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磊13
-
2 # 梓林旅拍
我們每個人都有離家去的時候,短的去走親朋好友、出差或者去旅行,再長的離家出走,莫過於出門謀生打工、經商了。當我們離開家的時候,有很多問題都是讓我們牽掛的,如果沒有牽掛,感覺人都是廢的吧!
少年時候的我,13歲的時候,我第一次離開了家,去鎮上讀初中的時候,每個星期天都要去上學,到星期五下午就回家來。當背起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我最捨不得的就是家裡養的牛、豬、還有雞鴨這些;我走去上學了,父母都在忙農活,捨不得心裡總想它們會不會吃不飽!因為那時候這些都是全家的收入來源
後來,當我去縣城上高中的時候,每個學期開學的時候,就背起行囊去學校了。如果家裡沒有什麼事,週末我們就不回家了,每逢過節才回家一次,節假日放假我才回家。那時候讓我最捨不得的,就是家裡的老人,父母都外出務工了,老人總是孤孤單單的在家裡看家照顧各個方面,心想過往這些點滴,真的是愧疚!
寒窗苦讀12載,後來我也上了一個院校,從來沒有走出過縣城的我,就在那時候去了一個新的地方求學。我感覺最捨不得的是培育我三年的高中生活學校、那裡的點點滴滴記憶、曾經的校園,曾經的老師,曾經的自己,已經成為過往了,同樣還有自己的父母,自己的長輩,又要去一個遠的地方,離開了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
當青春走完了學校的生活,社會考驗我的時候到了;那時候總是嚮往著美好、自己應該去這樣做,那樣做才是好的,社會現實總是殘酷的,終於有一天背起求學的行囊,邁入了社會的大門!那時候我才真正的感覺到離開了家,因為身上自己擔著責任,總不能靠父母過生活,自己要獨立更生了!這是離開家去外面找工作,捨不得的是培養自己的父母、培養自己的學校,更捨不得的是自己的青春,一點點滴滴的記憶,時光是回不去的,某些事情就定格在了我們的青春!
在這些年忙碌的生活裡,每逢春節過後,就要外出打拼,感覺自己的生活太不易了,每次提起行李走向外面的時候,最捨不得的還是自己家裡的人、家鄉的那些生活圈,自古以來都是兒行千里母擔憂、家裡人也擔心我們,我們也捨不得他們,我們更捨不得背井離鄉的方式!
鄉愁,它是一種懷念、更是一種情緒的捨不得;當我們離開家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是有主觀原因的,客觀上就是讓我們捨不得的事情放下在心裡。
-
3 # 荒夫
我這輩子,只在當兵五年時間裡離開過家鄉,最捨不得放不下的當然是家人啦,尤其是父母,養育之恩不能報效。但自古忠孝難兩全。當兵是適齡青年應盡的義務,也是保家衛國應有的職責。一時捨得小家,為的是大家的平安。捨不得也要舍,放不下也得放,相信黨和人民政府會照顧好每一位軍屬,讓我們無後顧之憂,安心為祖國站好每一班崗。
-
4 # 面朝陽光的向日葵花兒
離開家鄉時,孩子最讓我捨不得。
那是2016年的時候,我們兩個在老家鄉鎮上學校對面開了一家水果店,本想那樣以後方便孩子上學,也能掙點錢,可是開店一年,生意也不怎樣,反而虧了幾萬塊錢,最後我們決定關掉店子,出去打工。
那個時候我們大寶只有三歲,從小都沒有離開過我們的大寶感覺好可憐,我們也好捨不得。大寶每天晚上睡覺都要雙手摸著他奶奶的臉才能睡著,他奶奶稍微動一下他反而摸得越緊,感覺害怕她奶奶就離開一樣,這就是他所謂的安全感吧。她奶奶跟我們說起,我們在外面都不禁流下了眼淚,感覺好對不住大寶,那麼小就離開我們,但是為了生活,不得不背井離鄉。每年回老家過年,出來的時候我們揹著孩子,偷偷的離開。跟他扯影片聊天的時候,剛開始都不理我們,他說反正我有爺爺奶奶,晚上我和爺爺奶奶睡。心裡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
5 # 使用者281249950
我想,歲月流逝間,能夠阻止我去忘記的,唯有家鄉的故事,有關老一輩。知道離開就會面對大把的寒冰,知道離開後就要成熟地闖世界,那麼我還是喜歡在家鄉的故事回憶裡那個永遠是小孩的。沒有人在長大後依然喜歡長大的,所以回憶最是難忘。
回覆列表
家鄉顧名思意,是生養自已的地方。有親戚朋友,有兄妹爹孃......
遊子思鄉,古之多有詩句流傳,“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已是千古絕唱:當今流行許多歌曲,“媽媽”,“一壺老酒”都讓人聽了淚目。我寫了一闕《相見歡*鄉思》的詞:秋深故鄉霜重,
楓葉紅,
淚眼凝望鏡中白頭翁。
舉金樽,
邀明月,
望蒼穹,
七星拜北偏恨水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