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晨藍君
-
2 # 永不放棄59296469
王導的電影還是很不錯的,看他的電影有種穿越時代感,而且電影拍攝角度細膩,毫無違和感,簡直就是一種享受。
-
3 # 三花貓耳朵
一朝一夕,一生一世。人生已經夠苦短,何必再自尋煩惱。聽著《Yumeji"s Theme》,腦海中不斷出現張曼玉穿著旗袍,穿梭在小巷子裡的慢鏡頭,路邊昏黃的燈光,照著不時飄落的細雨。或者迷戀王家衛的人們,就是在這樣的影像中不斷找到自己又復迷失自己。
-
4 # 尉遲傑影評
王家衛和他的電影要分開說,他的電影可以說是用生命拍出來的,他對待電影的態度極其認真。但是作為導演,他對待演員的態度,卻一直受人詬病。再說簡單點,就是電影是不錯的,就是人品不怎麼樣,很多和他合作過的演員後來都不再與他合作。
曾經李嘉欣作為當年女神中的女神,在拍攝《墮落天使》的時候,王家衛居然要求這位時代偶像SY給觀眾看,而且還詳細的描寫了要求,需要女主角李嘉欣認真SY三分鐘,考慮到後期剪輯,SY動作會持續一整個下午,為了讓觀眾感覺到在虛幻中的一點真實,希望李嘉欣能真的把手伸進去,然後用力…
這就是王家衛,因為對待電影的極致認真,對演員的過分苛刻,所以很多合作過的明星的都對王家衛頗有怨言,甚至很多明星從此不再跟他合作。
在《東邪西毒》中,細心的觀眾會找到一閃而過的王祖賢。是的,王祖賢也參演了這部電影,但是後來戲份全部被剪了,從此王祖賢再也沒有跟他合作過。
拍攝《2046》的時候,日本著名演員木村拓哉一共用了5年的時間,但是最後只換來了7分鐘的鏡頭,最後木村拓哉感嘆的說到,自己根本是個沒用的男人。
張國榮是和王家衛是合作過比較多的男主角之一,但是從《春光乍洩》之後,張國榮再也沒有跟他合作過。因為當時張國榮的腸胃感染很嚴重,已經寫好了遺囑,多虧梁朝偉照顧才撿回了一條命。因為是男一號,張國榮還是堅持拍完了戲,但是後來被剪了很多戲份,變成了男二號,梁朝偉就變成了男一號。
王家衛拍電影有兩個特點,嚴重的拖延和苛刻的刪戲,演員辛辛苦苦演很長的時間,最後剪的只剩下幾分鐘。或者就是讓你在現場天天等著,等啥呢?等王家衛想好讓你怎麼演。
宋慧喬拍《一代宗師》的時候,無聊到天天打羽毛球,因為長達兩週,開工時間竟然不到一天,最後宋慧喬表示不能再等,為了防止逃跑,王家衛把宋慧喬的護照給藏了起來。即使如此,最後在《一代宗師》裡,宋慧喬也只有短短的幾個鏡頭。 所以最後宋慧喬說,雖然和王家衛曾經有過認識,還算有緣分,但是再有緣分,也不能一部電影拍三年,這真的太過分了。
所以梁家輝就明確表示過自己不喜歡王家衛,而且認為是他利用張國榮,去騙梁朝偉來拍攝《春光乍洩》,因為當時在阿根廷等了那麼久,梁朝偉一直沒有調整好心態去演同志。
張曼玉也表示過自己離婚就是拜王家衛所賜,因為當時拍攝《花樣年華》,足足用了張曼玉15個月,導致她和老公一直不能見面。所以後來在拍攝《2046》的時候,張曼玉直接中途甩掉劇組走人,並向王家衛說,我已經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奉獻了。
王家衛對待電影的態度確實非常認真,甚至認真到了一種變態的地步,也拍攝了很多好的作品,作為觀眾我們非常感謝他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經典。
但是他也不能為了自己的藝術追求,拖延浪費演員的時間,不尊重演員的付出。說難點一點,不能當 他一個是人,別人都是狗。在電影藝術方面,他是我心中的大師。但是在為人出事方面,我對他的人品實在不敢苟同,
-
5 # 讀者風明
好導演中,有的品質很穩定,有的則很不穩定,比如《猜火車》的導演丹尼鮑爾,可以拍出那樣才華橫溢的作品,也可以拍出《天使愛情鳥籠伴》那樣的爛片。而王家衛無疑屬於前者,他的作品,每一部都可以說是精品。
王家衛最好的電影,有人說是《花樣年華》,有人說是《東邪西毒》。我喜歡《東邪西毒》多一點。《東邪西毒》這部電影,我第一次看是在讀初中的時候,那時看,沒覺得好,也沒覺得不好,只是覺得不好看。許多年以後,因為《重慶森林》開始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才重新看了這部電影,這時因為有了一些感情經歷,能夠明白電影裡面的那些人,那些話了,所以也能夠產生共鳴,於是才開始喜歡這部電影。
但要說最喜歡的,在我還是《重慶森林》和《春光乍洩》這兩部作品。前者明快,後者緩慢,但一樣是關於孤獨和愛情,一樣是王家衛的感覺。據說《重慶森林》王家衛只拍了一個多月,這說明王家衛如果想拍得快也可以很快的,而且品質不一定比慢工出細活的差。
現在王家衛的電影是越拍越慢了,真希望他能多拍一點《重慶森林》那種快速搞定的電影,這樣就不必總要等好幾年才能看到他的新作品。但這可能也跟他的創作狀態有關,畢竟年紀大了,很難再有以前那麼多的靈感,創作力難免會不如從前,只好以精益求精彌補了。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講,王家衛的精益求精也是出於對作品細節和品質的一絲不苟,這是真正的藝術家的態度。
王家衛很會表現感覺和營造氛圍。看他的電影,你會覺得故事情節什麼的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感覺。
王家衛式的感覺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畫面,二,臺詞。王家衛的影像風格唯美而憂愁,每個鏡頭都彷彿流淌著情緒,因此很有感染力,不僅僅是好看而已。至於臺詞,看過王家衛電影的人大概都會發現他電影中的人物總是有很多內心獨白,這些臺詞同樣具有一種憂愁的情調,又有一種獨特的腔調,文學性很強,所以很能打動人。我想,許多人之所以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可能主要就是因為他的臺詞。
如果王家衛不當導演,他大概會成為一個作家。他的電影可以說是文學電影,所以充滿了對個人體驗的表現和表達。有國外影評家說王家衛的電影具有“存在主義憂愁”,原因或許即在於此。所謂的“存在主義憂愁”具體是什麼樣一種憂愁,我不大清楚,但我想,王家衛的電影和存在主義應該不是一回事,而且好像也沒有抵達存在的層面。
存在主義小說或電影中的人物都是孤獨者,而王家衛電影中的人物通常也很孤獨,這點看上去似乎是一樣的,但實際上並不一樣。孤獨和孤獨也是有差別的,存在主義人物的孤獨,通常與情感無關,是更深層次的,源於世界和自我本身,是一種存在的狀態。
而王家衛關注的就是人物的情感,尤其是愛情。他電影中的孤獨都是與愛情相關的,是因為得不到愛情而產生的孤獨感。這種孤獨完全是情感層面上的,與其說是孤獨,不如說是寂寞,很容易喚起觀眾的共鳴,但並不具有存在的意味。
王家衛是非常注重形式的,他的好主要也在於形式。但藝術之美,不僅僅是形式,更在內涵。就內涵而言,王家衛電影其實有點薄弱,形式上的唯美遠遠大於實質性的內容。比如說他的電影臺詞,雖然很有意思,但都是一些感性的表達,缺少思想維度,也沒有多少深度。他一直在情感而非人性的層面上在表達愛情,訴說寂寞,而且始終停留在這個層面上。《一代宗師》因為題材的關係,算是有所突破,格局更大了一些,但這種突破只是廣度上的,骨子裡還是王家衛式的柔情。
李劼說,王家衛什麼時候能夠洗盡鉛華,他的電影就能夠更上層樓。我也希望他可以有所突破,更上一層,但這種突破是不是真的需要洗盡鉛華,我就不知道了。而且,坦率地說,我並不希望王家衛洗盡鉛華,因為洗盡鉛華之後,他原來的風格可能就沒有了,那樣,他或許就不再是我喜歡的那個王家衛了。
回覆列表
導演作品年表:
《旺角卡門》(1987)
《阿飛正傳》(1993)
《東邪西毒》(1994)
《重慶森林》(1995)
《墮落天使》(1996)
《春光乍洩》(1997)
《花樣年華》(2000)
《二零四六》(2004)
《愛神之手》(2004)
《藍莓之夜》(2007)
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的華語電影圈為世界影壇貢獻了眾多出色的作品與導演,而王家衛無疑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電影作者之一。他迄今為止的六部作品已經憑藉著其極端風格化的視覺影像、富有後現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對都市人群精神氣質的敏銳把握成功地建構了一種獨特的“王家衛式”的電影美學。
王家衛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平面設計時他瘋狂地迷上了攝影,特別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這些大師的作品對他的影響尤為深刻。1980年從學校畢業後,他進入香港無線電視開辦的電視製作培訓班學習劇本寫作和影視製作,後在一系列無線的電視劇集中擔任製作助理和編劇。1982年,王家衛離開無線正式進入電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電影編劇。1987年,王家衛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將譚家明編寫系列影片“黑幫三部曲”的劇本,結果譚家明只採用了其中的最後一部拍成了《最後勝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衛的首部導演作品《旺角卡門》的劇本。從1991年的《阿飛正傳》到1995年的《墮落天使》,不斷湧現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衛對自我藝術風格的建立和鞏固。1997年,王家衛終於憑《春光乍洩》一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得到了國際影壇的肯定。
王家衛電影的獨特性首先在於他對自己身處的城市和時代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而且他找到了一種恰如其分的方式去表述自己在這樣一個特殊外部環境裡的生命體驗。他是最敏銳洞悉了現時態香港的藝術家:人流擁擠、華洋雜處的重慶大廈,旺角的高樓分割出的暗藍色天空,啟德機場邊可以看見飛機起落的公寓視窗,當然還有路邊攤、便利店和幽暗的酒吧,王家衛靠著這些標誌性的元素組和出了一個世紀末的香港,最明顯的例子是《重慶森林》和《墮落天使》(當然你也可以把《東邪西毒》中那片孤寂冷漠的沙漠看作是寓言化了的現代城市,而且《春光乍洩》裡的那種遠在異鄉的無根飄零的感覺也是對香港這個殖民城市在另一個異域時空裡的反照)。王家衛是一個濃厚地揹負“都市感受性”的影像表述者,現代城市所擁有的無機性和符號性使他的作品經常是內容隱藏在形式和風格里的,或者說,風格本身有時候就是他的內容。在以往香港新浪潮導演的代表許鞍華、譚家明等人的作品中,你可以輕易地觸控到賴以支撐風格的“生活真實感”,但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你看不到這些。
王家衛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裡的場景往往都線上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儘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裡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裡對日期的反覆訴說和《東邪西毒》裡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如果你仔細看過《重慶森林》,你就會發現兩個故事的某些細節其實是互相交錯的,王家衛用這種捉迷藏式的遊戲來造成一種共時性的效果,既消解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時間觀念又凸現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無序,從而形成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精神意蘊。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裡,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你可以發現大量流行文化的符號,諸如流行音樂、商標、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歡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殺手、阿飛等其實都是一種都市邊緣的亞文化符號,這種由都市提供的消費符碼經過王家衛的拼貼變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由具體實像蛻變成的符號化感性,這也使得他的電影極端敏銳,新鮮而發人深省。
當然談到王家衛的電影,你立刻想到的還會有手提攝影機所拍攝的恍惚眩目的晃動鏡頭、不規則的畫面構圖和豔麗但冷漠的色調運用。這種商標式的影像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和他長期合作的美術指導張叔平和攝影杜可風。今天,在很多香港的獨立藝術電影甚至有些商業電影中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王家衛式的影像,但大多數都只有單純形式的複製而缺乏內在的創意。
王家衛的電影有很酷、很炫的形式感,但其實內裡充滿了感情:像《重慶森林》裡對快餐化愛情的反諷、《春光乍洩》裡細膩糾纏的感情和《墮落天使》裡金城武為父親做冰激凌的那段戲都讓人難忘。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英國著名的《聲與畫》雜誌將王家衛選為20世紀9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革新者,在他的名字前面有50年代的安德列·巴贊和70年代的安迪·沃霍爾,該雜誌在對他的評價中說:“王家衛也許不是未來電影的全部,但他確實地指出了未來電影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