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零售一直被提及,也一直在計劃進行!請問新零售和零售的區別,以及新零售的意義之所在!在新零售發展的今天,我們又有什麼機會?
12
回覆列表
  • 1 # 小魯說五穀雜糧

    新零售那麼多概念和理論,趨勢和方法,什麼“全渠道”、“智慧門店”、“數字化商業”等等。歸根結底,我們要做到就是阿里所說的三通:“商品通”“服務通”“會員通”:

    商品通

    不管是線上電商還是線下實體,所有的品牌商都花費鉅額的營銷投入,只為將消費者吸引到自己的貨架前。但是在雙十一狂歡的時候,大量的顧客來到網店消費,貨卻賣光了。但貨真的沒有了嗎?不一定,只是電商平臺的貨沒了,線下店鋪的貨品還堆積在那裡。但對於很多商家來說,線上線下是兩個戰場。

    另一個場景就是很多品牌商線上下擁有自己的實體店,很多時候,顧客來了,卻發現沒有需要的尺碼或顏色。真的沒有這個尺碼和顏色嗎?不一定,它可能就乖乖的躺在線上平臺裡。在上面兩個場景裡,毫無疑問,我們在這個顧客身上花費的營銷成本、運營成本等等都沒有實現應有的價值。

    當品牌沒有辦法做到後臺供應鏈打通線上線下庫存,消費者最終獲取的時效和體驗都會有無謂的降低,同時伴隨更高的物流成本。這就是為什麼今年雙十一,有那麼多商家採用全渠道的方式——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提升顧客轉化率和庫存軸轉率,消費者只關心要不要買這個產品,而絕不在意是線上還是線下下單。這就是“商品通”所要解決的問題。

    服務通

    商品的問題解決了,那麼緊接著的就是服務的問題,很多人認為只要將產品銷售出去就萬事大吉了。但是有很多商品,特別是大件的電器、家居或者貴重的商品,有沒有很好的後續服務,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店鋪裡的那麼多收藏和瀏覽,為何沒有成交?很大一部分就是對於後續服務的不確定性。

    服務本身既影響我們是否能夠讓消費者在購買一個商品的時候下定決心,提高轉化,又可以導致消費者是不是在實現第一次成功營銷轉化之後,才能夠持續讓他貢獻對於品牌所產生的價值,而這大部分情況下要依賴於品牌和在當地能夠提供服務的經銷商和社會化的服務商形成合作。這是為什麼服務通會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阿里從平臺角度要專門拿出來談和做。

    會員通

    大家看天貓上,很多品牌的一個旗艦店就能做到幾十萬的粉絲,甚至更多,我們習以為常。但是大家並不知道,很多大品牌,在中國整個活躍會員數一年也不過就是100多萬。一方面,這是因為線上獲取會員相對容易。而另一方面,卻很少有品牌能供充分利用好這麼龐大的會員資源。

    原因很簡單,很多歷史悠久的大品牌線上下有專屬於自己的會員管理團隊。但這幫人和做電商的可能不是一批人,這就在會員管理上形成了割裂。線上擁有大量會員資源,而線下在會員運營和會員服務方面更有優勢。如何融合兩者優勢?這就要求商家利用線上快速和精準的獲取大量會員資訊。然後透過CRM系統解決方案,打通會員資料,讓消費者體驗到線下和線上完全一致無縫式會員權益和服務,甚至透過分析資料,提供更加針對性的服務,從而提高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黏度和忠誠度。

    當然不同的行業對這三通的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家電類,消費者就更關注配送和售後服務,也就是服務通。而如美妝、生活快消類的商品,則必然在商品和會員上有更多的側重。零售商應該根據自己的現狀採取不同的針對性的方案。

    說了這麼多,其實不管是本文說的三通或者其他什麼,新零售的任務只有兩個,一個是迴歸,把應該做好的持續不變的東西做好,如商品,服務,誠信,對顧客的起碼尊重等,另一方面是創新,在技術,需求,成本,大環境變化背景下,尋求模式,投資,組織,商品開發,渠道,營運技術,商業設計,服務方式,與溝通等方面的創新。不變的東西叫回歸,可變的東西叫創新,兩者相交融合就是永不過時的“新零售”。

  • 2 # 馬赫赫

    新零售是傳統零售和網際網路的結合,最終目的是提高人和貨的匹配效率,由於傳統零售資料化相對落後,透過打通線上和線下消費資料,一方面,對於商戶和商業綜合體,透過細化到單個使用者的消費資料分析,可以最佳化後端供應鏈,提升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對於使用者,可以獲得更便捷和更精準的服務,提升體驗,當然商戶的最終目的還是透過提升使用者復購/客單價實線正向迴圈。

  • 3 # 阿凡題陳李江

    2016年“新零售”的概念被馬雲提出,在我看來,新零售的關鍵主要有兩點,一是線上和線下實現一體化,形成新的零售模式。二是線下與資料與科技的應用。讓線下觸網,大資料、智慧硬體未來將會線上下發揮強大的作用。這樣的模式讓傳統零售各個環節都能夠發揮到極致,也讓使用者體驗達到最優。

    其實新零售在未來會應用到更多的行業,在教育行業,阿凡題就是實際上就是教育新零售的開拓者。首先在教育行業,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只是傳遞服務的方法,各有優劣。線下能夠提供更加便捷的溝通、能夠在課堂上提供更好的管理。而線上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聯絡全國各地的優質老師,能夠透過大資料與人工智慧實現因材施教,實現更加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等等。

    而無論單純的線下還是線上都是優劣明顯的,因而我們現在做的便是實現教育行業的新零售模式探索,我們稱呼這個模式為OMO(線上和線下的全面整合)。阿凡題的線下業務採取“線下高度標準化,線上高度個性化”的創新打法。線下高度標準化是指線下的所有店面標準化,服務流程標準化,小班管理標準化;線上高度個性化是指所有學生的學習都是在線上1對1完成,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個性化教學。

  • 4 # 曾崢啟賦資本合夥人

    隨著移動人口紅利結束和線上獲客成本增加,未來網際網路將成為基礎設施,電商在落地,傳統商業在上網,線上線下在融合,同時消費升級也在促進“人找貨”到“貨找人”轉型的更便捷、更前衛、更個性化的體驗升級需求。新零售就是在此背景下,應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移動支付、智慧裝置等新技術,在品類升級和渠道創新基礎上,進行資料驅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供應鏈和營銷協同運營,從而為新一代使用者或新一代需求提供精準、高效、高性價比的零售服務和體驗。新零售本質是“人貨場”三要素的升維創新,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技術為驅動、產品和體驗綜合升級的場景化線上線下一體化零售運營。

    新零售主要分為傳統零售升級和便利零售創新兩類,傳統零售升級指主要透過大資料幫助傳統商業實現精準營銷和供應鏈最佳化,透過人工智慧幫助傳統商業實現智慧支付和智慧運營,便利零售創新指辦公室無人貨架、自助無人售賣裝置等零售渠道創新,結合針對年輕人群的休閒食品和IP消費品創新,新零售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 5 # 家居深度

    新零售其實就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結合,打通多種渠道,進行資源整合,然後最大化的增加利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與傳統零售最大的區別是,新零售產業運用大資料、移動互聯、智慧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裝置,實現各種上線產業鏈的最最佳化匹配。

    目前新零售的舉例具體打法,大多都是緊跟天貓、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的步代,對標無人店、超級物種、業態跨界、場景體驗、資料驅動、精準營銷、線上線下融合、自助售貨等新零售打法。以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全面爆發,3月28日下午,“盒馬鮮生”與包括恆大、碧桂園等在內的13家企業簽訂“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前景還是很可觀的,只是落地解決實際問題,避免過渡概念化,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6 # 觀遠資料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的不同,歸根究底在於透過線上線下的融合,改善零售的履約方式,最終在"人、貨、場"三個維度下重構新零售的產業生態。 而在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所有的商業行為都是基於資料做的探索,能否有效利用資料賦能零售的資訊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條線路,使其提高運營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同時提升消費者的全程體驗,將成為區分零售賽道的重要指標。

    1.極度敏捷:從IT到DT時代,零售行業資料分析和決策升級的挑戰全面提升,因此選擇的BI系統必須要做到極度敏捷,具體到億級資料秒級響應,這已經是現在所有資料平臺應該具有的基礎能力了。

    2.終端要求低:BI要為零售企業賦能,也就是說要給使用者超低的學習門檻。讓BI不再只面向管理層,也為基層管理人員賦能,為基層員工減負。

    3.以使用者為中心:傳統BI專案,經常是以開發一堆堆最後沒人看的報表來含恨而終,所以,新一代智慧BI必須以使用者為中心,以解決商業問題為目標,來設計每一個分析場景。

    4.相容性強,輕量級:以往的零售企業常常會面臨系統繁多,歷史久,技術雜等歷史遺留問題,所以選擇的BI平臺一定要可對接多資料來源,讓內外資料全量接入,才能做到線上線下的深入融合。

    5.海量資料處理能力:BI平臺不僅要有完成最基礎資料分析的能力,還要有空間合成在未來的智慧應用。

  • 7 # 趣道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結合了線上和線下的優勢,區別傳統零售模式,利用網際網路、大資料、雲技術、人工智慧為核心的資訊科技,打造庫存少、坪效高、商品精、人員少的終端形態,實現“人、貨、場”的重構和創新!新零售的本質是更高效率更好體驗更低成本的零售。

    新零售就是效率高、成本低、體驗好、信任強的零售思維。這種零售思維讓店內坪效高、倉庫庫存低、服務人員少、貨品週轉快,讓使用者便利購買、高效購買、體驗購買、精準購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慶餘年》這種收費方式和方法,得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