡澡的區別。

    過濾式咖啡主要型別有手衝咖啡、虹吸壺、意式濃縮咖啡。製作時間較短,如製作一杯手衝咖啡大約2-3分鐘,意式濃縮咖啡在30秒內就可以完成,虹吸壺大約需要1分鐘而已,需要較高的水溫,以避免萃取不足。製作過程是透過熱水澆注咖啡粉,然後使用器具過濾而直接得到咖啡液體。

    濾泡式咖啡主要型別是法壓壺與土耳其壺。製作時間較長,一壺法壓壺咖啡的製作過程往往需要等待4分鐘以上,需要較低的水溫,以避免過度萃取。製作過程是將咖啡粉使用熱水泡在器具中,咖啡粉與熱水之間是有濾網進行隔離。

    針對不同的咖啡製作器具,建議使用以下衝煮水溫:

    法壓壺:88-90℃;虹吸壺:90℃;手衝咖啡:90-92℃;意式濃縮咖啡:92-94℃

    咖啡粉在咖啡器具內停留的時間越長,咖啡衝煮的溫度越低;

    咖啡粉在咖啡器具內停留的時間越短,咖啡衝煮的溫度越高。

    注意:濾泡式的法壓壺咖啡,由於其製作好後咖啡粉與咖啡液體雖然中間有隔離的濾網,但仍舊是混合在一起的。這樣潛在的風險就是咖啡放置的時間越久,咖啡的味道也就越濃。所以,法壓壺咖啡最佳的飲用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

    製作冷萃咖啡的水溫保持在常溫水即可,也就是20℃左右。低水溫要想達到正常的咖啡萃取量,就必須提高咖啡粉與水的接觸時間。所以,冷萃咖啡的製作時間往往需要12小時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24小時,這與水的溫度有關係。

    冷萃咖啡水溫越低,咖啡粉與水的接觸時間就要拉長;

    冷萃咖啡水溫越高,咖啡粉與水的接觸時間就要縮短。

    注意:冷萃咖啡如果使用家用常溫水的溫度,大約在20℃,萃取時間控制在12小時,以免萃取不足出現強烈的酸澀味;冷萃咖啡使用的水溫如果是冰水混合物,大約在0℃,萃取時間控制在24小時以內即可,以免過度萃取咖啡出現強烈的焦苦味。

    建議在家做咖啡時,可以購買一把帶溫度控制的手衝壺。只需要設定好衝煮的溫度,就可以直接將水加熱到設定的溫度。

    這樣一來可以省去將水燒開後(往往在100℃)等待水溫下降的時間,二來也省去了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的過程,讓衝煮咖啡的溫度更加精準且有效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用古風的話表達“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