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亭安讀書

    羯族應當就只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大量胡人部族當中的一支“小胡”,並非大有來頭、深有淵源的古老民族。之所以羯族能夠與匈奴、鮮卑、氐、羌並列“五胡”,也只不過是因為出了個“羯人”石勒而已。

      歸根結底還是血緣還是文化屬性上的爭議。

      在已有對羯族來歷的觀點中,有人認為其實羯族就是“匈奴別種”,也就是匈奴族中的一支。這樣的觀點,有史料可依:

      石勒字世龍。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晉書·石勒載記》

      羯胡石勒,字世龍,小字匐勒。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魏書·羯胡石勒傳》

      以史料為根據,判定羯人來歷——羯人是匈奴各部當中“羌渠”這一支,這樣的觀點得到很多人的認同。

    其實這也很容易理解,當時北方和西北諸多遊牧民族,自東漢以來就紛紛南遷到中原周邊,經過彼此之間的爭鬥和與融合,已經發展出很多不同的部族。

      而羯人很可能就只是這些大量南遷部族當中的一支而已,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羯族”,甚至已經是經歷過與其他諸多民族融合之後的樣子。

      正像當初東漢末期擊敗被匈奴,鮮卑佔據蒙古草原,殘留的諸多匈奴部族,便宣稱自己是鮮卑部族一樣,諸多胡人部族雜居的情況之下,羯人成為“匈奴別種”也很容易理解。

      而這種判定,其實也有一個基礎,那就是對民族範疇的認識,是以文化、習俗等方面來判定。

    匈奴原本與鮮卑生活習性差不多,因此自稱鮮卑部族,也沒有什麼差別。那麼,羯人當時與匈奴部族的生活習性、文化習俗等都相差無異,當然也就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匈奴別部羌渠”和“匈奴別部”了。

      當然了,羯族的來歷,還有人從發源地、聚居地、遷徙路線等方面入手,認為羯族人是石國人、中亞康居人等等。甚至還有現代的石勒長子長孫後人,出了本《石勒皇帝與羯胡人之謎》,認為羯人是猶太人等觀點,這裡就不一一探究了。

      不過,我本人對文化屬性上的認同,還是覺得羯人只不過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一支“小胡”而已,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根源和歷史,只不過就是因為羯人石勒的崛起,才讓這支本名不見經傳,當時大量雜居十六國亂世時的中原部族的一支,僅此而已。

  • 2 # 探文海

    兩漢時期,可能隨匈奴東來,轉戰於蒙古草原一帶,因為他們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稱:“匈奴別部,羌渠之胃。”

    羯人在歷史上可謂曇花一現,存在非常短暫,僅僅是在五胡亂華時期建立過地方割據的少數民族政權。

    羯人也學習漢文化,也受到漢文化的薰陶,符合當時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互補的歷史發展趨勢和潮流,但其殘暴的性格使當時的漢族人民飽受其苦難。

  • 3 # 星火辰

    羯族人石勒曾經建立後趙政權,一時間稱霸中原,歷史上真實的燕雲十八騎,應該是來自於石勒等十八人的故事。其侄子石虎(也有說是石勒堂弟),既是北方霸主,也是十六國前期著名的暴君。石虎死後,後趙動亂,冉閔幾乎殺盡首都附近羯族。而後,慕容家的前燕、苻家的前秦方才興起,稱霸於中原。

    從羯族人的長相來看,他們高鼻深目,面部多須,應該是中亞、西亞人種。史書記載,因為他們聚居的地方被稱為羯室,因此被稱為羯族。但據陳寅恪先生的考證,這是不對的,羯室是因為先有羯族才叫羯室,而不是先有羯室才有羯族。羯族應該是後來被稱為昭武九姓的一支,羯在其本族語言中有勇猛戰士的意思。

    石勒應該出自西域的石國,勒是其原來民族名字的同音簡化。譬如鮮卑族慕容家的開山老祖慕容廆,原名奕落廆(後來變成他的字),和石勒是一個道理。

    冉閔殺胡,主要殺死的是聚集在後趙國都附近的羯族,羯族人本就不太多,又聚集在一起,因此損失慘重。

  • 4 # 海浮山頑石

    中國史書對於羯人起源記載不詳,在晉朝之前沒有記載。第一個被記載下來的羯人是後趙的建立者石勒,居於幷州上黨武鄉,源自於南匈奴19種中的羌渠種,為匈奴部落之中的世襲領袖。山西自古居住許多遊牧民族,春秋戰國時代有被稱為翟戎等外族居住,《史記》曾稱此地“羯羠不均”、民風慓悍。

    因為不確定這個名稱是來自漢族或羯人自稱,學者對於羯族的名稱由來有許多猜測。在漢語中,羯的字面意思是閹割後的公山羊或公綿羊。也有性情強悍之意。晉朝時,羯被使用來稱呼雜胡與胡人,匈奴劉淵、劉曜等人也曾被稱為羯胡,所以羯不一定是單指石勒部落。此外,在史書中,又稱他們為戎羯、胡羯、羯賊、羯胡、羯虜、匈羯等。內田吟風認為,羯是漢族對於外族的一種蔑稱。

    《魏書》認為,其名稱來自他們的居住地,上黨武鄉的羯室(今山西榆社縣),因此被稱為羯胡。陳寅恪認為,康居募勇士成為軍隊成員,稱為柘羯,之後被省略為羯,成為羯人名稱的由來。

    前秦苻堅曾提出五胡的說法。陳寅恪認為,五胡之名,起自於五德終始說,是圖緯符命思想下的產物。元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時,將羯定義為五胡之一。

    羯人是否是獨立民族,或只是一個族群名稱,現在學者仍有爭議,如杉山正明認為羯就是南匈奴的一部分,中國傳統史家特地將其分出只是為了要搭配五胡這個數字。史書中,又稱他們為雜胡。唐長孺認為,雜胡即雜種之胡,為部落間通婚的後代,並不是屬於單一種族。陳寅恪認為,雜胡即小胡、部落胡,因為他們是附屬在南匈奴之下的小部落,因此被稱為雜胡。

    北朝的爾朱氏,在文獻中被稱為羯胡,或契胡。唐朝安祿山,出身粟特人,也被史書稱為羯胡。中國東北的靺鞨,唐初也被寫為靺羯,可能也與羯人有關。但因文獻不足,無法確定他們與石勒部落之間的關連。

    活動地區

    山西南匈奴部落的人,因戰亂以及被販賣為奴,流散至河北諸縣,居住在山間,開始以羯胡之名出現在歷史上。

    石勒出身山西幷州,被幷州刺史司馬騰賣於河北、山東做奴隸。石勒成為牧帥汲桑的手下,先召集王陽等八人為“騎盜”,後又為“二十八大盜”。劉淵起兵後,石勒率所部響應,歸附劉淵轉戰於幷州。漢國劉聰繼位後,兩度授石勒為幷州刺史。石勒由幷州坐大,後又受命都督冀、幽、並、青四州雜夷,受封為上黨郡公,又署其長子為上黨國世子,移襄國建後趙。其領土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陝西、江蘇、安徽、湖北、甘肅、遼寧的一部分,但幷州、平陽、上黨仍是他們的主要根據地。

  • 5 # 四川達州人

    羯族大體屬中亞白種人。本是匈奴貴族控制的各族奴隸軍團。五胡亂華時,乘匈奴衰落而反叛,首領石勒建國後趙,殘暴統治北方。

    羯胡善食人。350年,冉閔滅石家,斬二十餘萬,羯族主體被摧毀。

    548年,羯胡殘渣餘孽侯景領800殘兵投靠梁武帝,不過半年即發動叛亂,餓死梁武帝,肆掠三年半,繁華江南已成廢墟。羯族終為陳霸先王辯僧合滅,羯族乃絕。

  • 6 # 蜀北一

    羯族是什麼人?

    羯族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對中國歷史,文化,社會影響較大的一個族群,在“五胡”當中,羯族尤以殘暴著稱!

    羯人本源於中亞,是匈奴將其帶往黃土高原,《羯胡石勒傳》雲:“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羯人本是匈奴貴族的奴隸,是匈奴在中亞一帶作戰時俘虜的戰俘,並被匈奴貴族組建為軍隊,協助匈奴軍隊作戰!

    之所以稱羯族為“匈奴別部”,就是因為羯族與匈奴並不屬於同一個種族,但又隸屬於匈奴,接受匈奴的統治,因此稱作“別部”!

    正是因為奴隸出生,刀尖上舔食,羯人作戰勇猛,生性殘暴,曾在黃土高原之上建立強大的後趙政權!

    也是因為殘暴,羯人內部爭權奪利更勝,也正因如此,後趙政權在內亂中迅速瓦解崩潰!羯族由此分崩離析,後多死於戰亂之中,部分人西逃,部分投降東晉,少部分人在後來就徹底融入華夏民族當中了!

    期待您的關注與支援,十分感謝!

  • 7 # 淺蘭疏

    羯族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不算太長。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羯人石勒建立了後趙政權。五胡亂華時期的一段時間內在中國北方地區稱霸,成為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之一。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奴隸皇帝。

    羯族也學習漢文化,受到漢族的薰陶,符合當時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互補的歷史發展趨勢和潮流。但是羯人政治統治過於殘暴,讓當時的漢族人民飽受苦難。

    羯人入塞之前,隸屬於匈奴,即“匈奴別部”。羯族的宗教是拜火教(或者祆教),該教於唐代十分流行,《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就與其有聯絡,這個宗教是起源於波斯。羯族種族的根源,眾說紛紜。約於中國漢朝時期被當時的匈奴族所俘而帶入中國。

    《晉書》卷一百四《石勒載記上》載:“石勒字世龍。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

    《魏書》卷九五《羯胡石勒傳》雲:“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上黨、武鄉、羯室,因號羯胡。”

    陳寅恪主張羯人是月氏人。

    唐長孺認為主要為西域胡。

    王仲犖認為:羯人是石華人,白種人、崇祆教,同匈奴不是一個部落;又據《魏書》有者舌國,《隋書》有石國,據此推斷,石勒的祖先可能就是石華人,移居中原後,遂以石為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守望先鋒會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