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9
回覆列表
  • 1 # 超哥的育兒經

    如果我沒有猜錯,題主的這個問題的深層含義是作為幼兒園老師,該如何教育孩子?

    下面,我首先回答表徵問題:作為幼兒園老師,要接納孩子的一切嗎?

    我的觀點是:作為幼兒園老師,先要接納孩子的一切,然後選擇性的接受孩子的行為。

    這裡,要區分接納和接受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閆剛老師在《關係場理論》一書講,接納是我允許你以客體的身份,以你那獨特的結構存在於我的內在。接納不代表接受,也不代表內化,內化是你的一切都符合我的思維繫統,你已化為我的一部分,與我是同一整體的存在。而接受是我接納並支援你的思想,做法。

    上面的解釋可能有些拗口,我打個比方:接納就是首先我在內心深處把你當成我老公,接受就是雖然你是我老公,但是你是有缺點的,有的缺點我能接受,有的缺點我不能容忍。

    一、為什麼先要接納孩子的一切呢?

    1.從幼師的角度看,教育者的使命就是澆灌花朵,前蘇聯教育家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里寧也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如果你帶著有色眼鏡,覺得調皮搗蛋的孩子就不接納,看著不順眼的孩子就不接納,沒有一顆包容接納的大愛之心,怎麼進行後續的教育引導呢?

    2.從幼兒園的角度看,幼兒園更要給幼師做好表率,不搞面試入園,不搞特殊待遇,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不歧視殘疾幼兒。

    3.從家長的角度看,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唯一的寶。自然希望老師也都能全盤接納自己的孩子。

    4.從孩子的角度看,每個幼師都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個專業的引路人,雖然可能在老師面前有些膽怯,但是內心都是希望老師能接納他的,能愛護他的。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裡,老師都是非常神聖的,值得信任的。

    二、為什麼要選擇性的接受孩子的行為呢?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說過,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生命體,都有其自我成長和進化的天性。當然這種進化並不意味著天生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因此需要幼兒園老師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引導與教育,及時的糾偏。

    其次,現在不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不僅僅有爸媽寵,爺奶公婆也寵,或者大家都有不同的育子方法與理念,這種每個家庭個性化的育兒理念,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自然孩子身上都會帶上家庭教育的基因。因此也需要幼兒園老師從專業的角度把關和評估。

    這就是我講的為什麼要選擇性接受孩子的行為的原因所在。

    當然要做好這一點,我們的幼兒園老師就要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不辜負社會的期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有幸福的人生,我們的祖國也才有更好的未來。

  • 2 # 金牛俠侶

    謝謝邀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大人也有自己的個性喜好。老師對一些孩子有偏愛對一些孩子偶生厭惡是人之長情。但從職業素養上來說,幼兒園老師是孩子們走出家庭的第一任老師,幼兒園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句訓斥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一個扶持或是一種障礙,所以無論孩子在老師眼裡有多糟糕,作為幼兒園老師都得從先接納孩子的不完美開始。

    在接受孩子不完美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孩子的優點,終有一天,曾經被你善待的這個孩子有可能比那些少讓你費心的孩子更值得你為他驕傲。

    這是我初中時的英語老師的經驗之談。我一直惦記著。原話是:在老師漫長的執教生涯中,好學生在多年之後不一定能想到去探望她,但她曾經苦口婆心規勸過的那些曾經的壞學生們長大以後常常不忘和她聯絡,年年教師節都不忘問候。

    所以親愛的幼兒園老師們,當碰到皮得讓人惱火或者腦袋瓜一下子轉不過彎的孩子,一定一定把你的寬容和耐心留給他們。多年以後你一定會為多年以後的自己驕傲的。

    順祝大朋友小朋友六一快樂!

  • 3 # 諾言的微笑

    孩子們都管幼兒園的老師叫“媽媽”,我想這個“媽媽”或許就是需要老師接納孩子的一切。如果老師不接納孩子的一切,估計孩子也不會喜歡她,更不會親切的叫她“媽媽”。

    幼兒園的老師所接收的孩子都是3-6歲的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說剛剛學會吃飯、穿衣、解便,3歲的孩子甚至連這些都還不太會就被送進了幼兒園,他們還不會明辨是非,如果老師不去接納孩子的這一切,你說這群孩子會怎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媽媽應該怎樣正確恢復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