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父親總是把自己不好的意願強加於自己 在外面時總是貶低嘲諷自己的兒女 從而找存在感 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好處全部都被父親拿 自己卻什麼都得不到 是為父親爭光 而不是為自己爭光
7
回覆列表
  • 1 # 保健問路

    這當然是不對的。雖然孩子現在有可能理解不了你為何有這樣的期望。

    甚至還會頂撞你,為何要生我,是我讓你生的嘛。憑什麼把你的夢想附加在我身上一樣。等等此類話題,會把你堵到啞口無言。

    但請不要生氣。他的年紀無法讀懂你數十年滄桑的篇章,這是很正常的。

    試想下您年少時,對父親的敬畏對父親的不理解,再想想如今的他。或許你會好受很多。

    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荊棘刺身,並不是一件壞事,當他嘗過苦痛,酸甜苦辣鹹會讓他明白您的期望。只是這個過程會很漫長,漫長到他願意坐下來跟你去談話,再也不去嫌棄你是個嘮叨的父親。時光飛逝,你會發現鬢角以起白髮,兒子用當年你期望他的眼神看著他的孩子。

  • 2 # gjx大俠

    這是孩子們理解的錯誤,父親從小對你的調皮嚴加管教,是希望你像一棵樹苗一樣,不要斜歪,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在學習上對你要求嚴格,學習好,對你以後的人生辺路,才會平坦,少一些坎坷,少一些荊棘,一生的生活不那麼困難。

    對人品要求,教育你成個人品好的孩子,讓你尊老愛幼。走入社會是個受人尊敬的好孩子,

    父親都是為你的人生考慮的,長大成家了,你自己的日子好過,父親心裡也沒有壓力。

    你自己優秀了,父親就可以在別人面前誇誇他的孩子。不是很好嗎?

  • 3 # 弘道

    父親想要自己的孩子為自己爭光是人之常情,不算是什麼缺點,更不是什麼最大的缺點。

    當然,父親和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父親為孩子做個好的榜樣和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可能是一件更靠譜的事。

  • 4 # 我高興18

    謝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普遍的心願,絕不是父母最大的缺點。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舊人一代更比一代強是普遍現象。因此父母要求兒女出彩超越自已,完成父輩尚未實現的願望是良好的心願。人生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追求重點,少年時重在比讀書學習,青年時重在比成家立業,壯年時重在比養家餬口,老年後則重在比兒女有出息。

  • 5 # Linda果

    父愛比母愛往往更有力量感。每一位父母,尤其在我們這樣重視家庭觀念的國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都有的心情。倒不是說父親的缺點是讓孩子爭光。應該說是往往父愛中力量感榮譽感更強。

  • 6 # 317013334715

    父親最大的缺點在於想要孩子為自己爭光,對嗎?

    應該是這樣的,而所有的父親都一樣。

    天下的父親都是這樣的,都希望子女能成龍鳳為自己爭光。但結果是相反的,所以成為了最大的缺點。

    而為人父母都一樣,都希望為自己爭光,但到頭來,卻成為了現實。

  • 7 # 山花爛縵

    父親最大的缺點在於想要孩子為自己爭光,對嗎?

    當父母的誰不想讓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光祖輝宗,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有個讓人羨慕的職業,做父母的臉上也光彩,在眾人面前能抬起頭來。心裡也美滋滋的。別人也會說你的子女教育的多麼好,多有出息!

    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良苦用心要理解,在外面貶低嘲諷你,也是用心良苦是讓你長出息,為這個家族增光添彩,他也是用激將法。讓你知恥後勇,勇敢去創造財富,生活的無憂無慮,幸福美滿。父子女要多溝通談一談自己的見解,解釋一下自己的現狀訴一下自己的苦衷。爺倆沒有隔層山,說透徹了!都心知肚明瞭,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孝敬父母!理解萬歲吧!謝謝!

  • 8 # 淅爸育兒記

    雖然比較隱蔽,但是這樣的父親,其對孩子的價值輸出出現了一些偏差:一切都是我的功勞。行為上是錯誤的,但情緒上可以理解。

    行為上的錯誤--引發被動攻擊

    父親把孩子所有的成就都“貼”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這是題主所提出的這位父親的問題所在。

    在這位父親看來,正正是因為孩子服從了自己的意願,所以才有某些成就,證明了孩子服從是對的。

    其最終的行為目的是藉助孩子展示自己的能耐,顯然把自己的成就建立在他人的成功之上,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行為。

    做個舉例的話,就好比某人是馬雲的同學,當馬雲成功後,該同學大呼:“瞧!就是因為跟我做同學所以他才有今天的成就。”(請記住這個舉例,後面還會用到)

    這種做法忽略了對方的感受,也忽略了對方自身的付出,所帶來的結果,大體上就是“被動攻擊”。

    被動攻擊的第一個特點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即不惜損害自身發展、利益,達到攻擊對方的行為,存在於弱勢者對強勢者的反擊。

    例如題主現在提出吐槽問題的行為,旨在爭對錯,而不是解決問題---“瞧!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不害臊的人!你們評評理,看看誰對誰錯。”

    當提出這樣的問題時,題主自身的形象是要受到損害的,可能會被冠以“不孝子”的名頭。而所換取的,就是希望大眾對父親的抨擊,抨擊父親最愛的“面子”。

    被動攻擊的第二個特點是:啞巴吃黃連

    即現實中無法反駁,因為對方說的好像都對。

    另一個方面就是,題主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辦法反駁父親的,因為把邏輯理一下好像確實是“父親的功勞”:“看,你就是因為當初聽我的話,努力讀書才有今天”

    情緒上的理解--父母的需求

    顯然父母的錯誤行為我們需要拒絕,甚至是反過來當“他們的父母”,正面面對他們的過失給我們所帶來的某些傷害。

    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去理解父母錯誤行為背後的情緒需求,心理需求,然後我們才能正面父母的情緒,做到包容。

    習慣把自己的成就感、存在感建立在他人身上的人,其心裡是十分渴望得到認同的,某方面來說,孩子的成長讓這一類父母感到了威脅,威脅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威脅了自己的主導體位。

    而這些種種的威脅,讓其不自覺地認為自己沒有了存在感,所以採用打壓的方式,採用強詞奪理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

    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我們最親密的人,他希望得到認同,進行自我保護,在需求層面上並沒有什麼過錯(當然方式是錯誤的)。

    這就好比大家都渴望富有,這並沒有錯,錯的是某些人可能會透過一些歪門邪道來獲取財富一般。

    為什麼說要情緒上的理解,甚至是包容呢?

    很簡單的一點是:家,是一個包容的場所,包容這個人,包容他的情緒。另一個方面,我們並不能說一個習慣於操控孩子、喜好面子的父親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再次強調,他只是用錯了方式。

    過去在一些育兒文章中,我們一直在強調父母要學會包容孩子的情緒,這建立在孩子尚未有獨立人格的基礎上,即孩子成年前的教育模式;

    而作為家庭的一員,作為這個家的一份子,在成年後、有獨立的自我之後,同樣也需要對家庭成員的展現出包容和理解的一面,否則這個“難唸的經”就會形成一個惡性迴圈,互相埋怨,互相積攢負能量。

    跳出惡性迴圈,在於“改過自新”

    如前文所述,這是一個惡性迴圈,父母不斷主動進攻,而弱勢的孩子則不斷用被動攻擊的方式還擊,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對於改變父母而言,其實非常困難,因為他們的人格已經定型,除非重大變故,否則不太可能進行扭轉,所以能入手的方向,則是我們自己。

    1. 理解情緒,拒絕行為

    前文所述,我們應該去理解、包容父母的情緒需求,就像他們無數次包容我們尿褲子了、摔爛東西了一樣。但他們的行為我們應該明確、堅定、溫和地拒絕。

    “嗯!我的成就離不開爸爸的指導,同樣也離不開我自己的努力”,這是對父親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肯定,更是在提醒父親你的行為並不代表我的全部。

    2. “改過自新”

    如果我們一直在誰是誰非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休,那麼很難不能對現狀有什麼改變的可能--即便證明他是錯誤的,但他們不願意面對這個錯誤,又有何用?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認知。

    家是愛的傳遞場所,也可能在成員之間傳遞恨。被傳遞著愛的固然幸福,被傳遞著恨的同樣需要跳出怪圈,打破恨的傳遞鏈條。

    題主在強調:“好處全部都被父親拿,自己卻什麼都得不到,是為父親爭光而不是為自己爭光”。

    當你這樣去思考的時候,去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本質上你的父親的行為是一致的:父親把自己的成就感建立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同樣把自身的成就感建立在他人身上。

    沉下來思考一下,你獲得的那些成就、知識,誰可以剝奪呢?那終歸是建立在你自身的實力上。

    回到上面“馬雲的例子”,你認為馬雲會為此反駁嗎?甚至乎一個事實:網路上各種人說馬雲並不是白手起家,是靠自己的母親;另一種說法是馬雲就是白手起家。

    對於這些種種,馬雲自身有為此做出任何的辯駁,去證明誰對誰錯嗎?--我的天啊,如果他真的這樣做,那麼他就不會是今天的馬雲了,一個每天疲於向他人證明自我對錯的人,根本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所以,把你的存在價值建立在你自身,你自身的努力,你自身的實力上面,是為“改過自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氪”這個字會變成遊戲充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