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時下,“消費焦慮”正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心態。花錢買東西,本應該“你願賣、我願買”,然而在今天的國內消費市場,不少人發現,花錢也難買開心、難買省心、難買安心,變得很焦慮:給孩子買奶粉,不知道該買國貨還是進口貨;女士買名牌化妝品,拿不準去國內專櫃還是透過網路“海淘”;全家出門旅行,無法確定到哪個景區能玩得更舒暢……類似種種糾結,都讓消費質量和體驗大打折扣。這種感覺你有嗎?
7
回覆列表
  • 1 # 騎著毛驢看世界

    品質選擇焦慮

    “一罐嬰幼兒乳粉,DHA、生長因子、腦肽……各個配方都有‘噱頭’,在幾百個配方中選一個品質好、適合自己孩子的,好難!”

    給寶寶買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到底要選擇哪個品牌?消費者面臨多重選擇時,出現患得患失、猶豫不決等心理狀態,被稱為“消費焦慮”。我國許多消費品生產領域還處在低水平競爭階段,想買到價效比高、質量過硬、用著放心的東西,人們感覺不容易。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一直存在配方過多、過濫的問題。配方制定缺乏充分的研究論證,配方之間的區分缺少科學證實,品牌與配方混亂以及誇大宣傳造成了消費者的選擇困擾。

    價格選擇焦慮

    “同樣一臺彩電,各大電商價格促銷五花八門,有的滿減、有的返券、有的打折、有的附贈品、有的免費送貨……在哪兒買價效比更高,得費神比較半天。”

    “這款電視,天貓比京東便宜500元,就在天貓買吧。”

    “可是京東滿5000元贈送價值1299元的掃地機器人,咱家也能用上。”

    “十一”期間,北京朝陽區某寵物食品公司職員李松給外地的父母換了一臺60英寸大電視,如何選擇合適產品,他和妻子頗費了一番腦筋。李松覺得在天貓買更划算,妻子卻看中了京東送的掃地機器人這個贈品。

    當人們面對更多選擇,有時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即使做出了正確選擇,也不一定會感到滿足,因為適應效應、比較、機會成本等因素會降低我們的主觀感受。

    渠道選擇焦慮

    “買一瓶進口爽膚水,為了經濟實惠、安全可靠,究竟該在國內專櫃買,還是代購、海淘?要是碰上假貨怎麼辦?”

    國內專櫃購物便利,而國外專櫃的化妝品成分可能比國內專櫃好。很多網友在美容論壇上說,日韓化妝品供其本土市場的產品成分更好。以雪肌精爽膚水為例,中國版比日本版的酒精含量高,有效成分少。

    國內電商渠道假冒偽劣屢禁不止,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難度。據統計,去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遠端購物投訴2萬多件,其中電商購物投訴佔95.4%,達1.9萬件。網售商品假貨多,除了虛擬網路本身監管難度大,監管體制的不健全也給一些黑心商家可乘之機。雖然消費者網上買到假貨可找平臺維權,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消費者舉證所購商品是假貨很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藥代表這個行業怎麼樣?有發展前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