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好好寫字
-
2 # 30秒懂幣
首先介紹一下兩種刀:
清刀即清代制式的軍刀。清代的制式軍刀包括:順刀、窩刀、札刀、朴刀、斬馬刀等。清刀集古今之特色,攬中外之精華,堪稱經典。彰顯古色、古香、古韻。
日本刀,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日本刀作為武器的同時又以其優美造型而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藝術珍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之含義。
為什麼日本武士刀在世界上這麼出名呢?
一直以來,日本資源匱乏,鐵礦很少,鐵質兵器就成了比較珍貴的東西。日本從唐朝學會了先進的鍊鋼術和唐直刀的製作方法後,日本就開創了有自己的特色的武器-武士刀。由於缺鐵,日本對於鐵質兵器的質量要求就提高了,主要為的是可以重複利用。
武士刀成了日本諸兵之王,製作工序最為複雜,對工匠的技術也是有著很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條件下,鋒利無比的武士刀就誕生了。因為武士刀價值極高,因此使用的人也必須有精湛的武藝才能配得上刀,漸漸的,武士道在武士刀的引領下產生併發揚光大了,成為日本的一個獨特文化。而後隨著日本的崛起和文化的輸出,武士刀和武士道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
不少人肯定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國有如此龐大的冷兵器種類,而且顏值都特別高,連日本武士刀也是脫胎於中國的唐刀,但是為什麼中國的刀劍卻沒有一個能享譽世界呢?
這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朝代政權更迭頻繁。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戰場需要的不同,中國人所需要的刀劍也在隨著變化。春秋戰國的青銅劍,兩漢的環首刀,魏晉的斬馬刀,隋唐的直刀陌刀,宋代的朴刀,元代的彎刀,明清的雁翎刀和苗刀,民國的軍大刀。
事實上在國外,這些刀劍都是小有名氣的,不過正因為種類繁多,再加上沒有一個特殊的作戰團體為這些刀劍冠名做宣傳,這就使得大家對中國的刀劍處於一個模糊的概念,然後認知不足。
本來刀劍大國是我們,世界名刀出現在我國實至名歸,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歷史文化沒有太過於重視刀劍領域,所以才造成今天的局面。
-
3 # 使用者fireman
清代刀種類很多,數量最大最常見的應該算是雁翎刀吧,主要是用作腰刀,配合盾牌使用,沿襲明代雁翎刀的樣式,又稍有變化,刀身直,刀尖上揚,有反刃,多開兩條血槽,適合劈砍和穿刺,高等級雁翎刀採用夾鋼或嵌鋼結構,軟硬結合,其中尤以馬牙嵌鋼最為美觀,刀柄略彎,適合單手使用。
倭刀也有多種,常見以打刀為主,刀身修長上挑,刀刃鋒利,做工精緻。高檔倭刀以包鋼覆土燒刃為主要工藝,外硬內韌,適合劈砍而不斷裂。配合倭刀刀法,雙手用刀,兇悍無比。明代戚繼光等人透過實戰認識到倭刀的威力,引進並仿製倭刀裝備部隊,並學習倭刀刀法訓練部隊,流傳至今就是現在的苗刀。至於很多人所謂源於唐刀,竊以為不足為信,從倭刀的發展歷史來看,應該受本土蝦夷蕨手刀、漢環首刀、唐直刀以及朝鮮、突厥等多種兵器影響,逐漸發展變化而來,至於包鋼覆土燒刃的技術,中國大約漢末、兩晉時期就出現了,而且戰亂造成大量人員外流,部分人就透過朝鮮半島到了日本列島,那時就很可能帶去了大陸先進的冶鍛技術,再有就是倭刀的原料玉鋼的冶煉技術類似於早期的塊鍊鐵,唐代應該不會用這麼原始的技術。
若是二者相比,明顯倭刀更精緻,效能方面都採用了軟硬結合的方式,達到了硬而韌的效果。二者重量基本相當,倭刀理長一點,雙手劈砍力量更大,而雁翎刀雖短但單手使用更靈活,配合盾牌達到攻防兼備,究竟誰勝更要看使用者的水平了。
回覆列表
清代制式佩刀,分為步戰用的雙手刀,騎戰用的單手刀。清刀大多為中碳鋼,少數含有錳鋼。經過十二道工序研磨,加上後期退火,淬火,回火等製作,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強度,切削性良好,相傳征討朝鮮時,清軍的佩刀很多時候能把朝鮮兵的配刀攔腰砍斷。清刀的典型特點是雙血槽,同時刀口兩寸處向上反開刀刃,因此殺傷力甚強。
日本刀就不說了,關於這種東西的文章應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