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彈指千年

    什麼是兵?什麼是勇?簡單的來說其實就是八旗軍和綠營軍,都是屬於清朝常備武裝力量。

    大清剛入關時基本都是八旗軍,他們大多為滿族人。只不過隨著統治加強,朝廷越來越重視軍事力量,一直增加軍隊的數量,但是滿族人口數量稀少,根本不足以支撐軍隊的改革步伐。所以清朝就開始吸納漢人士兵,也就是綠營軍。最早綠營軍是給八旗兵打輔助的,然後慢慢變成了主力部隊。歷史上平定三藩就是綠營軍的功勞,和八旗軍一樣,綠營軍軍服上印的也是兵。

    而勇的誕生是在清朝中後期。雖然綠營軍的出現,雖然緩解了清朝的壓力,但後來卻因奢靡之風逐漸衰落到上不了馬,拉不開弓的地步。但是大清正是多事之秋,面對內憂外患的情況,大清只能就地取材,重新啟用漢兵,臨時招募新的軍隊,只不過他們並非國家的正式軍隊。戰爭結束後就會立即解散,即便戰士有功也不會久留,為了區分他們的軍服都是勇字!

    傳聞當年李鴻章建立的淮軍,就是湘勇出身,這些人沒有編制、沒有地位,連工資都是地方自籌的。而在太平天國戰鬥中,八旗軍和綠營軍不堪一擊,反而是那些臨時的鄉勇成為了阻擊起義軍的核心力量,他們的戰鬥力遠遠超過了當時晚清真正的軍事力量。可惜的是一直沒有受重視,當然後期的鄉勇基本上只效忠自己的長官而並非皇帝。

  • 2 # 跪射俑

    首先兵和勇要放在一起說。兩者簡單來說“兵”就是正規軍,屬於合同工。但是“勇”指的就是臨時工也可以稱之為清政府的預備役。我們知道清軍取關以來主要是靠著八旗子弟打天下,可自從建立了王朝之後,八旗子弟就開始了奢靡的生活,長久下去戰鬥力嚴重喪失。到了清朝晚期連白蓮教都打不過,更不必說是太平天國的軍隊。所以對於當時的清朝來說主要的戰鬥力就是漢人軍隊。

    因為清政府對漢人軍隊不信任,所以規定清朝有編制的軍隊衣服上面寫的是“兵”,而漢人軍隊,也就是臨時工上面寫的是“勇”。這些漢人軍隊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就組成軍隊,要是不需要該幹嘛幹嘛,待遇最差,但是乾的活又重又累。

    官服上面的“丁”就是清朝的後勤人員,這等於是古代的肥差,掌控者後勤供給。平時也就是發發東西,管理一下倉庫,沒有危險性,待遇還非常好。這種兵也可以理解為是倉庫管理員。

    還有一種就是“卒”,我們習慣性唸的就是獄卒,就是因為身上是“卒”字計程車兵,實際上是看守犯人的。這種士兵沒什麼技術性,每天就是管理一下犯人。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獄卒喜歡在牢房之中喝酒打盹,因為實在是太無聊了,沒什麼技術性!對於他們來說恨不得上戰場打仗去,即便是死了也是為國捐軀。

  • 3 # 文史劉磚家

    清朝的軍隊分為常備正規軍和臨時組建的部隊,那些常備的正規軍衣服上則標有“兵”,臨時組建或是招募計程車兵衣服上標有“勇”,而卒則不屬於軍隊系統,是負責治安的警察。

    一、常備的正規軍稱兵。清朝的常駐正規部隊由八旗軍和綠營軍構成,這些士兵的衣服上會標有“兵”的字樣。八旗兵是滿人組成的軍隊,一般駐守京師,綠營兵是漢人組成的軍隊,主要負責駐守地方。清朝入關之前的兵力都來源於八旗子弟。這八旗分別是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八旗,規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旗,算下來一旗有7500人,八旗加一塊也就是6萬人。清軍入關以後,不斷征服明朝殘餘勢力、蒙古統治者,在滿八旗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漢八旗、蒙八旗。隨著清朝統治者不斷鎮壓各地叛亂,向外擴張領土,原有的八旗子弟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力被派往征服的領土駐紮,所以收編漢人部隊組成綠營。為與八旗相區別,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故稱綠營。不管怎麼說,滿八旗還是深受朝廷信任,所以形成了滿八旗守衛京師,綠營駐守地方的局面。

    二、臨時招募組建的軍隊稱勇。勇就是鄉勇,屬於地方武裝,俗稱民兵或預備役部隊。這種軍隊的產生是由民間組織發展而來,遇到戰事的時候,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就會在當地,臨時招募兵勇,組成軍隊,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打仗完事時就地解散,相當於臨時工。

    三、負責地方治安的警察稱卒。兵和勇都屬於國家的軍隊,而貼著其他字號的就屬於警察系統了。在州縣裡駐紮的稱為卒,相當於武裝警察。

    我是文史小劉,敬請各位高手指正!

  • 4 # 秋草獨尋

    清朝士兵衣服上帶“兵”的屬於朝廷正規軍,是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主要分為兩種:八旗兵和綠營兵。直接由朝廷供養,旱澇保收。

    綠營兵是由漢人組成的,輔佐八旗兵戰鬥。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清朝後來綠營兵越來越強,甚至成了主力。比如平三藩、乾隆時期大小金川之戰,打硬仗的全是綠營。

    隨著歷史的發展,清朝腐敗越來越嚴重,全國各地起義不斷,為了儘快平亂,嘉慶下詔,允許地方士紳招募武裝協助正規軍作戰。這一類由地方招募來的武裝,就是清朝歷史上的鄉勇,胸前一個“勇”字。這種軍隊的性質是分佈在地方的、在八旗與綠營之外的非正規軍隊。臨時強制招募,戰時隨正規軍出征,戰後便立即撤銷掉。

    “勇”,是地方團練臨時招募計程車兵,不屬於國家正規編制。由招募大臣負責提供軍餉。

    由於八旗與綠營的衰落,勇兵在清朝中後期開始占主導地位,在平定白蓮教起義時,地方團練的勇丁起了很大的作用,後期太平天國起義,最著名的是湘軍的湘勇、李鴻章的淮勇,所以逐漸取代了綠營兵,成為國家軍隊的主要力量。勇營是拿國家餉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但後期的湘軍與淮軍一直成為清軍的主力。直到袁世凱編練新軍加以整合。

    卒,就是在在州縣裡長期固定駐紮的兵勇,他們不受中央軍事機關的移動駐防安排,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我們可以把他們看作現代的地方特警部隊,一般不輕易調動。

  • 5 # 小編虎哥

    我們在有關清朝的影視作品裡面可以注意到,清朝計程車兵軍服上的字不同,有卒、兵、勇。這幾個字乍一看,都是士兵,但是區別可大了!

    清朝的卒,就是在州縣裡長期固定駐紮計程車兵,相當於城防軍,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一般不輕易調動。

    兵,也就是清朝的正規軍,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清朝的兵,每個月都是能領到國家的銀子;

    八旗兵:分別為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八旗,規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旗,算下來一旗有7500人,八旗加一塊也就是6萬人。

    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直接隸屬皇帝,八旗兵為世兵制,也就是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

    綠營軍:綠營軍的建立是為了彌補八旗的兵力不足而建立的,都是由漢人組成。

    八旗軍和綠營兵都是朝廷的正規軍隊,主要任務都是負責保家衛國,但他們的主次不同。

    按朝廷的定製,八旗兵的大部分都是駐紮在京師附近,負責京師安全,相當於皇帝的護衛隊,是精銳部隊。

    綠營兵則全國各地都有,像我們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皇上去邊疆征討,大部分都是綠營兵。

    勇即鄉勇,遇到戰事的時候,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就會在當地,臨時招募兵勇,組成軍隊,打仗的時候讓他們先上。打仗完事時就地解散,有時候連工資都拿不到。鄉勇制度,相當於強制性的,不是說自願的,跟抓壯丁差不多吧!

    到了清朝後期,社會矛盾不斷加劇,官場腐敗之風在軍隊中蔓延。八旗兵久無戰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蕩然無存,軍紀渙散,軍備廢弛,竟然達到了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墜地境地。

    八旗的子弟更是頹廢,不是賭博就是養鳥鬥雞,打仗關鍵時候還得靠鄉勇,慢慢的勇字兵在軍中的地位慢慢提高,逐漸取代了八旗和綠營兵,成為了軍隊的主要力量!

    中國歷史

  • 6 # 新知樂學

    據史書記載,在1616年,努爾哈赤稱漢自立,建立了後金。當時的八旗制,就是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說法。這樣兵成了清朝軍事的核心。所以說清軍的服裝上有“兵”的,是清朝的正規部隊。正規軍,它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政府軍”,但戰鬥力和重要程度就大不一樣了(就像我們現在在同一個政府單位上班的有行政編制的和事業編制的)。按規定:八旗兵大部分衛戌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保護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

    對於“勇"的話,它也是兵的一種。在雍正、乾隆時期出現的,意思就是當有戰爭發生時,若正規軍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各回各家。直到清朝末年,太平天國的時候,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為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最後"卒"的話,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常聽到獄卒,就是身上帶有"卒"計程車兵,他們實際上是看守犯人的。這種兵沒有什麼特別的武藝,職責就是管理犯人。一般不上戰場,相對安全。

    從上面來看”兵“、”勇“和”卒“,其實是清朝的軍隊的等級之分,為了便於統治加以區分。

  • 7 # 青梅煮酒論江湖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我專業解答一下。八旗入關之初八旗軍為主力,然而八旗軍隊畢竟人少,只能在一些重要的地方駐軍。所以清朝組建以漢人為主的漢軍駐紮各省,漢軍軍旗為綠色,兵士身上寫一個兵字,所以又稱綠營軍。是國家的常備力量,各省綠營長官為提督,從一品。

    後來到了清朝中後期,八旗早已腐敗,而綠營兵也腐敗墮落,戰鬥力一落千丈。為了適應內戰戰爭的需要。朝廷允許地方可以招募百姓,組建團練,但是沒有編制,屬於臨時性質。士兵衣服上寫有一個勇字,以此區分和綠營兵的區別。

    所以看清朝電視劇,很能看出一個導演是水平,比如皇宮裡面站的全是身上帶兵字計程車兵,那純屬扯淡,皇宮的保衛何其重要?怎麼可能讓綠營兵去守衛?還有就是乾隆以前如果出現身上穿勇字衣服計程車兵也不對,因為之前是沒有這種團練的。還有就是一群穿勇字的和穿兵字的在皇宮裡為了幫某個主子爭皇權而大打出手。看到這種劇情,我最少要吐三斤血

  • 8 # 榮耀歷史

    看清宮劇,總會發現清朝軍隊制服中央都會繡一個字,有的是兵,有的是勇,還有的是卒,如下圖:

    從漢語的角度來講,這三者好像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小兵的意思,但實際上這裡面大有學問,甚至和清朝的軍隊制度有關係。

    1、清朝常備軍制度

    清朝入關後,統一了全國,朝廷常備軍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八旗兵,另一部分是綠營兵。

    清軍入關時,八旗兵不過7萬左右,這點兵力根本不夠分配到全國,所以八旗兵主要是衛戍京師以及一些重點區域,其他地方都是募集漢人入伍,因為漢軍的旗幟是綠色,而且基本編制是營,所以被稱為綠營兵。

    八旗兵和綠營兵制服上繡的是“兵”。

    2、清朝預備役制度

    在雍正、乾隆年間,因為在大西北用兵,原有正規軍已經捉襟見肘,於是下令在全國徵兵,戰事結束之後解散,可以看做是清朝的預備役。

    這些士兵的制服上繡的是“勇”。

    所以早期“兵”和“勇”的差異就是前者是正規軍,後者是臨時工。

    但是這一點到清朝末年發生了改編。

    同治年間,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清朝的八旗已經腐朽不堪重用了,於是慈禧下令允許大臣們招募鄉勇,訓練軍隊抵禦太平天國。

    這當中最著名就屬於曾國藩訓練的湘軍,最終憑藉這支湘軍,消滅了太平天國。湘軍也從原來臨時工轉變成清朝正規軍隊,他們的制服上繡的是“勇”,所以在清朝末期,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勇”。

    3、官府衙役僚屬

    準確來說,制服上繡“卒”的並不屬於軍隊,而是各級官府所屬衙役,比如說縣裡的獄卒等,除了“卒”之外,還有捕快繡的是“捕”,衙役繡的是“衙”等等。

  • 9 # 鄉野老甲

    我們經常在清朝題材的影視劇中,看到兵丁胸前貼著兵、勇、卒、士,丁、衙、驛等字號,那麼其中兵、勇、卒、三種字號,分別代表什麼兵種呢?

    兵:清朝的常備武裝力量是正規軍隊的兵,分八旗軍和綠營軍,主要負責駐。

    八旗軍為滿兵,主要衛戌京師,負責京師地區的安全。綠營兵則是漢人組成的漢兵。以綠旗為標誌,也叫綠旗兵,遍佈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要多的多。

    勇:其實是後備役,一般戰爭時期會臨時招募,大概出現於乾隆時期,那時八旗兵已經無法與外地作戰了,就各地招募的鄉勇,這些臨時招募的鄉勇,並不編入正規系統,在作戰結束後便解散,下次再出現戰爭重新組建。具有“因事而募,事畢即撤”的特點。

    直到到清朝末期,主要鎮壓農民起義,曾國藩帶領湘軍打敗太平軍後,形成的勇營留防,逐漸成了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卒:就是獄卒,獄卒類似於現在的監獄管理人員。是由鄉勇人組織的地方事業編制,在州縣裡駐紮的稱為卒,比如看管監獄的,一般是”卒“,都屬於國家卒。

  • 10 # 舊時樓臺月

    總的來講,它們代表的是清朝的兵役制度。對於清朝的兵役制度,我們第一反應往往是“八旗軍制”,當然這只是清朝兵制當中最重要的一種,而不是唯一一種。

    “兵”為正規軍

    滿清早在入關之前就建立了一套帶有部落族群性質的組織:八旗制度。八旗制度即有兵事意味,與戶籍相關。但從兵役方面講,八旗軍制是滿清的立國之本。所以在清初,衣服上帶有“兵”字計程車兵是清國的正規軍,他代表著清國最精銳的武裝力量。

    而在滿清入關之後,由於政治形勢的變化,八旗軍無法統治人口數量如此龐大的漢人,且為了緩和民族矛盾,便組建了一種由漢人組成的兵制:綠營兵。綠營兵雖然在地位上沒有八旗兵高,但由於他們人數眾多且承擔了國家絕大部分的軍務,所以他也與八旗兵一樣是國家的正規部隊。

    因此,當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士兵衣服上有“兵”字樣,便可以斷定他為清國的正規部隊:八旗兵或者綠營兵。

    “勇”為臨時軍

    清朝到了中後期由於戰事頻發,傳統八旗兵和綠營兵已的人數已經無法滿足戰事需求,因此清政府下令地方可以招募“鄉勇”但沒有編制,屬於臨時組建,每逢戰事結束後便立即解散。

    但這種情況到了鎮壓太平軍時期有所改變,當時曾國藩為了加強武裝力量,將鄉勇改為“練勇”,由於這些鄉勇多為湘人,所以也稱“湘軍”。除了名稱有所改變之外,“勇”還有其他正規軍一樣享有糧餉,但卻成為了地方的私人武裝,並非直接聽命於皇上。

    “卒”與正規軍不同,他不需要被調往其他地方參與戰事,而是被安扎在州或者縣等地方擔任防務之職,由地方直接管轄。所以單從職務上來看,我們可以將他理解為地方的武裝部隊,與正規軍隊有一定的差別。

  • 11 # 沒有跨不過溝

    清軍身上的“兵”、“勇”、“卒”是表達的什麼意思?一字之差,天壤之別。

    “兵”屬於清廷的正規軍,俗稱“官軍”,是國家常備武裝力量,由朝廷供養。“勇”則是臨時招募鄉勇組成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兵”,成為國家的主要軍事力量。

    “卒”就是在地方州縣長期固定駐紮的兵勇,他們不受中央軍事機關的移動駐防安排,受當地地方長官管轄,可以把他們看作現代地方武警部隊,一般不輕易調動。

    史載,“兵”是清代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

    八旗軍分為滿八旗、蒙八旗和漢八旗,這些都是大清的正規軍,直接隸屬皇帝。

    八旗兵為世兵制,創建於努爾哈赤時期,在皇太極時期加入了八旗蒙古軍和八旗漢軍,成為一個多民族,兵政合一的制度。

    八旗是清朝建立的即得利益者,入關後,駐防北京周邊地區,保衛清朝皇室安全。可自從建立了王朝之後,八旗軍就開始了奢靡的生活,長久下去戰鬥力喪失,完全沒有創立之初的戰鬥力。

    綠營——則是順治初年組建的軍隊,清朝入關後,雖然八旗軍人數達到二十萬,但兵力仍遠遠不夠。

    為了加強對領土的有效統治,清政府招降明軍、招募漢人組織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單位所以稱為“綠營兵”,獨立於八旗軍。士兵為世兵制,父死則子繼,將兵由兵部直接統轄,將領無法直接統兵。

    在清朝初年,大多為漢人對綠營軍職責尚只是鎮守疆土,但隨著八旗軍隊腐化,綠營軍的重要性就日益加強。在三藩之亂中,清軍就是以綠營為骨幹,先後派遣了四十餘萬綠營兵作戰。

    但後來承平日久,營務廢馳,日趁腐敗。自嘉慶初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時,即已不能得力,至咸豐年間鎮壓太平軍時,更是屢戰屢敗。於是自同治至光緒年間歷經裁汰,最後被改編為警察性質的巡防營,失去了常備軍的作用,綠營之制僅名存實亡。

    清朝中前期,“勇”是臨時招募的輔助部隊。在戰時,若八旗兵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鄉勇組成軍隊,沒有建立營制,事後即予裁撤。

    咸豐年間,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在兩年的時間裡,八旗兵、綠營兵上陣,一觸即潰,相序丟掉漢陽、嶽州、漢口、南京等南方重鎮,並且禍亂地方,不堪重用。

    咸豐帝為了剿滅太平軍,於是下旨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紳舉辦團練,組織地方武裝,即為“鄉勇”。

    曾國藩在原鄉勇基礎上建立營哨之制,編練了一支獨特製度的鄉勇,稱為湘軍,定兵制,發餉糧。

    後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李鴻章遵照湘軍的營制、營規組建了淮軍。隨後其它各省也相繼招募鄉勇,仿照湘軍營制編練部隊,使勇營成為了攻打太平軍的主力軍。太平軍失敗後,部分勇營改為防軍,後又改為巡防隊,直至清末被編為陸軍。

    由鄉兵到勇營,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後,最終代替了綠營兵,成為維護清末後期統治的重要力量,成為清朝的主要軍事力量。

    勇營的特點是拿國家餉銀的私募武裝,所謂“兵為將有”,士兵和軍官只忠於自己的長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屬於地方武裝,主要在衙門做事的公職人員,有穩定的工作和政府發的工資,可以理解為現在的武裝警察部隊。職責是駐守城池,看守監獄和犯人,維護治安受當地長官管轄,一般不會調動。

    清朝時期,士兵衣服上的字區別很大,涉及的許可權也不一樣,還有捕、驛、庫等字,標明瞭這些人的職業,也是為了地方官府和民主方便區分。

    清朝時,人們管這些為政府服役的人叫丁,補子上寫什麼就是什麼丁。

    所以,不同領域不同職業的人,補子上的字是不一樣的。

  • 12 # 歷史戰爭

    近些年來,隨著清宮劇的熱播,許多清朝文化與元素逐漸映入大家的眼簾。如果看過有關清朝的影視作品,觀眾可能會發現,有計程車兵胸前印的是“兵”字,有的卻是“勇”字。這並非是影視作品的杜撰,實際上清朝計程車兵確實有“兵”“勇”之分。

    在清朝還未建立以前,女真族實行部落制兵役,然而這種制度非常落後,管理混亂,戰鬥力也不強。努爾哈赤掌權以後,對女真族的兵役制度進行了改革,他創立八旗兵役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不同的部落被歸入不同的旗,方便管理,而且他們由皇帝直接管理,從而加強了皇權。

    起初八旗軍是清軍最精銳的部隊,但隨著清軍入關,入主中原,數量有限的八旗軍根本無法保衛和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清軍放開限制,招募大量漢人,組成綠營兵。綠營兵的規模比八旗軍更加龐大,但清朝還是將八旗軍當成自己的嫡系,因此他們讓八旗軍負責守衛京城,而綠營兵則負責守衛邊疆。雖然綠營兵比八旗軍艱苦的多,但八旗軍的待遇依舊遠超綠營兵。

    不過不管是八旗軍還是綠營兵,他們都是“兵”,衣服胸口上印的也都是“兵”字,而“勇”的誕生,是在清朝中後期以後。綠營兵的出現緩解了清朝的壓力,但奢靡的生活腐蝕了八旗子弟,曾經的精銳部隊成為一群紈絝子弟。即使是戰鬥力較強的綠營兵,腐敗也十分嚴重,在面對敵軍時不堪一擊。

    清朝中後期各地起義頻發,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一路上勢如破竹,清軍無力抵擋。清政府為鎮壓起義,維護統治,開始大量招募臨時士兵,而這些臨時士兵就是“勇”,由於他們大多是鄉里的農民或是普通百姓,因此他們也叫做“鄉勇”,而這些士兵的胸前就會印著“勇”字。

    起初鄉勇只是清政府組建的臨時部隊,打完仗以後就會就地解散,即使是在戰場上立下功勳的勇兵,清軍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將他們“轉正”。然而隨著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招募團練,進行訓練,勇軍逐漸成為正規軍,比如湘軍有很多其實就是湘勇。在與太平天國等起義軍的戰鬥中,八旗軍與綠營兵不堪一擊,反而是這些鄉勇成為阻擊起義軍的核心力量。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以後,身穿“勇”字衣的民兵甚至成為清朝最強大的部隊,清朝對此喜憂參半。清政府不希望鄉勇勢大,但八旗軍羸弱無能,綠營兵也極其腐敗,清政府只能依靠鄉勇。

    所以,清朝士兵衣服上的“兵”“勇”之分,其實就是正規軍與民兵的區別,然而實際上,民兵的戰鬥力卻比正規軍還要強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裸辭過嗎,為什麼要裸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