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養生週刊
-
2 # 淑女1257020644
產後要自己堅持餵母乳,有助子宮的收縮, 哺乳刺激乳頭也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不妨在產後讓寶寶儘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寶寶頻繁地吸吮、頻繁地產生這種反射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沒有餵奶的媽媽,也可以採取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
不能吃寒涼性的食物,順產本身失血比較多,還要注意吃一些補血的藥物。
不要提重物,減少壓力(睡覺姿勢、生活姿勢等要小心)傷口處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可以多吃豬肚和蛋類,還有水魚,順產是要禁止兩個月不能同房的。
及時排尿
產後,醫生常常會囑咐媽媽要儘早排尿,一般在產後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
產褥期別“賴床”
老人都講究分娩後要臥床,怕受涼。不過,產後6—8小時,媽媽在疲勞消除後最好別“賴床”,第二天儘量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產後一定要在家裡靜養,注意睡眠,不要讓自己再疲勞,但絕不要整月躺在床上。一般產後3天就可以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應該堅持在月子裡適當身體鍛鍊,做一些產後體操或瑜珈,可以幫助儘快恢復體型。從產後的第二天起,可以梳頭、刷牙、漱口。但儘量不碰冷水。可以用艾葉、雞血藤或姜皮等煮水洗澡、洗頭。保持雙手及乳頭的清潔衛生,尤其是要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蔬菜、水果都可以吃,如果怕生冷的話,則少吃西瓜、香蕉等寒涼水果。產婦的飲食以少食多餐,葷素搭配為宜,尤其要強調清淡,食物要容易消化,絕對不要暴飲暴食,防止營養過剩。坐月子期間,居室內還需經常通風,但不要門窗對流,不要讓穿堂風吹到產婦及嬰兒身上,以免感冒。
子宮是生命的搖籃,從青春少女開始直至晚年,都要保護好自己的子宮.除遺傳因素外,一切疾病都是可以預防的,子宮的健康關鍵在於預防.
1.積極避孕.
據調查,墮胎3次以上,子宮患病及發生危害的可能性顯著增加.
如果反覆多次人工流產,很容易造成宮腔感染、宮頸或宮腔粘連,導致繼發性不孕.
2.不要縱慾亂性.
性生活放縱,尤其是與多個男子發生兩性關係,子宮則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如不潔的性交,病原體可經陰道進入子宮腔內,引起子宮內膜感染.
3.嚴防產後宮脫.
產後不注意休息,經常下蹲勞動或乾重活,使腹壓增加,子宮就會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向下移位.
4.減少高脂食物.
高脂肪食物促進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釋放,而子宮肌瘤的形成與大量雌激素刺激有關,堅持低脂肪飲食,要多喝水、按照最新推出的4+1金字塔膳食結構來攝取必要的營養.忌食辛辣、酒類、冰凍等食品.
5.注意觀察月經、白帶是否正常.
如發現白帶增多,經期出血異常要及時就醫,並作相關的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那麼如何恢復子宮,恢復大肚子。每個媽媽們都得經歷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懷寶寶期間胎兒不斷長大,把母體的子宮撐的變形,五臟六腑全部移位!一朝分娩盆骨大開,那麼寶媽們的身材會怎樣呢?即使你可以恢復到孕前體重,也恢復不了孕前身材,尤其是大肚子,是讓很多產後媽媽們頭疼的問題。所以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很有必要束縛的。產後最少1~2個星期要進行骨盆收緊。6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對於產後的新媽媽來說,產後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
-
3 # 仕馨月子會所
產後是女性身體比較虛弱的一個時候,所以一定要注意在產後一時期的飲食、保健、護理等事宜,對身體進行恢復和調養。而且產後子宮的恢復尤其重要。
1、及時排尿
產後要及時排尿,這樣才能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2、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產婦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動,這樣有利於身體生理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臥床休息時儘量採取左臥或右臥的姿勢,避免仰臥,以防子宮後傾;如果子宮已經向後傾屈,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哺乳
母乳餵養不僅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而且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4、注意衛生
產後要注意衛生,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症,進一步影響子宮的恢復。
5、飲食方面
紅糖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幫助產後惡露的排出,還可以起到幫助子宮快速的收縮。但是在產後紅糖不能 多吃,因為它的活血功能容易造成惡露增多,這樣反而對身體不好。
雞蛋含有的營養素和蛋白質非常的多,對產後女性恢復身體非常有好處,它能快速的恢復體力,還能起到促 進腸胃蠕動的作用。但是同樣也不能多吃。
小米粥可以說是月子裡每個女性都會吃的食物,它對產婦恢復體力非常有幫助,還可以幫助身體補充維生素 B1和B2,它含有的膳食纖維可以加速胃腸的蠕動,起到預防便秘的作用。 親親小貼士: 除了這幾樣,山楂和雞蛋產婦也可以多喝,這些都對子宮恢復有幫助。
-
4 # 丁媽親子時光
子宮在生產前後的變化是很大的,懷孕前子宮重僅50g左右,長約7--8cm,寬約4---5cm,剛分娩完子宮體積相當於孕20周大小,一般情況下產後6周可以恢復。產後子宮恢復不好,下半身會有下墜感、腰痠、尿失禁等。
關於產後子宮恢復有點小經驗分享:刺激乳頭可幫助子宮收縮順產的媽媽可以儘快讓寶寶多多吮吸自己的乳房,刺激乳頭分泌子宮收縮素,這也是就是很多新手媽媽剛開始給寶寶吃母乳時,子宮隱隱作痛的原因,一般3--4天后疼痛逐漸消失;
剖腹產的媽媽可以透過按摩或者熱敷刺激乳房。
2.排惡露
排惡露的過程也是子宮修復的過程,惡露的量由多到少,顏色慢慢變淡,如果產後2周,惡露的顏色還是血性、量多、伴有惡臭,這就是子宮沒有恢復好,必須要去看專科醫生。
產後促進惡露排除可以多喝紅糖水、生化湯、熬紅棗水等。
3.產後按摩
產後可以在小腹上順時針輕輕的按摩,對小腹穴位的刺激,間接增強子宮肌肉的興奮,促進子宮收縮,同時也有助於鬆弛的肚皮恢復。
4.綁束腹帶
產後儘快使用束腹帶,避免子宮下垂。
5.產後運動
也可以促進子宮和下腹有效的收縮和復原,例如腹式深呼吸、抬腿、提臀、膝胸臥式運動等。
6.避免下半身用力
產後半年應該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深蹲等。
7.飲食起居
飲食必須低鹽清淡營養豐富,不能吃生冷堅硬的食物,例如喝冰水或者直接吃冷藏櫃裡的水果,避免吹風著涼,子宮最怕寒冷。
8.低頻脈衝電療法刺激
我產後在婦幼保健院的產後恢復中心就做過這個,它能有助於改善迴圈和盆腔肌肉,從而帶動子宮的運動並促進宮內瘀血的排出。
-
5 # 醉墨521
39➕4的那天感覺肚子發硬發脹,凌晨四點一刻破水,四點半到醫院,然後躺著做了一系列檢查,掛上了消炎水防止羊水感染,九點被推去了待產室。 進待產室前被沒收了手機,一進去發現十幾個產婦都在掛催產素,到十點半的時候我的宮縮已經很強了,一直強忍著沒喊醫生內檢,十二點多內檢完醫生說你可以去打無痛了,我瞬間又有了希望,打完無痛哪怕少疼一分鐘也是好的! 打完無痛我得到了暫時的平靜,結果沒過多久我又開始疼了,而且是越來越痛,我忍不住問護士為啥我打了無痛還是疼,為啥人家都不疼就我疼,護士看了我一眼說打了無痛就不疼了嘛,想想你媽媽生你的時候條件多差,她當時就是這麼疼的,人家不疼就你疼你就想想原因唄!瞬間我就憋回去了,只能默默的祈求呼吸法可以緩解我的疼痛,而疼痛還在升級,我已經滿頭虛汗了,這時候護士來給我內檢了,檢查完立馬說你要生了。 進了產房半個小時我都生不出來,有些精疲力盡都想放棄去剖腹產了,在醫生跟護士的指導下終於在幾個陣痛之後我家仔仔出來了,輕微撕裂無側切,3月18號下午15時15分,我5.88斤的寶貝女兒來到了這個世界。 關於破水的幾點小經驗: 1.破水以後不要慌張,先自己簡單判斷一下羊水的顏色跟味道,健康的羊水應該是沒啥味道顏色很清,如果有異味或者顏色渾濁請立刻去醫院! 2.羊水破了儘量少走動,坐車的時候記得把腿墊高防止羊水流的過快!到了醫院記得先別下車,讓家人喊了推床來接你! 3.接近預產期把待產包提前收拾好放車裡,還有孕期所有的檢查單子記得帶上,到時候醫生要翻看,別要用的時候缺這個少那個,證件一定要提前放好,還有可以提前讓醫生開好住院單,到時候一有緊急情況立馬就能辦手續,節約了很多時間。 4.生孩子是痛苦的,但這個疼痛不是不能忍受的,一定要有堅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相信寶寶,切記大喊大叫,儲存體力用在刀刃上,生產前幾天可以看看別人的生產日記,瞭解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見的一些情況,這樣心中有數就能不那麼手足無措了! 5.順產或者剖腹產都很偉大,每個人應該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最後祝願所有的媽媽都順順利利,所有的寶貝都健健康康
分享一下月子禁忌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看著寶貝平平安安的誕生,每天哭的嘹亮又有勁,媽媽們也終於放心了。坐月子期間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給自己帶來危害! 一、切記捂汗 很多地方還存在給產婦捂汗的習俗,哪怕是30多度的夏天,也不允許產婦開空調或暖風,還要再蓋上幾條被子,美其名曰:“祛溼、排毒”。 ‘捂月子’這個傳統的習俗真的該退出歷史舞臺了,不僅不能捂還要保持室內通風換氣,涼爽。空調是可以開的,只要不對著產婦吹就可以。 二、切記“臥床” 老人常說坐月子就要“臥床”不能隨便下地,但對於大多數產婦來說這種做法真的不可取!新媽媽在產後一段時間內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如果長期臥床沒有活動有可能引起致命的肺栓塞! 建議媽咪們在保持充分休息的同時也要及時的下地活動和運動,這樣不僅有利於身體的恢復,還可以減緩體重增加以及減少產後併發症的發生。 三、切記不洗澡、洗頭 現在有些老人觀念依然陳舊,還在堅持著坐月子不能洗澡洗頭的傳統,說是怕產婦著涼、落下病根!從前是受時代大環境影響,很多人家裡也沒有空調,所以室溫很難控制,洗澡確實會著涼,但現在不同,有空調,冬暖夏涼可以讓室內保持恆溫,還有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熱水,為啥不洗澡呢,全身汗津津的舒服嗎? 順產2-3天就可以淋浴,剖腹產8-10天就差不多了哦,記得保護好傷口,貼個防水的創可貼。最好把洗澡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 四、切記不刷牙 經常聽到有人說月子期間刷牙會讓牙齒鬆動,牙齦流血。事實上新媽媽經常出現牙齦出血、牙床水腫等問題都和激素水平的改變有關。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好好的清潔口腔,不然會對牙齒造成更大的危害,因為人體口腔本來就是細菌的溫床。 不過妞們不必害怕,因為健康人口腔中的細菌大多是無害的,但是如果不及時的刷牙漱口牙齒中的食物殘渣就會使有害細菌滋生,發酵,產酸來傷害新媽媽的牙齒。所以為了牙齒健康,月子裡要天天刷牙,建議實用軟毛牙刷用溫水早晚刷牙。
-
6 # 大胖和小豆
寶媽們從懷孕到分娩的整個階段中,子宮的變化是非常大的。由於胎兒慢慢增大,子宮也逐漸被撐大,等到生完孩子後,子宮就自動開啟了修復程式。
產後子宮恢復時間一般為42天左右。剛生下一個孩子的子宮重約1公斤,分娩後約4-6周,它將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大約50-70克。這種變化過程稱為子宮復舊,主要透過子宮持續收縮來修復。產婦分娩42天后,應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瞭解子宮是否恢復正常。
首先,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並且有助於對體型的恢復,過了三四天以後,子宮縮復性疼痛就沒有那麼大的感覺,子宮每天都在下降,十天左右,子宮在肚子上就基本上不會摸到。
其次,對於子宮自身修復,子宮內膜,胎盤脫落以及子宮內膜的修復,差不多是十四到十六週左右的時間,惡露的排出就是子宮的修復。產後按摩有助於子宮的恢復。生完孩子後,可以經常在自己小腹上順時針輕輕地按摩,透過在按摩過程中對穴位的刺激,增強間接子宮肌肉地興奮性,促進宮縮。
再次,也可以適當地使用含益母草,當歸等藥材的製劑,浸泡雙腳,透過對足部穴位經絡刺激,使得全身血管擴張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從而恢復臟器的正常功能,恢復好需要一段時間,一般情況下在產後六週,就能夠恢復正常。
最後,可以使用生化湯,在中醫作用而言有化瘀血、補血的作用,也可以促使子宮發動收縮。所以如果子宮恢復的不好,透過這些操作都可以使子宮收縮,促進子宮的恢復。
當然,產婦除了前面講的需要注意的事項,還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以及積極鍛鍊身體。
-
7 # 婷姿玉立芙蓉水
產後媽媽應該怎樣正確恢復子宮?
子宮是胎寶寶的第一溫床,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隨著寶寶的發育增大,到分娩後,產後媽媽應該怎樣正確恢復子宮?
① 分娩前後子宮的狀態
分娩前,子宮是很小的,就好似成人小拳頭大,大概是50g。當,隨著寶寶的發育,子宮就會被慢慢撐大,到足月的時候有約1000g。在分娩後,又會慢慢恢復到60-70g。這個過程,就是子宮在孕育胎寶寶發生的變化過程。我們撐之為“子宮縮復”
分娩之後,醫生會取出胎盤,然後子宮會慢慢下移到腹部處,然後再到臍部處。之後,每天可能會慢慢下移1-2cm直到回到原來的位置。當,在腹部處摸不到子宮的形狀之後,基本上來說就是“迴歸”了原來的位置了。
② 子宮恢復的過程可能會出現意外
一般情況下,孕媽媽分娩後子宮會慢慢恢復。但是,也有些情況是異常的,這樣的情況需要及時治療的。
第一,排出大量惡露
排惡露,正常情況在住院那幾天最多,但是不會比正常月經量多,之後每一天都會慢慢減少。如果孕媽媽排出大量惡露,而且時間長,就是異常了。
第二,惡露的氣味
惡露,一般只有腥味,但是如果排出的惡露帶有腥臭,可能就是感染了。
第三,惡露的顏色
惡露剛開始是深紅色或者褐色的,過了頭三天後,顏色會慢慢變淡。
建議小貼士:孕媽媽出院前,醫生會叮囑孕媽媽產後42天要回去醫院做身體檢查,這個檢查主要是查孕媽媽子宮恢復的問題,以及寶寶發育的情況,所以是有必要去做一次的。
1, 產後要儘快下床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孕媽媽都應該儘快下床活動,多活動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幫助孕媽媽排乾淨惡露。
2, 要注意衛生
排惡露是排出身體的汙濁物,孕媽媽要勤換護墊,並且最後用清水清洗。每天都要做陰部消毒,保持個人的衛生。以免出現感染。
3, 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會刺激乳汁的分泌,同時刺激子宮收縮,勤母乳餵養對寶寶對孕媽媽都有好處。
最後總結,孕媽媽要判斷產後子宮是否恢復的好,最好產後42 天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而產後,多注意個人衛生,多母乳餵養,這樣是可以幫助子宮恢復的。
-
8 # 豬崽兒媽媽
產後子宮的形態和生理功能都出現了變化,需要進行子宮恢復。產後子宮恢復是在產褥期很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各位寶媽比較關心的問題。
建議:
1.給子宮部位做個按摩,加速子宮收縮;
2.膀胱不要憋尿,及時排尿;
3.避免腹部勞累用力,寶媽要避免下半身用力,例如搬重物、蹲的動作,都應儘量避免;
4.不要長期臥床休息,順產後6-8小時可下床活動,剖宮產次日可下床適當活動;
5.產後母乳餵養,寶寶吮吸乳頭可刺激子宮收縮,加速子宮復原。
-
9 # 天蠶阿嬸哪
不知道你是剖宮產分娩還是自然順產分娩。我自己是自然分娩兩個孩子,我也照顧過剖宮產分娩的親人,關於如何恢復子宮,以下建議供你參考:01 自然順產分娩的子宮恢復方式:
一、分娩後3天內
子宮還會停留肚臍上下位置,能感覺出來是硬邦邦的。慢慢收縮的子宮會給你帶來一些疼痛。
因為我對疼痛很敏感,當時我是覺得像分娩前的子宮收縮,很痛!但同產房的姐妹卻沒有很大感覺。
隨著時間推移,子宮會自動慢慢往下移動,想要子宮快點恢復到原來位置,可以嘗試以下做法:
1、自然分娩後,在母嬰房,遵照醫生囑託,定時吃藥和每天清洗傷口。對於子宮收縮和傷口恢復都有好處。
2、使用溫熱的毛巾,溫敷子宮,同時讓親人或自己動手,慢慢揉搓子宮。會明顯感覺它在腹部移動。
3、 不要憋尿憋屎,此時想排洩,趕緊去!膀胱排空後有利於子宮收縮。我當時是排空肚子後,感覺強烈的子宮疼痛竟然變小了!
4、多進行母乳餵養,是有利於子宮收縮。
5、2小時後,儘量下床走動,有利於宮腔排清淤血。但避免給腹部壓力,久蹲也不要。
二、分娩3天后
1、儘量能多躺,就躺著吧!恢復好的,半個月後就能感覺自己元氣已大好了。
2、按推子宮,勤餵母乳,有利於收縮。7天后能用醫用收腹帶,也是有利於子宮恢復
02、剖腹產子宮恢復方法:1、分娩後,7天內基本是躺在床上了,按照醫生囑託,吃藥和護理。
2、可以進行母乳餵養,是有利於子宮收縮的,但只能採取側臥方式餵母乳,否則壓著傷口會出血。
3、剖腹產1天后,儘量下床走動,有利於宮腔排清淤血。
4、出院回家,一個月內都儘量由家人照顧孩子,拆線後也不能彎腰提重物、壓著腹部。否則傷口裂開,就是會危及生命!
-
10 # 婷婷hmjzeng
女性產後子宮收縮不好,會給子宮留下後患之憂,這也是女性最害怕的事,那麼產後怎麼恢復子宮呢?
1、子宮恢復過程中,要充分休息。產後可以適當下床活動,不但可以讓惡露順利排出,還可促進子宮恢復。但是不可過早做負重的重體力勞動,以免子宮恢復不良,導致子宮脫垂的發生。
2、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導致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因而,生完寶寶之後,醫護人員會鼓勵媽媽儘早排尿,不要憋尿。
3、產後要注意衛生,每日清潔會陰部,禁止產褥期同房,以免細菌感染尚未癒合的子宮。
4、為加速子宮收縮,醫生一般會在產房內為媽媽做子宮按摩。新媽媽回到家中,也可以把手放在肚臍周圍,做順時針環形按摩促進子宮收縮。
5、勤哺乳刺激乳頭能幫助子宮收縮,因此媽媽應該儘早讓寶寶吃母乳。寶寶吸吮,子宮就會收縮,頻繁地吸吮及刺激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不哺乳的媽媽,可以透過按摩乳房或是熱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頭,幫助子宮儘快恢復。
提醒新媽媽們,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子宮都需要復原,一定要耐心、細心做好子宮恢復工作。
-
11 # 生殖專家王明華
子宮恢復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子宮可以說是母體在懷孕、分娩期間體內變化最大的器官。它可以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克。一般來講,產後的子宮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子宮體的復原在胎盤排出之後,子宮會立即收縮,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個很硬並呈球形的子宮體,它的最高處和肚臍的水平同高。以後子宮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1-2釐米,大約在產後10-14天內,子宮變小,降入小盆骨腔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有產婦在分娩之後,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很薄,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7天之後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後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回覆列表
產後子宮復舊不全,不僅會長出小肚腩,還會使盆底肌鬆弛,影響夫妻生活,嚴重的還會引起子宮下垂、子宮後位性便秘、遺尿、惡露淋漓不盡、子宮肌瘤等疾病。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劉剛表示,月子期間是子宮恢復的最佳時段,要注意以下5點:
1.及時排尿。一般在產後4小時小便,因為在分娩過程中,膀胱受壓、黏膜充血、肌肉張力降低、會陰傷口疼痛、不習慣於臥床姿勢排尿等原因,都容易發生尿瀦留,使膀胱脹大,妨礙子宮收縮而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
2.產後儘早下床活動。順產後4-6小時,剖宮產後12-24小時下床,有利於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的排出。
3.母乳餵養刺激幫助子宮收縮。產後讓寶寶儘早吃母乳,只要寶寶一吸吮,子宮就會收縮,頻繁地吸吮會使子宮的恢復加快。不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按摩或是熱敷乳房。
4.子宮康復按摩。一般順產產婦在產後24小時即可進行子宮復舊康復治療,剖宮產一般在產後5天進行。醫院的子宮康復治療包括子宮復舊儀、電刺激、手法按摩等,對子宮收縮、排惡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若產婦出院後,可自己進行子宮按摩,把手放在肚臍周圍,做順時針環形按摩,促進子宮收縮。
5.合理使用束縛帶。產後使用束縛帶對腰腹曲線至下腹部起提升作用,不僅可以防止內臟下垂,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和骨盆回位,幫助體內機能慢慢恢復,對於剖宮產的產婦而言,束縛帶還可以減輕傷口的張力,特別是產後需要下床活動時,束縛帶會起到腰部支撐和保護傷口的作用,對於減輕術後傷口疼痛也有很大效果。不過需要注意度,一般睡覺、吃飯時不要使用,除此之外,上下各2-3小時使用束縛帶是比較合適的。
一般在產婦出院42天后要到醫院複查子宮的復舊情況。劉剛提示,產婦們可以透過觀察惡露的顏色來判斷產後子宮恢復情況,產後42天內,惡露的顏色從鮮紅、暗紅、深黑到淡紅色,最後惡露乾淨,即為產後子宮恢復正常。他提醒,若產後42天,惡露不乾淨,應到醫院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