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黍苗兒
-
2 # 小城春秋11
如果有緣分,或者有必要認識對方,只需要一個熟人牽線引見就可以了,如果沒必要認識。就是一百個中間人在中間都沒有用。
-
3 # 華海榮夏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
兩個陌生的人透過聊天,竟然發現彼此有共同認識的朋友。這個巧合可以稱為小世界現象。
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萊姆透過一個實驗證實了“小世界”的理論,也叫六度分離理論:兩個陌生人之間竟然只隔著六個人。
他在美國中西部隨機選了數百名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志願者,請他們透過各自的熟人將一封信寄給遠在美國東部波士頓的一位股票交易員。
這些志願者當然不認識這位股票交易員,只有透過可能認識的熟人不停地轉寄,結果大約有30%的信件最終成功寄到股票交易員的手中。那麼,經過了多少人,讓這兩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取得了聯絡呢?答案很簡單:平均不超過6個人。
-
4 # 廬陽清風
完全陌生的兩個人,正常來說有一個共同認識的中間人就可以認識了。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兩個陌生人不需要中間人也可以認識。
-
5 # 二月蘭的蘭
我的觀點只要你真的想產生聯絡,根本不需要中間人!
分享一下這幾年我和老公出去旅遊跟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成為朋友一直聯絡的故事:
一、北京的趙阿姨
2015年9月是我們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遠遊,我們去了湖南的韶山、張家界和鳳凰城。張家界和鳳凰城是跟團遊,我們在旅遊公司的車上,很自然的就跟前座的一個70歲左右的阿姨和她的侄女(後來知道,開始以為是女兒)搭上話,我們吃水果主動跟她們分享,阿姨高興極了,因為她年紀大很擔心侄女一個人照顧不了她,她們也立即拿出吃的給我們,並相互簡單自我介紹,阿姨是北京的退休老師,姓趙,老家是山西的,侄女就是從山西老家到北京又陪她出來旅遊的。然後阿姨就主動跟我們說等到了張家界和鳳凰城我們結伴一起走,老公立即回答沒問題。
接下來張家界的二日遊和鳳凰城一日遊我們4人始終吃飯在一桌,坐車在前後座,住宿也相鄰房間,最主要的是到所有景點老公都幫阿姨她們拍照、拎東西,有時還扶著阿姨上下臺階。在鳳凰城的那個晚上,在沱江邊的一個飯館,阿姨執意要請我們吃晚飯,因為第二天回長沙就各自分別了!
二、寧夏的鄭小弟
前年秋天我們夫妻又飛去寧夏遊玩,本來到當地是想報團的。下了飛機已經是下午三點多,我們上了一輛等在機場外的計程車,司機是個年輕文弱的小夥,操著一口西北普通話,看上去非常樸實可信!一路上老公就向他打聽銀川的旅遊情況,他都如實告訴我們並建議我們玩什麼景點,有什麼特色飯菜可以品嚐等等。到了目的地老公就要了小夥的手機,問了姓名和報價,我們就決定接下來幾天就包租他的計程車遊玩,小夥姓鄭,他報的價錢也很實在。
第二天一早小鄭就如約來接我們,一路上主動介紹銀川景點情況,我們很快聽從他的建議規劃好行程。接下來的五天我們玩得愉快極了,也吃到銀川正宗的特色美味。五天時間我們相處非常愉快,只比我們兒子大幾歲的小鄭家是西北農村的,初中畢業就離開老家出來打拼,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人生經歷,非常的善解人意。五天的時間裡跟我們分享了許多自己獨特的人生故事,並很認真地說自己開出租是迫不得已,還想重新規劃人生,我和老公都真誠地給他出主意提建議,他也非常高興!
五天的行程很快結束,最後一天小鄭又把我們送到河東機場,我們依依惜別,互留聯絡方式和地址。
回來以後十幾天以後,我們收到了小鄭寄來的10斤寧夏特產靈武長棗,好吃極了,令我們非常感動!
我們也是至今都保持著聯絡!
回覆列表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看到這個標題,這句話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在我腦海中。
正如我們所說的,如果彼此有緣,即使相隔千山萬水,兩個人也能相遇;如果兩個人無緣,就算近在咫尺,也不會相識。
所有的際遇,看似偶然,卻又必然。不期而遇地美好,有可能隨時都會降臨到我們身邊。只要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就算天地再遼闊,總會有人,為你而來!
所謂的中間人,一個、十個、還是再多,其實都可以忽略。一輩子,到底要經歷多少次的擦肩而過,才能換來一次的駐足停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