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原食點
-
2 # 每日一穴位
都不準。血糖儀測出來的僅僅是血糖的一個瞬時值,餐前血糖高低可以體現出你的身體對血糖管控能力在這個測出數值的範圍。餐後血糖值,代表著你的胰島在受到刺激後所能達到的一個反應能力,但這兩個值都只能作為一個參考,都會受,情緒,飲食量,睡眠,身體活動量影響。起伏比較大,稍有一個變化,就會影響測量結果。
想要測出真實的血糖值,可以去醫院做一個叫C肽的檢查。人體每產生一個胰島素,就會產生一個C肽,而C肽會在體內停留一段時間而不會馬上分解掉。所以,糖尿病人做C肽檢查,可以體現最近一段時間內,身體胰島素的產生量。這個值越高體內胰島素產生量越高,反之亦然。
不過只要是血糖高了,就要正面的面對,保持好心情,儘可能做好生活習慣的規律性培養,在飲食,睡眠上保持好,都能起到穩定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最怕的就是“無所謂”和“很可怕”這兩種不平穩的心態。願糖友們,都能真正的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管控。
我是小巖每天分享健康實用小知識,您健康路上的小夥伴。
-
3 #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為了能夠了解病情,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都要測,這沒有準與不準的說法。
1、餐前血糖監測適用於空腹血糖較高,或有低血糖風險時,如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者(血糖控制得好,接近正常水平,如果由於飲食攝入不足或者運動量過大,可能會導致低血糖)。
2、餐後2小時血糖監測適用於空腹血糖已經獲得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紅蛋白仍不達標,或者想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影響得患者。
3、睡前血糖監測適用於注射胰島素得患者,特別時晚餐前注射胰島素得患者。
4、夜間血糖監測適用於經治療血糖已經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者懷疑出現夜間低血糖得患者。
每位糖尿病患者要根據自己的血糖特點,確定適宜自己的血糖監測方案。
想要血糖測得準,關鍵要看患者的血糖監測方法。測血糖前要洗手,如果不洗手直接測血糖,可能會影響血糖值的準確性,尤其是當手摸了水果汁液後沒有洗手直接測血糖,可能會導致血糖值偏高。
當用採血針扎破手指,發現採血量不夠時,不要用力擠壓手指,如果擠壓出組織液,組織液會稀釋血液,導致測出來的血糖值偏低。為了預防採血量不夠,糖尿病患者可以在採血前先活動上肢或者搓手,促進血液迴圈。
測血糖前要檢查試紙的有效期,如果試紙過期,可能會影響血糖結果的準確性。
-
4 # 微笑面對糖尿病
血糖的準確性不取決於餐前還是餐後,主要取決於血糖儀器本身和測血糖的方法是否準確。餐前、餐後等不同時間點的血糖是反應您血糖控制是否達標,各點血糖均有其意義,不能單獨看一個點的血糖。
血糖儀影響血糖儀準確性的主要有兩個:試紙和儀器本身。
1、 試紙:首先要看您試紙是否過期,而且注意開封試紙的儲存條件(避免光照和潮溼)。
建議:開封一包新的試紙後校準一下血糖儀,每包試紙之間也會有差異,而且注意存放條件。
2、 血糖儀:每個血糖儀是有誤差範圍的,如果測量值在誤差範圍內即可。
那怎麼知道血糖儀是否準確呢?
(1) 用廠家提供的已知資料的試紙對血糖儀進行常規檢查。
(2) 或者可以找一天早上去醫院測空腹血糖的同時測一個指尖血血糖,看是否準確。
(3) 如果你的血糖儀是可清潔型的,那麼要定期清潔,因為積存的血液、灰塵、纖維都能夠影響檢測結果。
測血糖的方法很多糖友測血糖的方法都不對,也會造成血糖有偏差。我主要講講大家經常出現的錯誤:
(1) 測血糖之前,未洗手或消毒。
(2) 未等消毒酒精晾乾後就採血。
(3) 沒有捨棄第一滴血,建議用第二滴血測血糖。
(4) 測血糖時,用手擠壓指尖出血。
如果糖友避免以上誤區,您的血糖值應該還是比較準確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
5 # 糖人健康網
通常來說,血糖儀都是存在約10%-20%的誤差,這個誤差是允許的。糖友們想知道血糖儀測的究竟準不準,沒必要拿兩個血糖儀來比較,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往往兩個血糖儀測出來的值有所差別,即便是相同品牌的兩個血糖儀,測同一滴血,測出來的結果也可能不一樣。要想知道自己的血糖儀要想知道哪個比較精準,可以去醫院做靜脈血生化檢查,用自己的血糖儀對比,這樣就知道哪個血糖儀測得準了。
糖友們要想血糖測得準,需要注意一些操作細節。測血糖的時候只能用酒精消毒,如果沒有酒精用清水也行,但一定不能用碘酒,因為碘酒會與試紙條發生反應,影響測得的結果。消毒後,要等酒精揮發完了,手指幹了再採血,否則會引起測量結果偏差。
在測血糖的時候,還有很多糖友會遇到出血量不足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在測之前搓搓手指,甩甩手臂,或者用熱水泡手,調整採血針深度等,確保一針見血。如果血量不足,也不要擠壓手指,這樣會導致細胞組織液被擠出,影響測得結果。
至於測餐後血糖還是測餐前血糖,每個糖友在監測血糖的過程中,都應有自己的一個方案。通常情況下,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及睡前血糖,都是比較重要的時間點。餐後血糖能夠反映進食後食物的升糖效應,同時也能反映出藥物使用得是否合理,便於醫生調整治療方案。而空腹血糖和睡前血糖的監測,則有助於發現低血糖,防止意外情況。
-
6 # 雲說健康
本來,測血糖準不準,只和血糖儀、試紙合不合格,測血糖時的操作正不正確有關。
您現在問:“測血糖,是餐前的準還是餐後的準?” 估計是在思考:餐前的血糖和餐後的血糖,哪個能更準確反映糖尿病病情? 其實,不管是餐前血糖、餐後血糖,甚至24小時動態血糖,在測試技術過關的前期下,都能反映糖尿病的病情。
我們身體的血糖水平是動態的,每時每分每秒都在變化,真實的血糖值都是不一樣的。
血糖值受很多因素影響:進食的時間、進食的量、進食的種類、進食的順序、胰島的功能、有沒有胰島素抵抗、身體的生化代謝能力、運動的時長和運動量等等,使24小時血糖形成一個曲線。
為了便於比較,醫學上截取了幾個點,定出血糖標準,作為我們日常對比血糖是否正常、日常治療指導之用,他們是空腹血糖、3餐餐前血糖、3餐餐後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等。
只要操作正確,透過這些時間點測出的血糖,都能瞭解我們的糖代謝功能是否受損、糖尿病的飲食運動治療是否得當、用藥效果如何。
所以,請放心,按醫生要求您要測的時間點去測血糖吧。
-
7 # 銳光醫線
你好!養生君以為,只要測血糖的姿勢正確,餐前和餐後血糖都準。
一般測血糖,測的最多的就是空腹和餐後血糖。養生君以為,你這裡提到的餐前血糖應該指的就是空腹血糖。
1、怎麼測空腹血糖一般來說,是要求晚上禁食6~8個小時,喝水是允許的。在早上6點到8點的時候,測得的血糖值,可以比較準確的反應空腹血糖。太晚的話, 可能會應為激素或者是運動的影響,導致血糖偏高或偏低。正常的空腹血糖為3.9~6.1mmol/L。
2、怎麼測餐後血糖一般講餐後血糖,都是指餐後兩個小時以後的血糖。從吃飯的那一刻算起,過兩個小時後,測得的血糖值,為餐後血糖。正常的餐後血糖為<7.8mmo/L。
為什麼空腹、餐後都要測?我們講平穩控糖,是指一整天都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波動。空腹、餐後血糖都要正常才行,之所以要求兩個都要測,是因為它們所反應的意義不一樣。舉兩個例子說明:
1、小李的空腹血糖為8.0mmol/L,餐後為7.6mmol/L。那麼他的血糖正常嗎?
很明顯,他的空腹血糖偏高了。而引起空腹血糖偏高的原因有蘇木傑效應和黎明現象,需找到原因後,對症處理,方能控制好血糖。
2、小劉的空腹血糖5.6mmol/L,餐後血糖12.8mmol/L。可以看出,小劉的餐後血糖是偏高的。那麼就有可能是小劉吃的飲食含糖量太高,需要及時調整飲食,並配合運動降糖。如果還不能降低血糖,則需要加用藥物治療。
此外,養生君提一句,只有正確的測血糖姿勢,才能得出準確的血糖值。
綜上所述,餐前、餐後血糖反應的意義不一樣,只要操作方法正確,它們都準!
最後,養生君祝你控糖成功!
希望以上建議可以幫到你,獲取更多糖尿病資訊,請關注養生細談! -
8 # 醫患家
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有不同的意義,不存在哪個準哪個不準的問題,都應該檢測。
首先,如果是為了篩查診斷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應該測,還應該做75g OGTT2h試驗(糖耐量試驗)。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空腹血糖≥7mmol/L/隨機血糖≥11.1mmol/L/葡萄糖負荷後2h血糖≥11.1mmol/L的任一項均可診斷糖尿病。所以如果只查空腹血糖的話非常容易造成糖尿病漏診的情況,正確做法是在查空腹血糖的同時也查OGTT後2小時血糖的情況。需要說明的是,診斷糖尿病的血糖指的是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值而非指尖採血測的血糖值。如果是空腹血糖≥6.1mmol/L,且<7mmol/l,屬於空腹血糖受損(IFG);如果是空腹血糖<7mmol/l,糖負荷後2h血糖<11mmol/L,但餐後糖負荷後2h血糖≥7.8 mmol/L時,屬於糖耐量異常(IGT),IFG、IGT統稱為糖調節受損,也叫糖尿病前期,須嚴格控制飲食,監測血糖。
如果是已經確診為糖尿病,日常監測血糖的,空腹及餐後血糖都應該監測。對於口服降糖藥的,可每週監測2~4次空腹或餐後2 h血糖。使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根據不同的胰島素治療方案進行相應的血糖監測。如是使用基礎胰島素者,應主要監測空腹血糖,根據空腹血糖調整睡前胰島素的劑量;使用預混胰島素者應監測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據空腹血糖調整晚餐前胰島素劑量,根據晚餐前血糖調整早餐前胰島素劑量。對於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的治療者,應每天監測4~7次血糖或根據治療需要監測血糖。
總之,不管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後血糖,代表的意義不一樣,都應該引起重視和監測。
-
9 # 醫學慕課
在醫學界來說測血糖沒有餐前準還是餐後準這一說法。臨床醫學認為餐前測的血糖是空腹血糖,反應的是餐前空腹血糖的水平。而餐後測得血糖是餐後血糖,反應的是餐後血糖的高低水平,由於糖尿病患者是由於其胰腺出現了問題(一方面由於受到某種原因的影響胰腺分泌的胰島素不足,甚至不分泌胰島素;另外一方面由於胰腺分泌的胰島素功能低下,其降血糖的功能太低,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所以為了解人體整體血糖水平的高低,在醫學界一般主張測空腹加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或者測糖化血紅蛋白來反映最近一個月的血糖變化。
因此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就必須便吃藥邊測自己的血糖,在服藥過程中不但要測餐前血糖還必須測餐後血糖,最後讓醫生根據自己血糖的變化及高低的具體情況,來調整自己的藥物用量。
-
10 # 安徽聽覺有道助聽器
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有不同的意義,不存在哪個準哪個不準的問題,都應該檢測。
首先,如果是為了篩查診斷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應該測,還應該做75g OGTT2h試驗(糖耐量試驗)。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狀(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空腹血糖≥7mmol/L/隨機血糖≥11.1mmol/L/葡萄糖負荷後2h血糖≥11.1mmol/L的任一天均可診斷糖尿病。所以如果只查空腹血糖的話非常容易造成糖尿病漏診的情況,正確做法是在查空腹血糖的同時也查OGTT後2小時血糖的情況。需要說明的是,診斷糖尿病的血糖指的是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值而非指尖採血測的血糖值。如果是空腹血糖≥6.1mmol/L,且<7mmol><7mmol><11mmol ,但餐後糖負荷後2h血糖≥7.8="">
如果是已經確診為糖尿病,日常監測血糖的,空腹及餐後血糖都應該監測。對於口服降糖藥的,可每週監測2~4次空腹或餐後2 h血糖。使用胰島素治療者,應根據不同的胰島素治療方案進行相應的血糖監測。如是使用基礎胰島素者,應主要監測空腹血糖,根據空腹血糖調整睡前胰島素的劑量;使用預混胰島素者應監測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據空腹血糖調整晚餐前胰島素劑量,根據晚餐前血糖調整早餐前胰島素劑量。對於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的治療者,應每天監測4~7次血糖或根據治療需要監測血糖。
總之,不管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後血糖,代表的意義不一樣,都應該引起重視和監測。
-
11 # 老人新手新手
空腹血糖及歺後兩小時的血糖都要測,歺後兩小時主要是看糖代謝狀況,在某種意義上說顕得更重要。空腹血糖標準為6.l一7.0,歺後血糖為7.8一11.8
-
12 # 軍軍的日常
測血糖,如果是在家裡測,就餐前測,比較準,是觀察你的血糖變化,也可以餐後兩小時測一下。比較準確是去醫院做血紅蛋白。
-
13 # 湖神
餐前,即空腹血糖(一般定義為晚餐後至早飯前空腹八小時的血糖指數);
餐後,泛指早餐後兩小時血糖指數。
兩者所測定的指標和目的不一樣,具體就不延深了……
-
14 # 微笑面對糖尿病
規範測血糖有5種情況:
空腹、餐後2小時、餐前、睡前、凌晨3點。
其它時候測的血糖屬於隨機血糖:
如有低血糖感覺而即刻測的。
注意: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時後的血糖,即清晨即刻空腹安靜狀態下的血糖,起床洗漱等活動後血糖會升高些,此時測已屬於早餐前而非嚴格空腹血糖,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不是空腹血糖。
意義:
反映前一天晚間的用藥劑量是否合適。
餐後2小時血糖:
反應控制飲食的降糖藥是否合適。
不同時間點測量意義不同,都需要規律監測。
請關注線上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
15 # 張之瀛大夫
測血糖,是餐前的準還是餐後的準?這個問題提得好,問出了很多人想問的問題,今天張大夫試著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
其實,對於很多糖尿病患者,或者說糖尿病前期狀態的人來說,都需要平時注意監測一下血糖。這種血糖的監測其實既需要餐前血糖的監測,又需要餐後血糖的監測。而對於廣大血糖異常的患者朋友們來說,很可能是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都需要測量。而餐前血糖的測量一般說來在餐前即刻就可以,而餐後血糖的測量不能是餐後即刻,而是餐後2小時。所以說,對於廣大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需要監測血糖,最好的辦法是餐前血糖和餐後2小時的血糖都要測量一下。而且可能不是測一次就行,需要監測一段時間的,比如說監測一週的餐前和餐後血糖。然後根據血糖情況來決定後面降糖藥物的使用情況。
同時,張大夫還要提醒廣大血糖異常的朋友們,血糖的異常除了重視監測一下血糖之外,還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平時飲食和運動的規律,飲食上大家都知道注意少吃糖,其實除了糖,還要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不能得了糖尿病就嚇得什麼都不敢吃了。同時,運動也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人之所以得了糖尿病,其實主要的一點原因還是平時不注意運動,導致發生了糖尿病。這時候這些人除了要注意平時測血壓監測血糖,還要特別注意改善上面提到的這些生活方式,這也是同樣關鍵的問題。當然,對於很多糖尿病患者來說,還要特別注意必要時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專業的治療,這也是很關鍵的一件事。
以上這就是張大夫今天想跟大家說的問題,希望我關於這方面知識的介紹,能夠幫到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認識。
-
16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餐前測血糖還是餐後測血糖比較準,其實血糖和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等是一樣的,是在24小時不停波動變化的數值。
可能前五分鐘所測血糖和後面五分鐘所測的血糖都不是一樣的,所以不存在餐前的血糖更準確或者是餐後更準確,它只是反應的狀態不同而已。餐前的血糖更多反映的是在沒有食物複合的情況下的狀態,而餐後血糖是控制受了食物的刺激之後自己能夠分泌胰島素,把血糖降下去,出現血糖波動的能力。它反映的是不同的狀態而已,對於糖尿病人不論是餐前血糖還是餐後血糖,實際上都是需要控制和需要達標的。
-
17 # 健康之初 科普
在糖尿病的控制過程中,監測血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實際生活中,不少糖友對如何測血糖還有很多的迷惑。測空腹血糖還是測餐後血糖?
餐前血糖:就是常見的空腹血糖,一般是指隔夜進食8-10 小時後,早晨起床時第一時間測量的血糖,可以反映出前一晚服用的降糖藥物的療效。
餐後血糖:是指進食2 小時後採血測量的血糖,此時的血糖值高低會與當餐飲食和用藥情況相關。
其實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有不同的意義,不存在哪個準哪個不準的問題,都應該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對血糖控制來說都是同樣重要的。
空腹血糖受到偶然因素的影響較小,能較客觀地反映基礎胰島素的分泌情況。餐後血糖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飲食的分量與質量、腸道的吸收功能、運動情況、餐前用藥情況等。
並且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指標,當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 ,或餐後血糖大於等於11.1mmol/L ,都可診斷為糖尿病。
如果測血糖是為了篩查診斷糖尿病,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不僅都要測,還應該做耐糖量試驗。如果只查空腹血糖的話非常容易造成糖尿病漏診的情況。
如果已經確診了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測血糖的時候,空腹及餐後的血糖也是要全部測量。
口服降糖藥的患者可以每週檢測2-4 次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如果是使用基礎胰島素的患者,可以主要監測空腹時的血糖。如果是血糖控制非常不好或者是病情比較危重的患者,每天監測血糖的次數應有所增加。
美好生活源於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專業媒體!
-
18 # lin86290102
餐前測血糖還是餐後測血糖比較準確,其實血糖和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等是一樣的。是在24小時不停波動變化的數值,可能前五分鐘所測血糖和後面五分鐘所測的血糖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存在餐前的血糖更準確或者餐後更準確,它只是反映的狀態不同而已,餐前的血糖更多反映的是在沒有食物複合的情況下的狀態,而餐後血糖是受到了食物的刺激之後自己能夠分泌胰島素把血糖降下去,出現血糖波動的能力,所以它反映的是不同的狀態而已,對於糖尿病人不論是餐前血糖還是餐後血糖,實際上都是需要控制和需要達標的。
回覆列表
餐前?應該是空腹吧?間隔8-10小時不進食,身體所處於的空腹狀態,一般以早晨不進食前為空腹狀態。
測血糖時,是餐前的準,還是餐後的準呢?
其實都很準,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可以反應出身體控制血糖的能力,都是值得參考的指標。
但餐後血糖會更早地發現血糖異常。
原因在於,餐後血糖可以直接反應出身體降低血糖的能力。相反空腹血糖,還要受到睡眠、壓力、皮質醇、胰高血糖素等影響,促使晨起時空腹血糖升高,即便是代謝正常的人,也會因熬夜,偶爾出現空腹血糖值超過6.1mmol/L的情況。
另外,當糖代謝出現問題時,通常先升高的餐後胰島素和餐後的血糖水平,隨著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的繼續,胰島素抵抗越來越嚴重,空腹血糖才會升高。
因此,這也是目前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體檢時,往往只檢測空腹血糖值,很多人看到自己的空腹血糖值正常,便認為沒什麼問題。可如果你超重,尤其還有腹部脂肪時,很有可能已出現胰島素抵抗。
所謂的胰島素抵抗,就是細胞無法正常的從血液接收到血糖,胰腺β細胞不得不分泌了更多的胰島素,幫助細胞吃掉血糖。結果是胰島素水平升高,形成高胰島素血癥,事實上,此時已經出現代謝紊亂。
高胰島素水平促使身體炎症水平升高,尤其是會損傷血管內皮,導致膽固醇沉積,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隨著胰島素敏感性越來越差,出現的結果是胰島素無法在2小時內將血糖恢復正常,出現餐後血糖升高的情況。
這一切先兆,僅僅檢測空腹血糖,是無法提前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