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財經改變人生

    銀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只能說風險很小!

    完全無風險的產品只有國債,五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4%之間,收益也還行可以。地方政府債券也可以看做無風險債券。國債和地方債是以政府信用做備書的。

    2.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固收理財產品嚴格來說是有風險的,只是風險相對來說很小。很多人用2015年釋出的《存款保護條例》舉例,只要不超過50萬,銀行必須賠付,請看清這個保護條例的保護的物件是存款,不包括你買的理財產品。具體你可以在買銀行理財產品時看看簽署的協議,裡面是不是保本保收益的。

    3.為啥銀行理財經理都說沒啥風險

    這主要是因為銀行理財產品在多數情況下能夠正常運營,很少有出現違約的狀況。銀行在選擇投資產品時也會控制風險,幾乎不會出現違約。因此銀行理財產品一般來說風險不大。

    總之,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相對來說不大,按風險評級最多是R2。

  • 2 # 談股論金zjl

    只要是屬於銀行的存款類產品,而不是理財產品或銀保產品等非存款類產品,都可以放心存入,但最好分散存入,每家銀行以不超過50萬為宜。

    無論是何種存款類產品,都屬於極低風險產品,且具有剛兌性質。目前銀行存款類產品(個人)主要包括活期存款、零存整取定期、整存整取定期和7天通知存款、大額存單等,都屬於銀行一般性存款,按照監管要求必須計提存款準備金,以保證日常正常支付,同時按照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對吸收存款繳納保險基金,給予最高償付50萬的保護。

    根據儲蓄管理條例規定,儲戶有“存款自願 取款自由”的權利,即任何時候支取,銀行都必須在保證本金前提下,按照約定利率支付利息,本金和利息有充分的保證,即使倒閉破產,本金和利息不超過50萬的受到全額償付。因此,存款類產品屬於風險極低產品,可以放心存入

    為什麼說一家銀行最好不超過50萬呢?因為目前5年期定期存款能夠達到5.5%利率的銀行,一般是地方性小銀行,綜合抗風險能力與大中型銀行比較顯得弱些,一旦發生重大風險,按照存款保險條例規定,超過50萬部分只能從清算財產中受償,就會存在損失的可能。

    目前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3年期利率在2.75-3%區間,5年期利率還出現倒掛,往往低於3年期利率。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3.85-4.18%區間,5年期大額存單要麼沒有銷售,要麼利率倒掛;城商行和農商行,包括村鎮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3年期一般在4%左右,而5年期利率最高也不超過5%

    大額存單3年期利率最高4.2625%,5年期利率要麼與3年期持平,要麼出現倒掛。而現在5年期利率達到5.5%的也確實存在,但很少,唯一可見的是億某銀行(民營銀行)5年期創新型存款,在第三方平臺可以購買,普通型5年期5.68%,拼團型5.88%,而且產品說明為儲蓄存款。所以,不超過50萬的,完全可以放心購買。

    其實,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在基準利率基礎上具有一定自主定價權,所以利率只有更高,沒有最高,不要被所謂高利率所嚇到。銀行之所以給出更高利率,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內部發展的需要,即存款成了瓶頸問題,在能夠消化成本的前提下就會提高利率;二是外部競爭壓力下的必然反應。

    小銀行服務地域有限,甚至沒有線下網點,品牌影響力不大,如果不提高利率,很難分得應有市場份額,這就是大多數小銀行利率高於大中型銀行利率的原因所在。綜上所述,5.5%不是關鍵,重點是如何確認它是真正的存款產品,非存款類產品必須謹慎。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銀行給出5年期的定存,並且還是一個5.5%的利息,本質上是沒有風險的,但是需要記住以下幾點:

    第一,國家允許銀行倒閉和破產,也就是說如果銀行發生了破產和倒閉的情況,那麼不同體量的資金是需要承擔不同風險的。

    第二,目前銀行定存是享受一個《存款保險條例》保護的,也就是說50萬資金以內是一個100%賠付,超過了50萬就需要根據銀行破產後的資產清算給出能否賠付的結果。

    第三,保險條例只對存款進行保護,理財和其他投資類產品不受到此待遇。

    因此!!!

    綜合來看,只要你買的是定存產品,並且保持一個50萬以內的資金,那麼就是100%安全的。

    如果你的資金體量大於50萬,並且達到了100萬之多,最好就是分別存款於不同的銀行,或者不同的身份賬號下,保證一個50萬以內的100%賠付範圍。

    就好比,100萬的資金,可以存在三家不同的銀行,保持30萬,30萬,以及40萬的分配,這樣未來幾年後的利息+本金都可以處於50萬範圍之內,自然也就100%安全咯。

    PS:《存款保險條例》是國家監督,保險賠付,所以很安全,別擔心拿不到賠償金的現象出現。

  • 4 # 溯源歸一

    1、央行5年期基準利率為2.75%,銀行給出5.5%,換言之銀行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了100%,這做法就有高息攬儲嫌疑,一定程上講這是違規的,或者說壓根就不是存款,而是其他高風險產品,那麼在出現兌付危機時,是不受銀行存款保險保護的。

    2、銀行做的生意就的資金倒賣,儲戶存錢給出5.5%的利息,加上銀行的營運成本,怎麼著也有7%,換言之,銀行要想將儲戶5.5%吸收來的資金放貸盈利的話,那必須要高於7%。wind資訊統計2016年全A股上市公司盈利情況後,得出全A公司淨資產收益率為10.32%,如果企業7%貸款,那幾乎沒有利潤空間,不虧就不錯了。這個角度看,5.5%利率需要謹慎。

    3、雖然存款保險制度規定50萬以下全額賠付,如果數額遠超50萬,那超過部分在兌付危機時只有自認倒黴。銀保監會一直在強調打破剛性兌付,而且明年起嚴格執行,那麼如果你的存款被證明不是存款,是其它理財產品的話,那出現風險損失可就大了。

    溯源覺得,理財我們是要考慮收益,這種明顯異於常理的利率,多一分謹慎沒錯,不是說小心駛得萬年船嘛。

  • 5 # 時間之窗

    農村商業銀行首先是商業銀行,但事實上的相對地位沒有招商銀行、廣發銀行、民生銀行等商業銀行高。現在的農村商業銀行基本都是從之前的農村信用社發展而來,一般情況下,當農村信用社的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關鍵指標達到標準,就可以申請轉為農村商業銀行。當然,轉成農村商業銀行以後就無法再享受之前農村信用社的一些國家補助。農村商業銀行股東並不完全是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根據要求,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轄內農民、農村工商戶、企業法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共同入股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機構。雖然在資金實力、抗風險能力等與國有商業銀行、大型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比有一定差距,但都是國家金融監管機構頒發正規經營牌照的銀行機構,一切經營行為受到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保護。

    50萬是國家存款保險制度規定的保障額,如果銀行倒閉,50萬以內的存款本金和利息是可以得到賠償的。國家規定所有銀行強制參保,信用社也不例外。因此,這個金額以下的存款,存哪家銀行都一樣。信用社的存款利率高,第一是因為它吸收存款的能力弱,因此需要通過提高利率來增強吸引力;第二是其面向小企業,因此它放出去的貸款利率也高,可以支撐支付較高的存款利率。從抗風險能力來看,地方農村信用社自然比不過國有銀行。畢竟國有銀行那麼大的體量在那裡,所以如果怕麻煩只想存一家銀行,那麼我建議超過50萬的去國有銀行存,這樣安全係數要大很多。超過本金利息50萬以上部分,沒有絕對安全承諾,只能從銀行清算財產中依法受償。即剩多少,按比例賠多少。因此,建議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超過50萬資金一是分別存入不同銀行;二是以不同家庭成員身份分別存入農村信用合作社,這樣就能有效規避風險。

    而關於把錢存在農村信用社安不安全這事,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所有銀行都沒有絕對的安全性。15年釋出的《存款保險法》新規中顯示,所有商業銀行都存在倒閉的風險。雖說這種可能性極小,但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50萬以記憶體入農村信用合作社是絕對安全的。《存款保險條例》中對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的最高償付額為50萬,而且包括本金和利息。意思就是說,只要農村信用合作社繳納了存款保險,即使它破產倒閉,也沒事,由保險機構(公司)在50萬限額內全額賠付儲戶,而且明文規定7天之內賠付到位。

    總歸一條,一定要選擇國企銀行,遠離金融理財平臺。

  • 6 # 雲勝cloud

    銀行定期存款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不過以目前國內的利率水平,5年定存5.5%的利率算是高的了,2019年國有5大行(工農中建交)5年期定存利率是2.75%,大型商業銀行(招商、興業、中信等)5年期定存利率在2.75%~3.25%之間;能夠給出這麼高的利率很可能是小的城商行缺資金所以利用高利率吸收存款,雖然國內銀行破產風險很小,不過根據《存款保險條例》如果銀行破產,會優先賠付50萬以下的儲戶,50萬以上的要結合銀行破產清算的結果看能否全部賠付,所以資金比較大的話需要做好風險防範。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以定存做幌子實際上是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這種情況爆出來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做定存的時候要注意合約上寫的是什麼,不能完全相信銀行的客戶經理。

  • 7 # 東震木

    產品本身沒有多大風險,相比於其他理財產品,這些存款利率普遍超過5%甚至高達5.5%的都是銀行標準存款,根據監管要求執行存款保險條例,納入保險基金的保護,50萬元的本息以內可100%賠付。因此,大家並不需要對此過分憂慮。但它的風險是不是完全沒有,且看下面的分析:

    ▲部分來自於京東金融銀行精選產品

    首先,大家目前在一些第三方金融平臺看到的較高利率的產品,現在的問題是,這樣的機會可能會越來越少了,甚至2020年,將面臨著全面被“叫停”的風險。也就是說,今後就算是想要購買也可能買不著了。

    我們通常將此類創新存款稱之為“智慧存款或者智慧存款”,但這僅僅是業內的通行叫法,並沒有法定意義。它的風險也就在於此,由於沒有出臺相應的監管措施,更沒有就此釋出專門的檔案進行監管,而只是今年上半年曾普遍傳說的,央行對此類智慧存款產品進行了視窗指導。由此可見,它不像結構性存款,監管對於結構性存款態度明確,且專門釋出相關管理要求,對銷售等各個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受監管相關鄭策、條款的監管。

    之所以,它們可以提供較高的利息,這也並不是說這些銀行就不願意多盈利,實際上是因為走線上吸儲模式,這本身就是彌補線下實體網點短缺的一種措施。但也確實減少了線下的運營成本,從而可以將部分省下的用於惠民服務。但客觀地說,高成本負債這是不利於民營銀行的長期經營,同時也不符合監管要求的降低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問題。因此,這也是該產品將被“叫停”的原因之一。

    總之,這種起於2018年左右的智慧存款,一開始是國內部分民營銀行為了攬儲而推出的一種“定活兩便”產品,但隨著產品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其他銀行(主要是部分城商行或者農商行)也紛紛仿效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人類會有“生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