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曉人生
-
2 # 狀元絮人生
關於大年初一怎麼過,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我就拿貴州過年的習俗分享給大家吧,也希望其他地方的朋友能與我分享關於你的過年?
(一)
過年意味著什麼了?辭舊歲,迎新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親戚們會齊聚一堂,圍在暖爐前,嘮嘮嗑,吃頓團圓飯,歡歡喜喜迎新春。關於過年,有過這麼一個傳說,相信大家都應該聽說過年獸!小時候聽老一輩的人說過,年獸害怕紅色、爆炸聲,長輩們常常嚇唬說,年獸會在大年初一這天出沒,為了趕走年獸,於是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放爆竹、穿新衣、守歲、掛燈籠、磕頭等活動和習俗。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大年三十那天,我們一家人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看看春晚。吃團圓飯前,首先會放一串鞭炮,在一陣鞭炮聲中,迎來了孩子們童真的嬉戲,大人們欣慰的歡笑,可以說年味十足啊。
吃團圓飯前,我父母會用一個火盆放在屋門口,將提前包好的紙錢,放進火盆燒掉,然後再插上兩炷香,父母說那是我們為去世的列祖列宗,爺爺奶奶燒去的,我問父母到底為何要燒給他們,父母其實也不懂,他們說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就照著做就行,父母還說:快過年啦,給你爺爺奶奶燒點紙錢過去,這樣他們在那邊就不會缺錢啦。
每次聽到父母這樣說,我心裡都超感動,所以每次到了過年,我都會悄悄買點紙錢,給爺爺奶奶燒去,也算是我這個晚輩,孝敬他老人家的一點心意,不過有時想想,也覺得自己挺傻氣的,每次到了燒紙錢的時候,我都會靜靜的蹲在一旁,雙手合十,自言自語的說著:“爺爺奶奶,我給你們燒紙錢來了,過年啦,你們在那邊要多買點好吃的,天氣冷了,買件厚的衣裳來穿,彆著涼了”。
燒完紙錢後,又單獨給他們準備個小碗,裝點飯菜,倒杯小酒。孝道自古以來都是做晚輩的該遵守的,所以就算吃團圓飯,也該讓爺爺奶奶他們先吃,總的來說,過年確實有很多意義,它不光是一家人的團聚,更是對去世的長輩們的懷念與盡孝。
(二)
大年初一,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大年初一,是吃湯圓的日子,也是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的好日子。父母會帶著我去走訪親戚,回孃家看看外婆,最重要的還是回老家上墳。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過年也不例外。
父母會買上幾串鞭炮,帶著我去爺爺奶奶的墳前放鞭炮,順便給爺爺奶奶的墳除除雜草。我一年之中最興奮的也就是這幾天了,因為我知道我要去看爺爺奶奶了,雖然爺爺奶奶與我相隔兩地,我永遠都不能與他們見面。但我知道,只要我跪在爺爺奶奶的墳前,那兩塊矗立的墓碑,就像爺爺奶奶的眼睛,那麼慈祥的看著我,好像在說:“乖華華,你來看爺爺奶奶啦”。
說到動情之處,難免落淚,一不小心我就扯遠了。上完墳後,父母又帶著我到處拜年,晚上親戚們會坐在一起打打牌,一天過得很快,彷彿不經意間就竄走了,不過我還是很感謝過年這幾天,因為它給了我與父母團聚的機會,也給了我回老家祭拜爺爺奶奶的時間,既然說到這裡了,我想在這裡告訴我的爺爺奶奶:我想你們了,你們在那邊過得還好嗎?爺爺奶奶,你們等著我,今年過年我還是會回去看你們的........
大家都來說說,你們那裡大年初一都怎麼過的呢?
-
3 # 一梵情感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夜飯過後,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糖果、嗑瓜子、嘮嘮親朋、拉拉家常,子女依次給長輩叩頭辭歲,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全家人徹夜不眠,謂之“守歲’、“熬年”。守歲到五更時,在供桌之上擺好祭品,點燃香燭,一家人依長幼輩份,依次向祖宗跪拜致祭,恭祝“年福”。
大年初一有禁忌
大年初一,河南人雞鳴即起,穿著新衣,競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行“接年”或“迎財神”之禮。而後,煮好餃子,敬天、地、祖先後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諱諸多,如掃地、倒垃圾、動剪刀、大聲喧譁等都視為不吉利之舉。
中原南北東西擠廟會
很難一句兩句話就說清楚廟會是什麼,可是隻要去河南大大小小的廟會上轉那麼一圈,就立刻樂陶陶地明白了——廟會,首先得有座廟,在廟裡安排一個值得信任的神;找個好日子來和神打個招呼,拜神祭祖的香火是不能少的;再給自己吃點什麼買點什麼,聽聽那些古老的傳說,再把傳說講給沒聽過的人……廟會很有意思,想體會廟會的樂趣,首先,你得不怕擠——不擠的廟會,肯定不是好廟會。
這就是我們的年初一,你們怎麼過?
-
4 # 鑫晨運動運動
記的小時候過年是有味道的,很早就盼著過年,恨不得每天都過年,過年是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候。現在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過的就單純成了一個象徵性的節日。
除夕夜會守歲,到了大年初一會回老家拜年。會和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畢竟一年大家都忙忙碌碌,難得有時間坐下來,難得的假期大家都好好的放鬆放鬆。
-
5 # 胖哥嘮電影
謝邀,說到大年初一怎麼過,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大年初一上午都在睡覺,年30晚上一般都會跨年看春晚,放煙花,能說的有隻有下午晚上了,望見諒,那就說說下午的活動,下午先開始一圈派紅包行動,家裡小輩長輩派一圈,紅包派一圈錢包扁一圈,紅包派完就去打打牌,春節農村打牌也成為一個娛樂,畢竟小賭怡情嗎,輸贏都不會太難受和激動,下午打完牌晚上就開始聚會了,現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在外上班,所以回家了發小同學死黨都會聚下,泡泡茶拼拼酒聊聊一年的酸甜苦辣,天文地理人文歷史一頓海吹到半夜,馬上要過大年了 ,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
-
6 # 葡萄爺爺1
又是一年終。先給網友們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事事順意!
有一個怪現象,在貧窮的年代,過年很有盼頭,臘月初八母親做臘八豆的時候,就開始盼望著。首先天天關注臘八豆的成熟,次後就問母親還要多少天過年,其實,無非就是想吃臘八豆,不敢貪心地企乞肉類魚類。父母親既不敢也不能早點把肉買回來,“喉嚨萬丈深”啊。
現在對年的意識就相當淡薄了。小孩過年認為就是玩焰火鞭炮,恰恰我不喜歡,太吵了,又汙染,還不安全。但這不是我們作主的時代了,過多的說項也未必都愛聽。所以只能抱著小的牽著大的,遠遠地觀看。
儘管除夕晚會早己素然無味,但也只能枯燥地忍受,熬到12點,迎新送舊的萬子長鞭響過,滿地飛紅無數,親人互致平安,兒孫皆已入睡;檢查各項安全,靜下心來思憶,當年苦若黃連,今朝晚景安度。心也就素然了。
其實,大年初一是最最無趣的一天。上午,大家會睡到十多點鐘起來,廚房裡只有妻子在忙碌;天氣晴好,會在後園中看看梅花,她有時早發,有時遲開,很少在除夕初一盛開的。反正我沒有見過。
見到梅花,不,就是見到梅樹,心又會回到當年。妻子對此很是忌棄。倒不是其他意思,她不過是善良地又簡單地不想讓我孤獨,不想讓我回憶……
鄉俗,大年初一都不大出門。鄉鄰之間見面當然客氣,大多不會去打擾人家。年輕時無忌,會玩玩麻將或撲克,不過現在人家不預約,是不會去了。
天氣晴好,如果兒子兒媳許可的話,會揹著孫子去小河邊,枯柳下,渚頭前,一邊對孩子說起釣魚的故事,一邊又不覺地回憶起來。
是啊,我己經老了。心態己徹底淡然了,上上網,看看書,隨意地寫點東西。但是,沉鬱,孤獨,無求,不爭……就象這慢慢無聲遠去的河水,就象這隨波而逝的枯葉,隨它去吧。
……
-
7 # 讓我夢到你1
我們這裡為了環保已經不再讓放炮了,初一早上起來冷清的很。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洗漱乾淨,給家裡請到的各路神仙上香,畢恭畢敬。然後做飯吃。今年初一的午飯訂在飯店吃,所以不用為午飯發愁了。其他的時間,上上網,看看新聞,或是看看電視節目,就是這樣一天無聊中度過了。哦!這裡還有一樣,要給晚輩們紅包,壓歲錢每年必不可少,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一份祝願,一份美麗的憧憬。
-
8 # 靜遙遠的星
謝謝邀請。從舊年跨到新年交時辰時,真正進入了新年,我們看著電視上的春節聯歡晚會,吃著夜宵,守歲大約到三四點鐘吧,就去睡覺,早上我8點鐘起來,準備好供飯用的一切,然後上香禱告,祈盼今年鴻運;上的香是12枝,指12個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天早上都要12枝香,喻新的年裡,每一天都幸福滿滿,事業順順利利,出行平平安安,好運不斷;因為有初一不出門,初二不歸家之說;不出門指遠處,不準到遠走,可以在附近去拾柴,撿到就拿回來,喻意為進財,不出門就多休息,把福和如意,吉祥平安留住,初二開始,就大拜去了。
回覆列表
大年初一
1.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2.春節早晨,開門炮仗開門大吉,先放爆竹,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滿堂紅”。
3.家家戶戶開始蒸年糕,年糕因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成為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物。
4.準備壓歲錢分給“晚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