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大海撈真

    我是名80後,我就說一下我小時候玩過的一些娛樂方式,說起來太多了,比起現在的小孩就是時光穿越啊。

    第一點娛樂的玩具有陀螺,陀螺小方便帶在身上走到那裡都可以拿出來玩,有時候還和班上的同學比賽;然後就是滾鐵環,鐵環有小的有大的,小的有籃球外徑大,大的有大車輪子外徑大,大的滾起來要比小的穩,不管是上學放學的路上都滾著它,還可以鍛鍊身體;還有彈弓和撿石子,小時候玩這些都把學習丟到一邊去了。

    第二點就是小河邊捉泥鰍,捉魚,在小河邊玩泥巴窩窩,太多了。除了玩就是幫父母幹活,種莊家收莊家,找豬草牛草,放豬放牛,想想小時候都是那麼天真可愛單純還帶點小辛苦。其實我也是跟著父母苦大的。現在也一樣。好了就聊這吧,聊多了又把傷心的聊出來了。

  • 2 # 黃小米日常

    玩最多的就是跳皮筋了 可厲害了那時候[可愛] 還有過家家 丟手絹 捉迷藏 跑小河邊摸魚蝦 挖別人家土豆 番薯烤著吃[偷笑]

  • 3 # 東北月大姐

    先來說說我們女生的娛樂方式,有跳皮筋,踢毽子,丟手絹等等,記得那時候,一到課間休息的時候同學們就跑到操場上開始跳皮筋的跳皮筋,踢毽子的踢毽子,玩的不亦樂乎,尤其是到了星期天,約幾個朋友就玩了起來,有時候玩的飯都忘記吃了,還得家裡人來找,才回去吃飯。

    再來說說男士的娛樂方式,打元寶,彈溜溜,是不是不知道溜溜是什麼,就是玻璃做的球球,還有騎馬打仗,重點說說騎馬打仗,是男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

    現在想想小時候的那些娛樂方式真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已經體會不到了,好想回到童年的時候,

  • 4 # 清風撫四水

    我是95後,現在真的好懷念小時候。

    小的時候,班裡流行打遊戲機。《超級瑪麗》和《冒險島》是我的最愛。記得那時候每天放學後都有很多小夥伴聚集在我家裡。遊戲手柄搶來搶去。直到小夥伴們的爸媽叫他們回家吃飯,他們才戀戀不捨的回家。

    還有夏天的雪糕啊。在那個沒有空調的年代,雪糕是我們解暑的唯一救命稻草。記得那時候的雪糕是1毛到5毛錢左右一塊。雖然便宜但是絕對很美味啊。當時最愛吃的就是小布丁了。小小的一根,捨不得吃。一根能吃好長時間。如今超市裡再也找不到小布丁了。

    還有小時候的動畫片。雖然當時的電視機沒有那麼清晰,時不時的還有雪花出現,每到週二還會“休息”一下午。這對於正在放暑假的我們,那無疑是最大的煎熬了。小時候總想這個電視要是能暫停就好了,可是如今這個願望實現了,但是現在的動畫片卻怎麼也引不起你的興趣了。

    如果可以,還是想回到無憂無慮的童年啊。。。

  • 5 # 朋朋的美好生活

    跳皮筋,三人至五人一起玩的遊戲,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

    吹泡泡、滾鐵環、踢毽子,玻璃彈珠,丟沙包

  • 6 # 趣味冷知識大集合

    身為90後,因為家在鄉村所以娛樂方式有點80的感覺[大笑]。

    跳房子:在地上畫個格子蹦蹦跳的遊戲。地雷爆炸:一類追趕遊戲,別人快追上的時候喊地雷就可以不死亡但必須靜立,等朋友跑過去摸一下自己喊一聲爆炸就可以復活。

    砸石頭:把石頭豎起來每個都有稱呼,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看誰砸的準。

    警察抓小偷、跳皮筋,踢毽子、打彈珠、玩紙包、砸沙包、玩泥巴、磨紅磚面、爬樹、打提溜、開膠(手上玩繩子的一種遊戲)、跳山羊、老鷹抓小雞。 太多太多了,那時候大多都是群體遊戲,孩子們相處的都很開心

  • 7 # 廣西牛犇牧業

    當代隨著電腦、手機、平板、PSP等電玩的興起和普及,總感覺現在小朋友的生活中少了70、80年代孩子那種發自內裡的“瘋”玩和快樂,帶你們看看他們那時候玩的什麼;

    1、我們小時候叫“撞柺子”或者“鬥雞”,長大了才知道玩這個體格是真的重要;

    2、老鷹抓小雞,70、80後幼兒園階段經久不衰的戶外娛樂活動;

    3、打紙包或叫“扔四角”,各地叫法都有出入。用書皮或比較硬的紙穿來穿去疊成得方方正正的,玩法是一個人把拿出自己的一個方寶扔在地上,另一個人也拿出自己的一個用力摔在地上或者對方的方寶上,靠產生的風或適當的角度把地上的方寶翻個面,誰翻過去就是誰的;

    4、小霸王學習機,這覺對是80後童年裡不多見得電子產品了,土豪家庭必備的。說是學習機,其實99%都是用來插卡打“魂鬥羅”“超級瑪麗”等等的遊戲;

    5、跳皮筋,參與人數3-N個人不等;女孩子玩的多一些,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妖嬈的男生比女生玩的還好;

  • 8 # 每日語言

    小時候玩的東西特別多,洋畫、打麵包、彈珠、丟沙包、陀螺、疊飛機、跳房子、跳木馬等雖然沒現在手機網路但是也很開心

  • 9 # 果子的職場生活

    1、打彈珠

    玩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是,先彈出去,然後擊中別人的就算贏。(男女都能玩)

    2、丟沙包。

    是指用碎布及針線縫成、用細沙塞滿的沙包用來作武器“投殺”對方的。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丟沙包遊戲方式。在規定場地內前後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擊對方,被擊中者就罰下場,若被對方接住,則此人可以增加“一條命”,或者讓一個本已“陣亡”的戰友重新上場。(女孩玩的比較多)

    5、打陀螺

    兒時上小學必玩的遊戲。(男孩玩的比較多)

    6、跳皮筋

    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女孩玩的比較多)

    小時候因為網路不發達電視都是黑白電視的多,訊號不好,可能看一半電視還要飄個“雪花”,這時候就需要人在樓房上面 轉 訊號接收器,下面人喊著電視好還是沒好,現在想想滿滿的都是回憶呀

  • 10 # 情空日記

    我是80後,小時候很開心快樂,很純粹

    我們小時候總愛玩跳皮筋,踢毽子,藏貓貓,搖大繩,沒事互相在操場上你追我跑的也玩得很開心。

  • 11 # 河南豫姐

    80後要是1980年的現在已經39了,都步入中年了。就算是最小的80後現在都已經30歲了,目前這一批人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要上班,要養家,可以算是一生中壓力最大的時候了。

    80後

    小霸王

    當時自己有了遊戲卡都跟寶貝一樣護著,遊戲百玩不膩,有的時候也會偷偷拿出來跟小夥伴們換卡玩。每次考試考好,家長就會讓玩一會遊戲機來作為獎勵。

    90後

    90後現在也開始紛紛工作了,目前年齡段應該在29到20歲之間,是目前新生代主力軍。職場上開始展露鋒芒,一些行業的領軍人物開始出現90後領導人。90後應該還處在戀愛結婚的年紀,生活還沒有那麼大的壓力。

    90後

    90後也經歷過小霸王熱,也就是所謂的紅白機的年代。不過也就趕上個末尾,很快就被電子計算機取代了,當時很多小遊戲的網站可是十分火熱

  • 12 # 宇捷先生

    這個就太好玩了,小時候,丟手絹,捉迷藏,老鷹捉小雞,下河撈魚,上山打鳥,生火考野味,書還沒讀完,就當紙板玩了[捂臉]。

  • 13 # 大周的生活記

    這個在我們那邊叫做“東南西北”,那個時候,我們會把每一面都寫好字,然後給周圍的小朋友選擇,選中後就把對應的字給對方看,在當時,這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快樂呢?估計現在的00後應該不怎麼會折這個吧!

    盪鞦韆的方式在農村比較常見,一開始地上的人推一把、推兩把,蕩起來後,板上的人便接著來回力的慣性,把自己蕩的越來越高,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兩個人一起玩,或許在現在看來,這個遊戲挺危險的,不過,對於80後和90後卻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快樂!

    玩泥巴,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這跟現在的橡皮泥有點像,用泥巴捏小房子,小汽車、鍋碗瓢盆之類的,這種樂趣或許只有80後和90後的才能體會到吧!

    翻花繩,不知道別的地方是怎麼叫的,小時候特別喜歡玩,能變出許多不同的花樣。

    這個,大家都知道,女孩子們會一邊哼著“小皮球、架腳踢、馬蓮花開二十一,二五六……”,還一邊的玩,高度會一次次增加,直到後面過了腦袋,還挺好玩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 X20是迫於小米MIX 2的壓力才賣那麼便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