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其中原因何在?
8
回覆列表
  • 1 # HMSVICTORY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第一次北伐是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設疑兵於斜谷,自己率大軍攻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只好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進攻武都、陰平,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蜀軍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231年),蜀軍包圍祁山,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拒不出戰。此時劉禪聽信謠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第五次是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率軍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僵持不下。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因長期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逝於五丈原。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諸葛北伐結束

    就魏蜀吳三國來說,劉備建立的蜀國最晚,人口兵力最少,地域最小,經濟也是最弱。劉備死後,劉禪即位不久,就有雍闓和朱褒先後反叛,越嶲夷王高定也在同一時期反叛,這是蜀國的內憂。南方的少數民族,時而歸順,時而反叛,直到諸葛亮準備北伐的前一年才平定。這說明,蜀國一直有著內憂外患,到諸葛亮北伐中原時,蜀漢國才剛剛安定。這個時候,魏、吳兩國都沒有主動對蜀國用兵,蜀國最應該做得事情是趁此機會休養生息,積聚力量,可諸葛亮為什麼反其道而行之,要主動挑起對魏國的戰爭呢?

    首先:為報先帝,以完遺願。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出於《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其次:不攻曹魏,蜀漢必亡。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後。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最後:北伐中原,轉移矛盾。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在蜀國,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慘敗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可謂是元氣大傷,三方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託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託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託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相沖突。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綜上,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為了迫使魏國在離開邊境很遠的徵發兵戶,消耗國力的同時,引起潛在的社會動亂,從而減緩北方經濟恢復的速度。一旦出現機會的話,進入關中,逐鹿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以儲存國力、兵力,鞏固對蜀漢的控制。所以諸葛亮北伐,大體以穩妥為主,能夠賺魏國一支軍,一員將,那就很好了——這點諸葛亮做得很好。可為什麼蜀國為什麼會第一個滅亡?而滅亡的為什麼又是那麼的迅速?真實的原因,蜀國的經濟已經難以為繼。因此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主張屯田。修養生息,只可惜,姜維沒有耐心,加之魏和後來的晉政權也不給他這個機會,所以這屯田還沒有見到成果蜀漢政權也只好被動應戰了。這樣一個羸弱的國家,已經是不堪一擊了,因此,當魏國真正想滅亡蜀國,到派出大軍進攻,不到半年時間,後主劉禪投降,蜀國就滅亡了。不能不說,這是諸葛亮始料未及的吧!

  • 2 # 快吃辣條

    從蜀漢建立後,做官的越來越多,在劉備去世之前,蜀國的官僚機構已經相當龐大。諸葛亮深知,官僚機構,不僅會出現人浮於事的局面,造成國庫空虛,更會出現內部官員之間的明爭暗鬥,為了防止蜀國內部矛盾的升級,諸葛亮就只能依靠北伐,把內部鬥爭轉變為外部鬥爭。這樣,才能讓蜀國的文武官員一致對外,沒有心思和時間想著爭權奪勢。

  • 3 # 歷史簡單說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裡面,諸葛亮詳細講了為什麼要北伐的原因。

    劉備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蜀漢的大業,不能苟且偷安於益州,所以就命諸葛亮去討伐曹魏。劉備也是個聰明人,知道諸葛亮的能力,也是知道曹魏是如何的強大。

    第一,漢高祖劉邦的智慧可以跟日月相比,他的謀士也是足智多謀,但也是經過了千辛萬苦,才創下了數百年的基業,而皇帝比不上劉邦,我也比不上張良陳平他們,想要靠相持來發展就想平定天下,這個是不可能的。

    第二,劉繇和王朗都是各自佔據著自己的州郡,對孫策一直不討伐,就坐視孫策越來越強大,最終吞併了整個江東。

    第三,曹操文武雙全,遠在他人之上,用兵像孫武吳起那樣,但還是在南陽宛城之戰,官渡之戰,祁山,黎陽,潼關這幾個地方基本敗北,而我才能低下,想不冒險,就來平定天下是不可能的。

    第四,曹操打了五次昌霸而打不下,想四次跨過巢湖也沒有成功,用李服,李服造了反,用夏侯淵,夏侯淵卻丟失了漢中並且戰死,先帝經常誇讚曹操,也是有這些挫折,而我不如曹操,也不能保證一定得勝的,所以我還得再戰。

    第五,自從我進駐漢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失去了像趙雲,陽群,馬玉等將領七十個,精銳部隊一千多,這些都是我們辛苦積累起來的力量,如果再不用的話,過幾年,這些都要老了。

    第六,不管我們進攻敵人,還是被動防守,都是需要一定計程車兵,這樣的費用也是相等的,如果我們不出擊,只想靠益州來跟敵人對峙是不可能的。

    戰事是難預料的,我只能竭盡全力,至死方休,至於北伐能不能成功,這個就看天命了,我也不知道的。

  • 4 # 國史拾遺

    天下十三州,魏國獨佔九州,吳國佔三州,蜀國只佔一州。蜀國、吳國加起來,不如魏國一半,國力差距是非常懸殊的。尤其是蜀國,是最弱的。

    但為何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呢?這是源於魏國所在的北方地區戰亂幾十年,經濟、生產被破壞,人口大量減少。而南方相對比較安定,沒有受到太大的破壞,而且有大量北方人到南方避難。所以位於南方的蜀國、吳國才能有資源去對抗魏國。三國時代,南方還沒有得到開發,很多地方都很落後,正常情況下是無法對抗北方的。

    但是這一切不會持續很久的。魏國掌握的資源遠遠高於蜀國、吳國,等到它的國力恢復過來,蜀、吳根本沒有對抗的資本。

    所以,諸葛亮要透過不斷的北伐,來給魏國造成軍事壓力,延緩它恢復國力的過程。

    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一種騷擾戰術。他也知道蜀國想滅掉魏國是很難的,想打下關中、涼州等地也很難。所以他就拒絕了魏延等提出的比較冒險的計劃,採取了穩紮穩打的戰術,有便宜就佔,佔不到便宜就撤軍。蜀國這邊掌握主動,魏國被動防禦,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國力。

    諸葛亮以這種方式,縮小與魏國的差距,以等待時機(比如北方再次動亂)。

  • 5 # sunjin6278

    諸葛亮六出祁山,方保蜀漢安定40年。蜀漢的多次北伐,讓魏國領教了漢軍的英雄頑強,不好對付,讓曹睿整天克勤克儉,不敢有絲毫鬆懈。諸葛亮一死,曹睿立刻放鬆下來,興土木,安淫樂,不願再勞神費力征蜀漢。同時六出祁山,讓蜀漢各派內部矛盾化解,同仇敵愾,發展生產,整飭法治,練軍備戰,共敵曹魏,使臣民空前團結。六出祁山,也讓蜀漢軍隊得經常的實戰鍛鍊,戰鬥力增強,武器得到改進,排兵佈陣得到提高,將領獲得更多實戰及治軍經驗,使敵國膽寒畏怯,不敢冒然入侵。試想想,蜀漢僅憑一州之地,人口不足90萬,去對抗九州之地,坐擁數百萬之眾,沒有點兒策略,安可保長久?因此諸葛亮屢次北伐,其用心良苦,以攻為守,安保蜀漢40年。

  • 6 # 葦說歷史

    讀《三國演義》或者是《三國志》,大家都對諸葛亮鞠躬盡瘁而匡扶漢室所感動。作為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勁敵,司馬懿透過政變將曹魏變成司馬氏的天下,進而司馬氏後人建立了晉朝。川蜀一邊,諸葛亮有著比司馬懿更大的政治資本,如果他發動政變能否取得蜀漢的統治權呢?

    司馬懿能夠透過政變獲取曹魏統治權,第一個應該感謝的人是誰呢?司馬師?司馬昭?都不是!他第一個應該感謝的人其實是曹操。如果說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是非世家大族擊敗了世家大族,那麼後來荀彧、楊修和崔琰的死則是曹操有意為之。

    曹孟德所掌控的地盤比劉玄德要大得多,且大多都是經濟相對發達的中原地區。經濟越發達,越容易出現氏族化的利益集團。表面上荀彧和崔琰因為反對曹操加封魏王,楊修自作聰明,實際上是曹操在三國鼎立的相對穩定狀態下,對內部進行的一次“洗滌”。

    所洗的,自然就是曹魏實力中的門閥士族。荀彧代表的是潁川荀氏,崔琰代表的是清河崔氏,楊修更不得了,他代表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結果,荀彧公元212年去世,崔琰公元216年去世,楊修公元219年去世。

    從公元212年到公元219年,這7年的時間裡曹操分別親身經歷或後方指揮了征馬超(公元212年)、擊孫權(公元216年),以及漢中之戰和樊城之戰(公元219年)。每次大戰,曹操除了打外部仗,還要打內部仗。

    三次內部戰役結束是公元219年,也恰巧在這一年司馬懿正式成為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第二年(公元220年),曹操正式掛了。這場權力的交接程式近乎完美,美中不足的就是方便了曹丕的同時也方便了司馬懿。

    這才有了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多得曹魏天下。至於其中忍辱負重之事,其實算不得什麼。如果沒有曹操間接地剷除了“異己”,司馬懿想奪得天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然了,後來開國元勳死得差不多了,另外曹氏後人太草包也是重點。

    反觀諸葛亮這一頭,就沒那麼樂觀了。

    對比諸葛亮和司馬懿在蜀漢和曹魏的地位,這種賬面資料肯定是諸葛亮更好一些。但分析三國魏晉,門閥士族永遠是不能拋棄的論點。相較曹操對付曹魏內部的各個勢力,曹孟德是菩薩心腸、金剛手段,一句話:你只要老老實實的,我保你不死。而劉備這一頭兒簡直是反過來的,這也和劉備獲得西川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劉備獲得西川,實際上是同西川貴族達到了利益保證和交換的平衡。因此,在川蜀之地至少存在三大派系,即西川派、荊州派、劉備心腹。生前劉備就是平衡派系,等到白帝城託孤,一個丞相諸葛亮,一個尚書令李嚴,可謂是煞費苦心。

    正史《三國志》中白帝城託孤確有此事,也是諸葛亮李嚴這二人擔此大任。《三國演義》中把李嚴搞得成了無能之輩,實際上李嚴本人曾先後受到劉表、曹操、劉璋和劉備四人的器重。

    李嚴在劉表那裡幹出了名氣,曹操入荊州封李嚴為秭歸縣令(如今宜昌市)。李嚴投奔劉璋,劉璋封其為成都縣令(範圍比現在的成都大得多)。等到劉備入主西川,最終成了尚書令。從秭歸縣令到成為尚書令,從二線城市一把手到只對劉備一人負責,李嚴僅僅用十年的時間(公元208年到公元218年),能說他是嫉賢妒能之輩嗎?

    劉備不對內部開刀,諸葛亮便很有壓力了,尤其是劉備去世之後。表面上看諸葛亮北伐是鞠躬盡瘁,實際上是逃避派系爭端,轉移矛盾。關於北伐,能不能勝利,諸葛亮自己都拿不準的。因此,諸葛亮在逃避的路上開始對其他派系的政敵下手,比如剛剛說的李嚴。

    這種較為平衡的派系政治只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不能明說,完全靠諸葛亮和李嚴二人的默契。諸葛亮帶大軍北伐,為了平衡李嚴勢力,上表封李嚴為驃騎將軍,其子李豐督管江州防務工作。李嚴甚為高興,為此改名叫李平,可後來的宦海生涯卻沒那麼平靜了。

    督糧不力,李嚴被罷。史書記載李嚴叩首認罪,實際上通盤來看只能算是回家調養身體。就剛才所說的派系平衡角度來講,不管諸葛亮北伐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旦北伐結束,矛盾重新回來,李嚴還是會官復原職的。尷尬的是諸葛亮個人既沒成功也沒失敗,而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公元234年,李嚴聽說諸葛亮半路去世了,憂憤之下自己也病死了。原因很簡單,這種心照不宣的契約只有諸葛亮和李嚴二人知道,如今諸葛亮在半路去世了,自己也永遠不會被啟用了。

    因此,有著李嚴等人的牽絆,諸葛亮雖然在後期獨攬軍政大權,卻根本不可能像司馬懿一樣透過政變來完成權力的交替。

    說到底這一切的原因不在於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和曹操。

    入主西川和白帝城託孤,劉備已經斷了諸葛亮自立為王之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轎車輪胎,我只換前兩隻,會不會有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