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嗨皮呀
-
2 # 蓮塘煙雨
關節和骨骼是兩個概念,骨骼健康不一定你的關節就健康,沒有任何基礎的運動,都對關節有影響的,骨骼影響不會太大。。
-
3 # 功夫季
老年人骨骼中鈣質流失嚴重,所以才會導致骨質疏鬆。太極拳可以鍛鍊人的平衡能力,在維持平衡力的過程中,會使腿部骨骼受力增加。在應力的刺激下會促進骨骼再形成,從而對於骨質疏鬆病症也有一定的緩解。
太極可以提高椎體和股骨頸的骨密度,從而緩解骨流失。
女性在身體絕經後鈣流失的速度加快,大約在絕經後3-5年流失的速度最快,這可能與雌激素下降有關。因此,女性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機率是男性的8倍多。因此,維持和提高女性的骨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有研究已證實,太極可以改善絕經後婦女的骨密度,減緩鈣的流失。
當然,人體骨量的減少或增加還與自身及外部很多其他因素有關。因此,太極與骨量的相關性還需要未來進一步的實踐去驗證。
太極具有多元化促進健康的作用
有研究整理了太極拳在大眾健康領域的作用。結果顯示,在治療高血壓、膝骨關節炎、抗抑鬱、緩解疼痛、提高認知能力、改善肌肉力量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甄子丹主演的《葉問》系列功夫電影,不知不覺已經過了10年。《葉問4》是這一系列影片的完結篇,影片中詠春拳vs太極拳爭奪戰太過精彩,讓所有武術迷都為之瘋狂。《葉問》雖已完結,但“太極”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現今仍感染著國人的愛國心,甚至助力著我們的關節與骨骼健康。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太極拳運動,練習太極拳的人數已超過1.5億。我國有超過5000萬人在從事太極拳練習。那麼練習太極拳真的對我們的關節和骨骼有好處嗎?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作為骨科醫生來說,太極拳對關節和骨骼的好處是肯定的,無論是動植物還是人類的生活狀態,都是具有良好柔韌性的群體具有更強的生命力,而練習太極拳能防止了骨質、關節、韌帶的老化,有利健康。欲使人體康壯不衰,就必須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彈性。太極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撐檔開胯神筋拔骨,纏繞擰翻所有招式動作.無不在畫弧走圓中完成。這種螺旋運動的內含,主要就在於強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內臟各器官的彈性,使我們的身體保持柔韌性。太極有益於膝骨關節炎:眾所周知,物理療法是治療膝骨關節炎推薦的方法之一,其可以緩解關節疼痛和改善軀體功能。太極拳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的多元身心鍛鍊方法,與物理療法表現出相似的臨床改善,因此,在治療膝骨關節炎時,打太極拳跟物理治療一樣有效。太極有益於骨量維持:老年人骨骼中鈣質流失嚴重,所以才會導致骨質疏鬆。太極拳可以鍛鍊人的平衡能力,在維持平衡力的過程中,會使腿部骨骼受力增加。在應力的刺激下會促進骨骼再形成,從而對於骨質疏鬆病症也有一定的緩解。當然,人體骨量的減少或增加還與自身及外部很多其他因素有關。打太極拳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1) 下蹲不能太低: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至6倍,所以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加重軟骨損傷。(2)髕骨軟化症或髕股關節炎的患者需要謹慎:太極拳看似舒緩的一蹲一起、一提一蹬等動作可能對髕股關節產生影響,因此對於平時上下樓膝關節痛的患者需要謹慎選擇太極拳的拳法,避免更多下蹲動作;(3)避免單腿負重站立的同時進行下蹲和轉身運動:單腿站立時重心和全身重量壓在一條腿上,此時如果同時進行下蹲和旋轉運動非常容易損傷半月板。哪怕是緩慢的運動都有可能對老年人已經退變的半月板產生進一步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