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嶗山隱士3
-
2 # 謝亞鐵
個人認為,仿古玉不等於是贗品。今很多玉雕藝術家也製作些仿古玉,只是加入些現代元素…贗品就是假古玉一類,大多是劣質玉料仿作,然後強鹼強酸等化學物做舊的,有的還不屬玉類的材料,現在甚而出現了用石粉模壓的假古玉…
考古界認為,仿古玉大概在漢代就有出現,並在出土玉器中有零星發現,主要是對玉器提油做舊…未見實物,我是不認可這一說法的…
真正仿古玉可能起於唐代晚期。唐代朝廷因諱虎字把玉虎符改為玉魚符,最初是官員退位後要交還朝廷的,後來又不用交還了…民間富庶者便仿玉魚符以誇口炫耀自己祖先曾為朝廷官員什麼的,仿古玉之風始起…
宋朝可能是仿古玉較興盛的朝代,尚古之風流行,甚至有很多玉器是刻意做舊再佩戴的,且價錢比新玉器要貴出數倍,這些事在《遵生八箋》也有記載…其時還有很多對玉器做舊的方法,這些玉器做舊方法到明朝還相當盛行,一直延續至清末民國…但在行內都是容易辨認出來的…
宋朝後至清,仿古玉對人們崇尚古玉之風是有很大的推助作用的,清朝陳性就認為古玉有護身辟邪作用,以擁有古玉為豪…
個人認為,清朝前的仿古玉還是可玩賞的,因為這些仿古玉都是用有機物質去做舊的,玉性尚存,且大多工藝老到,玩賞或佩戴皆適心…這幾年拍行都有這類舊仿古玉拍賣,價位還不低的…
現在的所謂仿古玉人們都是指人為做舊的玉器,大多是用化學物做舊的,連玉也弄“死”,玉靈盡去,且化學物多存神經毒素,對人體有害無益…更有甚者誤導新學,花費冤枉錢而無一是處…對古玉愛好者只有傷害的份兒,對古玉流通及鑑賞只起負面作用…假古玉的泛濫,使人們對古玉的認知設定了更多障礙,使新學認真識假能力難以提高,摸入門檻的時間更長,個別甚而終其一生不辨真假…
(圖所示皆是今仿)
-
3 # 瀨河之水
不贊同,胡說八道!歷代玉器藝術是連續不斷,各朝各代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不是什麼靠仿古玉來繼承,而且歷史上的玉器可以說百分之百是有它們的實用性的和喻意內涵的,不是什麼靠收藏成就玉器文化,
-
4 # yourande三葉草
持標題論點的人是沒弄懂什麼是贗品!
所謂贗品是指現代或當代一些人為達到騙取他人錢財為目的,針對歷史上一些有名的文物或有代表性文化載體進行高精度,全方位一比一的仿造力求達到亂真的效果以成為他們騙人的工具。這樣的東西叫做贗品!所以贗品不但不能推動玉文化的發展反而會擾亂破壞玉文化的健康發展是玉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汙點,一匹害群之馬。
-
5 # 紅迷4
真正的老古玉的價值,體現在他的豐富的沁色上,古玉在埋在地的久遠時間裡,玉體內部和外面的離子產生交換,跟據外部環境會產生豐富的泌色,在愛玉人們的把玩下,會變的鮮豔奪目,玉體也會變的晶瑩體透,象水晶一般呈寶玉狀態。,不能多說了,大家自己體會吧。
-
6 # 清風竹影323
收藏這個問題不好說,看你從那個方向去收藏,看眼力,理論上是講不透的,收藏這行什麼人都有,市場現代仿品和假貨太多,有的還和磚家穿一條褲子等等!眼睛要明才行!耳朵聽音,味道如何是好一切都看你自己的!
-
7 # 包頭古玩任
同意你的說法。歷代仿古玉器確實一直未曾中斷過,這既是收藏界之頭疼處,同時也是它的吸引力所在,所以我琢磨 你才說它某種程度上也推動了收藏的發展。不過我想強調的一點是 : 古時歷代的仿古與今天的仿古在主觀意義上截然不同,出發點也不盡一樣。古人一向崇尚古物,對先人們的高潮技藝投地崇拜,崇尚古人、賞物幽古屬於文人士大夫們甚至歷代帝王的普遍價值理念 ( 明清時期後朝帝王 仿前朝器物發展成為了一種時尚 )。今天看來,這種仿古既及時傳承了悠久文化,同時直接也推動了歷代收藏的發展延續,何況當時的仿品就今日而言 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珍寶。當然個別時期也集中出現過蒙哄老外、騙取錢財的瞞世之作,譬如說清末特別是民國時期,匠人們曾惟妙惟肖地製作了一大批高古玉器、瓷器、青銅器、字畫、銅佛、石刻佛俑、銅香爐甚至在民國晚期居然還出現了高仿竹簡、古籍善本乃至後加新刻甲骨文等等。至今都弄得國外好些著名博物館魚龍混珠、明知道後仿連連 卻又無可奈何。但總體上講,建國前絕大多數的後朝仿前朝屬於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亦或 也可以說 頗值得我們後人為之慶幸。惟頭疼的是 : 給鑑定帶來諸多不便。這就要看眼力、水平、經驗 尤其道行高低了。
而現在的仿品為什麼粗製濫造 比比皆是 ( 當然箇中 也不乏高仿精品 ) ? 因為他們利慾薰心、急功近利、追求產量又心浮氣燥,關鍵是 不得法。這等仿古玉嚴重擾亂了市場,特別是活活地坑了一大批熱衷於蒐集高古玉 但又不學無術、不求甚解、自以為是、做夢都想著用撿漏一夜暴富的國寶幫們。實乃收藏界 缺德滑稽又可悲可惡、喪天良 斷子孫之行徑也!
-
8 # 宋洋藝術收藏
有了古玉的價值和發展,才會有贗品的發展。這兩個針對的人群層次完全不一樣。可以說一個天一個地。玉在古代可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象徵著權利和身份,做一塊玉可以說不計成本,沒有金錢價值的概念。為什麼說貧窮扼制了想象呢?就連盜墓的大部分只取金銀器,從不拿玉器,因為拿了也沒人敢要,普通人佩戴會被殺頭的。另外再說贗品針對的什麼層次?目的無非利用有些人的“貪”賺個小錢,大錢也沒那個本事和圈子,永遠上不了桌面,更推動不了古玉的發展。
-
9 # 陳懷元
這話還有點道理。
一般人沒收藏意識。待有了收藏意識時,真品難覓了。而且價格高。使多數人望而卻步、望而生畏!
而贗品價相對偏低。沒專業知識的人是分辨不出來的。有時還以為撿漏了 呢。
作假的人多了,收藏的人也多了。這便推動了收藏業。
回覆列表
這話說的只有一半是對的,任何一人人都希望收藏一件真品,但是真品價高難求,所以就有高手做仿品收取效益,也滿足了一部份錢少而有想收藏人的心理需求,就是高手錢多的人也難免打眼花了寃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