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村男孩

    秋夏是個忙碌的季節,兒時的天我都沒感覺熱,反倒現在?沒大丁點的太陽就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然而降溫的方式卻有其多

    可能是家裡沒有那個條件,之前一熱起來我們就會拿個扇子扇風,可是這種太費力了,況且我們幹活回來力氣基本耗盡,手在搖個東西更是懶得?也許正是這一原因才導致風扇的足步推出市場吧、可那也是童年記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之後就有了電風扇,風輕輕的吹,愜意的涼 沒多久汗就幹了,確實很便民用起來也方便……

    大樹底下好乘涼,這話在合適不過了,你想呀 再大樹底下 大樹用手托住巨大的傘在地下根本察覺不到熱 ,^_^,幾個人圍在一起聊聊天那神情絕對舒適。

    最後還是空調比較好 一開就是16度那種,都還需要蓋被子的日子那豈不是更美哉

    努力努力

  • 2 # 科技雲圖

    夏天來了,小時候老家有些什麼方法避暑?你這個問題很好,說起小時候,就又想起了那首歌——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

    小的時候,值得懷念。天氣熱了,光腳板一雙,噼啪噼啪到處跑;衣服不一定穿,褲子穿不穿看心情,反正沒有啥文明規勸員來找你。見了池塘或水溝,哧溜一下就跳進去了,幾個小夥伴嬉戲玩耍,無憂無慮。

    那時的天氣感覺也沒現在熱,也就沒刻意要去找什麼方法來避暑。成天戲水溜坡踩爛泥,等父母拿著柳條惡狠狠找來,我們又跑土裡去偷刨鄰居家的地瓜啃啦!

    那個時候的天很藍,水很清,稻田裡有魚,一根大頭針一彎,就是魚鉤。那時的魚跟我們一樣不懂事,它居然也會吃鉤被我們釣上來!

    那時沒有電扇,再早點連電也沒有,當然更沒有電視,但我們過得很快樂!最多就是兩把蒲扇,偶爾搖一搖。晚上熱了,就把涼板床安放到屋外涼快的地方,點一支六六粉蚊香,就一覺睡到天亮啦!

    但感覺那時也沒現在熱,村裡的堰塘也沒人放化肥或飼料搞汙染養魚,隨時可以跳下去洗澡!唉!回不去了!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美好!不說了,再說就看不見手機螢幕了。

  • 3 # 哈嘍大白1

    我們老家以前條件沒現在這麼好,大部分房屋都是土房,雖說不及現在的磚房及混泥土房外觀漂亮,但是隔熱絕對是現在的房子比不了的就是蚊子多點,相信有很多農村的小夥伴們都住過土房,夏天一臺電風扇足矣,而且還不敢對著吹太久,當然農村夏天少不了幹農活,所以我們一般會在天不亮就在地裡了,幹到中午十一二點的時候就回家,這一天的農活就到此結束了,這就是我們的避暑方法!

  • 4 # 時應江

    小時候院子裡有個大礳盤,我和弟弟晚上在上面一邊看天上星星一邊聽大人聊天,母親用扇子不停的給我們搧蚊子,睡著了父親就把我們抱回家裡床上,醒來又很快睡著了。也常常下河溝裡洗澡,一天洗幾次,有一天我們幾個小夥伴比誰能喝壓井水,喝的都走不好路了。肚子撐的象西瓜。還湊錢買糖精,一瓢水放一點就很甜。那時候無憂無慮的真開心!!!

  • 5 # 薇香拂軒

    小時候,在還沒有風扇空調的年代,高溫天氣照樣熱不到了我們,因為我們有各種各樣的避暑方法。

    蒲扇和紙扇,這是最常見的扇風工具,作用相當於現在的風扇,只不過風扇是自動的,蒲扇和紙扇得手搖。大人喜愛蒲扇,因為它輕巧方便,經久耐用,搖起來不費勁,扇出得風相較與紙扇也更大些。而小孩更偏愛紙扇,因為不僅它能摺疊,攜帶更方便,而且扇面漂亮,常見的有“八仙過海”、“大鬧大宮”、牛郎織女”等圖案。而且我們更喜歡在扇面上題上諸如:六月天氣熱,扇子借不得;雖然是朋友,你熱我也熱;要想借扇子,等到十二月的打油詩。那時候,擁有一把自己的紙扇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西瓜香瓜和雪糕:那時候的農村生活條件不是很富裕,但家家戶戶地田都種有西瓜和香瓜,我們那裡由於日照時間長,西瓜和香瓜幾乎年年都豐收,這些也就成了炎熱夏天解暑的主要水果。從地裡摘回西瓜後,放在桶子裡,再澆上井裡打的涼水,泡上半個小時,就成了那個時候的“冰鎮西瓜”了。香瓜個頭比西瓜小,但吃起來更香。暑假時,經常會有十幾歲的男孩踩著腳踏車,後面帶著泡沫箱,挨家挨戶叫賣冰棒,一毛,兩毛,五毛的都有,那時候買上一根,我們能舔半個鍾,那種感覺真是透心涼。

    下河游泳:忙完家裡的農活,村裡的小夥伴會結伴去門前的小河裡游泳,小河挺寬,但夏天時候最深處也不會超過一米,一起去人又多,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溺水。大家都光著屁股在河裡嬉戲打鬧,互相往身邊的人身上潑水,這種場面,現在已經很難再見。

    去山裡避暑:每年暑假我都要去外婆家住上幾天,她家在大山裡,四周全是蔥蔥郁郁的竹子和樹木,溫度會感覺比山下低很多,即使六月的晚上也得蓋被子,不然下半夜明顯會感覺到冷。

    我們小時候避暑的方法還有很多,每一樣都充滿了樂趣和回憶。現在的小孩,暑假在家裡開著空調,不是圍著電視就是抱著手機,雖然舒服享受啦,卻也缺少了我們那個時代的童真和樂趣。

  • 6 # 陌路紅顏5879

    小時候,我們農村住的是瓦房,和平房相比之下,瓦房本身就要涼快好多。

    幹農活時,人們都習慣在肩上搭條毛巾,既能扇風又能擦汗一巾兩用。歇晌時就到小河邊喝口水,衝個涼,再到大樹下林蔭處,趟上一小會兒,挺愜意的。

    晚飯後,有的拿著自制的麥秸稈扇子,有的拿著買來的紙扇子,沒扇子的就拿本書,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看月亮,數星星,話家長,能驅蚊又納涼。回到家往油布上面一趟防潮又涼爽。沒油布的就在光席子上面,也能美美的睡個安穩覺。

    那時,條件有限,沒有飲料和水果,沒有電扇和空調。一把扇子,一條毛巾,一張油布,一棵大樹就能讓你渡過一個炎熱而又浪漫的夏季。

  • 7 # 慧子的天空孔

    小時候夏天的納涼消暑的方法有很多

    1:去村旁的小河邊游泳。

    小時候的夏天,快到傍晚的時候,太陽即將下山,家裡的大人們已經在燒飯,準備晚餐,整個村莊已經炊煙裊裊,而我總會約上三五個小夥伴,或者帶上弟弟,結伴去村旁的小河游泳。

    那時候根本不知道游泳衣謂何物,一條短褲就下河游泳了,漸漸的開始長大,因為女孩子開始懂得怕羞,就再也沒有去河邊游泳,丟失了一種快樂的方式。

    2:乘涼

    老話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房子邊上巷口的大樹下或者傍晚的院子,都是我們乘涼消暑的好地方。

    從前農村的老房子,家家戶戶都有獨立的門窗院落,比較通風,但是到夏日的午後,還是依然覺得很悶熱。有時候和隔壁的奶奶會一起在巷口,家邊上的樹下,聽他們聊天講故事,度過一個津津有味的下午。

    小時候奶奶還健在,所以夏夜的納涼是溫暖的記憶。小時候家裡有一張竹榻,那便是我晚上最喜歡的去處。那張竹榻大約長兩米,寬0.5米,4個腳是用整根的竹子做支撐,榻面用細細密密的竹片鋪就,我不知道它是從哪一年開始使用的,打從我記事起它就已經在我們的家中,竹榻被汗液多年打磨,早已泛起紅色的光亮。火熱的夏夜,人一躺在竹榻上,就瞬間感到一絲涼意傳遍全身。

    總會把家裡的小四方桌搬到院子裡,乘著夏夜的涼風,全家人圍坐一起聊天吃晚飯。農家的晚飯一般都比較晚,飯後天色也漸漸地暗下來。於是和弟弟一起抬出那張竹榻放到院子裡 ,旁邊放好小凳子,大人們坐在凳子上聊天,孩子們在竹榻上嬉鬧。

    有時候會一個人對著黑暗的天空數星星,有時候會跑去院子旁的樹叢中,抓那一閃一閃的螢火蟲。捉住了,有時候把它放在玻璃瓶中,更多的時候是將它放在手心裡,用兩手掌相合,露出一個小洞,拿眼睛偷偷的瞧它們一閃一閃屁股後發出的亮光。有時能在樹叢中捉到一個揮舞著兩把大刀的螳螂,捉住後把它放到自己床上,拉緊蚊帳,因為經常聽大人們說它會捕捉蚊子,所以小時候的我,總把這個螳螂當成捕蚊高手。

    3,扇子

    現在的我是坐在呼呼的空調房裡,享受著夏日的涼意,電風扇也成了偶爾使的物件。在我小時候的農村,電風扇我還從來沒見過,各色的扇子是我們驅蚊消暑的物品。

    扇子的品種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棕櫚樹葉子編織的,有麥秸稈編織的,也有紙質的摺扇。

    4,消暑的飲品

    消暑的飲品最常見的莫過於茶壺裡的茶水,每天會泡上大大的一壺,渴了就倒一碗喝上,茶壺在天長日久的使用中,會結上一層薄薄的茶鏽。

    在我們蕭山老家,還有梅乾菜湯或者菜乾湯,是我們消暑的一種家常菜,既補充汗液丟失的鹽份,也是消渴的一種方式。

  • 8 # 靜兒呢呢

    小時候家門口就是一條大河,夏天熱的時候中午在河裡玩,用毛巾沉在水裡來撈小魚苗,或者撈螺螄,傍晚更是和一群小夥伴在水裡各種翻騰,從小船上跳水永遠玩不膩。常常要玩兩個小時才肯回家。泡在水裡玩是我們最好的消暑方式。

  • 9 # 幽山靜謐

    1:去河裡,洗一個冷水澡,熱了再去洗一個冷水澡。

    2:燒一盆熱水,用熱水洗澡,或者用熱毛巾擦身子。

    3:用扇子,多用蒲扇,一家門或者鄰居一起聚在門前院場子裡邊聊天邊扇風,等到夜深了,溫度漸漸下來了,都才各回各家睡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數碼時代拍電影還要使用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