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威觀史
-
2 # 跬步求索
不列顛的北部也就是後來的蘇格蘭地區基本都是山地了。那個地方並不方便發展農業,這導致蘇格蘭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常尷尬。沒有先進的農業蘇格蘭土地能承載的人口比較有限,同時對定居也不是那麼必需。所以後世一般蘇格蘭都叫英格蘭吊打,但能夠征服卻很難有效統治。羅馬帝國時期的蘇格蘭更是如此。雖然能打過但軍隊開進了山地也找不到人去統治。還要無休止的面對山地部族的騷擾偷襲。屬於沒有統治收益但需要高昂統治成本的地方。
-
3 # 多臻貴
羅馬修建長城與秦朝修建長城的出發點相同!都是不堪遊牧民族的襲擾,而做出相對有效的防禦手段!
任何的擴張都是基於利益,如遊牧民族寧願冒險,以戰爭的手段,也要侵略富庶的中原,羅馬也如此,全力征服希臘和中東富庶區域!
相對而言,羅馬越海打擊英國,蘇格蘭既沒有財富,又頑強抵禦,在羅馬帝國領土擴張到極限的情況下,羅馬的元老院是不會為此買單!
將有限的軍力,派遣到更富庶的東方,以少量駐軍,扶持本地駐軍維繫穩定,並逐漸達到整合英國的控制!這是羅馬最好的成本控制!
羅馬能夠從一個村落,擴張到整合地中海的帝國,依靠的便是對文化和民族的征服,而非絕對的武力控制!
所以,羅馬會潛移默化推進統治,而不會與蘇格蘭硬拼,基於此種治理理念,羅馬帝國才能延續千年之久!
-
4 # 心向青山
從緯度來看,英國位於北緯50°-58°之間,哈德良長城位於英國中北部,大致在北緯54°-55°。這一緯度放在中國是在哪呢?
漠河,沒錯就是中國現在的最北端漠河,北緯53.5°。
西歐有北大西洋暖流,溫度比中國東北要高得多,但如此高的緯度在古代顯然是不適合農耕文明生存的,日照太少。
也就是說,在古代農耕文明的發展是有界限的,並非可以無限擴張。
羅馬帝國在北方的防禦體系不僅僅是哈德良長城,還有安敦尼長城、日耳曼長城(德國長城),三者共同組成了古羅馬的長城體系。
這一點,與秦漢時期的中國修築長城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防禦遊牧民族,並將農耕文明與遊牧世界隔離開來。
中國秦漢時期的北方是匈奴、鮮卑、烏桓,而羅馬帝國的北方則是三大蠻族——日耳曼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
日耳曼長城防禦的就是日耳曼人,而哈德良長城和安敦尼長城防禦的就是凱爾特人。
英國的凱爾特人便是後來的蘇格蘭人,而哈德良長城以南後來在羅馬衰落之後被屬於日耳曼人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佔領,這便是英格蘭人,於是便有了英格蘭和蘇格蘭之爭,直至今日。
-
5 # 柚子愛歷史
非不想也,實不能也。如果羅馬能夠踏踏實實的統一不列顛島,它又有什麼理由動用如此巨大的人力(三個正式軍團及部分輔助軍團)和物力(據推測用了約130萬立方米的磚石)去建造一道哈德良長城呢?那是因為有幾個原因導致羅馬不得不如此做,導致羅馬寧願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去建一道牆也要把不列顛島一分為二。
一、哈德良長城以北,被羅馬人稱為野蠻人的北方蘇格蘭部落難以被征服,平而復叛,羅馬人無法徹底征服索性放棄哈德良長城東起泰恩河口,西至索爾維灣,逶迤於英格蘭北部的綿綿山脈間,將不列顛島攔腰分為兩部分——低地地帶和高地地帶。高地地帶位於不列顛島的北部和西部,是蘇格蘭部落的領地,羅馬人的征服在此處處碰壁,受到了當地人的頑強抵抗,以至於羅馬人哀嘆:北不列顛的異邦人是不可能被制服的。而且高地地帶的土地十分貧瘠,不利於耕種,對於以農業為經濟主體的羅馬人來說就是塊雞肋,與其在這樣一塊苦寒之地上與野蠻人進行拉鋸式廝殺還不如果斷放棄。
二、基於當時羅馬帝國和不列顛的內外形勢,當局者不得不將進攻性戰略調整為防禦型戰略,而城牆是冷兵器時代最好的防禦工事哈德良即位之際正是羅馬帝國的轉型期,帝國境內危機四伏。在東方,猶太人的起義剛被鎮壓下去,而巴勒斯坦、埃及、昔蘭尼卡的局勢又趨緊張;同時不列顛、茅利塔尼亞、多瑙河下游的戰事不斷;另外,在義大利,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人民都在沉重的稅務和貪官的壓迫下醞釀著反抗。面對這種內外交困的形勢,哈德良果斷調整國家軍事戰略,將進攻性戰略調整為防禦型戰略。
就不列顛來說,修築長城,將羅馬人與野蠻人分隔開來是當下羅馬政府的最優選擇,這是結合當地和當時形勢慎重考慮的結果。建造了哈德良城牆,羅馬人完全可以據城而守,既可以為南方的已佔區創造和平穩定的環境,透過發展當地經濟以彌補戰爭損失和支付大量駐軍的開支;又能在羅馬帝國沒有多餘後備軍團的情況下不增加兵力,以避免因增加不列顛的駐軍而影響羅馬帝國的整體軍事部署和整體利益。因此,加強防禦工事,建造一道進可攻退可守的城牆是當時羅馬人的不二選擇。
三、不列顛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所致不列顛本就是個島國,其本身存在的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決定了羅馬人的統治不能照搬“大陸模式”,而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根據不列顛島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統治策略。
就地形地理來看,不列顛島的南部和東部大部分為平原地區,是低地地帶,土地肥沃,氣候溫和,交通便利,文明開化較早;而西部和北部地區則大部分為山地和高原,是高地地帶,土地相對貧瘠,氣候潮溼,交通十分閉塞,是一片文明未開化的野蠻地區。
就人文因素來看,不列顛島南部與東部因為與歐洲大陸距離較近,所以來往比較頻繁,對於羅馬人的統治也能較快適應,低地的上層人士甚至紛紛主動學習羅馬人滔滔不絕的辭令,以穿著羅馬人的衣服為榮;而高地地帶的蘇格蘭部落對於羅馬人則是堅決抵制和反抗。鑑於南北如此迥異的地理和人文差距,在中間建立一座城牆以分隔和區分,也是便於羅馬人的統治。
-
6 # 李厚何
事實上不論公元122年修築的哈德良長城Vallum Aelium,還是公元154年落成的安多寧長城Vallum Antonini,都不具備邊界的性質,羅馬駐軍和行政當局經常深入長城以北索取賦稅,討伐不馴服的部落,這個和中國古代雖然修了長城,但同樣在關外用兵、屯田和設定郡縣是同樣的道理。
英倫三島雖然不大,但因為地理、洋流等關係,民族構成和由來十分複雜,幾千年的歷史幾乎就是一個外來航海民族不斷登陸、定居和鳩佔鵲巢的歷史。儘管在羅馬人看來,英倫三島上的居民都是“蠻族”,但相對而言,南方的盎格魯-薩克遜人顯然更樂意、更容易被“羅馬化”,而北方蘇格蘭地區的部落,大多是從日德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航海而來的北歐“蠻族”,和羅馬人格格不入,且酷愛南下劫掠(尤其是喜歡偷牛),在這種情況下,以擴張和顯示羅馬“四至”為使命的哈德良皇帝希望建立一道醒目的邊牆,用於防範北方“不馴服蠻族”南下“小偷小摸”,同時藉此彰顯“文明”和“野蠻”的界限,突出羅馬帝國的“高大形象”,就成為一種需要。
此外,英倫南部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在農耕民族羅馬人看來是“善地”,北部人煙稀少,地形複雜,是羅馬人心目中的“窮山惡水”,千做萬做,賠本買賣羅馬人可不會做。
正因如此,哈德良長城並不高大(設計高5-6米,寬三米,但實際上大多數地方只有3米來高),也不像中國長城那樣專門選擇險要之處修建各種關卡城寨,而是近乎一線拉開,並且將朝北的外牆刷得銀光閃閃,目的正是“炫耀國威”。值得一提的是,哈德良是個酷愛到處修牆的羅馬皇帝,但他在其它地方(如日耳曼地區)修的邊牆,是一個個軍事要塞,以及連線這些要塞的木柵欄,這種工事看上去更寒磣簡陋,但作為軍事設施反倒是更合格、更實用的,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凸顯了哈德良長城的“形象工程”、“文化工程”特質——不是別處不需要如此,一來,在日耳曼等地區,軍事需要大於文化需要,邊牆要更適合打仗,而在英倫其實並沒有太大軍事需要(並沒有什麼戰役發生在兩長城附近),主要功能就是“防賊”兼“炫耀文明”,二來,日耳曼等地區防線漫長,即便搞粉刷工程也實在太浩繁,而英國是個島,遠看英倫黑呼呼,上邊尖來下邊粗,有朝一日倒過來——不不,我是說在英倫北部修個牆,長度是有限的,這樣的面子工程,“我堂堂大羅馬”還是弄得起的。
回覆列表
總的來說,羅馬帝國有能力統一不列顛群島,但是和大多數大帝國一樣,羅馬帝國也患上了“肢端肥大症”,領土太大太廣,要面對的敵人太多,而羅馬帝國本身兵力有限,即便可以在某個時期集中優勢兵力統一不列顛半島,但是無法在不列顛半島長期大量駐軍維持統治,在這樣的背景下,縮小統治區域,集中兵力守住能守住的地方才是最佳方案。
▲羅馬史上第一個進攻不列顛的是凱撒,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的是為了征服高盧
羅馬人第一次進攻不列顛是在凱撒高盧戰爭時期的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但當時凱撒進攻不列顛並不是為了佔領或征服不列顛,而是為了征服高盧。當時高盧有很多與凱撒作對的部落在戰敗後逃到了不列顛,同時不列顛的部落也會為凱撒的敵對部落提供支援。為了斷絕敵對部落來自不列顛的支援,凱撒便對不列顛發動了掃蕩式的進攻,把不列顛的部落打服,使他們不再對高盧提供支援。
有趣的是,當時的不列顛還是一個野蠻民族,人們很少穿衣服,經常是將一些顏料塗在身上,今天的我們看起來就跟瘋子差不多。丘吉爾則認為,當凱撒進攻不列顛的時候,英國的文明便開始了。
凱撒死後,奧古斯都屋大維成為了羅馬的第一任皇帝,羅馬進入到了帝國時期,其實在羅馬帝國的絕大多數時期內,羅馬帝國最大的敵人並不是不列顛(當時的不列顛其實太弱了),而是日耳曼人。
對於日耳曼人,凱撒在征服高盧的時候與其有過交手,在凱撒看來,羅馬並沒有能力征服日耳曼,所以對於日耳曼的政策,最好是以防守為主。要知道凱撒是羅馬史上最強的軍事家(沒有之一),以他的能力都無法征服日耳曼,所以後來的軍事家其實是沒有能力征服日耳曼的。
之所以羅馬不能征服日耳曼,原因在於一是日耳曼人戰鬥力確實非常強悍,在高盧人之上(高盧人經常被日耳曼人吊打);
▲長期以來,日耳曼人是羅馬帝國最大的威脅
二是日耳曼人的地區太大,人口太多,羅馬帝國在強大的時候,其正規軍團可以擊敗日耳曼人,但是日耳曼人在戰敗後會逃進日耳曼地區廣闊的森林當中,無法徹底剿滅,等到羅馬人一走,日耳曼人又會捲土重來;
三是與羅馬的政治體制有關,羅馬的體制就決定了羅馬的兵力非常有限,無法大規模集中軍隊對日耳曼地區發動地毯式的進攻。
其實按照凱撒的說法,如果要徹底剿滅日耳曼人,在擊敗了日耳曼人,當日耳曼人逃入廣闊的叢林中後,羅馬人只能進行地毯式的搜尋進攻,才可能徹底消滅日耳曼的反抗勢力。要做到這點,羅馬至少要出動50萬軍隊。當然,凱撒的這個方案確實是唯一的方案。
▲帝國時代羅馬的政治體系
對於羅馬來說,雖然帝國時代皇帝擁有很大的權力,但羅馬皇帝的權力與我們認為的皇帝的權力不同,並不是完全的集權,而是有一定的分權,準確地說,羅馬皇帝相當於終生執政的元首,他的權力會受到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制約。首先羅馬皇帝要獲得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認可,其次要得到軍隊的認可,那麼皇帝的位置才是合法的。相對來說,在成為皇帝之後,他的行為也會受到元老院、公民大會和軍隊的制約,並不能獨斷專權。
在這樣的體制下,羅馬能夠用在軍隊上的財力就非常有限,在奧古斯都屋大維時期,羅馬帝國的軍力保持在30個軍團上下,當時羅馬一個軍團有6000人左右,外帶同樣數量的一個輔助兵團(通常由當地的蠻族人組成),總兵力在36萬人左右。
▲奧古斯都屋大維時期羅馬帝國軍隊分佈
就軍隊的分佈來說,奧古斯都屋大維時期,羅馬軍力的一大半都用在了日耳曼地區,全國大約30個軍團在日耳曼人的萊茵河和多瑙河防線上就部署了15個軍團。在其他地區,尤其是東部地區,是帝國最為富裕的地區(羅馬帝國的特點是東部比西部富裕),在東部羅馬還要面對強大的帕提亞帝國,為了對付帕提亞帝國也要部署相當的兵力。而不列顛地區當時還是一片蠻荒之地,沒有什麼經濟價值,即便出兵佔領了也得不到多少好處,所以不列顛對於羅馬來說並不重要。
那麼當時的羅馬可以擴軍嗎?其實是很難做到的,如果要擴軍就必然要增加財政支出,羅馬皇帝的權力有限,要增加財政支出就要得到元老院的同意,同時稅收太重也會引發民眾的牴觸情緒。屋大維可以說是羅馬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在他當政的情況下,羅馬軍隊的數量也只能增加到30個軍團,後來的皇帝就更是無法擴大羅馬的軍隊規模了。
所以就羅馬帝國的整體局勢和大的歷史背景來說,在帝國數百年的時間當中,羅馬的主要精力是放在了對付日耳曼和東方大國帕提亞帝國身上,不列顛並不是羅馬帝國的重點關注物件,畢竟這兩大勢力能夠威脅到羅馬帝國的霸權,而不列顛只是一個區域性勢力而已。
對不列顛真正的征服是在羅馬帝國的第四任皇帝克勞狄烏斯時期,征服的過程也沒多少懸念,不列顛的野蠻民族根本不是羅馬正規軍的對手,之後羅馬人穩紮穩打,慢慢地將戰線一直推到了不列顛北部。
羅馬人進攻的特點就是每打下一個地方就在這個地方修建據點,然後將後勤系統建設完善,並對當地居民進行羅馬式的統治。然後再繼續往前推,如此反覆。不過這個中間也有不少插曲,在第五任羅馬皇帝尼祿(史上有名的暴君)時期,就發生過著名的波狄卡大起義,其規模一度達到了7萬多人,給羅馬人的統治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不列顛史上著名的波狄卡起義,波狄卡也成為了英國的民族英雄
在羅馬帝國的大部分時期,羅馬在不列顛的駐軍始終在2-4個軍團範圍。以2-4個軍團的兵力來說,軍隊數量大約在24000-48000人左右(一個正規羅馬軍團6000人,一個正規羅馬軍團會配備一個輔助軍團6000人),以這樣的兵力是不足以有效佔領不列顛全境的。按照當時羅馬人的估算,要有效佔領不列顛全境,羅馬人估計要出動10個左右的軍團。
至於為什麼只能長期留2-4個軍團在不列顛,原因也很明瞭,如上所述,羅馬的體制決定了軍費財政有限,以有限的財政只能長期維持大約30個軍團。而羅馬由於領土面積太大,面對的強敵太多,尤其是日耳曼人和東方的帕提亞帝國,這兩個方面牽制了帝國的主要軍事力量,再加上廣闊的領土到處都要有駐軍,所以長期來說在不列顛的駐軍自然就十分有限了。
因此在有限兵力的情況下,以有限的兵力固守已經獲得的領土是最佳選擇,到了皇帝哈德良時期,羅馬人征服了英格蘭地區後進軍到了蘇格蘭地區,在哪個時期實際上不列顛地區已經對羅馬無法形成有效抵抗了,期間只是小戰不斷,陸陸續續打了數百年。
對於羅馬這樣的大帝國來說,並不是佔領的領土越多越好,而是要考慮統治成本。要維持一定數量的軍隊在不列顛地區,前提是不列顛地區為帝國提供的稅收能超過當地的治理成本。在與不列顛長期打交道的過程中,羅馬人逐漸意識到佔領不列顛全境並不符合羅馬人的利益,尤其是北部地區,氣候寒冷而且土地貧瘠,繼續往北佔領更多的領土其實是得不償失的行為。
於是在公元122年羅馬人修建了哈德良長城,之後在公元138年又向北修建了安東尼邊牆,用以鞏固既得的領土。當然此後也出現過有雄心的不列顛總督,也發動過繼續擴張的戰爭,但斷斷續續打了很多年,一直也沒能徹底征服不列顛的凱爾特人。
後來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對外擴張的能力也逐步喪失,直到西羅馬帝國崩潰滅亡,羅馬人也沒能徹底征服不列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