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小冰
-
2 # 蛋蛋書單
蘋果的出現,絕對是對智慧手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阻礙作用的。各種奇葩的專利,讓別的公司幾乎沒辦法做手機了。
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用水果裝13的人太多導致現在風評太差。罵的不是蘋果,罵的是無腦果粉,但是罵人的時候怎麼會分得那麼清楚呢,所以蘋果被它的腦殘粉連累了
-
3 # 鬼子不敢來
大概看了一下網上京東銷量,單單蘋果XR一個機型銷量240萬臺,排名第二的是蘋果8 Plus銷量208萬,排名第三的是蘋果11銷量188萬,排名第四的是蘋果XS Mas銷量142萬。在看看華為第一名榮耀9X銷量154萬,第二名p30銷量76萬,第三名p30 Pro銷量67萬,第四名Mate 30銷量46萬。以上資料來自京東,大家可以登入京東自己去看,不是我亂說的。華為銷量第一的榮耀9X也只比蘋果銷量第四的Mas多12萬,一直搞不懂為啥那麼多人噴蘋果吹華為?別噴了也別吹了,也不要靠寫幾個軟文就能矇騙消費者,也不要動不動就拿愛不愛國來綁架消費者,難道不用華為就不愛國了嗎?資料說明一切,群眾滴眼睛事雪亮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忽噴。
簡言之就四個字——樹大招風。
市場和消費者對華為和蘋果的期望值是不一樣的,所以就算兩者做了相同的事情,市場的反應也會天差地別。因為消費者對蘋果的定義是引領者,對華為的定義是追趕者,引領者想做出一個從0到1的突破是很難的,需要考量那些潛在存在的需求,還要結合工程難度。再加上蘋果和三星的導向價值不同。三星用了2年也沒證明曲面屏這個東西除了提高顏值和把5.7寸的螢幕弄得可視面積只有5.5寸再加上大量誤觸之外還有什麼卵用,至於之前弄出的眼球滾動螢幕功能更是這樣。所以你看這一年來對華為的讚美大多是:“麒麟960的效能終於能叫板驍龍821了!”、“Mate 9的拍照素質終於不輸S7了”,你看,能追上一線,華為就能收穫無數讚譽了;反觀蘋果,“這不就是常規升級麼”、“立體聲和防水有什麼卵用我只要3.5mm耳機孔”、“你把那麼大空間給taptic engine幹什麼我又用不到那個雞肋的3D touch”,你看,iPhone 6s本來就是一款足夠優秀的產品,即使放在現在非821的產品也沒把握在效能上碾壓iPhone。在這樣的高基礎之上,能做出一點突破都是難得的。但沒辦法,蘋果是引領者,不跨出一大步就顯得不太合格,而對於追隨者來說,每縮小一點距離,都是值得慶賀進步的。
華為這幾年的成就確實值得稱讚。不管是前幾年小米強勢崛起,還是近兩年OV靠著線下,趁著線上市場越來越難做的機會銷量暴漲,華為總是在中間屹立不倒的那個。沒有相應的實力,在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洪流之中不被擊垮是不可能的。今年以來華為的成就可以用“厚積薄發”來概括。海思麒麟這幾年終於有抗衡高通驍龍和三星獵戶座的效能,而且基帶方面還有Exynos不具備的全網通;有了萊卡和雙攝加持的華為也有了標杆級別的拍攝效果。拿下5G短波標準更是能好好的吹一波。這就是技術積累帶來的成績。隔壁的小米被LG、高通和其他零部件的供應商各種卡脖子,這時候就顯得華為這幾年在各個領域的積累和耕耘特別有價值。話說回來,讚譽和批評是一回事兒,產品的優秀程度又是另一回事兒。這幾年Android與iOS的體驗差距確實逐漸縮小,但綜合國內的使用環境,雖然各種國內的UI有很多本土化的功能提供一些方便,但整個Android的凌亂和軟體環境決定了大部分搞機水平比較差的使用者會經常遇到一些很鬧心的情況,相應的,iOS用起來就會省心很多。一些非本土化的快捷功能也就是多下兩個App,在設定裡多按幾次而已。華為的EMUI本身不算是特別出色的Android定製系統,和iOS比確實也有差距。Mate 9和iPhone 7 Plus相比,充電錶現領先一大截,相機效能基本持平,其他的,還是要落後一些的。不過這個表現已經對得起華為,對得起這個售價,也對得起市場對它的期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