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XinR2019
-
2 # Ray徐徐
從我個人覺得很有必要。
首先,題目都說了,這是一個團隊,團隊中的合作,共享是生存的必要條件。
其次,任何一個專案,單靠一個人包打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專案有分工,進度跟蹤,反饋,修正,繼續推進等各流程。如果沒有定期的會議分享,誰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再者,學科之間的交叉現象非常普遍,隨著知識儲備越來越深,人有限的精力無法做到通才。而且科研的方向是最重要的,如果搞了幾年,發現方向都錯了,團隊肯定完蛋。
60年代3獲諾貝爾獎的著名化學家伍德沃德,他的團隊就有接近1000人的規模。現在的學術帶頭人實際上就是團隊的管理者
-
3 # 智慧神算
每個人總會有自己的獨特支出,不可能100%分享。比如特斯拉分享交流電技術給給愛迪生,結果愛迪生不重視,特斯拉只好自己創業。
-
4 # 雲畫風歌
科研成果要分清百分比,免得以後出現糾紛,一般框架結構的雛形設計師比重比較大,細節的其次,沒有提供的則沒有,成員必須遵守保密協議
這樣才能成事
當然不是,人多少都有點私心,此外受到干擾的事情也很多,所以總體而言只需要分享科研主要內容六七成就已經很不錯了,國內科研的氛圍多為利益驅使,真正做到完全為了科研的人太少了,團隊合作效果沒有宣傳的那麼好,故而做個有心人,不斷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