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ude1999

    軾(即蘇東坡)一生中共有兩次遭到貶謫,第一次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第二次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1、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

    上任後,他即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利用,說他“愚弄朝,妄自尊大”、“銜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又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

    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個月的蘇軾被御史臺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

    在蘇軾政見相同的元老以及有識之士的努力下,這場詩案因王安石“一言而決”,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受當地官員監視。蘇軾下獄一百零三日,險遭殺身之禍。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他才算躲過一劫。

    2、流落儋州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紹聖元年(1094年)六月,蘇軾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

    紹聖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州)。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

  • 2 # 蘇軾吾師

    蘇軾一生數度遭貶,總體軌跡是一路向南。蘇軾《自題金山畫像》一詩中有云: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可以看作蘇軾對自己一生的總結。除此之外,蘇軾還在杭州,湖州等地工作過,暫時忽略不計。

    先看黃州,此地是蘇軾最為人們所孰知的地方。在這裡,蘇軾不僅在文學上達到了高峰,思想也提高到了極高的境界。眾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前後《赤壁賦》《念奴嬌 ——赤壁懷古》《卜算子》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此外,他還在此發明了東坡肉,東坡帽等物品。

    再看惠州,蘇軾在這個地方實際上生活的時間並不長,過得也基本上十分平淡,但他總能從生活中發現美,尋找美。名作《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就是其曠達心境的反映。

    在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是蘇軾一生中最為落魄,也最為輝煌的時候。儋州,自古被認為是蠻夷之地,生產技術極其落後。蘇軾並未抱怨,反而竭力為百姓做好事。他創辦學堂,開化蠻夷,大力發展生產,儋州人民的日子日漸富足。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還在此創立了中國第一家公立醫院——“安樂坊”。百姓們都把他視為好友,無怪乎他在詩中寫到:我本儋耳氏,寄生在蜀中。

  • 3 # 知命堂文化

    蘇軾一生遭貶三次。分別在惠州儋州,黃州,。蘇軾晚年用一首詩概括了他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惠州,黃州,儋州。

  • 4 # 臭爸爸
    大文豪三次上書三次被貶

    第一次:烏臺詩案

    烏臺本來是監獄的名字,只不過因為附近有很多的烏鴉,所以叫烏臺。那年蘇東坡44歲,從徐州調到湖州去當太守。按照規矩他要寫上表感謝黃恩浩蕩,於是就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湖州謝上表。

    原文字意大概是表示我蘇軾本來沒有什麼政績可言,但是呢,感謝皇恩浩蕩讓我去當太守。但問題是,這裡面夾雜了幾句牢騷話,所以被當時的御史上表給參了一本。

    當時的背景是王安石變法期間,保守派跟變法派鬥爭比較激烈,這兩派的領袖分別是司馬光和王安石。蘇軾反對新法,又因為他本人是文壇的領袖,他的詩文在民間傳播非常廣泛,如果任由他這麼隨性的說,對推行新政非常不利。

    後來在蘇軾政見相同的朝中元老們的努力下,由因為宋太祖趙匡胤時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所以蘇軾得到從輕發落,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受當地官員監視。在黃州是很鬱悶的,所以經常出來遊玩,在這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千古佳作。

    第二次:抨擊腐敗被打壓

    宋哲宗即位以後,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不但官復原職而且直接升到翰林學士這個級別。

    後來說是看到這些新興的司馬光派,拼命打壓王安石,黨派的人物,徹底廢棄心法,認為他們其實跟以前的王安石,黨派不過是一丘之貉,於是向皇帝上書,主要是抨擊現在新勢力的這些腐敗現象,隨後很快就被新勢力誣告陷害,於是呢蘇軾就變成裡外不是人,新興勢力討厭他,王安石黨派也討厭。所以實在混不下去了,就自求出京任職。先後去了杭州,山東諸城徐州湖州。政績斐然。

    第三次:命不好,前面把人得罪完了

    蘇軾在杭州做了千古流芳的一件事就是修築蘇堤。

    當時在蘇州過得很舒服。但是後來又被召回朝,過了不久,又因為證件不合,被調任穎州任知州。後來高太后去世(高太后對蘇軾挺好),哲宗執政,新黨又再度得勢,於是有理所應當的被貶至,今天到廣東惠州市。

    4年以後,已經62歲的蘇軾,被送到了海南島。在古代海南屬於荒蠻未開,不通教化的天涯海角,流放到這兒比死了還難受。蘇軾在海南開辦學堂,普及文化,以前海南都沒有人出來當官的,後續海南出現了許多讀書人。所以海南人對蘇軾的情結很深。

  • 5 # 踏歌走馬

    如果真的論起來,那蘇軾一生基本都是被貶的抬不起頭的,好不容易有點起色,也是為繼續被貶做鋪墊,不然沒法貶了。

    其實只要不是在朝為官,基本上都可以稱得上是貶職,京官始終比地方官高人一等的

    1071年是他第一次被貶,說的準確點是他自己請求外調,因為他得罪了王安石,對於變法進行了抨擊,所以京城呆不下去了,只能請求外調,這也屬於自貶。

    第一次他去了好幾個地方,杭州任通判、密州任知州、徐州任知州、湖州任知州,因為是自貶,別人也不好再抓他的小辮子。

    1079年是他第二次被貶,因為在湖州的時候他心裡不爽,又給皇帝上書,其中說了些帶有個人情緒的話,當然這些話是對新黨不友好的,然後又被新黨抓住了辮子,這次新黨就是為了弄死他,給他安了不少的罪名,最大的罪名就是對皇帝不忠。

    這樣的罪名,蘇軾肯定死的不能再死了,已經涼透了,不過有很多覺得蘇軾的不錯的人開始給他求情,最重要的就是王安石給他求了情,不然他必死無疑了,這就著名的“烏臺詩案”。

    這次他直接被貶為黃州的團練副使,差不多算是一擼到底了,再貶下去估計就是平明百姓了,對他的打擊非常大,在這裡他起了個東坡居士的名號。而且也寫下了不少千古佳作。這就不知道是福是禍了。

    1085年,這一年對於蘇軾來說是飛黃騰達的一年,也是讓他再次跌落深淵的一年

    這一年,哲宗登基,啟用老人,蘇軾也在此列,像坐了火箭,一升再升,當然蘇軾脾氣不改,又飄了,發文抨擊舊黨,然後就遭到了陷害,自此,他是與新舊兩黨勢如水火。

    飛黃騰達後,又開始被貶,當然這次也是自貶,跑到了杭州,杭州是個好地方,蘇軾在這裡也算不錯,因此就有了著名的蘇堤。

    1091年是決定蘇軾命運的一年,他從杭州被召回了朝廷,本來脾氣該改改了,結果他沒改,又因為政見不和,被調往潁州任知州、1092年任揚州知州、1093年任定州知州。

    1094年,蘇軾開始了悲慘的仕途之旅,沒錯,他又被貶了,這次他沒犯啥錯,只是因為新黨再次崛起了,而他以前得罪了新黨,所以新黨對他恨的不行,直接貶到了廣東惠陽。

    1097年,這次不能說是被貶了,簡直就是流放了,62歲的蘇軾還是不讓朝中的一些人放心,直接把他送到了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

    蘇軾認命了,年齡太大了,一生跌宕起伏,他也看透了,在海南,他做了不少事,都是好事。

    三年之後,天下大赦,蘇軾也得到了赦免,不過在北歸的途中死在了常州,享年六十五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男朋友進入磨合期,經常吵架怎麼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