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京時間4月2日8時15 分左右,在太空中飛行了六年半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燬,結束它的歷史使命。
8
回覆列表
  • 1 # 太空精釀

    天宮一號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主要使命:驗證各種對接技術,燃料剩餘很多當然可以受控墜毀。不必懷疑我國軌道返回控制能力,我國是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也發了世界第三多的返回式衛星。更何況11艘載人或不載人的神舟飛船,哪個不是安安穩穩落在內蒙古回收場?

    只是後來我國決定讓它超期服役,長期檢驗各種裝置和天鏈通訊(只有中美兩國能做到)等,一直維持軌道到2016年才最終放棄(天宮二號已升空,天宮一號軌道開始降低不再維護),此時比起它的原計劃兩年壽命已經嚴重超期(正常工作了5年!),最後進入失控狀態。這種飛船沒有熱防護,就和歐洲ATV、俄羅斯進步號、日本HTV、美國天鵝座貨運飛船一樣,必然會被焚燬。

    因此,到壽命之後,一方面天舟一號還未完成全部設計、中國並沒有正式執行過太空燃料加註技術;另一方面,它的很多元器件使用時間已經遠超預期,整體也進入失控狀態,沒有任何必要再進行維持。

    天宮一號的長壽命使得它是一個能測試很多器件太空中全壽命的空間站平臺,這種測試機會只有美俄這兩個有著豐富經驗的國家才有,在天宮一號之前我國在空間站維持方面幾乎毫無經驗。可以借天宮一號研究分析每個器件長期工作時的狀態,這對於未來長期維持真正的天宮空間站經驗和技術意義很大。但由於過長壽命和器件失效導致的最終失控,也是未來我們進一步提升和改進的空間。

  • 2 # 刁博

    現在的天宮一號,其最好歸宿就是墜入大氣層。天宮一號2011年9月發射,設計壽命只有兩年,已經超期服役。

    天宮一號飛行器的正常軌道高度約為350千米,在這樣的高度飛行一定會因空氣阻力的作用高度逐漸降低,如不採取措施就會墜入大氣層。天宮一號之前已經進行過大大小小十餘次的軌道提升。如果天宮一號的軌道高度高於600千米,幾乎不用考慮它墜落的事情,為什麼不將它的軌道定在600千米以上呢?這主要是運營成本及設計壽命限制的。

    發射到越高的位置,不僅發射時要多消耗很多燃料,每次飛船對接時都要消耗更多的燃料以到達更高的高度。雖然不用提升軌道的高度了,但幾年後飛行器照樣不能繼續使用,必須退役。退役的最好歸宿就是墜入大氣層燒燬,不然就是一個巨大的太空垃圾。

    幾乎所有的儀器裝置都有使用壽命。天宮一號是在太空中的飛行艙,太空中的環境要比在地面上惡劣的多,高輻射、高真空,太陽照射的地方要承受高溫,還可能會受到來自細小太空垃圾的撞擊。天宮一號的每一次對接都會造成磨損,久而久之封閉性就會打折,維修或者更換部件的方式不亞於再發射一個新的空間站。現在的天宮一號已經失去了繼續工作的能力,給它加註燃料是在做無用功。

    讓天宮一號墜入大氣層燒燬,也可以算是天宮一號的一項使命。以後還要發射更多更大的空間站,目前400餘噸的國際空間站過幾年也要墜入大氣層,天宮一號的墜毀會為以後人造飛行器的墜毀積累經驗。

  • 3 # 大漠觀星者

    這幾個回答都沒說出關鍵原因: 天宮一號對介面沒有推進劑加註功能,不具備加註條件。還有就是這裡有人提到的,它即使加註功能,也無法加註了,因為天宮一號已經失控,無法對接了。

  • 4 # 物原愛牛毛1

    我來回答一下,為什麼不給天宮一號加註燃料主要原因並不是象有些人說的天宮一號過使用壽命了、老化了、不值得加註了,而是有兩大原因,其中第一個為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天宮一號沒有設計“太空加油”裝置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是為了驗證太空交會對接技術而專門設計的一個目標飛行器,還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根本沒有設計在軌推進劑補加裝置,即“太空加油”裝置,因為那時中國還不具備在軌推進劑補加的技術能力。這些裝置叫“液路浮動斷接器”,共四個,分別安裝在兩個飛行器的對接機構上,在天宮上還必須安裝“補加驅動器”,控制流量,這些都必須提前在地面安裝上。

    天宮一號設計壽命為兩年。它於2011年11月3日與無人的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後,分別於2012年6月18日和2013年6月13日與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實現手動交會對接,共接待二批六名航天員。兩年內完成了一系列在軌試驗,圓滿完成各項任務。隨後又超期服役近二年半,於2016年3月16日功能失效,共工作1630天。

    第二個原因:用於“太空加油”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時間晚於天宮一號失效時間

    我們國家有推進劑補加能力了,即天舟一號研製成功了,但天宮一號卻壽命結束了。上面剛說了天宮一號是2016年3月16日功能失效的,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卻是2017年4月20日發射的。換句話說,即便天宮一號有加油裝置,但它壽命結束了,天舟一號來晚了一年多,所以在地面時航天專家們早就決定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來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做這個“太空加油”試驗。天宮二號是2016年9月15日發射的,也晚於天宮一號失效的時間,本來專家們打算讓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兩個實驗室同時在太空比翼雙飛,可以做一些特殊試驗,但最後只好放棄了。有人說天宮一號壽命結束了,那為什麼不上去維修?結束的意思就是終止資料傳輸,換句話說就是沒反應了,後續飛船也沒法和它對接去維修它。

    就因為以上兩大原因,特別是第一個原因,我們國家才不對天宮一號加註。因為根本沒有這個裝置,你怎麼給它加。

  • 5 # 菁323589

    “天宮一號”已成“網紅”,引起了世界各地的持續關注。為什麼中國已經掌握了太空燃料加註技術卻不給天宮一號再加註呢?筆者想就此談點淺見。

    從完成使命來看:“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是一個為了驗證太空交會對接技術而專門設計的試驗艙型目標飛行器,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空間站。天宮一號先後與神舟8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與神舟9號和神舟10號實現手動交會對接,接待了二批六名航天員,完成了一系列在軌航天試驗,圓滿完成了賦予它的使命!隨後又超期服役二年半,在軌工作執行1630天,前後歷時六年半,成果卓著,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從當初設計來看:天宮一號當年的設計壽命是兩年,沒有設計在軌推進劑補加裝置,即“太空加油”裝置,因為我們當時還不具備這項技術能力。中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於2017年4月20日發射升空,它具備“太空加油”裝置。但天宮一號已在2016年3月16日功能失效,即使天宮一號配有“太空加油”裝置也無法有效加註了。中國航天專家團隊早就決定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進行“太空加油”的試驗,並已成功加註。今天,天宮一號完成了既定的各項任務,也已超期服役,當初設計就是完成使命後重返大氣層燒燬,真正退役。因為天宮一號屬短期實驗,所以發射高度到350公里左右的近地軌道,平時需要耗費燃料保持軌道高度,從技術與經濟多方面來看不適合長期執行,最好歸宿就是墜入大氣層燒燬。

    從返回預測來看: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中國載人航天網連續公佈“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公告,每天更新,據今天該網公佈,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燬。目前,國際上部分執行在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後,通行做法是讓其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距離大陸最偏遠的深海區-尼莫點,因為那裡“埋葬”了和平號空間站、進步號系列飛船等而被稱為“航天器墳場”。航天事業任重道遠,我們永遠在路上。天宮一號將以燦爛絢麗的輝煌在天地間畫上句號,我們的航天專家團隊與航天英雄們,將在以前成功實踐的基礎上攀登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峰!

  • 6 # 運營小任

    中國載入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發表訊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燬。”備受關注的天宮一號再入地球大氣層事件終於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天宮一號2011年9月29日成功發射,先後完成6次對接,完成各項任務。中國成為第三個能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不加註燃料呢?

    一是技術問題,將燃料運送至太空,更換過程中真空環境下容易發生意外,為了安全還是墜毀吧。

    二是代價問題,之前既定的就是返航墜毀,現在要加註燃料,等同於自毀長城。

    第三是天宮一號根本未設定加燃料入口裝置,你怎麼加???

  • 7 # 剛果小影片

    天宮一號設計使用壽命為兩年,2011年發射,現在2018年,已經嚴重超期服役,我們知道航天裝置是高精尖的技術,整套系統的各部件相互配合,現在雖然解決了太空燃料加註技術,但是,天宮一號在設計之初未考慮後續燃料加註技術,並且超期服役的產品隨時可能發生事故,影響其他裝置安全,此時的天宮一號已是累贅,自己完成了他的使命

  • 8 # 科學+

    因為本已超期服役兩年的天宮一號已經完成了使命,原由天宮一號進行的工作已有天宮二號代替。

    “天宮一號”於4月2日8時15分左右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燒蝕銷燬。它是中國在宇宙的第一個“家”,來回顧下這些難忘瞬間。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稍早前釋出,曾預計天宮一號再入時間為4月2日8時42分(最早時間8時24分,最晚時間9時01分),再入區域中心點位於西經40.4度,南緯27.4度。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前的雷達成像圖

    按照此前的預測,天宮一號再入落區的位置應該南大西洋、南美洲東部海域。

    ▲天宮一號軌道高度示意圖

    兩年前就曾經引發外媒恐慌

    2016年3月16日,超期服役兩年的天宮一號正式終止資料服務,全面完成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從這時起,國外關於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太空空間站將於何時再次進入大氣層,將於何處墜落,是否會對人類居住區造成破壞的猜測不絕於耳。

    部分西方媒體就揣測稱,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已經失去控制,不能確定墜落地點,可能將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墜毀,包括馬來西亞等國都是可能的目標。

    針對國外媒體的報道,2016年3月20日,新華社刊登了關於天宮一號通稿《天宮一號正式終止資料服務 全面完成各項在軌試驗任務》。指出:由於已超期服役兩年半時間,其功能於近日失效,正式終止了資料服務。地面跟蹤觀測顯示,天宮一號目前仍在其設計軌道飛行。針對國外媒體輿論,中國向聯合國及各成員國進行了照會。

    照會的檔案中提及,中國將加強對天宮一號的跟蹤和監測,並透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站以中英文實時釋出天宮一號的軌道狀態等資訊。

    有輿論認為,西方媒體反覆炒作天宮一號所謂將“失控撞地”的新聞,實際上折射了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太空發展的警惕和不自信。而這從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與中國在太空領域合作的態度中便可見一斑。

    功績顯赫:中國首個自主目標飛行器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已經在茫茫太空獨自翱翔整七年。天宮一號長期管理人員分分秒秒陪伴著它,精心照料這個中國在太空中的第一個“天上家園”。

    ▲天宮一號在軌執行圖片(圖片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2011年11月,天宮一號迎來了首位貴賓——神舟八號載人飛船。作為交會對接目標,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配合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空間自主交會對接。作為組合體的控制主體,天宮一號出色完成了組合體姿態軌道控制、資訊控制、能源控制和載人環境控制等多項任務。

    2012年6月,三位航天員乘坐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光臨天宮一號,天宮一號迎來了自己的首批太空貴客。在航天員的精準操作下,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為了讓航天員感受家的溫馨,天宮一號營造了一個空氣成分、氣壓都和地面相同,溫度溼度淨度堪比宜居城市中的一個“小家”,為航天員送上了一個安全、舒適的太空十日之旅。

    2013年6月,天宮一號迎來了搭乘神舟十號來訪的第二批太空貴客。與神舟九號任務不同,作為中國首次應用性載人交會對接飛行,天宮一號和航天員承擔了更多的使命。“太空授課”“在軌更換地板”“中短期航天員駐留”“艙內無線通訊”等一批思路新、實用性強、技術水平高、社會效益好的在軌試驗專案順利實施,標誌著天宮一號作為交會對接目標飛行器向空間多用途載人航天試驗平臺的轉變。

    2013年9月,天宮一號作為一代“功臣”,圓滿完成了其歷史使命。在太空裡,由於真空、輻射等環境因素,維持長壽命是個難題,但在這方面,天宮一號表現良好,延期“服役”為將來的空間站建設做更多的試驗性工作問題不大。在交出一份完美的“體檢報告”後,天宮一號轉入拓展任務飛行階段。

    在拓展飛行的一年裡,開展了太陽電池翼發電能力測試、備份姿態測量和控制模式切換、4b發動機變軌等一系列拉偏及備份飛航模式試驗,深度發掘了天宮一號的飛行潛力,為開展太空環境探測及對地觀測創造更加良好的條件。現階段天宮一號狀態很好,所有裝置正常。天宮一號已經嚴重超期服役,但是狀態仍然良好。

    天宮二號順利“接棒” 載人航天換代升級

    天宮一號完成了他的使命,墜入大氣層。有人會問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下一步誰會接班?其實在天宮一號墜毀之前,中國已經開始研製它的替代者——天宮二號。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隆隆聲中,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精準發射、成功入軌。這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

    擁有自己的空間站是幾代中國航天人的夢想,如果把第一步比喻成往太空中送去了一個膠囊旅館的話,那麼第二步空間實驗室的完成則意味著,我們已經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擁有了一座“兩居室”,裡面設施更加齊備,環境更加舒適,還可以不斷接受來自地面的補給來續航。有了這樣一棟自己的“房子”飛在天上,許多高精尖實驗開展將越發從容不迫。而更重要的是,這將為第三步的空間站——“豪華別墅”做好工程和技術準備。這承前啟後的空間實驗室,讓我們朝著夢想又邁出堅實一步。

    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天宮二號迎來了神舟十一號飛船,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進駐太空“兩居室”。兩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駐留長達30天,並開展了多項試驗:首次機械臂人機協同在軌維修技術試驗,首次航天飛行中的醫學超聲檢查……在太空,航天員的每個“首次”,都意味著國家在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載人航天的目的不僅在於去太空飛,更大的意義是在太空中研究相關課題。太空實驗的很多成果可以用於地面科研和國民經濟,這一目的是現在所有載人航天國家所追求的。天宮二號搭載了空間冷原子鐘等14項應用載荷,以及失重心血管研究等航天醫學實驗裝置,開展空間科學及技術試驗,使中國在太空試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神舟十一號返回地球后,天宮二號繼續在太空飛行,又在2017年4月22日12時23分,迎接了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到來,天舟一號順利完成物資補給及推進劑在軌補加等任務返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實現了“成功首飛、穩定執行、健康駐留、安全返回、順利補加、成果豐碩”的任務目標,中國載人航天迎來新時代。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模擬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供圖)

    圖文編輯 / 陳永傑

  • 9 # 核先生科普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天宮一號的主要使命是什麼?

    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發射成功,進入太空,當時的設計壽命是2年,主要任務是驗證我們的交會對接技術,在此之間天宮一號分別於2011年11月3日實現與神舟八號成功對接任務,2012年6月18日與神舟九號對接成功,2013年6月13日於神州十號對接成功。

    所以天宮一號已經完成了使命,即使停留在長時間也沒有了意義。

    二、天宮一號在中國航天計劃中的地位

    中國航天計劃分為三步走,分別是第一步完成無人以及載人飛船發射,第二步進行一系列空間實驗,包括多人多天飛行,太空行走,飛船與空間艙的交會對接,建立短期空間實驗室,第三步,建立永久的空間實驗室。

    天宮一號三步走中第二步的第二階段,經過三次對接,驗證了中國已經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不同階段進行試驗需要配置不同的設施,天宮一號僅有8噸重,配置下一階段實驗配套設施的可能性小,即使加註燃料繼續飛行也無法勝任下一階段實驗。

    第三,任務決定了在空間中所處的位置,位置決定了壽命。

    上面提到天宮一號主要用來實驗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那麼發射以後就會後續發射其他飛船來對接。如果發射軌道較高,不僅本次成本與技術較高,以後來對接的飛船也要發射的較高,成本也高。因此天宮一號軌道選擇在330公里到390公里的位置。

    在這個位置有阻力和太陽活動,機械能就會損失,位置會不斷降低,因此在完成任務後進入軌道衰減期是必然的結果。

  • 10 # 震長

    先糾正一下這個問題,今天天宮一號並不是因為缺燃料才墜入大氣層的,而且因為它出現故障,不能接受地面的測控,也就不能進行軌道維持,在微弱空氣阻力作用緩慢下降,一旦軌道低於200公里後便斷崖式下滑,然後快速墜毀。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目的主要是驗證相關測控技術,如在軌燃料補給技術、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技術等。天宮一號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先後與神舟飛船進行過6次交會對接,在完成各項既定任務後於2016年3月16日起正式終止資料服務,進入軌道衰減期。

    其實,在任務結束時本想進行有控再入大氣層的相關技術試驗,也就是在指定時間落入指定區域,可人算不如天算,2017年春天系統發生故障,導致天宮一號無法接受測控,自然也就沒法進行軌道維持,只能任憑緩慢下降,在無控狀態下再入大氣層,錯失相關技術試驗的大好時機,令人無比遺憾。

    即便如此,天宮一號仍是中國航天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在驗證相關技術後的天宮二號即將在2020發射升空,這是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 11 # 環球解密之未解之謎

    大家關注這個問題證明我們真的對天宮一號很“捨不得”,也開始關注航天事業了,不過天宮一號真的已經超負荷使用太久了。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在2011年9月發射升空,本應在2013年就完成使命了,但它一直超期服役,它已經工作了6年多了,在這段時間中它完成了中國許多的第一次。天宮一號先後6次交會對接,完成了各種任務,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獨立完成交會對接的國家。

    為何不能回收利用?

    天宮一號和俄羅斯進步號、日本HTV等飛船一樣,它們本來就不是返回式航天器,沒有熱防護,最終只會在墜入大氣層時焚燬。所以它們在升空時已經註定了最後的命運——落入太空墳場尼莫點。

    為何不加註燃料?

    因為天宮一號已經失控了,如果他不失控我們仍會繼續使用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航天事業也真的很燒錢。如果它能正常使用,我想大家一定不會捨得讓它墜落的。它在服役期間多次傳回珍貴資料,而天宮一號的超期服役也讓中國的航天專家們對於測試很多器件在太空中的壽命情況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我們已經把天宮一號的價值最大化,它可以回家了。

    墜落點

    天宮一號真的可以說是完美謝幕了,從失控開始,幾國就一直關注著天宮上號,怕天宮一號墜落在人群密集處,想預測出它最終墜落點,試圖從這一次墜落中找到問題。

    天宮一號真的很“爭氣”,墜落在了尼莫點(海洋難抵極),航天器的墳場。

    後續

    在2號的外交部例會上,外媒三次追問天宮一號墜落事情,耿爽一再回應:天空一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燬,未發現造成損害。

    澳洲國立大學學者Brad Tucker稱,天宮一號墜約90%的碎片已經在大氣層中燃燒了,剩下10%會落到地面,差不多有700至800公斤,綿延數千平方公里,他說最終會飄在海上,這看起來就像海洋垃圾。

    對此我們還沒有迴應,但到底燃燒了多少?剩餘多少?具體數值並沒有出來,這個資料也只是預估。

    不過我在想我是不是多想了?難道是要中方負責這一區域的所有垃圾嗎?

  • 12 # 摩星騰

    因為兩個原因

    1,天宮一號只是驗證實驗用的。目的是驗證和完善中國空間站的技術,其本身並沒有其他多少的功能。

    2,完成空間站驗證任務後,天宮一號的使命基本上就結束了,由於一號基本上不具備其他功能模組,把她留在太空沒有什麼用,留在太空只是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去維護已經沒用的東西,所以最優方案就是控制墜毀

  • 13 # 豆漿放當眼淚

    當時天宮一號只是技術驗證型號 需要對最重要的空間站技術進行可靠性實驗,完成可靠性實驗之餘,留給科研實驗的空間 載重有限,裡面帶的科研專案並不多,所以本根沒必要在太空中留存太長時間。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想著求大求全,再加上當時加註技術還不成熟 所以根本沒弄上。國家在航空航天方面實行小步快跑的方針,是極其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嘉慶帝急急忙忙的殺了和珅,他真的是為了和珅的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