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咪寶貝傳媒
-
2 # 漂流的外鄉人拴子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營養密度。簡單理解,就是食物中得有讓孩子長身體的那些成分,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有些家長可能一直在給處於生長髮育關鍵階段的孩子吃低營養密度的食物。當時看好像吃飽了,但其實根本沒有多少營養,長此以往,自然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們吃米湯、粥、稀飯、果汁、肉湯這樣的流質半流質食物,認為這種食物更好消化。然而,這些流質半流質營養密度極低。媽媽們要記住,完整食物的營養密度>分解的食物。固體食物的營養密度>液體的食物。下面舉例說一下。
1.米飯>稀飯>粥>米湯
米湯、粥、稀飯,這些流質和半流質的食物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相比固體食物少得可憐。給寶寶一碗粥,和給寶寶一碗軟飯,同樣的體積都能讓他們吃飽,但軟飯提供的營養是遠遠超過粥。
2.水果>果泥>果汁
很多媽媽迷信自己榨的果汁純天然,美國兒科學會2017年最新的建議是,1歲以下的嬰兒都不應該喝果汁。在果汁裡成分最多的其實是糖分,和水果直接吃完全不能比。寶寶喝多了還會嘴巴變刁,並且增加齲齒率和肥胖率。
3.肉>肉湯。
在傳統觀點中,肉湯是一種很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事實上,肉湯的大部分營養仍然在肉中,湯裡面絕大部分是水,只有一小部分的脂肪、維生素、呈味氨基酸等。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1%-2%,而肉中的蛋白質在15%-22%左右。很顯然,吃肉獲得營養要大於喝湯。也許有些媽媽會擔心孩子太小,吃不動固體食物。而事實上,一歲後寶寶的小牙齒已經可以咀嚼磨碎固體食物了。這個時候再給他們吃90%以上都是水的食物,反而不利於鍛鍊寶寶口腔的咀嚼能力和吞嚥功能。
4.主食加點料,營養才豐富。媽媽們只有正確搭配食物,才能讓寶寶在有限的胃容量下獲得更高的營養。給寶寶們搭配輔食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樣都不能少。其中碳水化合物可以由傳統的米、面或者是粗糧已經根莖類蔬菜提供;優質蛋白質和脂肪來源則包括乳製品,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魚肉、禽肉、蝦肉等白肉劑一些貝殼類。總之,千萬不要給寶寶吃單一的食物。攝入的營養物質過於單一,也是不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的。
2.做飯時的小心機,蹭蹭提高營養密度。
(1)用母乳代替水 比起普通水,母乳會營養很多。(2)有些東西寶寶不愛吃,那就換個方式。
-
3 # 小天子vlog
很多朋友都會困惑,明明寶寶胃口很好,就是不長肉,絞盡腦汁也想不明白這到底為什麼?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4 # 懂兒方知如何愛寶寶吃得多卻長不胖,可能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消化問題:寶寶消化功能弱,無法很好地將攝入的食物消化吸收;
代謝問題:寶寶吸收了營養,但是代謝能量太快,所以長不胖,比如甲亢等;
發育問題:寶寶因為早產、早期營養不良等因素導致發育程序跟不上月齡,因此還在追趕期;
遺傳因素:因為家族遺傳的因素,有部分人先天就是兔子型體質,吃草都長胖;有部分人則是鴨子型體質,吃肉都長不胖。
要弄清以上原因中具體是什麼引起長不胖,家長可以帶寶寶去兒保科或者小兒中醫科檢查確診。
懂才是愛-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
-
5 # 陳怡帆的老爹
如果消化系統沒問題,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基因,我女兒能吃能喝,不長肉,身材好都隨我哦,有的人喝涼水都長肉,想想都開心
-
6 # 可愛的愛笑的萌萌
有的寶寶胃口很好,不挑食,就是不長肉長瘦瘦的,這是為什麼呢?
有的媽媽可能會說我家寶寶就是天生不愛長肉,其實這是不對的。媽媽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查查微量元素是否正常?是否有蛔蟲?排除這些再就與一般與消化系統有關係。
孩子脾胃虛弱容易引起的消化不良,寶寶吃的多拉的也多,還沒有吸收利用就已經排出來了,怎麼能長肉呢?應給寶寶以健脾為主。給孩子吃點健脾胃的藥物,如小兒健脾顆粒可以吃一段時間。飲食上也應該注意,要給孩子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有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
再就是可以給孩子推拿按摩調理脾胃功能。捏脊方法很簡單,媽媽可以掌握了以後你在孩子睡前每天都給孩子捏捏脊。
讓孩子俯臥於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鬆。用拇指指腹食指指腹和中指指腹相對,在脊椎骶部脊柱兩側開始從下往上捏,夾持脊柱兩側的肌膚,拇指向前推動。從骶椎推到大椎穴,推到大椎穴需要捏兩下,這樣重複5至10遍使面板潮紅為準就算有效。需要每天堅持。寶寶面板嬌嫩手法一定要輕柔,捏脊不僅促使寶寶消化系統完善,而且還提高寶寶的抵抗力,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
7 # 小談親子劇
我的寶寶有段時間也這樣,我分析了原因:
1.吃的多不代表吃的好
我家寶寶愛吃包子、饅頭,但是雞蛋不愛吃。肉類、牛肉必須煮的很爛才吃。包子饅頭吃的飽,但蛋白質、蔬菜這些缺乏。
2.食譜單一
孩子的每頓飯,都要準備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蔬菜這些食物,有時候圖方便,做的簡單。
3.吃的飽食量不一定夠
為了孩子消化好點,很多家長選擇做粥或者湯類,我家人就經常做小米粥,每次讓孩子把粥喝完,粥稠點會更好。但實際上這碗粥除了水,沒多少東西,食量上是不夠的。還有排骨湯各種,孩子喝那點湯,營養不夠的,不如做爛點讓孩子吃點肉。
4.吃的多,消化少
寶寶吃的多,消化少。看寶寶的便便情況:吃的東西隨便便拉出來,大便次數多,便便臭臭,都是消化不好的表現。建議去醫院看下,做下調理。
現在我下了很多美食和育兒軟體,學習做輔食,花樣多,營養更豐富,寶寶也愛吃。大半年的時間裡,寶寶體重增了5斤多,身高也增了接近5釐米。建議媽媽們多學習輔食搭配,現在有很多輔食搭配軟體供我們參考。
-
8 # 腹有詩書氣自華259549587
這個可能是吸收不好吧!或者遺傳基因也有關係。
孩子胃口好,不挑食,長不胖沒關係的,只要健康就行了,不要刻意追求肉肉的,現在的人飲食條件都好了,運動量少,或多或少的都有這樣那樣的肥胖病症。
我們鄰居一個孩子胖到走路喘氣,現在上中班了,好很多了,但是還是依舊很胖。是奶奶在照顧他一頓飯能吃小兩碗飯,擀麵條還是兩碗,他們家裡三個孩子,除過老大跟自己父母一樣,個子高,身體也很好,剩下的兩個都是超級胖,(這兩個孩子是兄弟兩個的),小的就是像自己的媽媽,胖,再一個跟餵養也有關係。
還有一個,一定要注意不要給孩子使勁的吃,一定要多餐少量,這樣有利於孩子消化吸收。一次性吃多了積食不說,還會加重孩子胃部的負擔。
-
9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對於寶媽來說寶寶健康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平時往往關注度非常高。有的寶媽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發現寶寶平時吃的一點不少,但是總是不長肉,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變瘦,對此感到非常苦惱。事實上寶寶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是有原因的,通常主要在於下面這三點,一定要引起重視並加以糾正。
1、飲食不合理,營養不夠均衡
有的父母在餵養輔食的時候,擔心寶寶因此吃壞肚子,因此每次餵養種類非常單一,甚至就一丁點稀飯。這樣一來寶寶身體發育所需的營養無法得到補充,因此即便吃的再多可能也不會長肉。對此需要在寶寶飲食上面花功夫,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營養方面保持均衡,這樣才可以給寶寶營養帶來充足能量。
2、睡眠時間不夠,身體發育慢
對於寶Bora說最重要的就是睡眠,但是現在不少年輕人都開始熬夜,長期之後寶寶也養成了熬夜的習慣。對於父母來說熬夜對身體危害非常大,對寶Bora說同樣如此,一旦寶寶睡眠時間較少,往往對身體激素分泌帶來很大影響,會引起寶寶光吃不長肉、身體發育慢的現象。因此一定要保證寶寶有充足的睡眠,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3、消化吸收功能不好
除了上面這兩個原因之外,可能寶寶自身消化以及吸收功能不好,因此即便吃的再多,營養物質再充足可能也沒有多大用。對此可以帶著寶寶做身體檢查,以確認是否為消化吸收功能方面的問題。
小結:寶寶健康並非小事,寶寶光吃不長肉很有可能是上面這三種原因引起的,因此最好到醫院做檢查,遵從醫囑做好有效改善,防止對寶寶成長帶來不利。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回覆列表
瘦小寶貝干預:
過度餵養vs順其自然
有這樣兩種媽咪,一種是特別不擔心寶貝瘦小,認為寶貝瘦小是遺傳爸媽,只要精神好就行;另一種媽咪則特別擔心,吃飯的時候非要喂到寶貝吃不下為止。瘦小寶貝該順其自然還是該加強餵養呢?
別拿天生的當藉口:寶貝越小,身高體重受遺傳影響越小
有錯誤的觀念認為,遺傳因素決定了寶貝的身高和體重,父母只要有一方體格偏瘦,就可能養出一個瘦寶貝。父母有肥胖的問題,就能養出一個胖寶貝。儘管家庭遺傳因素也會影響體重,但不是所有父母瘦小,寶貝就一定瘦小的。遺傳因素會影響寶貝的身高體重,但遺傳並不決定寶貝的身高體重是否健康。決定寶貝身高和體重是否健康的主要是餵養。寶貝年齡越小,身高、體重受餵養因素的影響越大,隨著寶貝長大,遺傳的影響才會逐漸放大。如果有小寶貝特別的瘦小,幾乎可以斷定,寶貝的營養狀況不夠理想,餵養應該得到改善。
瘦小寶貝在這些方面沒得到精心照顧
瘦小的寶貝有多種影響因素,包括環境、精神情緒因素、睡眠不足、缺乏體育鍛煉,飲食不足、缺乏營養,尤其是缺乏蛋白質和能量。
一般來說,食物的營養功能是透過它所含有的營養素來實現的,寶貝吃的食物多,攝入的營養素也應該多,就能長得胖。如果長期瘦小,也許這樣的寶貝很可能是消化道功能太差,吃得多、拉得也多,食物的營養素未被吸收、利用;或者是媽咪準備的食物質量差,主要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含量低,寶貝也會瘦小。如果寶貝總是處於飢餓狀態,吃得很多,就有可能是消化道寄生蟲病;若寶貝表現為吃得不少,但體重反而下降、體質虛弱,很可能患有某種內分泌系統疾病,應帶寶貝去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以便及時治療。
當然,還有病理性消瘦,導致消瘦的常見疾病有腸道寄生蟲、長期活動性結核病、貧血、糖尿病、甲狀腺問題、惡性腫瘤和某些代謝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如慢性心肝腎疾病、先天異常、嬰兒期慢性腹瀉等,易導致全身性生長髮育落後。
高瘦型寶貝:為啥只長身高,不長肉!
一歲後,寶貝體重增加速度減慢,骨骼的線性生長比較快,尤其1~2歲,一年可增加近10釐米,而體重約2公斤,相對有些瘦高,這是很正常的,比起矮胖體型更符合生長趨勢。
給高瘦型寶貝的營養建議
寶貝的發育是有一些個體差異的,只要是在正常的發育範圍內,寶貝身體健康,精神狀態良好,有點瘦也是沒關係的。對於高瘦型別的寶貝,如果兒保醫生定期體檢在生長曲線圖上評定為營養不良,就要排除各種疾病後,則主要做到定期隨訪,觀察體重增長速度。
營養不良的寶貝食慾較差,胃容量有限,只要求多進食是不現實的,會導致寶貝反感、厭食,宜少量多餐,每日大約進食6次,早餐、早點心、午餐、下午點心、晚餐、睡眠前點心。量少但能量密度高。增加熱量及營養均衡二者並重才是最根本的矯治方法。花生醬、香蕉、乳酪、牛油果等,則屬高熱量並富營養的食物,是體重偏輕的寶貝的最佳選擇。還要儘可能選擇最新鮮的原料,多用蒸、煮等最簡單的方式,使食物軟、爛,易消化。寶貝身體不適、食慾不好時,可以適量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同時重視護理,預防呼吸道感染,維護胃腸道健康。戶外陽光照射及適量遊戲活動,可提高機體代謝水平,促進食慾。
讓小瘦猴長肉肉,5個逆襲高招鼓勵寶貝自己進食
如果寶貝在吃飯的時候不願吃,不要強迫餵食,不如試著向他提供一盤食物全天放在一個他可以夠到的地方。例如餅乾、乳酪、水果和蔬菜等通常可以保鮮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以上的食物,但要經常更換花樣,不使寶貝感到厭倦。
選擇營養密度高的食物
應提高寶貝高熱量和高營養食物的攝入量,即使他沒有吃很多食物,也可以達到每日膳食營養的平衡。同時要避免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高熱量食物。堅持食用充滿健康熱量的食物,如乳酪、牛油果、麵條、雞蛋和酸奶。要是寶貝不過敏的話,花生醬和堅果也是不錯的選擇。
限制液體攝入量
如果寶貝喝了很多液體食物就不會吃更多固體食物。這意味著寶貝攝取的卡路里會較少。所以家長每天應限制牛奶和果汁的攝入量。相反,在白天某些特定時候只給他提供一小杯果汁或牛奶。保持液體的攝入在用餐時間前一小時。
利用潛在的卡路里
不少食譜透過摻雜一些額外的成分將熱量提升。例如在寶貝的土豆泥中加入全脂牛奶和黃油,或者將乳酪加入到他的湯中都可以提升這些食物的總熱量。花生醬、酸奶或豆沙均可以加入到各種各樣的食物中。
定期專科門診隨訪
如果寶貝是嚴重體重不足的,被兒保醫生評價為“營養不良”或者有增加體重的困難,家長們應多與醫生溝通,定時隨訪監測,接受更多更專業的建議;3歲以上寶貝必要時還需要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