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涼夢物語
-
2 # 楊品-光線攝影學院
如果三年前這樣做,確定有道理,今天,再說膠片好就純屬自期期人了!如今,有少部分人追求情懷,這沒有錯!但是,忽悠大家說膠片拍電影的質量更好就不要了!
-
3 # 雙龍劍31099639
誰還用膠片拍電影,是小編亂說的吧?09年時美國影星奇諾李維斯就拍過紀錄片說膠片已經沒落,後來BBC也做過一期節目講這個問題的,時至今日,應該沒有人用膠片拍電影了,因為膠片沒人生產了,拍了也沒人幫你洗和曬。最大的問題是膠片後期製作和複製大大不如數碼製作。膠片讓人懷念,主要有兩點,一是拍出的色溫,傳統的好來塢彩色片,色溫偏暖,明亮度也十分好,你看一下好來塢五六十年代的片,至今看了仍養眼,其他地方的片不及,香港即使到了九十年代,拍的膠片電影偏暗偏冷,不僅是風格問題,更是技術和質量問題。第二點是早期數碼拍攝,解析度不及膠片拍攝。
數碼拍攝後來越來越先進,越來越方便,可編輯,可調色,運輸方便,一塊硬碟就搞掟,後期製作也是十分容易,膠片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
4 # 拉拉桃
我但對我而言有三個堅持使用膠片的原因:
1、是一種情懷,膠片機的機械感,復古色調等我很喜歡
2、可以使用不同膠捲記錄生活很有意義
3、衝掃過程和技術有趣,吸引我更多的瞭解膠片
作為一種新媒介,雖然數碼以替代膠片的姿態飛速發展,但事實上它仍不夠成熟。其相關理論學說,其所持有的態度和價值以及其社會意義都尚不完善,與其說它不足以完全替代膠片,更不如說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媒介。
雖然數碼的解析度最高已達 7K,但就連 6K 的細節要求也尚無鏡頭能夠滿足,同時 4K 的平民化也說明了數碼發展的根源更傾向於商業。儘管數碼在張牙舞爪地發展,數碼製作的影片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們卻發現能夠昇華電影藝術的作品比例反而在降低,而這無疑就是大把好萊塢導演在一個如此商業化和數碼化的時代還拼命擁護膠片製作和膠片尊嚴的最主要原因。
事實上,直到《阿凡達》等 3D/IMAX 等必須用特效的影片出現才真正體現出了數碼的優勢,在之後的4年間 3D 電影和數碼放映陡然增加,直到這時數碼才成為了市場的主導。
所以膠片製片的沒落並非很久之前的事,作為傳統的媒介它仍然擁有自己的優勢,也正是這些優勢使得膠片至今尚未被數碼完全取代。
具體說來,膠片主要有以下三點優勢:
1. 拍攝優勢
首先,用膠片拍攝會有種莊嚴感,對拍攝現場的要求會更為嚴格。
畢竟在導演喊出“action”後的每分每秒錄製成本都在增加,因此演員必須演好,錄音必須做好,所有人員都要到位。而用數碼拍攝時,人們不僅會因為低錄製成本而顯得鬆散,更會有部分演員因為相機的即時回放功能而要求觀看自己表演情況,這樣可能會使其跳出角色來評判自己的表演,從而讓演員的自我意識過強。
其次,對剪輯師來說這些因反覆錄製而產生的海量資料也是一場災難。
目前喜歡用膠片的人,除了喜歡膠片的質感外便是喜歡它帶給人的職業感了,一旦換成數碼,不僅這種職業感會消失,整個工業流程以及劇組內的權力分配也會發生變化。
以導演為例,曾經的導演可謂光環加身,因為畫面效果完全由攝影導演決定,也只有攝影導演才能看到畫面。而隨著數碼的出現也誕生了數碼調色,很多本由攝像導演決定的視覺效果改由調色師來決定了,評論電影畫面的人越來越多,導致攝像導演的光環逐漸消失,從而打破了片廠的權利制衡。CGI 的出現則更是讓攝像導演的角色失去了藝術性,畫面的藝術性從此更依賴數碼資料和後期,此時的導演倒更像是僅僅保證素材的人了。
膠片的秩序正在離開,但是數碼的秩序卻尚未建立,因此仍延續使用前者秩序的數碼是無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數碼化後,整個行業都變得匆促了,效率是提高了,質量卻難以跟上。總而言之,數碼讓電影變得平易近人,電影拍得更快了,能拍電影的人也多了,然而好電影的比例卻是越來越低了。
Christopher Nolan 曾如此評判數碼的即時回放功能:“素材的即時回放是自欺欺人的,因為觀眾將看到的是在35英寸螢幕上放映的剪輯過的電影,而非一個小小顯示屏上的素材。”
2. 放映優勢
有些諷刺的是,不管數碼現在怎麼進步,它在起初追求的卻完全是膠片的感覺,所以儘管現在數碼有了自己獨立的拍攝放映流程、審美特質以及理論系統學說,但是作為同樣服務電影的一種媒介,它勢必會被拿來和膠片比較,甚至會上綱上線到比較它們各自的性格。
所謂膠片的感覺很抽象,但是看完一部用放映機放映的 35mm 膠片電影后,就會感受到那種非常人性化、自然、隨性、舒暢的質感及感動。
膠片放映機放出的是一張張單獨的照片,當這些照片被 24fps 地連貫放映,我們就會在腦海中合成這些畫面,用 Quentin Tarantino 的話說就是:“我們看到的電影,一直都只是我們腦內製造的幻覺,是一種舒服的感受。”
不管怎樣,作為兩種獨立的媒介,膠片和數碼都擁有其不同的表現手段,也各自擁有作為媒介的一系列符號和內涵。儘管老一代的電影人很執著於膠片,但畢竟數碼的拍攝放映也已獨立,所以應該考慮的不是應該用膠片還是數碼,而是這一部電影更適合哪種表現手段。比如《Sin City》的拍攝就是在膠片時代所不能想像的。
3. 資料庫儲存與管理的優勢
一部90分鐘的劇情片剪輯完畢後差不多需要 15T 至 120T 的空間,可想一部電影有多大。這些資料的儲存及格式轉換都是問題。
隨著各種各樣格式的出現,每年電影公司都在給儲存的電影資料轉換格式,先是變成 SD,再轉成 HD,現在又把資料轉換成 2K、4K、藍光、mp4、avi、mkv 等等。每年都有新片和需要數碼化的舊片,加上儲存格式本身的不斷更新都給資料庫的檔案管理提高了難度。
除此之外,在轉換過程中對影片的篩選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資料流失,對儲存器的保養也會花去不菲的成本。
但是膠片卻不存在這些問題,膠片本身既是拍攝格式也是儲存格式,一餅 35mm 膠片在正常情況下可以儲存100年,而且只要有一點光就可以看到畫面。
這就是為什麼縱使數碼是當下趨勢,膠片依舊無法被完全替代的原因。
總而言之,不管是膠片還是數碼,這些媒介只是一種工具,數碼的多樣性只能說明在使用工具上多了很多選擇的空間。不同題材適合不同的媒介以及不同的工具,不應該讓工具/技術帶領你的內容,而應該讓你的內容決定你的媒介和工具。